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刘琦略一琢磨,不断地点头。
  不错,东汉末的英雄人物,光是有名有姓的,刘琦就知晓不下数百人,况且还有那未曾在史书上留下姓名被埋没的人物,实在是多如繁星,又何必非要将太史慈,魏延等人绑死在自己的身边呢?
  刘琦冲着马玄拱了拱手,道:“今得伯常提点,方是茅塞顿开,日后伯常便是刘琦的挚友,但凡有事,非得君替刘琦定夺不可。”
  马玄连道‘不敢,不敢。’
  刘琦又咨询他道:“若是汉中郡有文仲业可作大将镇守,那另外新设立的西城郡,房陵郡,上庸郡三郡,又当遣何人为郡守?”
  马玄言道:“在下跟随府君前来汉中,这段时间也曾对汉中本土的势力多有探查,大概已经查探得了汉中的形势……眼下汉中虽然安定,未曾经历过大的战事,但眼下的分割势力着实甚多,这首先摆在府君面前的,就有贾龙和张鲁这两股势力需要妥善安置。”
  刘琦听了这话,随即为张鲁辩驳道:“张鲁已然投降,且一心行祖父之道,发扬天师教,未必会要争这一个郡守的位置吧?”
  “张鲁此人虽有心向道,但也非庸碌之人,不然也就不可能轻易兼并张修的五斗米教,况且他背后还有一个卢夫人,天师教在蜀中民间声望太过,给予天师教的利益,府君一定要好生拿捏平衡才是,至于贾龙,府君日后若要兵进益州,还需仰仗于他,纵然对其行为或有不满,也不可现在与之决裂……特别是眼下还只是安定汉中初期,不可大意啊。”
  马玄的话很是中肯,让刘琦颇为动容,他认真地点头道:“不想伯常所思竟这般缜密,刘某深感敬佩……莫若这般,东三郡中,便让贾龙为一郡郡守,张鲁之弟张卫为一郡郡守,张鲁和卢夫人则可将天师道传于荆楚,以安其两方之心。”
  马玄又道:“府君此言甚是,至于另外一郡,以我之见,不妨推举蒯氏中人,如何?”
  “蒯氏?”刘琦颇有些犹豫:“为何要推举他们?”
  “府君目下与德珪交好,更是引蔡氏中人进了南阳郡,谅蒯氏中人焉不眼热?”
  刘琦哂笑道:“他们眼热,难道我就要用其族中之人?”
  马玄摇头道:“府君,房陵县诸地乃是连接荆州与益州的通路,而且还与南阳郡毗邻,若是往北,亦可与雒阳相接,这个地方目下处于各方势力的缓冲地带,就地缘而说,并非什么好地方,若要守住此处,非得向当中增派重兵不可,难道府君愿意多留兵将在此,只是为了严守这么一个连接东西之所?”
  刘琦似乎有些琢磨明白了。
  “眼下除了我本部的兵将外,襄阳之中,只有蔡德珪,蒯子柔,蒯异度三人乃是中郎将之职,有扩充军务招收兵将之权……蒯氏手中有兵,我若用其族人,则守备之军,便让蒯氏他们自己来出?”
  马玄额首道:“正是此理,贾龙,张卫,蒯氏中人,三方在汉中的东部三郡,也可以呈互相牵制之势……让蒯氏中人在房陵军,文聘在汉中郡,东西相呼应,如此也可以限制贾龙和张卫这两个人的势力扩张范围,若无天大的机遇,他们今后大概也仅仅只是被限制于上庸和西城两郡之地了。”
  刘琦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然后转身一用力,用撑杆将木筏向着岸边靠拢过去,他一边划一边叹道:“伯常之言,令我顿开茅塞,今日甚是开心,你我稍后回郡署,好好痛饮一番,以抒此情!真是痛快!”
  马玄站在船筏上对刘琦拱手道:“敢不应命。”
  顿了顿,马玄又道:“不过让文聘去汉中当郡守的事情,府君最好还是莫要自己亲自去说,若是能由蔡中郎将前往去找刘荆州谈,或才最好。”
  刘琦再次转头看了看远处的苍山美景,道:“可又如何能让德珪去找严君举荐文聘?”
