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辅也出言道:“徐先生所言属实,末将等人可以不饮酒,但是幽州好酒之人众多,除了喜好还有气候、本性等诸多原因。”
卢毓也说道:“徐先生才博气猛,吾辈幽州士子多有敬仰,还望主公成全。”
曹操却依然面有怒色。
“可惜,不能同好友奉孝一同品尝了……”徐邈举起酒杯,对着虚空中微微一敬,然后饱含着感伤痛饮干净。
曹操突然明白过来,一阵哀伤几乎不能自已。
白狼山之战前最黑暗恐惧之时,郭嘉在寒冷黑夜中,登山向他的方向敬了一杯酒,他也冥冥中痛饮此杯,有感而发鼓舞大军。之后,太阳陡然升起,云长威震华夏……
郭嘉倒下时,曹洪和徐邈刚好赶到身旁。
自己这回禁酒,其实也有挚友郭嘉不在,再也不能欢快畅饮的私心。徐邈这是看懂了这份心思,又在缅怀郭嘉啊。
曹操知道徐邈能力很强,正要将他和刘放两个人,放到身边处理各种案牍机要。尤其是徐邈,在丹青水墨方面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各方面能力多在刘放之上。
徐邈这么做是没法放在身边了。
不过,这么聪明有能力的人才也不能冷落。
“徐先生可任河间太守,此地水患、饥荒、劫匪和胡虏等事比较棘手,先生若是治理得好,吾即可允了饮酒一事。”
“谢主公!”
历史上,徐邈留下了违背曹操禁酒令的记载,并且其酒器——景山枪,也是后来颇有盛名的著名酒器。
众人吃了些粟饭,快速结束了宴席。
毛玠、崔琰两人都是平日生活朴素,从来都身穿布衣,很少披锦着丝。他们两人妥善安排公开禁酒,私下可以适度的法令。
曹操走出营帐,此时夜空明亮,寒风拂面。
一道劲风吹过,天上明亮的星星变得暗淡,西北那颗北斗星更加璀璨。夜静天寒,背后凉气入骨,曹操感到自己身体大不如前了,头颅的风迹遇冷风就会发作。
他已经年过半百,在这个时代算是老人了,五十而知天命,五十三岁的他刚刚取得了讨伐乌桓大胜,稳定了幽州,统一了河北,可以说志得意满、踌躇满志。
岁月不饶人,时不吾待,该抓紧备战,不能再让洛阳的朝廷指手画脚了,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策,还有拥有半壁江山的童远都必须解决。
自碣石山已有一旬,一夜感触与冥想对几位先驱的伟业有了进一步认知:大禹治水繁荣了黄河流域,秦皇统一了七国终止了分裂,武帝击垮了匈奴。
数百年来,北疆一直没有真正稳定,外族入侵始终没有中断,汉朝在北疆没有防御纵深,没有统治基础;西域更是汉朝的短板。
究其原因,因为汉朝的统治大权最终掌握在了世族手下。
他们过惯了安逸的生活,对不毛之地的北疆、西域不感兴趣,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疆扩土,巩固加强边疆建设,安于现状。
大汉如此寿命也终有尽时啊。
曹操年轻时做过游侠,做过监察官,镇压过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过董卓,参与过军阀混战,通过屯田养兵一步步发展壮大。他对世族统治下的弊端看得一清二楚,不改变这种制度华夏没有出路。
回想好友又是敌人袁绍,两人少时在洛阳求学,惩治贪官、酷吏,并肩消灭黄巾,会盟讨伐董卓。袁绍在河北争霸,曹操回故乡屯田,两人联合成同盟,袁绍凭借家族的威望形速壮大,成为第一大诸侯,兵强马壮盛极一时。
袁绍与童远大战四次,每战必败,折兵损将,强大的袁绍在童远打击和内斗下已经没有多大实力了,要不是童远惧怕天下诸侯联合起来对付他,童远早把袁绍灭了。
曹操眼看袁绍每况愈下,再无能力占据河北、幽州,怕两州之地落于乌桓之手,不惜背叛盟友与袁绍两次大战,击败袁绍,袁绍病死。
袁绍的失败与任人唯亲、内斗有很大关系,联想自己不拘一格、唯才是用,志行艰苦的毛阶、崔琰能用,好酒放荡的郭嘉、徐邈能用,知其优缺点选择合适的职位即可扬长避短,发挥出他们的才干。
这几年许多人才投奔曹操,甚至从敌对方过来的人才都被重用,当然,这皆收并蓄的做法也有弊端,司马懿就是例子。
曹操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学识渊博,从不自满,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哪怕对方是敌人也要学,也经常反审自己,找出缺点漏洞,防患于未然。
想起二十多年来走过的路,曹操不断探索富国强兵之路,他以为屯田可以做到,他的兵是强了,可他统治区域的百姓生活现状一点也没有改变。因为他的兵是百姓养起来的,世族豪强没有出一个人、一粒米。
他不敢直接触动世族豪强,因为他们代表统治者的利益,但不代表他不能一点点挖掉他们的基础。
可不得不承认,其实这方面童远竟然走在了他的前面。
可是他是不是也觉得大汉寿命不久?
