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除了文武百官外,广场上还整整齐齐列着数千名军官,和数千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组成的仪仗军阵,他们都是七大军的将官,是军中的代表。
  锦衣卫鸣鞭,将军卷帘后,鸿胪寺卿冒襄手捧禅让诏书一路经过奉天门、金水桥,到达午门,放入早已准备好的云舆内,然后由云盖导引,送到承天门,宣读诏书。
  “众臣行礼!”
  “跪!”
  站在承天门上的冒襄神气十足,感觉自己的人生到达了巅峰,缓缓展开诏书大声朗读了起来。
  承天门上的崇祯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大臣们,脸色有些忧郁,他心中还有隐隐有些后悔的,感觉当时自己太冲动了!
  一旁的朱慈烺见状笑道:“父皇,您就安心养老吧,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崇祯将头偏在一旁,有些不开心了。
  “父皇,以后呢,您还住在乾清宫,母后还住坤宁宫,儿臣就住武英殿管着前朝,乾清宫往后的地界都是您说了算,儿臣每年给您这个数的养老金。”
  紧接着,朱慈烺伸出了两根手指,顿时引起了崇祯的注意。
  目前的乾清宫还是崇祯在住,直到朱慈烺正式登基后,才能名正言顺再住进去,只是崇祯想不想让是另一回事了,他有一百种方式赖着不走。
  毕竟朱慈烺还没有大婚册立皇后,与乾清宫帝后搭配的坤宁宫住的是周皇后,总不能儿子住在乾清宫,母亲住在坤宁宫的,这就乱套了。
  瞧着孝顺的长子连乾清宫都让出来了,崇祯满意的点了点头,但还是忍不住伸出两根手指,问道:“你说的这个数,具体是多少?”
  朱慈烺一本正经的道:“您说了算。”
  崇祯眉头一挑,顿时来劲了,暗道这回有的宰了,他立马也伸出手指,面露嚣张的说道:“二万两银子,少一两都不行!”
  朱慈烺目光一滞,当场愣住了,他本想说每年给二万两黄金,二十万两白银的,这可好了!
  崇祯面色有些微红,暗道自己是不是要的太多了,自己一年能花多少银子啊,敞开了吃喝玩乐,能消费一万两银子就不错了。
  想起崇祯这些年吃的粗茶淡饭,还穿着旧龙袍,朱慈烺痛快道:“父皇,这样吧,儿臣花一百万两银子给您盖一座宫殿,不管是南京还是苏州,地方随您挑,每年再给您二十万两银子,您把乾清宫让给我。”
  朱慈烺未雨绸缪,先给二老置办好房子,省得将来自己大婚后,太后与皇后婆媳关系不好,逼事多。
  昨日的除夕家宴上,一向温和的周皇后对卞玉京她们三人似乎就不太满意,深究原因,或许是因为卞玉京有了身孕的缘故,周皇后担心出身不太好的卞玉京会生个儿子。
  对于这种事,朱慈烺也很无奈,有时候太激情了没忍住,安全措施没做好,好在太医院有个能力堪比B超的老神医告诉他,卞选侍怀的是郡主(皇太子按亲王礼,女儿称郡主)。
  这么一说,崇祯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模棱两可的点点头,也不明确表态,转移话题道:“你真打算御驾亲征?”
  朱慈烺点头道:“是的,在儿臣眼中,皇位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统筹资源,名正言顺一些,只比监国时穿的龙袍多了几章图案而已,军国大事还得如以往那般,亲力亲为的好。”
  崇祯瞥了他一眼,哼声道:“得了便宜还卖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禅让诏书宣读完毕,下面的文武百官开始再次高呼,丝毫不知道上面这两位在嘀咕什么。
  墨迹了半天,崇祯才把八块玉玺依依不舍的交到朱慈烺手中,并问他:“这次出征大概出去多久?两年还是三年?”
  朱慈烺接过玉玺,道:“半年内夺回京师,一年内斩杀闯贼,扫平所有流寇,若不能,儿臣愿恭请父皇出山继续操劳。”
  说完,朱慈烺对着崇祯躬身一礼,大声道:“儿臣请尊皇父为太上皇帝!”
  承天门两侧、御河北岸,观礼台上的各国使节都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一幕,西班牙、英格兰,尼德兰、葡萄牙等国都派出了使者出席登基大典。
  除了一圈洋鬼子,还有安南、真腊、暹罗、占城等一些大明的藩属国使臣在此观礼,高呼朱爸爸万岁!
