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武关关城周长一千余米,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
  武关虽然地势颇为险要,但是在有着配重投石车的黄巾军连番的猛攻之下,很快便落到了黄巾军的手中。
  如同轘辕关那样十数转的狭长关隘其实真的难得一见,只有入蜀的道路可以与之媲美。
  轘辕关一战,西凉营被袭击,管亥虽然及时处理了突发情况,但是使得西凉营遭受损失确实是他的过错,西凉营的主官的位置管亥自然是不能担任。
  不过管亥能力还是有的,而且管亥乃是老黄巾军出身,值得信重,权衡利弊之后,许安最后让管亥前去镇守武关,同时又派了扬威将军纪昂镇守函谷关。
  南庭如今需要面对袁绍,袁绍这个时候占据了优势,必然不会再来轻易挑拨黄巾军,所以函谷关和武关两关实际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就算袁绍和南庭得了失心疯前来进攻,那么黄巾军也能够快速的增援两关。
  千里沃野的关中其实并没有多少是普通农户的田地,甚至可以说,关中没有一寸良田,沃野是属于那些贫民百姓的。
  整个关中都是豪强世家的私产,那千里的沃野,万顷的良田,不属于那些终日在地里刨食的农夫,而是属于那些高高在上,坐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豪强世家。
  关中之地被黄巾军所夺取,鹰狼卫将那些田土从那些豪强世家的手中全部都拿了回来。
  许安命令鹰狼卫在公审的时候,将那些豪强世家家中一部分财物拿出来,按照情况分发给那些受苦的民众,其余的充公,作为公用。
  所有的田地全部充公,编辑成册,然后根据实地的情况,派遣官吏文员实行屯田制,又迁移了一部分并州和凉州的民众到关中来实施屯田。
  千里沃野,百万之民。
  关中之地秋收的收成,让许安都感到了震恐。
  不是震惊,而是震恐。
  许安如何都想不到,仅关中这一片区域的收成,竟然比起整个旧太平道治下的粮食收成还要多上不少。
  阎忠也在秋收过后不久,彻底的将整个原来的长安城改造完成。
  太平道的各衙署都搬迁到了长安城中,应天府内两所国学院也是已经落成。
  两座原来汉室天禄阁、石渠阁两座藏书阁其中的藏书副本也被送到了工坊之中,由工坊将所有的简牍录刻成纸质的书籍。
  长安城中的很多地方,都被改造成了民居,城外原本杂乱的建筑,也在阎忠的安排之下变得井然有序了起来,很多建筑被拆除,大量的民众被征募了起来,修缮民居,修建新宅。
  而这一切的用度,实际上对于如今的太平道来说并不算什么。
  攻下了关中,许安得到的不仅仅是董卓原先拥有的疆土,还从董卓和汉室的宝库之中获得了大量的珍宝。
  当时王允和皇甫嵩撤离长安城时极为仓皇,根本没有带走多少的东西。
  现在的太平道可以说是比其任何时候都要富裕的多。
  关中的豪强世家经过了数次摧残,早已经不再如同原来那么强盛,最为强大的豪强世家也跟随着王允和皇甫嵩逃走,其余的大猫小猫三只根本掀不起多少的风浪。
  整个关中豪强世家上百年的底蕴一口气被鹰狼卫所横扫一空。
  关中豪强世家上百年来积累的财富,还有董卓扫空了洛阳,挖掘皇陵盗取出来的珍宝虽然被挥霍了许多,但是大部分终究还是太平道取得。
  如今的太平道,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兵强马壮。
  许安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关中之地被誉为“子孙万世帝王之业”。
  ……
  爆足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又是一年年关将近,曾经宏伟非常的应天府已经是被无垠的白雪所覆盖。
  “吁————”
  许安轻拉缰绳,勒住了座下的战马,停在了一处殿阁之前,身后跟随着的十数名骑卒也是同一动作,齐齐勒马。
  许安将手中的马鞭别再了腰间,龙行虎步的向着殿阁走去。
  殿阁之上,一块牌匾挂于殿阁之上——参谋部。
  此处殿阁,正是中军府下辖的参谋部,三府九部的其中一部。
  牌匾之上的“参谋部”,个个苍劲有力,显得庄重非常。
  殿阁之外两名守门的军卒见到许安走来,先是敬了一礼,然后快速的拉开了殿阁的大门。
  殿阁被拉开,明显能感觉到一股热风从殿阁之中涌出。
  气流紊乱,雪花飘摇。
