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之所以不用许攸,其实主要并非是觉得许攸会反叛。
  如今这个情况,许攸很早便加入了太平道之中,又和汉庭结下了不小的仇怨,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是不会再有反叛的情况。
  更何况鹰狼卫监察地方,早已经在太平道的内部构建出了一个足够稳固的情报网,府衙之中,甚至还有凉州、并州、包括现在的中州各地风吹草动都无法瞒过鹰狼卫的耳目。
  之所以选任贾诩为谋主,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历史上的名声,贾诩曾仕多主,虽然他很多时候为自己谋划以求报,是每一次都算的上是尽心尽力的为其主公着想。
  而且历史上,无论是名望,还是智谋和评价上来看,贾诩都在许攸之上,再加上贾诩和阎忠的关系,也让许安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只是许安也明白不可能一直让许攸就作为一个内务司的令君,许安麾下的谋士本来就不多,阎忠身体越来越差,现在担任着凉州的州牧,修缮长安城已经帮不上太多的忙了,现在太平道中的谋士,贾诩算一个,许攸算一个,不过也才两人,
  将许攸留任内务司,只能说是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大材小用,而且也必然会激起许攸心中的不满。
  这一次许安将许攸升任为中州布政使,也让一直以来颇为不满的许攸终于是稍微释怀了一些。
  正四品,已经是在太平道之中罕见的高官了。
  要知道,现在黄巾军中,一众将校的军职最高者也不过才是从四品,这还是龚都、吕布、马腾等高级将校,其余的将校纵使战功赫赫也不过才是封号(杂号)将军。
  现在太平道中,许安进位晋侯,车骑将军,官职也才是正二品。
  地方行政的改革之后,便是太平道中央官制的改革。
  原先许安设立中军府、兵部、宣教司、内务司、外务司等府司,分管诸事。
  太平道当时只是占据了并州一地,许安也只是将其简单的分了一下职权,定了一下等级,当时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
  但是随着太平道发展,从并州一地,不到百万的人口,演变成了如今数百万的人口,跨州连郡,已经是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现在太平道的官制经过了改革,演变成了一卫、三府、九部。
  一卫指的自然是鹰狼卫,鹰狼卫作为情报收集机构,直辖于许安,其地位最高,刘辟作为鹰狼卫指挥使秩正三品。
  要知道,州牧一职,现在在太平道之中才不过是正三品的官职,也就说刘辟这个鹰狼卫指挥使的地位已经是等同一州的州牧了。
  两府则是指的,中军府、中书府、宣教府三府。
  当初在晋阳召开会议之时,确定了中军府是黄巾军之中最高指挥机构,所有的军令、政令皆出自于中军府,以及中军府下辖各司。
  这样的情况便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便是中军府的管辖权利过大,政务、军事皆是出自中军府一府之中,其二便是主管多方之事,多有不便。
  所以许安增设了中书府,分担中军府的权利。
  中书府掌管机要、发布政令、官员考核。
  中军府则是负责军事相关的事务,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一切军令皆是出自于中军府,及下辖各司。
  宣教府也就是宣教司,许安改司为府,将宣教司改成了宣教府。
  其实对许安的这个举措,无论是贾诩还是许攸都感觉有些古怪,在他们看来,一个宣讲经义的署衙不应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不应该和中军府和中书府两个如此重要部门同列为府一级的部门。
  但是最终许安力排众议,还是确定了宣教府的地位,将其设为了第三个府一级的部门。
  许安从后世来,他很清楚宣传的重要性,如今太平道已经在他的修改之下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新的太平道的思想已经开始太平道的领地之中生根发芽,茁壮的成长。
  各地的报社已经陆续建立,那些报社虽然刚刚草创,都颇为的简陋,运营的方式也还在琢磨之中,耗费了不少的钱粮,但是许安知道这是值得的。
  后世的宣传战,恐怖到可以仅凭宣传便瓦解一个强大国家,颠覆一个国家。
  虽然现在是汉时,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但是宣传的力量依旧是无比的强大。
