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吴、祖两家的嫡系总共不过才三万人,他们还分散在锦州、宁远等处,这是自己的资本,现在去救沈阳,风险太大了,若是这些兵马有所损耗,那就得不偿失了。
  流贼和鞑子个个气势汹汹,来者不善,吴三桂的内心十分的忧心。
  “若是茅元仪那老东西带兵走出山海关就好了.......”
  吴三桂喃喃道,他心中一直对山海关念念不忘,那个位置太重要了,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趁机占据关墙赖着不动,为以后的选择攒足资本。
  一路上,吴三桂绞尽脑汁,终于有了决定:保存实力!
  守住吴祖两家锦州到宁远的这部分地盘,静观其变,有大凌河与小凌河相阻,相信八旗军即便打下了沈阳,也不会继续冒险南下了。
  皇太极曾写过不少“情书”给祖大寿,足以表明清廷对锦州的重视,
  他完全可以拖延时间,坐等中原变局,大明、大顺、大清,三方皆可任自己选择,谁给的价码高,条件优渥,态度诚恳,我就跟谁混!
  想到这里,吴猛抽马鞭,前往锦州寻找祖家之人商量此议。
  明天登基


第564章 北伐计划
  江南各省通往南京城的官道上,车马停顿,百姓避让。
  道上各色大旗飘扬,密密的帽儿盔晃动,层层叠叠的盾牌、火铳,如洪流般奔如南京的方向。
  源源不断的兵马往南京而来,所有甲士尽皆青壮,头戴精良的铁笠盔,身穿精良的铁甲,身上背着火器,绵延的队伍也不知有多少万,阵阵军靴踏在地上激起大片尘土,如巨龙翻腾。
  此番阅兵出征,朱慈烺调动了江南七大军所有人马,共计三十万,各地只留下屯田兵和城防军驻守。
  看着官道上涌动的洪流,沿途官民皆是神情震撼,心中涌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压迫力与冲击感。
  腊月二十八日,距离登基大典举行只有三天,朱慈烺在武英殿召见了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杨御蕃、卢象坤、沈寿崇、杨其礼、高邦、李少游、赵景麟、戚广阳、徐青山等海陆两军百余名武将,包括前来旁听的李定国和朱成功。
  以靖武伯孙应元为首,一众将官身披精良甲胄,皆向朱慈烺拜倒,一阵甲叶作响,众将单膝下跪,双手抱拳,齐喝道:“末将拜见太子殿下!”
  他们大声齐喝,语气中充满生机勃勃的气势,众人心中亦是激动,这或许是自己最后一次这样叩拜皇太子了,下次觐见就得称陛下了。
  朱慈烺微笑着虚扶双手,道:“众将请起!”
  这些人大多都是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老不下,又有情报部、赞画部诸人都在列,可谓是济济一堂,精英荟萃。
  朱慈烺笑道:“咱们很久没这么聚在一起了,今日本宫召见你们,可不是为了请宴会啊!”
  “臣等明白,北伐流贼,扫平中原!”
  黄得功道:“殿下,您这才务必带上臣啊!”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本宫决定,登基大典当日阅兵后,三十万大军尽数北上,登基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殿中诸将无不心头剧震,三十万大军全部出动,皇太子的魄力也太强了!
  随后,朱慈烺带着众人来到了武英殿偏殿的作战室,进行北伐军议。
  宽敞的殿中摆放着巨大的沙盘,墙壁上则挂着一副超大的作战地图,将长江以北各省的山川地形和城池都标记了出来。
  众将基本都去皇明军校学习过,对沙盘和地图见怪不怪,他们最大的兴趣就是地图上的那一根根箭头示意图。
  朱慈烺先让李廷表讲解当前北方的形势,又让赞画部兵棋推演作战方略,最后众将自由发言,补充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沙盘和地图绝非闹着玩的,后世军队中,兵棋推演是军队司令部参谋机构需要掌握的基础,其中不但包括战术理论演述,还有后勤策应,司令部指令的传达,对敌反应的模拟动态。
  当然了,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战场上的变化是没有规则的,在沙盘上也只是靠理论做最大的推演,达到最大程度准确,完整的判断,以最少的代价博得最大的胜利。
  原本朱慈烺是计划直接从天津登陆的,在推演之时,皇家海军总兵沈寿崇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海军登陆作战,非常依赖后勤保障和侧翼护卫。
  登陆的军队过多,对海运船只的数量和天津卫港口的吞吐量有着很大的考验,此时的天津并非大型港口,很多大型船只吃水深根本靠不了岸。
  若是登陆的士兵数量过少,军队侧翼不能太过深入纵深,容易被顺军切断后勤补给,毕竟火器部队太依赖后勤保障了。
  从天津登陆是一步好棋,但风险太大了,目前朱慈烺有极大的把握灭掉李自成,实在没必要去冒险。
  兵棋推演进行了整整三个时辰,到了傍晚的时候,才确定了最终的作战计划。
  武英殿中,朱慈烺面容严肃,发出作战命令:“天武军、龙武军、神武军,共计十万人马,直接沿运河北上,收复山东、北直隶全境!”
