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新式马具的出现,给了骑兵更大的冲击力,更恐怖的破坏力。
  很快左右两翼便被突破,负责维持军阵的老卒军阵也被击破,汉军左右两翼的军队转瞬之间已是土崩瓦解。
  盖勋调遣援兵回援左右两翼,但是为时已晚,鞠义击破了汉军的左右两翼,趁势掩杀。
  盖勋兵败,最后仅剩数千人逃回了广成关中。
  向着伊阙关进发的另一支汉军也遭遇了袁绍军的伏击,只不过他们并没有盖勋那么幸运,最终全军覆没。
  自此,洛阳八关除西面的函谷关,南面的广成关,最东方的旋门关之外,其余的关卡全部处在了袁绍军的管控之下。
  八月二十三日,持续了近月余的洛阳之战。
  三方的博弈,最终攥取了最大收益不是南庭,也不是许安,而是原本三方之中最为弱势的袁绍。
  轘辕关西部掌控在袁绍手中,而东部则是掌握在了南庭的手中,双方没有了相互进攻的兴致,于是中央阻碍的废墟,也就没有人再清理。
  最东面的旋门关虽然被南庭所占据,但是其实还算可以接受,毕竟自旋门关一路向西需要经过一条很长的走廊才能抵达洛阳,只需要在巩县和偃师驻兵便可以截断从旋门关方向的进攻。
  至于函谷关,虽然听闻消息说黄巾军损失惨重,恐怕短时间不会再出关东进,但是袁绍还是命令麾下大将路昭带兵在洛阳以西要道之上的谷城驻兵,警戒关中的黄巾军。
  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袁绍军不仅仅获取了洛阳之战的胜利,还攻破了一直以来被黄巾军所占领的太行八陉其中两陉——滏口陉与白陉。
  攻破了滏口陉、白陉,虽然袁绍并没有能力向西侵攻太平道所掌控的并州腹地,但是却是解除了黄巾军对于河内郡北部以及魏郡的威胁,减少了需要驻防的军兵数量,解放了一部分的兵力,让袁绍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其他的地方。
  不过袁绍虽然取得洛阳之战的胜利,但是却在另一处战场之上遭遇了极大的失利。
  另一处战场正是青州。
  泰山黄巾军最终在卢盛的带领之下击破了平寿的青州兵。
  田丰带领冀州兵一路追击,最终在八月十三日与泰山黄巾军遭遇。
  但是此时的泰山黄巾军早已经是和营州刺史太史慈带领的营州兵合兵到了一处。
  田丰麾下共有冀州军两万,青州一万五千,泰山黄巾军这边,共有正卒两万人,泰山营六千,营州兵一万七千人。
  军力相差颇为悬殊。
  双方于平寿城北二十里处展开了激战。
  鏖战三日,双方各有胜负,冀州兵兵少,但是因为处于青州腹地,各地的援兵源源不断汇入田丰麾下,实际上胜利的天秤正向着冀州兵一方偏斜。
  太史慈知晓不能再拖延下去,一面让泰山黄巾军之中的民众合普通的青壮先走,一面找寻战机。
  连战三日,太史慈熟悉了一些冀州军的战法,于是故意放出了缺口,冀州军果然上钩,前阵主将苏由以为抓住了战机,带领亲卫冲入阵中,亲冒矢石。
  而太史慈等的便是这个机会,指挥大军的权利早已经被太史慈交给了卢盛。
  太史慈带鞬摄弓,单枪匹马跃出阵中,弯弓搭箭,一气呵成。
  待众人回过神来之时,苏由已是被一箭封喉当场毙命。
  太史慈马加鞭直突重围中顾驰而去,手持长枪连杀数人,待得一众冀州兵反应之时,太史慈已是杀出了重围。
  乱战之中,有不少的汉军的骑军想要拦截太史慈,但是战马刚动,马上骑士已经是在载落于马蹄之下,太史慈手中弓弦连动,追击者,无不应弦而倒。
  太史慈冲入冀州军骑阵,斩杀苏由而还,但是冀州军前阵数百名骑军竟无一人敢于追击。
  卢盛趁势掩杀,田丰不敌,只能是且战且退,最终退守平寿城,再无追击之力。
  八月二十日,十三万泰山黄巾军在营州兵的护送之下终于抵达了营州境内,十数日的时间,超过四万余人死在了道路之上……
  消息传到洛阳,郭图趁机谏言历数田丰过失,袁绍勃然大怒,田丰被解除了别驾之职,迁为闲人。
  袁谭是青州牧,他知道泰山黄巾军之所以能逃脱,很大的原因在于青州兵实在是过于孱弱,他害怕田丰上书将青州的详情告知袁绍,于是上书职责田丰,并编造罪责安在了田丰的头上。
  处罚田丰的文书刚过了黄河,袁绍收到袁谭的上书之后,更是怒火冲天,于是直接让沈玉派出魑魅,将田丰收押入狱。
  连番的大战,助长的不仅仅是袁绍的威势,还助长了他的狂妄和自大。
  他的心中的狂妄和自大,在这一次的大胜之中蓬勃的生长……
  八月二十七日。
  小雨淅淅。
  袁绍乘坐着华贵的车驾缓缓的行驶在洛阳的街道。
  身穿着重甲大戟士环卫在车驾的四周。
  雨水落在车驾之上的华盖上发出了细微的声音,让袁绍感觉颇为怡然自得。
  两侧的街道虽然经过了数次的修缮,但是却是还没有恢复往日的繁华。
