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你先请坐下,不瞒你,这件事我和吴大人已经商议了人选,皆是认为没有人比你更加合适了。
只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关于皇亲国戚,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有危险,因此也是不太希望你身处危险当中。
至于是否愿意前往,全凭你个人的意愿。”
“部堂大人勿要再说,正清愿往。”尹正清一脸严肃的说道。
张遇知一听,脸色变得有些沉重,他看向尹正清。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劝你,这件事我会和吴大人联合上奏皇上,你就在家静候皇上的旨意吧!”
“谢部堂大人,下官就先告辞了。”
“嗯,慢走。”
与来时的风风火火不同,走时的尹正清步伐很是平稳。
刚刚临近下午,北京城天色便已经开始变得昏暗,一场暴风雪即将来临。
刚刚和张遇知见面之后,吴宗达便有些急不可耐的向干清宫走了过去。
干清宫内,崇祯正捧着一本资治通鉴认真拜读,外面寒风的呼啸声不断传来,让他丝毫不为所动。
良久,有些疲惫的崇祯活动了一下身骨,长久来的宫殿生活,已经让他从心里有些乏味。
“主子,水师都督张大可张大人已经抵达了北京城,正在午门外等候召见。”
“召他进来吧!”
“是……”
“传水师都督张大可求见……”
一身官服的张大可,今年不过四十岁,行走在紫禁城内,长的非常魁梧、一身横肉,可能是因为常年在海边的缘故,看起来有些黑。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到紫禁城,第一次还是他就任水师都督的时候来的,相比较第一次,第二次并没有这么好奇。
不过,比第一次来说,第二次他显得更加有底气。
“臣水师都督张大可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一听声音,顿时放下手中的书籍,抬头看去。
他的脸上充满了笑容,看着张大可说道:“不必多礼,起来吧!几年过去了,张爱卿还是如当年一般威武。”
“谢皇上夸奖……”
张大可这时才敢抬头看向崇祯,几年过去了,相比较第一次看到皇上时有些稚嫩,现在的皇上成熟了很多。
“朕急召你进京,爱卿可知所为何事?”
张大可一听,沉思了片刻,便急忙说道:“臣奉皇上旨意几年来在登莱训练不间断的水师。除了水师和打仗,臣并没有别的所精通的,因此臣大胆猜想,皇上召臣,定是为了这两件事。”
“你猜的不错,朕召你过来,就是要看看你整训水师整训的怎么样了?不久后,朝廷就要在西南沿海用到水师,甚至有可能要发生剧烈海战,这关系到我大明海贸以及边境百姓的安危。
所以朕要问问你,大明的水师能不能战?”崇祯的脸色变得严肃了起来。
“臣不敢隐瞒皇上,几年以来,水师将士不断的训练,水里水外功夫已经有了。
唯独战船,不过是去今两年刚刚到达水师,将士们熟悉战船需要一定时间,因此……”
“水师、战船的事情朕并不太懂,朕相信你,你说能战便能战,你说不能战,便不能战。朕现在就问你一句,能不能战?”面对有些犹豫的张大可,崇祯直接果断的提问道。
面对直接的崇祯,张大可一愣,片刻他便坚定的回答道:“回皇上的话,能战。”
第657章 召见张大可
干清宫内,张大可刚刚说完,崇祯目光便死死的盯住他,崇祯想要看清楚他是不是在骗自己,张大可面对崇祯的目光,并没有任何的躲闪。
崇祯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他便选择了相信张大可。
“朕相信你,想必朕给你的密旨你也已经收到了。”
“回皇上的话,臣收到了。”
“既然如此,该怎么做你尽管放手去做就行了。”
“臣遵旨,谢皇上隆恩,臣定不辜负皇上的厚望。”张大可直接跪了下来,一脸感激的看着崇祯说道。
“舟车劳顿你也累了,就先下去歇息吧!”崇祯点了点头,摆手说道。
“是,臣告退。”
张大可离开了干清宫,看着徐徐走远的张大可,崇祯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脸上变得所有所思。
许久,他看着已经没有了身影的张大可喃喃的说道:“希望你不是在骗朕!”
