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吱……”
  下人的话刚刚说完,张遇知便推门从里面走了进来。
  “尹大人,未能远迎,恕罪恕罪。”
  “部堂大人客气了,下官未的邀请便冒然临门,搅扰了部堂大人,还望大人勿要见怪才是。”
  “仁贤说的哪里话,来,快请进。”张遇知说着,伸手将尹正清引进了自己的书房。
  下人见此,将门从外关闭然后便离开了。
  书房内,二人坐定了下来。
  张遇知看着尹正清,脸带笑容的说道:“仁贤,我正想恭贺你那,今日早朝,皇上着封你为巡察御史,你这是又进了一步啊!”
  “部堂大人说笑了,此事还多亏了部堂大人和军机吴大人向皇上举荐,否则又怎么会轮的上下官。
  下官此来,也是为了向部堂大人表示感谢。”说着,尹正清站了起来,向张遇知拱了拱手。
  “仁贤这是干什么?快、快坐下。”
  尹正清之所以不急,作出这样的动作,就是借此向张遇知表明,这件事不光是我和吴大人,也有你张遇知一份。
  只是,话不能明说,果然,张遇知虽然嘴上说让尹正清坐下,但却并没有站起来。
  见张遇知如此,尹正清也就没有再客气。
  “下官此来还有一事想要向部堂大人求教……”
  “仁贤但说无妨……”
  “下官此来,就是想问问部堂大人,下官下面要做的这件事,要怎么做才会做好?”尹正清说完,眼睛直直的看着张遇知。
  张遇知沉思,并没有立即回答,哪怕他的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
  尹正清就这样静静的等待着。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二人手中的热茶也早已经变凉,被二人放置旁边。
  “关于这件事,吴大人是否已经和你说过?”
  “说过,但是却不太清楚,因此下官还是有些不明。”
  “仁贤是哪里不明了?”张遇知将目光看向了尹正清。
  尹正清停顿了一下,随即坚定的说道:“下官不知皇上是否是要止住流言?还是有其他的想法?还望部堂大人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说,尹大人可知皇上为何要派去前去探查、办理此事?朝野上下、都察院、刑部、锦衣卫官员都可去的,却唯独派遣礼部的官员前去查办此事?”
  张遇知的话让尹正清陷入了沉思。
  这时张遇知再次说道:“还是尹大人以为自己相比较于都察院、刑部、锦衣卫更善于查办这些事情?”
  “这……”尹正清犹豫了,此时的他终于有些感觉到了哪里不对。
  “皇上如果只是想要止住流言,只需要发一道圣旨,恢复各地皇亲的岁禄,到时候将再无流言。
  但皇上不想从国库拿钱出来,又不想这些流言再壮大对朝廷不利,所以才会派你去。”张遇知说到现在,才算是将话说明白。
  尹正清恍然大悟的看着张遇知,他明白了,皇上是让他去筹钱,解决这些皇亲的问题。
  可是哪里有钱那?这和自己的身份又有什么关系?尹正清的脑子不断的转动,张遇知也没有再说话。
  书房内陷入了平静,外面的风声传了进来,二人并不为所动。
  “老爷,茶来了。”
  “进来……”
  “是……”
  “吱……”
  门被推开,张府下人端来了两盏热茶分别置于二人的面前,随后便屈身离开,门再次被关上了。
  短暂的动静并未能让正在陷入沉思的尹正清有所动作,他的左拳紧紧攥着,右手不断的在旁边桌子上摸着。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张遇知不急不慌的品尝着手中的茶水,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尹正清再猜不出来,那他可就真的失望了。
  他能够将所有都说出来,但并没有,他要尹正清自己想明白,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知道这些事该怎么办。
  如果这都想不出来,尹正清就算去到了开封,到时候也定然很难有所作为,不过是替罪羊罢了。


第660章 尹正清前往开封府
  大冷的天,尹正清的额头突然出现了很多汗水,他来不及擦拭,闭上眼睛靠坐在椅子上。
  突然,他灵光一闪,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正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张遇知,被尹正清突然吓了一跳,有些发愣的看着他。
  “部堂大人,下官好像明白了。”
  张遇知脸色平淡的冲他点了点头,示意其说话。
  “礼部管辖宗人府,皇上不愿意出钱,而宗人府管辖下的各地王爷们就……”
  尹正清还未说完,便直接被张遇知打断了。
  “尹大人,有些事情心里清楚便可。皇上怎么想的?我们做臣子的就怎么做,只要让皇上满意,就是做臣子的最大的忠。”
  张遇知的这一番话尽,让尹正清止住了自己的话,不在言语。
  书房再次陷入了平静。
  “仁贤啊!此去开封府绝非幸事,你虽是一人,但却身寄多人性命与前途,望你好自为之。
  我也祝你能够旗开得胜。”张遇知看着尹正清,满脸真挚的说道。
  尹正清站了起来,看着张遇知,拱了拱手。
  “部堂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负厚望,为皇上、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遇知这时也站了起来,同样拱了拱手。
  “你能有如此决心,我很欣慰。”
  “部堂大人,下官明日便要启程离京,还需要回去收拾一番,就不能再此久留了,等到来日回京,再来拜会大人。”
  “好,我也就不留你了,等你来日回京,本官在府中设宴款待你,到时候你可不要推辞啊!”
