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又或者,在某个沟渠里,翻找人们丢弃的残羹冷炙。
有人说这个人曾是辽东的总兵官,威风凛凛,显赫一时。
当然,过往的人却都不信,只哈哈大笑。
人们显然将此当做笑话。
不过这老人,也会有发怒的时候,他有时大笑之后,突然露出惊恐的样子,口里含糊不清的大呼着:“哎呀,昏君无道,我等辽人已经活不下去啦,尔等为何不反,为何不去反了那昏君?这皇帝轮流转,该有德者居之。”
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竟也没有人和此人计较,只是觉得这个人疯了。
当然,偶也有几个听着不喜的,一把揪出来,对他破口大骂:“俺反你娘,你再多嘴,便打死你。”
一旁有人便劝:“罢了,罢了,和这疯子计较什么,若是不疯,他说的出这样的话吗?”
老人只惊恐地看着这人,身子蜷缩着,等那人放了手,骂骂咧咧的扬长而去,这老人却猛地垂泪,捶打着自己的心口,似锥心一样,反反复复地呢喃着:“上天无眼啊,上天无眼啊,昏君害人,昏君害人啊……”
自然……这老人对于锦州城的百姓而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因为他只出现了八九日,慢慢的,人们却发现这个人不见了。
听有人说,这老人似去‘聚兵’去了。
也听人说,他已被冻死了。
于是,人们渐渐地将这老人淡忘了。
毕竟,生活总要继续,衙门里,开始贴出了布告,要清丈田亩,进行分田。
………………
义州卫。
这义州卫,距离锦州数百里,最近的宁远,也有一百多里。
这么的一个地方,似乎并没有因为辽东的大变故而受波及。
在这里,信王朱由检带着数百人,开垦出了一大片的田,附近搭了一个庄子。
除了张家派来的一些文吏之外,还有就是招募来的农人,以及信王的护卫。
本来还带来了七八个宦官,不过朱由检似乎觉得自己身边七八个宦官伺候着,总是不好,于是便都遣散回京去了,只留下了一个王承恩。
初来的时候,朱由检对此一窍不通。
甚至第一次看到种庄稼,竟是瞠目结舌。
因为他很无法理解,这吃起来香喷喷的粮食,竟是在这污浊不堪的泥地里生长出来的,而且……居然他们还施粪肥。
以至于朱由检连续反胃了许多日子,看到那本该香喷喷的白面或者是米饭,便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
不过后来,等真正下了地,浑身沾了泥星,又亲自舀过粪水。
这矫情的病症便逐渐地减轻了。
再过一个月之后,他甚至已经可以在田埂处,一面吃着蒸饼,一面站在粪水桶边上愉快地蹦跶着。
这黑麦的种子,先是小心的培植出来,而后插下了秧苗,在这天寒地冻之中,几乎每一个人,心里都很沉重。
在这样的天气里,要种植出粮来,确实是一件让人无法想象的事。
…………


第四百八十八章:造福苍生
信王朱由检渐渐地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这种变化,连他自己有时也无法察觉。
在这苦寒之地,人们虽对他尊重。
王承恩也极力地!想要照料他的生活。
可是许多事,终究还是需要朱由检自行料理。
毕竟王承恩没有三头六臂。
所以,朱由检学会了给自己穿衣衫。
甚至学会了偶尔给自己热一热吃食。
毕竟在这天寒地冻的地方,吃饭稍迟一些,可能这吃食就要冻成硬块了。
今年的辽东,似乎格外的寒冷。
有时,朱由检也不免怀疑自己在这里做的是无用功。
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随时都可能下一场雪,大雪会覆盖作物,或是一到了夜里,到处结冰,这作物是极难生长的。
他甚至寻了一些辽东本地的庄稼汉去讨教。
对方一听,便都摇头,说是义州卫今年的天气,是决计种不出粮来的,就算庄稼勉强地养活了,可收成一定有限,于是让他们不要白费功夫了,几十个人种出来的庄稼,可能几个人都养不活。
于是,朱由检几度开始动摇怀疑起来。
以至于每一次临睡前的夜晚,他都忍不住扪心自问,自己到底在这里做什么,做这些到底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只是因为自己想要逃避京城,又或者是因为对自己的皇兄怀有愧疚之心。
但是,每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又开始精神奕奕起来。
张静一说成,那就一定成。
朱由检还是那个朱由检。
他会多疑,会偏信于人。
