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入库:04.13
王承恩:“……”
这若是列祖列宗们的泉下有知,只怕太祖高皇帝的棺材板要压不住了。
朱由检泡了脚,觉得浑身舒泰,王承恩便道:“奴婢去取食来。”
“且等一等吧。”朱由检道:“孤王还有一些东西,需要记录一下,几处黑麦田的长势,得先记下来,咱们不是真的农人,指着收成,当初张兄弟嘱咐过,要多做记录,比对不同庄稼地的数据,唯有如此,才可为将来的推广做准备。”
王承恩皱眉道:“殿下您又不按时用膳了。”
朱由检则是大乐道:“哈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孤王一人饱腹,哪有让万万人可以饱腹令人振奋开怀呢!”
朱由检随即让王承恩取来笔墨,而后提笔,开始根据今日的观察,进行记录。
他这记录的簿子,已有一尺厚了,事无巨细的事,他都会记录下来,一方面是照着张静一的方法去做,后来他慢慢地明白了这样做的深意,也就对此饶有兴趣了。
王承恩站在一旁,嘴角带着微笑,他是最了解朱由检的。
朱由检和寻常宗室相比,实在是奇怪的人,其他的宗室,只注重个人的享受,可朱由检从小开始,便似乎一直心怀着天下,哪怕其实他根本无缘大位,却似乎对于造福苍生有着极浓厚的兴趣。
因而,他从小饱读诗书,与人议论国事,从不因为自己是宗室的身份,而有所避讳。
只是从前,朱由检似乎走偏了,以至于栽了一个大跟头,朱由检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
可现在……朱由检似乎又开始找到了一条出路,如今的朱由检,似乎整个人都是带着光的,这是一种勃然生气,虽是总见他半夜醒来,提着灯,夜里去看庄稼,虽也见他经常废寝忘食,三餐错乱。更见他亲自冒着风雪,在田埂中焦灼不安。
王承恩其实不懂什么大道理,似乎对于江山社稷,泽被苍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致。
他毕竟只是一个太监,而且还是一个宗王的太监,他也不认为,信王殿下身为藩王,对这些滋生兴趣,将来是福是祸。
可是……王承恩却知道,至少这个时候,他能从朱由检的身上,寻找到一种很纯粹的喜悦,而这份喜悦,也令王承恩虽偶有怨言,心里却也暖呵呵的。
“对啦。”朱由检记录到了一半,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于是道:“为何张兄弟最近没有书信来呢?是不是我上一次修书给他,他看了不喜?孤王的书信里,可有什么忌语吗?”
第四百八十九章:新君登基
朱由检百思不得其解。
怎么最近张静一就不给他回信了呢?
他努力地回想着最后一封书信,确实没有让人讨厌的内容。
便叹了口气道:“或许只是他很忙碌吧,他毕竟不似孤王,孤王乃是闲云野鹤,是自在宗亲,他乃皇兄的左膀右臂,自是日理万机。”
虽是这般解释,可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尤其在没了周王妃之后,朱由检的内心深处里,似乎已没了精神依靠。
此时反而将张静一当做了自己的精神支柱了。
…………
浩浩荡荡的骑队,已至山海关,这一路疾行,虽是人困马乏,可天启皇帝归心似箭,自是日夜兼程。
好在这些生员,早已习惯了。
有时天启皇帝也钦佩这些人。
擅用火器,火力强大倒也罢了,最重要的却是,这些人的耐力还如此之强。
这种体力消耗,换做任何军马,只怕都扛不住了。
山海关的新任总兵官,是从江西都司调来的,原为都司的指挥使同知。但是天启皇帝已不再信任辽将,于是从内地调人。
此人姓黄,叫黄勇,听闻外头出现了一支军马,一打探,顿时大惊失色。
要知道此时的山海关,也是头戴孝帽,身裹素衣,这是……国丧期间。
此时……这正主儿却从棺材里爬了起来,能不害怕吗?
起初,黄勇令人紧闭关门。
却果然见是当初从山海关出去的人马,都是灰色大衣,同样的武器制式。
这时,他倒为难起来了。
倘若当真皇帝起死回生,带兵来了,他固执地不肯开关,那便是欺君了。
可若是打开了关门,万一有诈,那便是失职。
于是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人用藤筐,提着自己下了城楼。
而后先去拜见。
心里打算着,若果然是天启皇帝的人马,则立即向关城内放出讯号。
而若有埋伏,只能算自己倒霉了。
黄勇出了山海关,随即便被人领着至一处密集的马队前。
这些人,个个风尘仆仆,染了风霜,几乎人人都穿着灰色大衣,这也没办法,这衣服在这辽东之地,甚至是在京城之地,穿着都十分暖和,虽然衣服看上去朴实无华,而现在上至皇帝,下至生员,人人都裹着。
黄勇分辨不出这些人,觉得都差不多的样子。
倒是这时,天启皇帝在马上道:“黄卿,天启四年的时候,你不是还见过朕吗?”
