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中唐之潜龙在渊 (秋予岸)


  “不可!”刘晏赶紧出言劝阻,“据杨错的侧室薛瑶英说,薛嵩虽然忠义,但是存在割据一方的思想。如果我们同意招降,而不是通过战争逼降,后患无穷。”
  代宗点了点头,坚定了心里的想法。
  “陛下,浑将军数战无功,致使洞蛮已经攻入武陵,是否要给他提供些增援?”裴遵庆又想到另外一件事。
  “浑将军那里,不用担心!”代宗温笑说道,“朕信得过他!再说,妹夫推荐的人肯定没问题。”
  荆南,武陵郡。
  接战已有月余的浑瑊军,连续数次试图阻挡洞蛮军的进攻,最终却都无功而退。
  洞蛮军气势大盛之下,已经攻至黯阳一带,近三分之一个廊州已经不复在荆南节度使府的执掌之中。
  战事的不顺,逐渐地引起了武陵、乃至整个山南东道的慌乱,甚至连浑瑊军中也产生了惶惑的情绪。
  江陵府。
  裴奰不无忧虑地对浑瑊说道:“都督,咱们不能再退了。再退下去,整个朗州就得尽数沦陷。据闻,洞蛮贼首田融正大肆联络拉拢洞蛮诸部,许以厚利重爵,一旦整个洞蛮合而为一。非但荆南危险,甚至连无前飞军都有哗变的可能。”
  “将军,咱们打吧!”其余的部将也已被一月来的被动局面压抑得够戗,纷纷向浑瑊请战。
  从地图上收回了视线,浑瑊抬头看了看一众部将,只是笑而不语。
  实在搞不清这个年轻的主帅到底在想什么,裴奰踌躇着说道:“我军数战无功,朝廷已有怨言。万一有人奏请了陛下,对都督恐怕也会很不利。”
  “不必着急,快了……”浑瑊微微一笑,淡定地说道。
  “啊?”一众部将面面相觑。浑然不知浑瑊到底在想什么。
  襄阳,山南东道节度使府。
  “来节度,洞蛮十数万大军已经攻到武陵郡中部。一旦朗州有失,岳州、潭州、衡州等州郡都将堪忧,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江南诸州郡。”
  有人忧心忡忡地对来瑱说道,“浑瑊久战无功,您看是否奏请朝廷,另遣他人前来主持退敌大计!”
  “长史之言不无道理。”别驾附和说道,“来节度,你看……”
  “以浑将军都督统责山南东道防务,本是陛下和驸马亲自择选。陛下向以善识人善用人,驸马更是曾擢拔英才无数,浑将军能得到陛下、驸马亲点,岂会是无能之辈?”
  来瑱摇了摇头,“洞蛮大军有十数万之众,皆且剽悍善战。浑将军手中虽然也有七万兵马。既要防备汉中,又需紧盯山南西道,实际能用于抵挡蛮军的兵马,不到五万人。”
  “以力相抗,绝非良策。我虽不知浑将军确切计划为何,但诱敌深入,寻机破敌,正与我所思相同。”
  笑了笑,来瑱和声安慰一众同僚:“诸公且请宽心,我已命人向浑将军问询军情,料想不日即可有答复。”
  朗州、辰州两州的边界处,一片深山密林之中。
  “抢了不到五百石粮食,居然还让蛮军辎重队溜了一小半?”听取了最新的战报,李抱真皱了皱眉头,没好气地说道,“他们还真够能干!”
  由于天气逐渐炎热,李抱真敞胸露怀,头上也只扎了一条布带。
  大唐时期,气温普遍比后来的气温要高几度。
  “倒也不能全怪他们,蛮军的防备也越来强!”副将贾耽笑着说道,“再想一抢几千石粮食,不大可能了。”
  李抱真、贾耽一行六千余精卒,正是奉浑瑊之命,深入到洞蛮大军的侧后方,负责截击敌军的辎重队伍,并且也寻找机会实施骚扰之战。
  几个月前,李抱真已料到洞蛮可能会进袭荆南,为此进行了相当充足的准备,尤其对地形做了详细的勘测。
  此番深入敌后,正是如鱼得水,将洞蛮的大首领田融被骚扰的暴跳如雷。
  “嗯。”点点头,李抱真思索了片刻,突然也笑了起来,“也罢,咱们不打猎了,改行去钓鱼!”
  钻出了漫漫太行山脉,踏上北方土地的那一刻,杨武旭双膝跪地,捧起一捂泥土,泪如雨下。
  父亲,我回家了!


