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远与张既看了看此时险要却不巍峨的居庸关,又望了望耸立两翼的燕山与太行山,感叹道:“太行八陉,这军都陉道路最为笔直,却也最是易守难攻。”
张既分析道:“若非那阎柔反应迅速,我军以之前胜利的威势,可以攻克此关。”
童远也不失落,这种情况也在意料之中。看来这幽州的阎柔确实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只可惜后世名声不显。
他重新调整,让张既统领于毒、薛夏、焦触、张南封锁军都陉,堵死鲜于辅、田豫等人退出太行的道路。
然后带着赵云汇合不远处围困上谷郡郡治沮阳城的去卑、苏则、王泽、呼厨泉等人。
去卑、苏则介绍,目前完全从属于新西凉军的乌桓那楼部与他们一同在代郡、上谷作战。即偶尔遇到同族但处于敌对的难楼、乌延兵马,也毫不犹豫果断动手。
按照那楼的说法,草原上从来都是左右逢源,自己族人昨天还在把酒言欢,明日仇杀到底的情况多如牛毛毛。
他那楼一心向往大汉,投靠了主公,学习了语言、文化、耕种和其他各种丰富的生活,与乌桓踏顿、难楼、乌延绝不相同。
童远对乌桓那楼部采取了非常优待的政策,一改汉人对他们之前的盘剥,将他们安置在河套较富庶区域。还安排了屯田接纳其部分族人,让他们吃粮食学习文字。
乌桓那楼部从来没被汉人、乌桓、鲜卑、匈奴平等对待过,童远这样对待,他和他的部众感激涕零。
当然,童远也没有指望用给好处的方式收买胡人,那样只会被二五仔们玩死。
他接纳的胡人,所有部众都处于他半包围状态之下,只要愿意,一个月之内,不论是乌桓那楼,还是全无种羌,甚至是匈奴呼厨泉,都能剿灭。
这样也就不担心他们临阵倒戈了。
另一方面,初步达成同盟的鲜卑步度根没有进入两郡,而是从北边草原和山区自西向东攻击袁绍的同盟乌桓诸王。
如果遇到汉人,他们会遵从新西凉军的号令,不会劫掠屠戮。
贾诩早就建议童远,与鲜卑步度根达成协议,可以用他们解救的汉人,交换珍贵的盐巴和煤炭。
另外,新西凉军早安派一支兵马警惕着北方,以应对极低概率突然事变。
毕竟,他可不想来个突如其来的“一片石”。
他让前代郡太守王泽领兵北上,劝降北边诸县,守卫长城及燕山山脉。至于鲜卑人,没有他的命令不得入内。
王泽领太原、雁门军出发,剩下的兵马以不足以强攻每个县城,必须重新商议如何破敌。
于毒看到了赵云,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子龙,你之前和田豫一同在公孙瓒账下,听说你们交情不错。更何况你与公孙瓒都在我军,不知道能不能劝他投诚啊?”
童远也挺期待能收服田豫这个人才,他同样对赵云投去期待的眼神。
赵云眼中闪烁出一阵回忆,他与田豫、田畴三人年龄相近,有不少共同的话语,按理说应该能走到一起。
可是三人又颇为不同,田畴心中充满忠和礼,田豫则看重力与智,他则是一身的义和胆。
“这是不可能的。”
这句话简短却坚决,对好友田豫非常熟悉的赵云毫不犹豫。
第四百一十二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田豫认准了什么,绝不会轻易动摇,即使强迫也只是暂时困住他这个人,而不能收服他的心。
当年刘备怎么挽留都挽留不住田豫,他是因为兄长,而田豫一定是认准了公孙瓒的力量,并想在他身边发挥智计。
后来公孙瓒虽然愈发固执,但屯田、商业、武备搞得十分出色,这肯定是田国让的作为啊。
去年,当他进入城塞的时候,田豫投降了袁绍。他后来遇到危险时,田豫又顺着白马义从的暗号救援了他。那个时候他一点不想回到公孙瓒这边,而且能感觉出来,他在袁绍那也只是暂时栖身。
向往着用力量和智计震慑胡人,匡扶天下的他到底向往着谁呢?
这个人肯定已经存在才让他如此行动,但从形势发展来看,这个人不是他师兄。
“子龙,你就说这么一句也不解释一下?”
