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庶子夺唐 (江谨言)


  刘仁轨所率,本就是精锐唐军,再加上现在的金城已经是人心惶惶,金春秋出城迎战又带走了几乎全部的兵力,于是刘仁轨在城中那些心向大唐的新罗贵族的内应外和之下,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金城的北门,进了城中。
  “恭喜大都督,金城已破,新罗人再无险可守,这新罗国都便算是我大唐的了,如此捷报传回长安,陛下必定欣喜。”在刘仁轨的身边,右骁卫郎将左开山看着已经大开的北门,对刘仁轨笑道。
  刘仁轨是三军主帅,此番又是他率军攻下的金城,依理自然是他的首功,但刘仁轨听着左开山的话,却摆了摆手道:“此战非我之功,乃钦陵之谋也,钦陵虽年少,又是初次领军,但其用兵却能洞悉人心,极为老辣,也着实出乎我的意料。”
  左开山听着刘仁轨的话,脸色多了几分羞红,刘仁轨口中说着的是在夸赞钦陵,实际上也是在敲打左开山,当初钦陵围南门而不攻,左开山曾在刘仁轨面前言语中伤过钦陵,不过却被刘仁轨被护了下来,左开山自然知道刘仁轨的言下之意了。
  左开山拱手拜道:“大都督说的是,钦陵虽然年少,但却有名将之姿,末将远不能及,之前是末将短见了。”
  刘仁轨原也无意惩处左开山,不过是敲打而已,既然左开山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刘仁轨也绝不会故意再为难他。
  刘仁轨抬手扶起了左开山,道:“这倒也不能尽怪得了你,钦陵的布置就算是我之前也没有看的出来,颇为困惑。”
  左开山应道:“这小将钦陵虽是年岁不长,但用兵之能却不似初次领兵之人,倒也不愧是陛下弟子,无愧天子门生之名。”
  刘仁轨由衷地感慨道:“陛下天生慧眼,纵眼英才,陛下的识人之能实非我等能够比拟的。”
  左开山笑道:“大都督说的是,别人不说,大都督便是陛下青眼提拔的,大都督本是文臣,若非陛下慧眼,识得大都督英才,文武双全,可安邦定国,否则谁又敢轻用文臣统帅水军。”
  左开山的话听着是在夸赞李恪的识人之能,但也是在称赞刘仁轨是儒帅,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左开山的意思,刘仁轨还是能听得出的。
  刘仁轨笑道:“你便不必恭维我了,你此番领军也不容易,我这边正有一个功劳要予你。”
  左开山闻言,拜道:“但请大都督吩咐。”
  刘仁轨道:“金城中兵力空虚,而如今北门已破,你可即刻领兵三千进城,擒拿新罗王,如果你能破了王城,生擒新罗王,我也记你一大功。”
  现在新罗城中的精锐兵力都已被金春秋带出了城去,兵力空虚的不止是金城的城防,还有新罗王城。
  现在的新罗王城最多不过数百兵力,刘仁轨着左开山领军三千去攻王城,几乎是送上手的功劳。
  左开山当即应道:“末将领命。”
  左开山应完,当即就点了本部兵马,领兵往新罗王城去了。
  唐军前往新罗王城擒拿新罗王金胜曼,几乎是稳操胜券,刘仁轨倒也不觉着担心,而刘仁轨之所以没有亲自前往,是因为他在此还要等着一个人,此人就是领兵回援的金春秋。
  金城是新罗,也是金春秋的根本所在,金春秋在自爱子金仁问的口中得知金城正在被攻的消息后,心中大惊。
  待片刻后,金春秋心神稍定,他看着前面若即若离的钦陵,哪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中计了。金春秋心忧金城的状况,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便连忙回师,往金城而去。
  金春秋知道在唐军的攻势之下金城必定难守,但他没想到新罗人竟会和唐军里应外合,使得北门破地这么快,当金春秋再次领军回到金城门下时,刘仁轨已经站在了城墙之上。
  “春秋公,这是刘仁轨。”在刘仁轨的身旁,金真珠指着城上站着的刘仁轨,眼神惊骇地对金春秋道。
  金春秋看着刘仁轨,心一下子凉到了冰点,金春秋知道刘仁轨出现在城中意味着什么,这意味国都已破,意味着新罗王也许被擒,意味着新罗已灭,也意味着他成了没了根基的丧家之犬。
  “爹,刘仁轨是唐军主将,他出现在金城之上,想必唐军大部已经进城了。”金仁问看着刘仁轨,对金春秋道。
  金春秋道:“国都已破,大王危矣,新罗危矣。”
  金真珠对金春秋问道:“春秋公,事已至此,咱们该当如何?”
  金春秋道:“唐军破城,我等已无地利,此战已不可硬打。”
  金春秋是权臣,但他和同为权臣的渊盖苏文不同,金春秋不是不死不休的性子,他拿的起,也放的下,他心知事不可为,也不会一意孤行。
  金仁问问道:“爹的意思是退还是降?”