  “天雄军、安武军,共计十万人马,自凤阳府北上,收复河南、山西全境,拦截败退流贼!”
  “靖南伯黄得功,率五万靖武军渡海至山东登州,收复登莱半岛,保障海上后勤!”
  “定西伯周遇吉,率五万定武军乘水陆自湖广北上西安,收复陕西全境,断了李闯的后路!”
  “后勤部......”
  李定国心头剧震,还没开打,皇太子就想着拦截败退之敌,将李自成诸人一网打尽?
  他曾是流寇中的一员,深知流寇难以彻底消灭的原因就是无法围歼,只要几个首领带着老营一跑,用不了多久便会再度拉起一支队伍,如今皇太子想一锅端了顺军,真是好大的气魄啊!
  角落中的朱成功身穿一身绚烂华丽的盔甲,盔顶上插了几根亮丽的翎羽,打扮得非常风骚,他心中叹息,直到现在才清楚皇太子的真正实力,一口气派出三十万大军,相比之下,当年郑家在福建闹腾,真是小打小闹,不知天高地厚了.....
  军议结束后,各将回到各自营中,由军机部统筹安排登基大典上的阅兵彩排。
  三十万人马的大阅兵,乃史上罕见,永乐十九年的“永乐大阅兵”,明成祖朱棣调动了十万人马,已是史上最大规模的阅兵了,而新皇这次的魄力......
  登基大典前一日,尚衣监和尚宝监将冕琉冠、皇冠、龙袍、玉玺等物送进宫来,朱慈烺一一过目试穿。
  尚衣监共共做了五套龙袍,每件都是最上等的丝绸,最复杂的提花工艺制做成,且样式不同,分别对应接见群臣、祭天、祭祖、检阅军队和回宫迎受群臣朝贺的不同的场合所穿。
  冕琉冠、皇冠是用纯金打造,辅以少量的珍珠、翡翠、玉石等,以龙纹龙形做为基本造型,制作的栩栩如生,相当精致细巧,甚至连一片鳞甲、一根羽毛都刻画的无比精细。
  八块玉玺用的是最上等的白玉整料雕刻而成,以交龙造型为纽,大小不一。
  无论是龙袍、皇冠、冕琉冠,还是玉玺,做工用料皆是上上之选,代表了这个时代中国最高的纺织技术、玉石雕刻技术、金属加工技术水平,随便哪一件放在后世,都能拍出天价。
  除夕晚上,朱慈烺在乾清宫设宴,一家人齐聚一桌,畅谈欢笑。
  宴会后,崇祯与朱慈烺父子二人再度单独交谈,聊起了这些年发生的事。
  朱慈烺知道他的自尊心极强,只是一个劲的夸他,太上皇心情大好......


第565章 登基大典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新皇登基,普天同庆。
  天还未亮,徐盛便调派勇卫营严密驻守紫禁城各道大门,李少游率天武军驻守皇城各处。
  自明仁宗朱高炽开始,大明的皇帝都要在承天门举行登基仪式,虽然京师没了,但南京的皇城构造和北京一样,各处名字也基本一样,压根不妨碍。
  承天门,伞盖卤簿仪仗陈设,地上铺就这长长的红毯,城头旌旗飘荡,布满了丝绸彩带和旗帜鲜花,以及盛装打扮的宫女和教坊司的乐队。
  就连守卫承天门的士兵身上都是披红挂绿,绣带飘扬、旗帜飞舞,看得去五彩缤纷,艳彩夺目,皇帝登基场面之宏大,已经无法用文字来表达了,这还是尽量从简的结果。
  此时的礼部尚书朱继柞正带领一票礼部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
  到了吉时,钟鼓齐鸣,朱慈烺身穿明黄色的衮服,头戴冕琉冠,在十几位重臣的陪同下,千名大汉将军的护卫下,乘坐龙辇前往承天门祷告。
  龙辇四周九曲金顶、白旄黄钺等罗伞云天,宛若一朵祥云驾临,周围锣鼓丝竹齐响、琴瑟琵琶,笙管笛萧等乐器也一起奏响。
  此时的崇祯皇帝也已身穿一套衮冕在端门内等候,与朱慈烺一道前往承天门祷告上天,开始交班。
  承天门外的广场上,文武百官分成左右两列,静静等待着禅让仪式,其站位赫然是武将在左,文官在右。
  朱慈烺规定,此后大明朝,战时武将为尊,地方武将可节制文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