第74章 恒州攻略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同于湿气较重的中原,初春的凉州给人的印象,就是炎热、干燥和破裂地带。
  第五琦抬手遮挡在额前,眺望着那莽莽的荒原,长长地呼了口气,“这就是北方的大地啊!”
  语中,带着几分感慨,几分新奇,甚至还有几分兴奋。
  他曾在北海太守麾下做事,但是没到过真正的北方。恒州已经逐渐靠近北方,风景完全不一样。
  多日的艰苦跋涉,让第五琦显得更加消瘦,面庞也变得黝黑,但他的精神状态却出奇的好。
  杨武旭站起身,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痕,又拍了拍膝盖处的灰土,点头说道:“这就是恒州!”
  “第五大人没有到过恒州?”同样消瘦不少的杨武舒诧异地说道,“你不是对恒州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么?”
  第五琦摇头说道,“少年时在长安求学,学问略有所成后,本想四处游历一番,增长些见识,却因为家庭困境于是以明经科入仕,先后任黄梅县尉、杨子县丞。”
  “而后就又待在北海和江南,还有随大帅到陇右道。恒州确实没有来过。至于那些风土人情,都是从书上看来的。我没跟你们提过么?”
  “这倒确实没有!”连杨武旭都感到惊奇地说道,“还在汝州的那一晚,我见你对恒州的事情似乎知道得很多,也以为先生曾经到过恒州呢,后来也就没问!”
  这一路上,杨武旭兄弟与第五琦朝夕相处,共同经历了不少磨难。有好几次,如果不是第五琦精心筹谋策划。他们一行九人恐怕早已被叛军所发觉。
  因此,彼此间的关系有了很大的亲近。
  微微一笑,第五琦转过头朝东南方向凝望了一眼,轻叹说道:“汝州这个时候应该已经下雨了,不知道那里的战况如何?”
  “大帅一定不会输的,最多是个僵持!”杨武舒满怀信心地说道。
  杨武旭倒不像弟弟那么乐观,沉吟着说道:“得看那场雨季来得及不及时……”
  第五琦笑了笑,没有就这个问题多谈什么:“杨将军,咱们要先去的易州,离这里还有多远?”
  “这里已经是五回县,往东北骑马再走上大约一天的路程,就能抵达易州!”杨武旭左右张望了片刻后回道。
  “五回县……”第五琦将脑中地信息整理了一下,说道,“东边似乎有叛军卫所,五回县境内很可能也在叛军斥候巡查范围之内,白天赶路太过冒险。杨将军,咱们不如先歇一会,等到了晚上再行赶路不迟!”
  “也好!”略一思索。杨武旭点头说道。
  就着水囊嚼了几口干粮后,第五琦缓步走到独坐北望的杨武旭身旁。弯身坐下,将手中水囊递了过去。
  杨武旭接过水囊,猛灌了两口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北面方向。
  “杨将军在想什么?”
  “易州刺史张宝忠虽然和我父亲都是故交,也很服父亲的本领,但八年过去了,人心或许也已经变了。”杨武旭似自言自语又似在回答第五琦道。“很可能到了易州,张宝忠理都不理。甚至直接动手把咱们送给张惟岳。但是,已经没有回头路。”
  第五琦轻叹一声,也把目光转向北面,“但我同样相信,杨老将军和杨家列代先祖必会保佑杨将军。这里,毕竟是恒州!”
  “是啊,这里是恒州,这里是我杨家扎根了二十三代的恒州!”杨武旭突然站了起来,慨然说道。
  易州,易县。
  在一望无垠的旷原上,契丹人的一个个马群、羊群往来迁徙,饮水啃草。
  初春之时,牧草渐肥,正是马、羊开始长膘的时候。
  “呼喝~!”嘹亮地吆喝声中,十数名契丹人少年策马飞驰,圈逼着一群野马,准备从其中驯服几匹健马,以此来博取心上人的欢心。
  年长的契丹人,笑看着那些年轻人炫耀着自己的青春。
  这里是北疆,而契丹人则是这片土地的骄子。
  一名追逐野马的契丹人少年突然发现遥远的东面出现了数个黑点,急忙向同伴呼喝了几声。
  由于近段时间常有契丹马盗前来劫掠马、羊,十数名契丹人少年迅速警惕了起来,向长辈传讯示警后,一起策马朝来人方向驰了过去。
  不多时,一行九骑出现了视线之内,这些人着装奇特,不似契丹马盗,也不似叛军的将领,尤其是其中有一人,居然戴着一个古怪的鬼面头盔。
  如果这里有年长的契丹人,一看到这具头盔立马就会想起一个人来。
  但这些十四、五岁的少年,早已将一个当年在北疆如雷贯耳的名字忘却了,毕竟当年他们也不过刚刚懂事而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