只是从前偏信的是士大夫。
如今,却成了偏信张静一。
只是……在这里发生的一切,还是给朱由检滋生了信心。
因为这黑麦的秧苗……居然成活了。
虽是天寒地冻,哪怕是冻土都未解冻,这黑麦依旧伸展出了腰肢。
这一下子,朱由检打起了精神。
这小小的一个庄子里,人们这才开始真正重视眼前这一亩亩的庄稼田了。
这是开辟出来的试验田。
为了试验,所以总计开垦出来了五百多亩的土地。
而义州卫这里,无论是土质,还有气候,都比辽东其他地方更恶劣一些。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张家才认为,在此地试验,是最理想的结果。
这地方,哪怕是春日播种的时候,夜里的气温也会低至零下十几度,再加上土地比辽东其他各地要贫瘠不少。
因此,庄子里引进了各种的麦种和稻种,几乎除了黑麦之外,绝大多数的作物都没有办法存活。
很多时候,一夜过去,庄稼便一片片地死去。
可这黑麦,每一夜过去,哪怕是此时作物的表面早已凝结了一层层的霜,甚至有时夜里下了雪,大雪覆盖了庄稼,当所有人都认为,黑麦将无法存活的时候,可白日只要阳光一照,积雪融去,便可见这黑麦……依旧还继续生长着。
等过去了三四个月,几乎所有的作物,都已死绝。
这一亩亩的庄稼地,依旧是一片翠绿。
等坚持到了夏天的时候,冰雪消融,天气转暖,黑麦的长势,便更加喜人了。
朱由检这时才意识到了什么,此时的他,顿时精神振奋,整个庄子,也陷入了某种莫名的亢奋之中。
他们在此时,大抵已经有了一种预感,而这种预感……将意味着整个天下的格局,即将改变。
“殿下……”
每日,当朱由检一身泥泞地回到自己的住处,王承恩已预备好了热水还有食物,不过此时总是不免埋怨:“殿下……可要顾忌着自己的身子骨……”
朱由检却总是满面涨得通红,他激动得无法克制一般,口里道:“别人可以做的事,孤王也可以做,只有孤王有身子骨吗?在孤王看来,在这里一些辛劳算什么,再辛劳,有当初在归德时辛苦吗?”
这是大实话,在归德的时候,他也日理万机,每日从早忙碌到夜晚。
不过和这时候的忙碌相比,朱由检却觉得这时候虽然疲惫和劳累,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
他头上再没有滋生白发了。
精神也比从前要足得多。
此时,他自己脱了靴子,一遍遍地解下缠绕的裹脚布,一面兴奋地道:“今日的长势,看来超出了预期,就是不知何时能有收成。王伴伴,这东西……它不只抗寒,它竟还抗旱,远离灌溉沟渠的几亩地,长势竟也是喜人,并不比靠近灌溉渠的那几十亩地要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王承恩现在也大抵知道一些农业知识了,当然,王承恩不关注这些,他只是希望信王殿下一直能这般精神奕奕的样子,而后很安静地倾听朱由检的各种牢骚或者分享他的喜悦。
“若是真有收成,连这地方都能种植,那么……这天下何处不可以种植?粮食……就是人丁,就是国家的基石啊。”朱由检手舞足蹈地接着道:“张兄弟真是了不起,大家伙儿为了那么丁点儿土地打生打死,那些目光短浅之辈,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流民因为失地,而宁愿冒着杀头的风险。只有张兄弟……他另辟蹊径。若是此事成了……孤王便是死也无憾了。”
说到这里,朱由检竟下意识的热泪盈眶。
他还有一个特质,容易动情。
王承恩笑嘻嘻地道:“奴婢听殿下说这张兄弟三个字,已不知多少次了,辽国公想来也是误打误撞吧,其实种庄稼,殿下现在才是一把好手。”
朱由检落下了脸来,随即极是严厉地冷冷道:“孤王不许你这样说他!”
王承恩一听,顿时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是看着朱由检长大的,既是奶爸,也是最亲信的奴婢,可以说……二人之间,无话不说,无话不谈,彼此休戚与共。
而朱由检虽有时性子急,脾气也糟糕,可是却从来没有和王承恩红过脸。
他其实也没说张静一什么,只是借张静一夸一句殿下而已。
不算骂人,也不是讽刺,只算是借张静一抬高一下朱由检。
可朱由检居然急了,道:“张兄弟,乃是上天赐给咱们大明的大贤,这样的人,说他是圣人都不为过!没有他,孤王实在看不出,这天下有什么出路。孤王这些年,误信过许多人,可只有张兄弟,是最值得信赖的。我只恨自己姓朱,不能姓张,如若不然,宁愿不做这龙子龙孙,只与张兄弟能亲近一二,便也得偿平生之愿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