  车轮慢慢的滚动,车驾一路向着洛阳太庙的方向行驶而去。
  此时的袁绍,正是志得意满之时。
  只是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巡视洛阳,宣示武功之时,就在豫州的陈都,一场针对着他的巨大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第六百七十章 信仰
  官道之上,旌旗招展。
  黄巾军的军卒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向前行进,一面又一面土黄色的旌旗在微风之中轻柔的飘动。
  官道旁侧的农田正在天地间劳作的农夫看到这支军队之时,都是放下了手中的农活,目视着官道之上那支正在行进的军队。
  他们感到了一些不对,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们感到了一些怪异。
  之前,黄巾军的队伍自西向东,他们的队列也是像现在这般整齐,像现在这般有序,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天差地别。
  就好像,就好像……
  就好像现在这支自东往西而走的军队并不是黄巾军的一般……
  他们身上的朝气蓬勃,他们身上的昂扬,他们身上的斗志似乎都已经完全的丢失了……
  许安脸色微微有些凝重,军中士气的变化他自然不会看不出来。
  洛阳之战,黄巾军前期的开局十分顺利,只是在战役的中期遭逢剧变,失去了优势。
  整场战役,黄巾军共计阵亡了四千余人。
  四千人的伤亡并没有让黄巾军太过于伤筋动骨。
  但是退出洛阳地区却极大的影响了黄巾军军中的士气。
  现在黄巾军中的士气几乎跌倒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贾诩牵引着战马慢慢的跟随着许安的身后,他也注意到了黄巾军军中出现的问题,发生的状况。
  这一次洛阳战役的失利,造成的影响并非单单只是失去洛阳地区。
  许安一直以来在军中建立的形象,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犹如陆地神仙一般的人物,是黄天在人世间的化身。
  洛阳战役的失利,动摇这一形象,动摇了一直扎根于一众黄巾军军卒中对于许安的印象。
  许安勒住了战马,停留在官道的旁侧。
  一名又一名,一队又一队的黄巾军军卒从官道之上走过。
  但是这一次,他们没有再向着他们的大贤良师欢呼致意,他们只是低垂着头,彷佛行尸走肉一般,齐步向前原本应当是铿锵有力的动作,如今却是显得的垂头丧气。
  贾诩双眉微蹙,洛阳战役的失利远比他想象的要大,而要大的多。
  贾诩不由自主的看向就在身旁不远处的许安。
  此时的许安仍旧是一幅气定神闲的模样,他的脸上并没有或多的变化,让人猜不出他的心中到底再想着什么。
  许安凝视着官道之上正在行进的黄巾军军卒,他并没有如同贾诩那般忧心仲仲。
  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就算是被击败了无数次,他们依旧能够顽强的站起来,百折不饶。
  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必定有着坚定信仰。
  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他们所信仰的绝不应当是某一个人。
  万众瞩目的感觉,万众崇拜的感觉真的让人沉醉。
  财帛动人心,权利使人醉。
  但是许安很清楚,这并非是一件好事。
  极端的个人崇拜,造成的破坏难以想象。
  一直以来,巨大的压力压在许安的肩上,许安很清楚他如今走到了这一步,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数百万人的身死,所以一直以来许安都慎之又慎。
  袁绍输得起,南庭输得起,他们可以输一次输两次,甚至可以输上十次百次,但是许安却一次都不能输,一次也不能。
  输了一次,战无不胜的光环就会被破坏。
  张角昔日连战连捷,那些跟随在他身后的黄巾军士气高昂无比,一时间声势浩大,隐隐有席卷天下之气。
  然而当卢植带领大军北上之后,只是一场遭遇战,黄巾军受挫。
  正是这一场遭遇战的失利,导致了军中生出了别的声音,有人开始质疑张角,甚至有人开始质疑太平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