  金仁问的话问进了金春秋的心坎里,降,他自然是不甘的,可若是不降,现在金城已破,他又能退到哪儿去?
  就在金春秋左右为难的时候,新罗军的身后又出现了唐军的身影,这是尾随撤退的新罗军又追上来的钦陵部。
  前路被堵,后有追兵,这还没有算上已经南下,不日便会行抵金城的唐军援军,金春秋所面对的局势已经不堪到了极点。
  就在此时,城上的刘仁轨也开口了,刘仁轨看着后面已经靠近的钦陵,对金春秋道:“金春秋,你败局已定,现在若降,还可保你一家性命,若是再敢顽抗,必死无疑。”
  钦陵的到来,和刘仁轨的话成了击溃金春秋的最后一击。
  刘仁轨之言入耳,片刻之后,金春秋看着城上正同样看着他,面带笑意的刘仁轨,叹了口气道:“事已至此,我新罗国运已无可回转,三军弃械,降。”
  

第853章 捷报进京
  当刘仁轨攻破了金城后,金城外统兵的金春秋也随即请降,这不止意味着金城已破,也意味着新罗国亡了,新罗终于也继百济和高句丽之后亡国。
  随着新罗亡国,半岛三韩已经被尽数诛灭,三韩战场的战火渐渐平息,大唐的东征之战也宣告大捷。
  龙朔二年,入秋,八月初。
  历时近一月,新罗覆灭,唐军兵定三韩的加急战报终于自辽东战场传回了长安,传到了李恪的手中。
  大明宫,紫宸殿中,李恪手中拿着自辽东送来的战报,脸上笑意渐重。
  “三郎自打手中拿了自辽东送来的战报,就面带笑意,可是又有捷报传来了?“在李恪的身旁,皇后武媚娘看着李恪的举动,对李恪问道。
  李恪扬了扬手中的捷报,递到了武媚娘的手中道:“媚娘说的不错,正是辽东来的战报,刘仁轨大军在新罗大捷,攻破金城,生擒新罗王金胜曼,逼降金春秋,新罗已为我大唐国土。”
  武媚娘闻言,看了眼李恪递过来的战报,随即行礼贺道:“我大唐将士东征大捷,继百济和高句丽后又定新罗,彻底平定三韩,终于一尝三郎夙愿,媚娘为三郎贺。”
  作为李恪的枕边人,大唐的正宫皇后,李恪对东征之战的结果有多介意,没有任何人比武媚娘更加清楚,这不止是因为高句丽此前对李恪帝威的轻视,更是因为那道郁结在李恪心中的结。
  李恪的外祖父,前隋炀帝,李恪的生父,先皇李世民,都曾在辽东铩羽而归,多有抱憾,而现在唐军终于灭了三韩,李恪不止是报了国仇,也是雪了家恨,李恪对于自己极为尊重的李世民也有了交代了。
  李恪笑道:“媚娘说的不错,但也不完全,我之所以如此欣喜,不止是因为东征大胜,而且是因为替我大唐博了这最后一胜的人是钦陵,钦陵在金城统兵,便是彻底心向了我大唐,从此我大唐又得一帅才。”
  对于李恪而言,东征一战的胜利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李恪在意的是以后,担忧的是那个横亘在大唐之西的高原雄狮-吐蕃,而随着钦陵为大唐而战,钦陵自此为唐将。吐蕃失其长城,而大唐又得一利剑,此消彼长间,李恪对将来的西征又多了几分把握。
  更何况这一战李恪得到的还不止是一个钦陵,还有黑齿常之,如此一来,大唐军中将领,年长一辈的有李绩、苏定方,壮年一辈的有裴行俭、薛仁贵,年轻一辈的有钦陵、黑齿常之和王方翼等,大唐至少在未来五十年内不会短了名将,李恪也有足够的信心去实施他的计划了。
  李恪对于钦陵看重,武媚娘一向都是知道的,她听着李恪的话,笑道:“钦陵这头幼虎被三郎磨训了数载,如今辽东一战,总算是归笼了。不过这钦陵小子身份毕竟特殊,若是此事只有三郎一人欣喜未免可惜了些。”
  李恪不难猜到武媚娘的意思,问道:“媚娘说的是吐蕃那边?”
  武媚娘道:“钦陵是禄东赞之子,而禄东赞又是深得弃宗弄赞重用的吐蕃大相,一直被三郎视作心腹之患,若是能借此挑拨吐蕃君臣失和,岂不是美事?”
  李恪道:“钦陵是禄东赞之子,钦陵为我大唐出战,破了金城,这消息一旦传到吐蕃,弃宗弄赞势必动怒,君臣生隙已是必然了吧。”
  武媚娘道:“如此确可叫吐蕃君相不和,但这还不够,如此好的机会,若只是挑起不和,而不能伤筋动骨,未免太可惜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