黄勇吓了一跳,连忙朝着声源看去,便见一个青年人,和其他人穿着同样的服色,这人脸上满是风霜,皮肤有些裂开,不过眉眼之间,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贵气。
黄勇细细辨认后,一下子拜倒在地,悲恸大哭道:“陛下……陛下竟还活着……臣……臣……”
天启皇帝不由道:“怎么,你也以为朕驾崩了?”
“半月之前,就已有消息报入了关中来,而在七八日前,又有陛下的棺椁经过了山海关,臣本是不敢相信的,却也不得不信了。”黄勇跪在地上不起,他身上还穿着可笑的素衣,口里接着道:“消息传出之后,天下悲恸,人人同哀,臣没有料想……”
天启皇帝此时不禁哈哈一笑,道:“天下悲恸,人人同哀,这话是糊弄鬼的。朕还是人,没变成鬼呢,怎么会信这样的话!只怕不知多少人喜笑颜开,只恨不得鸣锣打鼓,要普天同庆了。朕是什么名声,朕自己不知道吗?”
这话从天启皇帝口里说出来,真是一丁点也不奇怪。
黄勇却吓了一跳,极力想要辩护什么,却发现若是辩护,似乎也违了皇帝的心意,便苦笑道:“陛下何出此言,天下人……哎……”
天启皇帝道:“朕见你叹息,似乎也知道一些什么?”
黄勇忙道:“臣……不知……”
“张卿。”天启皇帝冷冷道。
张静一在旁道:“臣在。”
“来,告诉他,那些欺君罔上的人,现在都怎么了。”
“这……”张静一没想到,天启皇帝已将突击辽将,当做自己的大功绩一样来宣扬了。
张静一便道:“也不过是抄了三百六十多人家,处死了四千七百九十余人,这亏得陛下宽宏大量,虽为诛灭三族,可绝大多数的妇孺,终究还是饶了死罪,只是将他们发配了事。”
此言一出,黄勇已是脸色骤变。
三百六十多家,这是什么概念?
这岂不是说……辽东那边……被人一锅端了?
黄勇虽不属辽将,可在山海关,却每日都和这些骄兵悍将打交道,自然清楚这些人的能量。
于是,他连忙道:“陛下,臣……臣有事要奏。”
“你说罢。”天启皇帝淡淡道:“有话就说!”
黄勇道:“陛下驾崩的消息传出之后,山海关这边,许多人弹冠相庆,而且臣还听到一些传言,说是京城那边……似乎也有人急切地想知道陛下的死讯。因而再三催促,要将陛下的棺椁,火速送去京城……”
天启皇帝皱眉道:“就这些?”
显然,就这点信息,对天启皇帝没多大用处。
黄勇道:“臣听闻这些事之后,心有如焚,为人臣者,不知忠孝为何物,陛下对他们如此信重,他们却这般心怀不轨。臣还听说……京城那边……要预备新君登基了。”
天启皇帝失笑道:“哦?这一次是谁要做天子?”
黄勇抬头,而后深深地看了天启皇帝一眼:“长生殿下。”
听到是自己的儿子,天启皇帝的脸色才稍稍地缓和一些,随即道:“朕若是‘驾崩’,新君登基,本是无可厚非,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黄勇便道:可“问题就出在,朝中有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先确定陛下的消息,再行登基!有人却急不可耐,上奏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彼此之间,可谓是剑拔弩张。”
“此后呢?”
“此后自是奏请太后……不,奏请皇后娘娘……”
“皇后是如何说的?”
“皇后娘娘说,国不可一日无君。”
天启皇帝顿时了然,他随即点头。
“除此之外……”黄勇深深地看了天启皇帝一眼,而后道:“奉圣夫人,也移出宫去了。”
此言一出,天启皇帝才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是吗?“
奉圣夫人,便是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几乎是后宫的半个主人,这当然是因为,天启皇帝对她敬爱的原因,因而许多事,都对她言听计从。
这奉圣夫人在别人看来,不是什么好人,可在天启皇帝看来,意义却是非同小可。
再者,奉圣夫人乃是魏忠贤的对食妻子。
也就是说,赶走奉圣夫人,就等于是赶走了魏忠贤最大的靠山。
相似小说推荐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
-
三国之上将邢道荣 (强中更有强) 起点VIP2022-04-06完结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虚言乎?和诸葛亮斗智,和张飞赵云斗勇!不自量力乎?原本历史时空,邢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