  “是,部堂大人,下官告退。”
  “我送你出去,请。”
  二人相互而行,向府外走去。
  张府门外,张遇知看着徐徐远去的尹正清,陷入了发呆。
  他不知道这一见之后,日后还能不能再见面。
  “望你好自珍重……”
  默默说完,张遇知转身回府,大门再次被关上。
  崇祯九年,十二月一日,礼部郎中兼巡察御史尹正清离京,前方各地探办各地皇亲流言一事。
  尹正清刚一离京,消息便开始传往各地,各地的皇亲国戚纷纷将目光集中到了尹正清的身上。
  不过更让他们好奇的是,尹正清的第一站会是什么地方,也就是尹正清会去何地查办。
  直到当尹正清踏进河南的地界,很多人便预料到了尹正清的目标。
  尹正清既然前往了河南,河南又是流言最重的地方,河南中又是开封府的动静闹得最大。
  因此,很多人猜测到尹正清第一站必定是开封府。
  果然不出所料,四日,尹正清便带人走进了开封府,随后在开封府住了下来。
  尹正清的到来,还是震慑了许多人,开封府内人头涌动,都在探查尹正清所住驿站的动静。
  突然间,开封府内的流言也少了许多,官府外,聚集的一些开封府内的皇亲也开始消散。
  夜晚,风雪笼罩开封府,开封府内的一处深宅大院中,人头涌动。
  大院不如王府差,但也有其过人之处,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人家。
  一群人不断的在争执着什么,但都时不时的看向站在前面之人。
  前面一人身穿青衣,三章:两肩用粉米各一,两袖粉米各二、藻与宗彝各三,按照大明的穿着,此人是郡王无疑。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周王朱恭枵的嫡二子,刚刚被封为仁和王的朱绍。
  按理说,以朱绍的年龄,授封之后应该前往封地的,可是他赶得不是时候。
  此时的崇祯正想着怎么从这些藩王手中夺回土地,又怎么会愿意再将自己手中的土地分封下去。
  他不仅没有给他们封地,甚至连他们的仪仗、岁禄全部都免了,面对周王朱恭枵的上奏,被崇祯直接给驳回了。
  崇祯让其就在开封生活,不再封赏其封地。
  这自然让朱绍心中不满,他虽然是周王的嫡二子,但毕竟上面还有一个大哥,按照规矩,自己是得不到周王府的任何东西的。
  因此,还不如自己得到一块封地安逸,最主要的是,如果是藩王是会得到皇上惦记的。
  最主要的是,藩王是没有自由的,而郡王则不同,因为朝廷对他们的监视比较松,他们也就有了很多的自由。
  朱绍从小便不像自己的父亲和王兄一般怯懦,因为王兄和父亲的一生是注定的了。
  而他因为不是嫡传子,则让他心中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只是,朝廷传来的消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更让年少的朱绍心中充满了对朝廷的不满。
  至于他的父亲朱恭枵,因为惧怕崇祯的威势,在得到崇祯的旨意后,便不再开口。
  随后朱恭枵为了安抚自己的二子,花费大量钱财,在开封府内为其修建了这个巨大的府宅,以安定朱绍的心。
  然而,这个府宅在开封府内。在朱绍看来,就相当于一个鸟笼一般,束缚了自己。
  不满的朱绍无法向周王朱恭枵诉苦,便只得用自己的办法。
  恰巧,崇祯的举措,让不仅是朱绍,很多皇室宗亲都纷纷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