  外界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是殿阁之中还是颇为温暖。
  殿阁的最中央,摆放着一个制作精良,详细无比的巨大的沙盘。
  而在沙盘之后,有一架屏风,屏风之上,正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堪舆图。
  那堪舆图是用造纸工坊所产出了一种巨大的纸张,淡黄色的纸张之上绘制了如今天下最新的十三州和其余各方的势力。
  殿门的打开,也吸引了众人的眼光。
  眼见走入殿阁的人正是许安,一众身穿着罩袍束带的将校瞬间站直,所有人都转过身来面对着许安,向着许安行礼致意。
  许安迈步走入了殿阁,同样回了一礼。
  “过冬的木材,让地方的军卒还有警察再多收集一些,过冬前发给那些比较困苦的农户家中,如果人手不够,让武卒营、锐士营还有骑兵五营暂时停止训练,去收集,砍伐木材,一定要保证今年的冬季,我太平道辖内的所有人都能够有足够的木材过冬。”
  许安站在了沙盘之前,眉头微蹙。
  “请明公放心,木材已经收集的差不多,还有些许的缺口,但是新年之前,便可以全部收集完毕,此前关中的道路有些地方年久失修,修缮的工作征集了大量的民夫,再加上此前公审分发的钱粮,今年关中的百姓过冬必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许攸上前了一步,清楚的回答了许安的问题。
  “这样最好。”
  许安点了点头,悬在他心中这件事也算是放了下来。
  天气一日比一日冷,冬季一年比一年长,一年比一年更为寒冷,确实是让许安有些担心了。
  “过冬的衣物准备的如何了?”
  “各地的工坊全力开工,赶制了不少的衣物出来,按照明公的安排,这些衣物会以比较廉价的价格出售给各地的百姓,暂时没有钱财支付的百姓也可以选用赊账的方式,在数月间支付衣物的价格即刻。”
  “昨日并州的车队已经抵达了长安,关中的药材储备比之前还要富足两倍,不必担心药材不够,已经全部存入库中,妥善保存,各地的钱粮也已经入库,经过了鹰狼卫的检查,户部已经是清查完毕,后日账本便可以呈交上来,明公可以过目。”
  “中州有数处地方颇为平坦,可以建设工坊,工部已经收集了中州工匠的信息,工坊选址暂选了一些地方,今天稍晚一些,便可以呈递上来,到时候明公再做裁定。”
  “工部冬季一共有三十七个项目,一共需要征集一万三千余人,修缮各地的道路,还有修建报社、驿站等,工坊修建,按照我军顶下的规模,修建一处工坊,需要征集一千五百余名民夫,今年我军财政颇为丰厚,可以支撑这些钱粮的用度,依在下之见,可以同时修建七座工坊。”
  “十座?”
  许安看了一眼许攸,中州地区的工匠虽多,但是也不可能填满七座工坊,要是真能填满七座工坊,那么董卓军早已经是全员铁甲了。
  太平道内的工坊说是工坊,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城邑。
  许攸面色未变,似乎早知道许安会这么问。
  “我军原本许多工坊为了隐蔽都是在山间、林中修建,虽然隐秘,但是往来不便,路上消耗颇为严重,在下建议,可以将这些工坊迁于中州,其工坊之中工匠,可以全部入住中州新修工坊之中”
  “户部已经准备了足够的盈余,七座工坊可以同时建造,春季过后,便可以投入使用,七座工坊投入使用之后,可以节约不少的钱粮。”
  许安眉毛微挑,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件事。
  当初将工坊选在山林之间,确实是为了隐蔽,因为当时太平道的情况并没有如今那么安全,而是危机四伏,四面皆有强敌,只能是放置于山林之间。
  现在除了一些可以需要保密的秘密工坊之外,其他的武备工坊可以放在地势开阔的地方,这样无论是运入原材料和粮食,还是运送出去武备东西,其消耗都要少得多,可以节约财政。
  “子远辛苦了。”
  许安微微颔首,许攸这些时日的表现,他都在看了眼里。
  许攸管理中州,担任布政使之后,将中州一直管理的井井有条,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许安来说。
  许安安排了一件需要办理的事务,许攸不仅会将其办好,甚至还会制定一连串完善政策的措施。
  “中州的事务既然已经妥善安排,那么我们便可以放心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
  许安眼神微凛,望向身前的沙盘之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