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装模作样的想了好一会之后,方道:“属下倒是有一个合适人选,定可当此任。”
“何人?”刘表奇道。
蔡瑁认真地道:“非文仲业不可。”
“文仲业?”刘表认真地思虑了片刻,点头道:“似乎还真就是他才算适合。”
蔡瑁见刘表似乎也颇赞同,脸上随即露出了得逞的笑容,但那表情也不过是一闪而逝。
紧接着,便见蔡瑁开始认认真真地为刘表分析:“明公,眼下我南郡诸位将官中,若问最善兵者与勇猛善战之人,必当首推黄汉升和文仲业,而这两位校尉之中,黄汉升善攻,而文仲业则是精通守阵,其年纪虽轻,却沉稳干练,实乃是镇守汉中不可多得的人选,明公若是不让仲业前往汉中,恐守不得此处。”
刘表捋着花白的须子,脑海中略过一个又一个人的侧脸,心中不断的交替着他手下将官的名字……
但最终,刘表竟无奈的发现,蔡瑁所说的竟然是确确实实的大实话,眼下荆州诸将中,还真就是挑选不出一个比文聘更合适的人选。
但刘表并不着急做出决断。
“德珪之言,我已尽知,事关重大,且容老夫细细思之后,再做定论。”
蔡瑁跟随刘表两年多快三年了,自然是知晓这老家伙的磨蹭劲,多明显的事情到了他那,最少都要再思量个三天三夜,然后才能做出决断。
蔡瑁该说的都说了,随即告辞离去。
待蔡瑁走后,刘表便招来了一名侍从,道:“取笔墨来,老夫要给吾儿送信。”
……
旬日之后,南郑这边,刘琦接到了刘表送给他的书信。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询问他,这汉中太守,若是要由文聘担任,到底是行还是不行。
刘琦的回答自然肯定的,同时他也告知了刘表——就算是刘表派遣文聘前来汉中郡,最后他一样会派出自己麾下的猛将前往襄阳,听从刘表之命,绝不会让南郡的宗族乱来,谁也不可能夺取刘表的兵权,这一点但请他放心。
该说的话说了,该写的信写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刘表的最终回复。
汉中距离襄阳的距离较远,刘表的任命就是下来了,从荆州那边来上任的郡守抵达南郑,怕是也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刘琦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父亲最后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因为就目下的形势看,只有让文聘镇守汉中他才会放心,而文聘一旦离开襄阳,毫无疑问,就是自己手下的精将们前往襄阳替刘表分忧的时刻了。
至于应派往荆州何人,刘琦的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答案。
最为合适的人选,毫无疑问,就是太史慈。
……
当刘琦将自己的想法对太史慈诉说了一遍之后,太史慈有些沉默了,他并没有着急向刘琦作答。
少时,方听太史慈慢慢言道:“府君,其实末吏还是希望能够跟在您的身边。”
刘琦摇了摇头,道:“只是跟在我的身边,未免太局限了,子义,咱们这些人都是要成大事的人,不可肆意耍小性子,如今整个荆州,襄阳的中军乃是我军最强也是规模最大的军队,你前往襄阳助严君领兵,不但从此可一举进入襄阳上层,同时也对你个人的履历有莫大好处,”
“君不见文聘便是出自襄阳中军,得到了严君的信任后,目下就已经有资格独挡一面,坐那一方郡守……子义,你是我目下最勇武,最善谋,最精通兵士的左膀右臂,你若是能够前往襄阳,我相信不出两年,你在荆州的地位和声望,怕是不会在黄忠和文聘之下,此举对你好处甚多,难道你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么?”
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加蜀人的权力比重
太史慈不是愚钝之人,更非莽夫,相反的,他是个彻彻底底的聪明人,从他当年在雒阳办的那件事诓骗青州刺史信使的事情看,就足矣说他是个心思狡诈之人……心眼儿多着呢。
这样的聪明人,是不可能不明白刘琦话语中的深层次含义的。
可既然明白,那他为何还要这般扭捏,表现出一副不愿意去襄阳的样子?