刚刚召见了张大可之后,崇祯正准备去钟粹宫看看,突然听到了吴宗达在宫外求见的消息。
崇祯便立即召见了他。
干清宫内,风尘仆仆的吴宗达站在下面看着上面的崇祯,崇祯则在认真打量着手中的奏折。
“启奏皇上,各地的流言越来越多,各地的皇亲甚至聚集在官府外,开始阻止官府办公。
各地官府因为涉及到了皇亲国戚,都不敢动手,只能任由这些皇亲胡作非为。”
崇祯看着吴宗达,脸色变得严肃。“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
“臣以为免除岁禄已近一年,一年来,各地皇亲虽偶有怨言,但大多都能体会朝廷的不易。
可自从年底以来,各地却纷纷闹了起来,事出蹊跷,必有反常。臣怀疑这些皇亲是被人利用了,所以臣建议朝廷应该尽快查清此事。”
此时的对话不过是二人的流程罢了,无论是崇祯还是吴宗达的心中早已经将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因此面对吴宗达的想法,崇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人选有了吗?”崇祯眼睛盯住前方,仿佛毫不在意的问道。
“皇上,臣举荐礼部郎中尹正清可担此重任。”
“尹正清……”
崇祯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随即眼睛一闪。
“传旨召尹正清入宫觐见……”
“是……”
此时的尹正清正呆在自己的房屋内,眼前的案牍上摆放了一些书信,外面的风雪不断的落下。
从外面看,破旧的屋房,一个个窟窿出现在了窗纱之上,呼啸而过寒风不断的从外面吹了进来。
对于他一个五品的郎中来说,想要靠他现在的俸禄,在现今一地千金的北京城内购置房宅,无异于痴人说梦。
就这一间破旧的房屋,也是他依靠家乡族人的支持下才能买得起的。
大明的俸禄一向非常低,哪怕崇祯已经几次加了俸禄,但是对于花费巨大的北京城来说,也不过是暂解燃眉之急罢了。
不过,这一切对于尹正清来说,他并不在乎,出身贫寒的他,年纪轻轻便当上了京官,又是五品,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同时,他又搭上了吴宗达,只要不贪腐,以后的前途绝不会低,因此尹正清也对自己非常严格。
面对纷沓而来的金银珠宝、房舍地契,他一一拒绝。
尹正清坐在案牍旁,不断回想起昨天与张遇知的对话,面对调往开封府的事情,他的心中不仅没有害怕,反而充满了期待。
对于无论任何朝代的官员来说,皇亲国戚一直都是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大明更是不例外。
分散在各地的皇亲、藩王,虽然朝廷对他们的限制非常多,但是皇亲不管怎么说也是皇亲,一旦处理不好,他们就有可能会被拿来平息众怒。
不过对于尹正清来说,这些危险虽然很容易看见,但回报也是非常诱人的。
如今的他还未站在大明的权利中心,因此他还需要再进一步,只要再进一步,就能真正走进大明的权利中枢。
而这就需要他自己去拼,他敏锐的感觉到,无论是皇上还是军机处,都非常重视这个事情。于是,张遇知还未开口,他便自请而去。
现在的他并不着急,只需要在家静静的等待消息便可以了。
走出房屋,狭小的院子里一地的风雪,尹正清走在上面。
现在的他已经开始思考自己到达开封府之后,该怎么去做才能让皇上满意?
“吱……”
尹正清听到自己破旧的门被推开的声音,抬头看去,只见一名太监和两名锦衣卫正站在外面。
尹正清一看,急忙走了出来。
“来人可是礼部郎中尹正清……”
“正是本官,不知公公有何要事?”
“有旨意,尹正清跪下接旨……”
尹正清一听,顾不上地上的雪花,急忙跪了下去。
“臣尹正清接旨……”
“皇上口谕,召礼部郎中尹正清即刻入宫觐见。”
“是,臣尹正清遵旨……”
“尹大人准备一下吧!这就和咱家一起进宫面圣。”
“是,公公先行,本官更衣之后便去。”
“好,咱家就先行一步回去复命了。”
看着前来传旨的太监走远,尹正清脚步开始变快,非常迅速得将自己的官服穿好,随即向紫禁城赶去。
一路上阴郁的天气并没有使得尹正清心情变坏,反而越靠近紫禁城,他的心中就变得更加的激动。
走进紫禁城,沿着自己熟悉的道路向干清宫走去,一路上,尹正清的脚步时而快,时而慢。
一直到干清宫的门外,尹正清站在外面静静的等待着。
直到里面传来了让他觐见的声音,尹正清这才步履稳重的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