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入库:04.13
奉天殿内很安静,除了几名御林军洗地的声音,再无别的声响。
朱慈烺手提着雪亮的宝剑,满脸诚恳的说道:“朕对我大明的祖制不甚了解,还请诸位爱卿不吝赐教,点拨一番!”
连问数遍,殿内依旧无人回话,再也没人敢跳出来硬刚天武皇帝了。
鸿胪寺卿冒襄站在文官第二排,双腿隐隐发抖,他用余光左右观察了一番,只见同僚们皆是垂首,有的人的身躯出现了不自然的晃动。
特别是那几个刚刚跳出来说话的文官,喊着说祖制的。
冒襄轻轻嗅了嗅鼻子,闻到了一丝异味,这种味道并不是血腥味,似乎是怪异的尿骚味......
朱慈烺环顾殿中诸臣,冷笑一声,暗道真以为老子娶妻生子后,几年没出去亲征,变得温柔不会杀人了?
天真!可笑!
老子的态度很明显,从此以后,谁他妈的再敢跟朕面前提祖制,搞党争,朕不介意多砍几个高级官员祭天!
等殿内的大汉将军们将阮大铖的尸身抬出去,将奉天殿洗的油光锃亮。
朱慈烺这才又接着道:“那么,朕为蓝玉、李善长等人平反,谁赞成?谁反对?”
内阁首辅杨廷麟暗叹了一声,自己还是低估了天武帝的魄力,这天下就没他不敢干的事情!
也不知道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家伙,怂恿阮大铖打压武将集团。
等了半天没人跳出来进行义正言辞的反对,杨廷麟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道:“陛下,韩国公李善长与太祖同心,出生入死打天下,勋臣位列第一,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儿娶公主,亲戚拜官,他作为人臣,名份已经到了极点,即使他想自图不轨,尚且未曾可知,说他想帮助胡惟庸谋反,则是极为荒谬,大错特错!”
最后,杨廷麟总结道:“韩国公李善长,实乃冤杀,臣建议追谥其“襄愍”!”
“襄愍”也就是平反的意思,熊廷弼昭雪后也是谥襄愍,历史好几个被平反的官员都是此追谥。
显然,没人再敢跳出来反对了,冒襄等人还主动出班附议,大大赞赏了李善长相助太祖开国的伟大功劳。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太师所言甚好,准奏!”
文臣代表杨廷麟已经帮当年的左丞相兼太师李善长平反了,接下来就是武将们帮蓝玉说话平反了。
果然,秦国公孙应元出班奏道:“凉国公蓝玉,才能杰出,功勋卓越,被族诛时的罪名,皆是单凭口说,不足为据,臣支持为其平反!”
立时,一群武将跟着附议。
朱慈烺将宝剑重新归入护殿将军的剑鞘,微微一笑道:“多简单的事,非要搞的那么复杂!”
他一指乾清宫值日太监,道:“沈毛,去将早上诸爱卿上奏弹劾蓝浩然的奏本都给朕烧了,朕一个字也不看!”
沈毛被他一指,险些吓尿了,立马屁颠屁颠的去乾清宫取奏本。
不多时,沈毛抱着一摞的奏本快速不如奉天殿,然后走到一座香炉前,解开炉盖,将这些奏本一份份放了进去。
朱慈烺道:“这些奏本都是早上刚送来的,朕今日起的迟,只看了一两本,还未来得及看完,谁写的这些就不追究了。”
“吾皇圣明!”
百官们纷纷高呼道,那些上奏参与党争的官员则是背后发凉,脸色刷白,声音低沉颤抖。
一些老臣则是心中暗叹,皇帝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了,软硬兼施,这么快就扼制住了文武党争的苗头。
第804章 朱慈炯的春天
刚刚解决了党争之事,日本方面的消息再度传来。
这朱慈烺有些始料未及的是,德川家光那老东西居然死了!
那老东西一死,幕府大老酒井忠胜等人,立即拥立德川家光年仅十岁的儿子德川家纲为新的征夷大将军,并在京都举行了将军宣下。
原本还消极抵抗的德川幕府立马变了一副姿态,主动与大明求和,并答应所有条款。
朱慈烺看着这些奏报,心下终于放心了,德川家纲那小儿,听说是个弱智,不足为惧。
既然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了,就只剩下谈判收果实了。
这次议和,朱慈烺要求对方必须是日本天皇代表日本签订条约。
因为日本天皇宣称是万世一系,从古到今都没有改朝换代过,始终都是皇室一系在折腾,到了现在的后光明天皇已经是第一百一十代了。
与天皇谈签签约,不管日本将来怎么内战、怎么乱,哪个大名脱颖而出得势了,这些条款都是生效的。
只要谁敢借故侵犯大明在日本的利益,大明就有理由,兴正义之兵讨伐!