于毒看赵云就这么一句话坚决地拒绝了劝降田豫的建议,总觉得逻辑上说不通。
赵云言简意赅地说道:“田豫心中已有期待的主公,现在即使投降也无法收心,不如暂时围困对手,痛打援军。”
童远与张既对视一眼,赵云所说正符合他们长期的计划。
新西凉军由于区分了职业战兵、不脱产战兵、各类功能兵种,执行各类作战任务能力很强。
可是强攻城池终究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物资,即使花时间调集两千工程兵过来,也需要半个月的准备器械,实在不是上上之选。
不如围点打援,浅层次目标是韩珩、阎柔和乌桓,更主要的目标性则是袁绍。
童远等人依照赵云的建议,假装放松军都陉的守卫,引诱居庸关的韩珩、阎柔来救。
可是后者谨慎持重,非要等到蹋顿等乌桓兵就位,再尝试救援。结果短期之内,上谷郡没有大战。
袁绍这边也在逢纪的辅佐之下,大致识破了童远诱敌的计策。
可是童远徐荣贾诩一点也不着急,只要进入冬天,无情的西北风会让袁绍仓促征召的州郡兵战力降至最低点。
童远也将上党兵马交给张既指挥,他与赵云等数百人沿蒲阴陉回到冀州,准备逼袁绍割地停战。
他选择中山国恒山以东的狼牙山作为第二阵地,提前安排了裴辑、柳孚组织人手在此建设了阵地。
这里背靠太行山,距离他后方粮草囤积之处更近,正好可以解决入冬后河水结冰的情况。
不久,徐荣、贾诩得到童远号令,主动抛弃徐水、大渥淀的阵地,快速向西北撤退。
童远亲自带人备好烤肉羊汤慰劳坚守阵地两个多月的无畏军。众人吃完热乎乎的羊肉后,童远又分发新准备的冬装。
分到无畏军手中这批冬装还是坚实耐用的狐皮羊毛大裘加鹿皮牛皮靴。屯田军等拿到的是普通皮毛大裘和皮革布料混合靴。
各部中有战功者可以拿到更精锐部队的配置,一些多余的也已比较合适的价格卖给友军。
这些冬装产自积极性高,一心支持童远的民屯和军屯家属之手,在屯田吏员亲自生产和监管下,质量也很有保证。
将士们吃了顿好的,又拿到新冬装,瞬间就洗去撤退带来的士气困扰,重新斗志昂扬起来。
在童远的安排下,军政系统又趁机开展教育,让众人理解打仗并不是要死守每一处城池土地,相反兵马应该灵活调动,领会战役战术目标。
简言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将己方的优势发挥出来,在有利的情况下再展开决战。
新西凉军通过现实例子和思想教育,不仅走出这一次撤退后的低落,更理解思维与战术的灵活,逐步对打仗有了更深的理解。
袁绍这边则相反,上层看到新西凉军撤退,就立刻麾军追杀。可是下层州郡兵更愿意在故乡附近战斗,不愿意缺衣少食地顶着西北风追杀。
之前动员入伍强征粮食的怒气只是被武力与强权压制下去。此时又在进攻中愈发积攒了矛盾,军中充斥了涌动的暗流。
而抱怨抗拒的情况最先从几十万民壮辅兵中出现。紧接着丈夫儿子被拉走的妇女们又团结在一起,痛斥看管他们的部曲兵。
见到这个局面,逢纪劝说袁绍与童远和谈,这个时候哪怕稍微吃亏一点也好过在寒冬与抱怨中作战。
袁绍也有些犹豫,按道理童逆撤出冀州平原区域,双方确实可以告一段落。可是,这次大战他吃了大亏。接着又不得不在秋收前动员了大量州郡兵,结果就要如此不了了之?
他非常不甘心,想再尝试一下,争取稳固冀州,把幽州的上谷郡也争取回来。
就这么一犹豫,新西凉军已经完成重新集结整顿,以守为攻扑向侧翼的袁尚去了。
这袁尚本就在张燕面前吃亏,双方在常山、中山一线交战十数次,张燕渐渐占据了乡野,袁尚失去了战场侦查能力。
童远亲自带领徐荣、徐晃、张郃、赵云等最强战力急行军,赶到中山国南部,以力量和大势劝降了数座城池。
袁绍发现袁尚部与他的联系被切断,派出的斥候也被新西凉军轻松消灭,知道袁尚很有可能遇到了危险。
他急忙问逢纪、郭图怎么办,逢纪建议立刻割地求和,此时再打下去局势只会进一步恶化。
袁绍认为现在局势被动再求和,恐怕要把冀州中山国与幽州上谷、代郡全部割让才能停战,这个损失他实在是肉疼。
郭图看出袁绍还想打一仗再停战,于是建议全军出击。主力解救袁尚,偏师攻打狼牙山。如此气势不输给对方,再和谈就有谈判筹码。
袁绍大喜,这个办法正符合他的心意,更何况他身边有战兵十余万,辅兵民壮农妇四十万之多。正可以分兵进击。
他亲自带领逢纪、郭图、郭援等,以及一万武卫军、部曲兵、五万州郡兵、十万辅兵民壮农妇支援袁尚。而进攻狼牙山童远大营的任务,就交给大将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