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中唐之潜龙在渊 (秋予岸)


  “不杀战马,还能如何?总不成叫将士们空着肚子。”徐璜玉神态疲惫,独眼中泛着血丝。
  “照将军说的,去吧。”沉吟了片刻后。平洌无奈地对司粮官摆了摆手。
  司粮官离去之后,徐璜玉掂了掂李春的传书,沉声说道,“现在只能指望李将军。李将军也正在北撤,只要能会合上他,就不必担心李光弼那厮了!”
  平洌没有说什么,抬头看了看仍然细雨蒙蒙地天空。无声地叹了口气。
  “李春弃攻彭城,正在全军北上?”张傪看着手中刚刚得到的李忠臣的急书,轻叹说道,“看来叛军是彻底死心了!”
  “嗯。”李光弼先是微微点头,随即颇有疑惑地说道,“从李节度的传书中来看,李春北撤之时,我军尚未击溃徐璜玉。他为何会自行撤退?”
  张傪蹙眉思索了片刻,突然笑了起来:“郡王,恐怕是驸马那里有了大的进展!”
  “驸马那里?”李光弼微愕说道。“你的意思是——驸马在汝州已经击败了史朝义和张忠志?”
  “很有可能!”张傪笑着点头道,“据上次从汝州传过来的情况看,驸马很可能是准备利用这场雨季,来束缚住张忠志麾下骑兵的手脚。只要能够解决张忠志的威胁,单以叛军恐怕是敌不过驸马。”
  “所以,汝州之战地关键,就在于史朝义能不能在雨季到来之前,不惜代价地击败驸马。如果抓不住这个机会,等待他二人的,就只有失败二字。”
  “从雨季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七天,汝州那里是胜是负,也该有结果了。史朝义若胜,李春断不会从彭城撤退;现在他既然自行撤了,很可能就是史朝义已经战败,准备收拢防线!”
  “驸马如果取胜,则汝州唾手可得,如此我两路大军岂不是可以连成一线!”李光弼的双眼瞬间圆睁,眸中神光熠熠。
  张傪微笑颔首:“估计驸马那里的消息也快到了!”
  长安城。
  两路平叛大军同时面临困境,令朝廷上下忧心忡忡。
  更让人焦急的是,由于雨季的关系,已经有多日未能得到两路大军的消息。
  这不免令人萌生出一种相当不妙的想法——两路大军是不是都已战败溃奔,以至于无瑕传递消息。
  甚至,某些大臣向代宗提议——朝廷做好退往凤翔府的准备,以防万一。
  一片忧虑阴云的笼罩下,代宗却是从容不迫,仿佛丝毫不为前线的战事担忧。
  他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了江南和山南东道。
  山南东道,年轻的浑瑊正在抵挡十数万洞蛮族人马;江南,数十万南迁百姓如何安置居所,投入农耕。
  代宗的镇静自若,逐渐地稳定了其他朝臣官员的心。
  就在这时,来自汝州的急报终于传到了长安。
  朝堂上,数十位重臣秉住呼吸,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元载诵读战报。
  “破史朝义、张忠志贼军于龙兴,毙敌两万七千余,俘敌一万四千余,斩擒敌将高秀岩、王武俊等人……”
  还没等元载将战报内容读完,朝堂上下已是欢声如雷。
  一众朝臣压抑多日的郁闷情绪,顷刻间爆发了出来。
  代宗仍然是宠辱不惊的模样,但眼眸中掩饰不住地流露喜悦之色。
  目光所向,元载也垂下了手中战报,微笑着冲皇帝点了点头。


第73章 麟德议事
  =========================
  黄门、禁卫个个奇怪于朝议居然结束得那么早,但更让他们惊讶的却是那些散朝而去的大臣们。
  上朝时,这些大人个个神情严肃黯然,漫说谈笑,连个笑脸都看不到;但此刻,却见个个神色飞扬,三五一群地彼此高声谈笑,步履也轻快了许多……
  “难道有什么喜事?”
  当一名年轻禁卫疑惑地询问同伴时,另一名样貌剽悍的禁卫并不带恶意地轻讥道:“带点眼睛!刚才进殿的是龙武军将领,肯定是临淮郡王和驸马那里有捷报传来。”
  年轻禁卫摇了摇头,随即有些不服气地说道:“你就肯定是龙武军的将领,他穿的衣甲不跟其他部曲一样?”
  “老子当年在齐王帐下征战剑南道那一会,跟龙武军的兄弟打得交道多了,一看就知道。”样貌剽悍的禁卫瞥了一眼年轻的同伴,自得地说道,“你小子连战场都没上过,当然看不出来!”