  九司则是法部、吏部、工部、户部、农政部、外务部、内务部、枢密院、参谋部,为部一级行政部门。
  原先兵部名称被废除,旧兵部改为枢密院,其主官为枢密使。
  法部、吏部、工部、户部、农政部、外务部、内务部七部,为中书府下属机构。
  枢密院、参谋院两院为中军府的下属机构。
  吏部、工部、户部、参谋院四个司一级的行政部门是新设的部门。
  吏部下设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各地的工坊也归工司管理。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
  参谋部是新设立的部门,负责制定战略计划,以及军事训练等一系列的军事活动。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从讲武堂毕业的优秀学员将会成为参谋部的见习参谋,
  随后这些见习参谋会先进入军中,经历过数次战役之后,锻炼出了足够的实战经验之后,再调回参谋部中,作为一名正式参谋,参与制定各式各样的计划。
  现在太平道的学童还没有广泛入学,学员不够,所以现在的参谋部多是一些黄巾军中资格比较老,经验较为丰富的将校,他们在战阵中负伤,已经不能够在战场上继续搏杀。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他们的头脑却依旧的清晰,前线作战的经验让他们不至于纸上谈兵,讲武堂的修习让他们可以将知识和实践相集合起来。
  初平三年,十月一日,
  太平道正式实行三府九部制。


第六百七十二章 中州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关中的秩序在黄巾军的维持之下迅速的恢复,鹰狼卫的公审在强有力的支持之下在关中各地相继展开。
  那些没有跟随着皇甫嵩、王允等人出走的豪强世家们没有几家逃过了鹰狼卫的审判。
  他们有的躲在坞堡之中,聚众自守,妄图逃避审判,还有的想要连夜出逃,逃入山林之间,通过秘密的通道逃出关中,还有的人联合了其他的家的势力,试图煽动当地的乡民想要作乱,然后趁乱逃离关中。
  不过,在绝对的力量之下,一切的反抗都是徒劳的,都是可笑的。
  那些聚众自守,想要凭借着坚固的坞堡想要妄图逃避审判的豪强,他们的坞堡在配重投石车的怒吼声之中土崩瓦解,被夷为了平地,其众被鹰狼卫的缇骑索拿,缉捕入狱,接受审判。
  那些连夜出逃,想要通过秘密的通道逃出关中者,很快便被狼卫的缇骑给抓住了马脚,轻而易举的便揪了出来。
  六扇门的捕快多是游侠出身,他们的消息灵通,身手敏捷,也十分了解那些所谓的豪强世家出逃的方式,无论是乔装打扮,还是隐姓埋名,都无法逃过他们的眼睛。
  那些联合了其他的家的势力,试图煽动当地的乡民想要作乱者,则是更为不堪,他们的煽动毫无意义,狼卫和黄巾军的军兵,还有宣教司的教员早已经是将黄巾军将会做的事情说得一清二楚,上至城邑,下至亭聚。
  鹰狼卫的坐探将那些豪强世家妄图煽动乡民的情报送到了长安城外的中州狼卫千户所后,很快大量的兵马便被派遣而出。
  初平三年(192年),十月十日。
  长安城外,缇骑四出,关中各地豪强世家,闻驾贴无不伏首,望鹰狼无不躬身。
  鹰狼卫之名遂响彻关中。
  上千颗人头落地,上万名士人被发配,十数万人被牵连。
  许安没有丝毫的心软,签发了大量鹰狼卫的驾贴。
  从严执法,这一次,鹰狼卫将整个残存的关中世家集团几乎连根拔起。
  公审持续了近一月的时间,整个关中的治安也因为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得道了极大的改善。
  十数万的被判处劳动改造,也为太平道提供了大量的免费人力。
  这十数万人一部分是士人,另一部分便是其乡党,宗族之人。
  公审判处了他们一年到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劳动改造,他们将在各地的矿场还有一些太平道下辖的工坊通过劳动还赎清他们的罪孽。
  而那些罪恶深重的恶首,横行乡聚之间,游荡于市井之间地痞流氓,还有恶霸连劳动改造的机会都不会被给与。
  太平道的地方警方部队进驻各地方,屯田在许攸的安排之下井井有条,地方守备部队也入住了各处关隘。
  此前武关一直被汉军所占,许安带领黄巾军主力折返之后,派徐晃带兵南下。
  武关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
  其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