  马玄淡淡一笑,道:“此事若是由府君亲自去说肯定是不行的,在下愿意暗中写书信一封,派人送往襄阳,置于蔡君之手,请其观瞧,若无意外,当可说动蔡中郎将亲去见刘荆州。”
  刘琦见马玄主动请令,遂道:“善。”
  ……
  当天晚上,一封由马玄亲自书写的信笺,从南郑城中飞驰而出,直奔东南方襄阳城的方向而去。
  而旬日之后,襄阳的蔡瑁则是从这名信使的手中,接到了马玄的暗书。
  看完了这封书信之后,蔡瑁不由沉默了。
  书信上面说的事情,大概是刘琦已经拿下了南郑城,并基本上控制了汉中郡的政权,他已经派人向刘表传书,建议将汉中郡一分为四,并各自安置郡守。
  同时,马玄还告诉蔡瑁,这四郡中权力最大,控制地域最为富庶且最为紧要的地界,便是以南郑城为中心的汉中本郡,此地的郡守对于荆州集团来说格外重要,极有可能牵动各方面的利益。
  但这个郡守的职位,山阳刘氏肯定是不会委任给荆州宗族中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毕竟属于前线的重兵战场,山阳刘氏父子对于这块地方必然还是要交付于他们自己之人的手中。
  如今刘琦似计划要表举他麾下的心腹太史慈为此地郡守,但以马玄度之,既然汉中郡守左右已不能为我南郡宗族中人所任,那就不妨请刘荆州任命一个会对我等宗族发展最为有利之人……
  蔡瑁看到这,心中不由一紧,眯起了眼睛。
  马玄信中接下来的大概意思,是说眼下黄忠受任出征在外,襄阳城内刘表最为倚重的大将乃是文聘,此人刚毅果敢,必能胜任,且此人若是出了襄阳,则南郡之内,刘荆州在军伍之事上也就只能依仗蔡公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蔡瑁放下了手中的缣帛,满意的捋着胡须,脸上露出了微笑。


第三百八十章 刘表问计于刘琦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人的思想也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
  很多事情,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完全就不是一个样子,或者说,哪怕就是从一个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也可以是多角度的。
  就好比任命文聘为汉中郡太守这件事,从马玄嘴中对刘琦说是一个意思,对蔡瑁说出来又是一个意思。
  但偏偏这意思,还让人难以挑出问题。
  蔡瑁攥着马玄写给他的縑帛,在原坐认真地思虑好一会,方才道:“马伯常所言极是,眼下黄汉升已经不在襄阳出征在外,几时回来尚不得知,目下若是再将文仲业想办法支出襄阳,刘荆州麾下再无和手之将官可用,届时非倚重本中郎将不可了……”
  人都有一种惯性思维,越是感觉对自己有利的事,无论怎么分析,他都觉得对自己有利……反之,有的人也可能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复杂化,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很容易被他们想象成灾难,人跟人思想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眼下的蔡瑁,就多少有些理想化过甚了。
  就算是他目前和刘琦关系交好,但该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时候,他也一样不会有丝毫顾忌。
  少时,却见蔡瑁站起身,吩咐管家道:“来人啊!替我备车,我要往牧府见刘荆州。”
  ……
  不多时,蔡瑁来到了州牧府,经通禀后见到了刘表。
  “末将蔡瑁,拜见刘荆州!”
  “德珪不必多礼,坐。”刘表从一卷新近呈上来的经学章句上抬起了头,捋着须子看向蔡瑁。
  蔡瑁依照刘表的吩咐在厅旁坐下,拱手道:“恭喜明公,贺喜明公,大公子真乃盖世之才,先是夺下了江关,今又取下汉中,益州兵将,无不望风而降,如今大军驻于南郑,此等武功盛业,古今皆不曾闻,着实令人钦佩、敬佩!”
  刘表见蔡瑁这么夸奖自己的儿子,很是开心,其内心中的自豪感觉油然而生。
  不得不承认,自家的这个大儿子,确实是给自己长脸。
  “不想德珪也已经知道了汉中之事,呵呵,那小子运气忒好,竟然是劝降了张鲁,受降了南郑,如今他派人来咸阳,秉承谏言,想把汉中分为四郡,用以作为我荆楚在西面的前线阵地。”
  蔡瑁装成一副不甚懂的样子:“分为四郡?这倒是挺有意思,敢问府君,是以何处为交界,又将汉中郡划为了哪四个郡?”
  刘表今日很高兴,似乎是来了兴致,便命人取来了平图,兴致勃勃的为蔡瑁解释了起来。
  待刘表解释过之后,蔡瑁方是一脸的凝重,他皮图上有关汉中的诸县上来回比划着,眼眸中的光彩时明时暗。
  少时,却见蔡瑁抬头望向刘表,谏言道:“明公,旁的地方还好,不过以南郑为首的汉中郡,北接董卓,南临刘焉,位置甚是关键,别的地方倒也就罢了,但这南郑……末将还真怕一般人守不住此地。”
  刘表对此亦是深以为然。
  “不错,伯瑜所进献的将汉中一分为四的策略,确实很符合眼下的时局,伯瑜还请谏着贾龙和张鲁之弟张卫任房陵和西城两郡郡守,老夫对此深以为然,只不过……”
  刘表看向蔡瑁,道:“只不过是这汉中郡守,位置太过关键,非等闲之将可以任之,伯珪,以你之见,咱荆州诸将官中,谁人可当此大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