  钟鼓司一旁,几十名画师支好了画架,用画笔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崇祯微笑着接受了太上皇帝的尊号,对朱慈烺勉励了几句,随后二人并肩而坐,接受百官的贺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开始行大明最高礼仪的五拜三叩首的大礼,山呼万岁。
  朱慈烺起身,站在承天门城楼上,仰头面天,大呼道:“臣朱慈烺,叩告天穹,日月山川,天地皇祗,惟臣上应天道,下顺臣民,于正月初一日,改元天武!”
  宣告完毕,承天门广场上的万余名仪仗军阵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万岁!万岁!万岁!”
  排山倒海的万岁声一浪高过一浪,巨大的呼啸声音,更震慑得那些观礼的使节们说不出话来,很多人不自觉的全身颤抖。
  七大军的大将,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杨御蕃、卢象坤、曹变蛟、万俊杰等人喜悦中带着傲然。
  锦衣卫阵前的李廷表更是情绪激动,八年了,锦衣卫的这些兄弟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站在世人面前了!
  “万岁!万岁!万岁!”
  待呼声停止,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吴忠手捧圣旨,宣布新皇登基,论功敕封,大赦天下!
  “特此论功敕封,授孙应元为靖武侯,封征北大将军!”
  “授黄得功为靖南侯,封征东大将军!”
  “授周遇吉为定西侯,封征西大将军!”
  “......”
  四路大军主将皆授明军中军衔最高的大将军衔,除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封侯外,李廷表、曹变蛟、高邦、杨其礼、李少游、万俊杰等将领皆受封伯爵。
  文官中,授浙江巡抚杨廷麟、税务部尚书程国祥等最早追随朱慈烺的众臣为伯爵,杨士聪、李岩等人则是入了内阁。
  封赏结束后,在孙应元的指令下,数千名由将官组成的仪仗军阵全部单膝拜倒,面向承天门上的朱慈烺,众口齐呼立誓:
  “余誓以诚,秉承先贤,令行禁止,奋勇当先,忠于吾皇,精忠报国,武平天下,澄清寰宇!”
  紧接着,李廷表率数千名锦衣卫仪仗军阵同样单膝拜倒,齐声立誓:
  “余誓以诚,秉承先贤,巡查揖捕,以为社稷,忠于吾皇,奉事唯一,赤胆忠心,矢志不摇!”
  “忠于吾皇,吾皇万岁!”
  这些将官和锦衣卫的脸上满是狂热和激动的红光,他们撕心裂肺的齐声大呼,如山崩如海啸一般。
  周围那些观礼的各国使节震撼的目瞪口呆,就连崇祯太上皇也被此情此景深深的震撼了。


第566章 神烈山阅兵
  这些只是登基大典的一部分,到了巳时,新皇还要在神烈山大教场上举行盛大阅兵仪式。
  历朝历代,登基大典虽有一些军队列阵参与,却决不会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式,然而天武皇帝是什么人?行事岂能寻常路?
  自朱慈烺组建东宫卫队以来,一直从各个层面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矫正自宋以来,中国社会重文轻武、仰又抑武的环境,这才有了如今这些精兵干将。
  朱慈烺注重加强军队军纪和士兵的思想教育,提高军人的待遇,和阵亡、受伤、退伍之后的各种保障。
  他希望以后能在大明树立全社会、全民族的尚武精神,努力培养出军队的荣誊感和责任感,向近代军队转化。
  杨廷麟等新一届内阁大臣们也都清楚,天武皇帝是靠军队起来的,大明的中兴也建立在天武军强大的武力基础上,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更是国家安定的保障,只有国家安定了,文官们才能放开手治理国家。
  内阁对此没有意义,其实即便是有些内阁大臣心中有想法,也毫无卵用,在强势的皇帝面前,内阁大臣就是秘书,皇帝势弱,内阁大臣才是权臣。
  阅兵地点选在了外郭城的神烈山脚下,距离紫禁城只有数里的距离,那里地广人稀,能容纳数百万人,数年前朱慈烺就着手开发那里,在周围广建大学、军工研究院等。
  巳时初刻,车驾司就会同锦衣卫,分设各种卤簿仪仗,依次陈列,万余人浩浩荡荡前往神烈山大教场。
  皇帝的卤簿仪仗浩瀚如海,最前面有一面大纛,还有一面北斗旗,左右有龙旗十二面,布旗六十四面,各旗图案分别为日、月、风、云、雷、雨、江、河、淮、天马、天禄、白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旗。
  又有金木水火土五星旗,五岳旗,熊旗,鸾旗及二十八宿旗,非常炫酷,每旗用甲士五人,一人执旗,四人执火铳护卫。
  在朱慈烺所在的龙辇前后,分布着大量的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等布黄麾仗。
  还有虎豹各两头,驯象六头分部两侧,随行人员更是高达万人(历史上天子仪仗无定员,嘉靖皇帝出巡是八千人),排场非常的大,真正可谓是天帝巡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