其所作所为大胆而细致,对河东、天水士族任用并加以引导改造。对于专门精于学术的马日磾和蔡琰非常敬重,却将那些占有土地、根深蒂固的家族小心地限制其发展。
不过,真的以为吾曹孟德老了吗?
人可是越到此时,才越有斗志和智慧!
“哈哈哈!”
回到军营,曹操挥笔疾书,一首《龟虽寿》龙飞凤舞瞬息而就: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五百九十九章 裴潜见诸葛亮
曹操白狼山大胜、柳城震慑塞外的消息传遍天下。
童远在内的多数汉人都很赞叹,可是刘协为首的少数人则紧张得不行。
曹操完全欺骗了他们。
司马懿那边音讯全无,刘晔传递过来的消息一点都没有涉及北伐幽州蹋顿。最令他们失望的是,曹操与童远一点都没有开战的趋势。
而之前的消息一直都是曹操无心吞灭袁谭、高干,更不用说乌桓蹋顿了。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刘协和他的嫡系策划的童远曹操大战,就彻底破产了。
还好,刘表那边还在执行密诏,正竭尽全力离间刘璋和童远,争取牵制住其发展。
伏完还是一板一眼,并没有什么厉害的对策。
孔融则计划高调地站出来,全力声讨曹操,为聚集天下义士行动做足舆论基础。
他发檄文抨击曹操屠柳城的暴行,表示大汉从来都是文明礼仪之土。曹操这种穷兵黩武的恶行是效仿暴秦的野蛮,是阉竖夷狄之举。天下士族都应该警惕远离这种恶人,除非想再次自己被强征参军,或者欲经历焚书坑儒的噩梦。
而且,他还系统性地针对曹操禁酒进行讥讽抨击。
表示酒是人们生活追求的美好事物,自古以来酒在礼仪文化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曹操禁酒名义上是为百姓生计,实际上是将其辖区内变成一个大军营,以后都吃不饱饭也不能喝酒,只知道跟着他去打仗丧命。
除此之外,孔融想要公开宣传天下士族,追随汉室的光辉,个人应当追求忠孝仁义,将忠提升到孝之上。只有天子才应当是孝当先。
刘协亲自操纵大计划的进行,认为还没到规劝天下士族这一步。所以先让孔融集中火力抨击曹操,至于将天下士族收为汉室所用,还要下一步再推进。
实际效果上,孔融抨击曹操也获得了一定舆论的支持。
洛阳的不少官员都支持其言论,抨击曹操打蹋顿屠柳城的暴行。许多人讨论,说这蹋顿心中一直有汉室,无时无刻不想着为天子安定北疆。
至于屠戮柳城就更可怕了。曹操竟然当着草原上几十个部落的面,做出这等禽兽不如的事情,给大汉丢尽了颜面。
禁酒最可笑了。曹操本人无比好酒,他身边人也多是酒色之徒。他禁酒是禁百姓,而不禁自己人,是彻底盘剥百姓的暴政。
朝中钟繇等人为曹操说话,表示征服蹋顿是大汉不世之功,反被人围到宅邸前叫骂。
本来要替曹操美言几句的其他官员,哪里还敢表露一点点态度?
刘协见到这个局面很是满意,因为这些都是伪装,真正的行动在伪装之下效果才能更惊人。
这也是和曹操学的。
借着天下注意力在曹操和孔融之上,刘协亲自布置了三件事。
第一,探查司马懿情况。
如果真像徐庶分析,他已经暴露甚至被困,那要准备营救。司马仲达这位关键人物可是其新老团队的关键人物,论智慧谋略远胜伏完。所以,司马氏无论如何都要接过来。
第二,组建一系列便于行动的团队。
童远的四海商帮已经被调查得清清楚楚,这个团队本身通过承接士族、商旅、百姓事务来维持资金运转,实际上植入各地,成为情报站并笼络各地人才。
这东西很厉害,曹操都要禁止其行动。刘协却吸纳新新老辅臣的意见,决定成立一些直属于他的团队,既模仿又超越。
第三,筹备大汉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