  年轻禁卫本是大族子弟,所以入宫担任禁卫,只是为便于日后的前途发展,此前的确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事实上,宫中至少有两成左右的禁卫,都跟他情况相似。都是由名门宗族的良家子担任禁卫,其实本就是历朝不成文的传统。
  “闹什么,程将军快来巡查了,想挨训么?”姓杨的年轻禁卫面孔一红,正准备反驳什么,却被禁卫军什长的呵斥声打断。
  镇住部下后,那什长走回原位的过程中,突然说了一句:“是龙武军的兄弟!”
  为了方便朝廷第一件时间了解前方的情报,所以都带有龙武军将士。这些人主要是送情报,还有就是可以监视将领。
  这些人送的密信确保能到朝廷,就算不能也会在被杀之前销毁。
  龙武军是当年代宗和齐王为先帝在马嵬驿保驾护航的部队,忠诚又可靠。
  来自汝州的捷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了长安城。
  这个消息来的非常及时,极大地安抚和鼓舞了民心。
  虽然并没有朝臣刻意宣扬什么,但长安城里的百姓也或多或少地闻听了一些战事不利的风声。
  已有多年没有遭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担心前线失利会波及到后方,唯恐安定的生活再次消失,一面衷心期盼平叛大军能够化险为夷,一面也不禁心有惴惴。
  捷报的传来,让全城就像过节一样,上上下下欢欣鼓舞。
  携元载、裴遵庆二人回到麟德殿后,代宗终于褪出了人前那从容自若的表情。
  将连同捷报一并送至的另一封密信连看了五、六遍,几乎都能将内中每一字每一句背诵出来。
  代宗这才放下手中绢书,欣喜地说道:“自张忠志助纣为虐南下以来,我就一直担忧妹夫那里。妹夫兵力逊于叛军,骑兵更是不如,这一战本就是艰难异常。没有想到,妹夫居然能在如此逆境之下。大破史贼和张忠志的联军。”
  说完后,代宗似大石落地一般,长长舒了一口气。
  “确实如此!”元载笑着说道,“驸马此战,将天时、地利、人和等诸般因素,运用得淋漓尽致,以寡破众,堪比古之名役。”
  “不过此战也着实惨烈,我军的伤亡竟达到了两万余,严武将军也力战阵亡。再加上前面阵亡的李国贞、邓景山,可谓惨烈啊。”裴遵庆先是点点头,随即轻叹说道。
  “史朝义经由此败,再遭重创,想保住汝州,已经近乎妄想。若他还算机灵。就该放弃汝州,以此来赢得喘息之机。”元载思索着说道,“一旦汝州入手,驸马只要再向河南道西部进军,就可与临淮郡王的大军连成一片。如此,则我军优势已成。”
  “如此说……”代宗兴奋地点了点头,“中原光复之日不远矣!”
  “陛下,平叛的大战恐怕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裴遵庆突然泼了一盆冷水,“由于需要赈济的百姓实在太多,加之要维持三线几十万大军的征战,粮草的消耗速度远超战前的预料,各地库存的粮草已经不多。据刘晏估测,一个月之后恐怕就接济不上前线的大军了。”
  “在这段期间,大唐治下诸州虽有部分地区粮食一熟,但既要满足大军所需,又要供给南迁流民,也未必能撑多久。只有到十月份,等待已经在淮西、江南安置下来地流民完成今年的农收,让他们能够自给自足,我方的乏粮危机才可能消除。臣担心,平叛大军未必能撑到那一天。”
  “裴卿的意思是?”代宗微微沉吟问道。
  “最多再打两个月,平叛之战无论如何暂告一段落。一者,休养生息,整备军卒,积蓄力量,为第二阶段平叛做准备;二者,我军新占的州郡,也需要好生加以整治稳固,安顿民心,恢复农耕;三者,腾出手来解决山南西道和洞蛮之事,以免除大军日后征战的后顾之忧。”裴遵庆细致地分析道。
  “裴相所言在理!”元载点了点头,接口道,“就以目前平叛的进展来看,我军业已夺取都畿道、河南道部分州郡。如果接下来战事顺利,再夺取两到三个州不在话下。这样一来,我军便夺都畿道和河南道全境。”
  “如果杨旭武能在恒州成事,我军再能借内战之机彻底掌握山南西道,恒州、易州与剑南道也将是陛下的囊中之物。如此一来,无论是土地,亦或是人丁,陛下均可稳稳地压制住史朝义,更可对其形成分割包围之势。日后再要平叛,只是水到渠成之事罢了。”
  “嗯!”思索许久后,代宗表示了认同,“虽然朕很希望一举成功,但现在看起来的确不容易,需要再等待机会。”
  裴遵庆道:“其实如果按照以前的思路,选择招降薛嵩等人,事情可以立刻解决。不需要再这么大费周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