这是因为太史慈是明白分寸的……刘琦让他去襄阳,是提拔他,重视他!他心中很是清楚,凭心而论,他也非常愿意去襄阳走更高的仕途,毕竟人活在世,谁都想做个人上之人,好好的干出一番大功业,谁也不想庸庸碌碌的过完这难能可贵的一生。
去襄阳发展,很有可能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然话虽如此,可刘琦算是太史慈人生中的贵人,是让太史慈走到今天这个高度的存在,也是他心中早就已经认定的英雄主公……就算是刘琦要让他去襄阳,太史慈也一定要表现出不想去的样子——这是主公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明哲保身之道。
聪明人,普遍都知道怎么活才能活的更好,走的更远。
听完刘琦的一番诚恳话语之后,太史慈遂冲着刘琦长长作揖,道:“府君之思,慈甚明之,府君此法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可让慈在荆州走的更高更远,而慈到了襄阳,亦是可以替府君守住一份襄阳中军的基业,这是对府君和对慈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刘琦很是满意的感慨道:“子义瞬息之间,便能想的这般通透,着实令人赞叹,此去襄阳代替文仲业、非你莫属。”
太史慈却无丝毫得意之色,认真地道:“慈当初从刘繇麾下投奔荆楚,非为其他,实为府君尔,今既已经是得偿所愿乃遇明主,并不应再思其他,慈情愿一生相伴府君左右,鞍前马后供君驱驰……今若是去了襄阳,实非慈所愿也……”
“既然是为我所用,那在我鞍前马后和去往襄阳任职,又有什么不同?子义,我们今后是要做大事的,难道还能一辈子腻在一块不成?”刘琦开导他道:“大丈夫,便该做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休做小女儿态,莫让我瞧错了你!”
太史慈闻言颇是无奈的笑了笑。
“既然府君已是这般说了,那慈便只能领命了……慈在襄阳,一定尽心竭力的辅佐刘荆州,绝不让那些心有歹意之徒对刘荆州不利,襄阳那边若是有些什么事,慈定然是第一时间派人告知府君,府君放心,有慈在,便有刘荆州在,也有襄阳的中军基业在!”
“好!”
刘琦伸手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笑道:“先有黄汉升,又有文仲业,如今子义又前往襄阳任职,依我看过不了多久,子义便会成为咱荆州继其二人之后的又一名将!实乃我荆州之大幸!”
……
又过了一段时间,襄阳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刘表经过了认真的考虑之后,任命贾龙为上庸郡守,张卫为西城郡守,蒯祺为房陵郡守……而襄阳的重将校尉文聘为汉中郡守,即刻走马上任。
这份任命在整个荆州的士族群体和官宦势力中,都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但议论的重点并不是在文聘身上。
毕竟文聘目下属于刘表的心腹大将,由他就任汉中郡这个紧要关口太守之位,很是合乎情理,没什么可以议论的。
众人主要谈论的点是在蒯祺和张卫的身上。
这两个人的身份实在是太低了。
一个不过是降将张鲁的弟弟,而另一个就算是蒯氏中人,却不过是蒯良和蒯越的一个子侄儿辈,无甚名声威望,如何能够担当一郡之长?
但刘表偏偏就是这样做了,也不多解释。
众人虽然多有猜疑,但面对已经板上钉钉的命令又能有什么办法?
大家最多也不过是嚼嚼耳根子,随意发发牢骚罢了。
但明眼人却都能够看清当中的猫腻。
张鲁虽然只是一名降将,但他毕竟是一教之主,其教徒遍布蜀中,天师教在民间的声望太高,山阳刘氏初定汉中必须要给其好处,这是纯粹的以利换利。
至于蒯祺的房陵郡守,也是山阳刘氏为了拉拢蒯家而所做出的好处,拉拢而已。
不过蒯家人那么多,刘表不敕封别人为房陵郡守,单单拜了蒯祺这么一个后辈……这当中也自然是有他的鬼心思,也是刘琦暗中提醒他的。
岁数大的都太滑了,不靠牢!也只是有岁数小的外放出去,屁都不懂,暂时没甚威胁。
刘表的委任到了南郑之后,刘琦也不耽搁,立刻按照刘表的指令让这蒯祺,贾龙,张卫三个人分别前往治所上任。
而与此同时,刘表也派人写给了刘琦一封密信,让他派遣一名有能力的亲将,前来襄阳助自己领军。
毫无疑问,刘琦自然是派遣太史慈前往。
以太史慈的能力和刘琦对他的举荐,想来到了襄阳,他便可以直接代替文聘,接替其空缺出来的校尉之职。
太史慈离开了之后,刘琦针对麾下空缺出来的位置,将‘地水’两营重新划分,各部将领直接向他进行对接,他将军权全部收拢,在其所统领的兵将中,不设单独的划权之将,所有的常规军务指令,全部都由他做一言堂。
而下一步,他又下令打开南郑府库,暗中支持张鲁在汉中境内搭建义舍,善待四方来人。
相似小说推荐
-
黄天之世 (罗小明) 起点VIP2022-09-24完结305.9万字 11.61万总推荐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苦难,腐败,欺凌!&rdqu...
-
龙影战神 (乱舞沙) 潇湘VIP2019-05-28完结十五年前,华夏成立一支神秘部队。他没有番号,没有编制,甚至国家不承认他的存在。但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