对于前往日本谈判的使者,朱慈烺思来想去,决定派刚从南洋回来定王朱慈炯,也只有大明的亲王,才与日本天皇的地位对等,给那绍仁小儿一丝面子。
朱慈烺批复着沈寿崇的奏报,余光发现了皇太子朱和陛正悄悄趴在殿门前。
“贼兮兮的做什么,进来!”
太子蹦蹦跳跳的跑进来,面露疑色道:“父皇,您又杀人啦?”
朱慈烺微微一笑,却是不动声色的问道:“皇儿怎么知道的,谁告诉你的?”
太子没有多想,回道:“我是听乾清宫门那边的几个太监说的。”
“哦。”
朱慈烺淡淡点头,瞥了一眼身旁的吴忠。
吴忠会意,躬身缓缓退出大殿。
“父皇,你为什么要杀人?”
朱慈烺看着太子,笑道:“皇帝杀人,只考虑一个理由,就是这个人是不是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
太子出生时的异常没白降临,他虽年幼却是异常聪慧,懂得不少小道理。
他思考片刻,询问道:“父皇,当皇帝能不杀人吗?”
朱慈烺点点头,道:“可以,那你得做好当昏君的准备。”
太子无法理解,朱慈烺也懒得跟他解释。
纵观历史,可以悲哀的发现,皇帝的成就往往与他的杀人数量成正比,杀人越多,成就越大。
哪个伟大的帝王不是双手沾满鲜血?越是雄才伟略的皇帝,越是杀人如麻!
真实的帝王生存游戏,就是这么的残忍!好人当不了皇帝!
用血酬定律说,暴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元规则!
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朱慈烺看着一脸疑惑的太子,问道:“听说你三叔今天入宫了?”
太子不再多想,回道:“三叔正在慈宁宫觐见皇祖母呢!”
朱慈烺好奇:“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
太子嘀咕道:“宫里就这么大点地方......”
闻言,朱慈烺偶有感触,是啊,宫里就这么大地方,以后还得带着这小子多出去走走。
“陛儿,去慈宁宫把你三叔叫来,明天朕带你出宫走走。”
“皇儿领旨!”
太子面色一喜,屁颠颠的跑出殿外。
......
不多时,身穿亲王服饰的定王朱慈炯匆匆赶来。
一步入乾清宫,朱慈炯便本本分分的行礼道:“臣弟定王慈炯,拜见大兄皇帝陛下!”
“好了,一家人就别客气了,坐吧!”朱慈烺指着下首的一个绣墩道。
定王这几年成熟了不少,也安分了不少。
他二十出头的年龄,身高和长相与朱慈烺颇为相似,就是脸上表情怂了些,没有朱皇帝的威严霸道。
朱慈烺询问道:“三弟,这两年在南洋生活的还习惯吗?”
“多谢皇兄关心,臣弟过的很好,就是那边温度高,雨水多,风也挺大的。”
朱慈烺呵呵一笑,菲律宾那里是热带雨林气候,年年刮台风,能和大明比吗?
“若是不习惯,就请旨回来,朕给你安排个舒坦点的地方,比如台湾,或者那日本国。”朱慈烺认真道。
定王听着前半句话心里还十分的舒坦,暗道还是皇兄疼我,然而他听到后面的地点时,心里瞬间凉了半截。
这都什么地方啊,还是海外破岛啊!
那日本国的环境能稍微好一点?可整天看着一群说着鸟语的矮人,不腻歪吗?(古代日本人普遍身材矮小,据说德川家康一米五六,丰臣秀吉只有一米四。)
朱慈烺起身过来,拍着定王的肩膀道:“三弟,你还年轻,不曾经历父皇与朕当初奋斗的艰辛,你万不可如那些藩王一样,养尊处优,将国家抛于脑后。”
定王连忙站起身来,行礼道:“臣弟谨遵大兄陛下教诲!”
朱慈烺示意他坐下说话,又问道:“南洋的情况如何了?”
定王回的很仔细,先是说了唐王朱聿键如何开发吕宋岛,又如何在南洋各个小岛上安排移民,兵力布置,与当地土著的关系等等。
朱慈烺微微点头,暗道唐王倒是有股子拼劲,也知道拉关系抢地盘了。
“欧罗巴那几个殖民国家呢?对我大明在南洋发展是何态度?”
“回禀皇兄,天武三年时,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兼军事统帅腓特烈·亨利断气了,他的封号包括奥兰治亲王和拿骚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