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袁崇焕当年入卫京师,结果被砍了,所以祖大寿之后再也没来,现在人家丁毅的兵马大胜,你立马挑拔离间,提他的部下,以后谁还敢这么奋力死战。
  崇祯其实这招也是常用的,当年祖宽就是祖大寿部下家仆,他连连提拔,提为总兵,后来祖宽也不怎么和祖大寿混在一起了。
  他以为这招还能用。
  按他的设想,先分镇东江,然后过两年,再把张经和徐威再调出来,这样把丁毅的兵马一分为三,丁毅的心腹们也一分为三,极大的消弱丁毅的势力。
  崇祯想像是挺美好的,但也要看对什么人用。
  而且他也明白丁毅不是善辈,为朝廷颜面,没敢上来就下圣旨,先用内部消息通传,试试丁毅的反应。
  所以这消息传到山东后,四月中旬,刘元立刻请辞,要告老归乡。
  早先丁毅和他谈过,如调往别处,千万不能去,将来必死无疑。
  刘元当然清楚崇祯的德性,这次入关,崇祯杀的巡抚还少?保定巡抚就是这么被杀的,关键人家也没犯什么错,打不过清兵,是武将的错,杀他巡抚干毛。
  现在崇祯要调他去保定当巡抚,刘元当然不会去。
  不然以后随便找个借口,都能把他杀了。
  他是打定主意,死也不离开山东。
  刘元请辞,朝廷不肯,于是刘元也不去保定。
  无奈之下,五月朝廷又重新下令,让他去山东济南任巡抚。
  刘元这才欣然前往。
  四月时,丁毅也没前往登莱。
  朝廷这时也在观看,看丁毅的反应再立登莱巡抚。
  原本的巡抚人选是王家桢。
  王家桢这时年纪有点大,但他是出名的正直和忠于大明皇朝,所以崇祯想让他到登莱去节制丁毅。
  但丁毅一动不动,说身体不适。
  而张经和徐威和沈世魁也没动静,去传递消息的人连三人都没见到,直接在登州被拦下。
  没多久,丁毅来奏,举荐登州知府张应求为登莱巡抚。
  崇祯很生气,又无奈,考虑再三,朝廷终于同意,于四月中旬正式下圣旨,刘元为济南巡抚,丁毅为登莱总兵,张应求为登莱巡抚,三人欣然前往。
  崇祯生气归生气,这会也管不到丁毅,因为这时大明朝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张献忠在休养生息后,又从丁毅那边买来大量的马匹,突然反水。
  他于谷城重举义旗很快打垮守备谷城官军,杀了县令阮之钿和巡按御史林铭球,拆毁城垣,劫库纵囚。明朝监军道张大经和马廷宝、徐起祚被迫投降。
  张献忠离开谷城时,把官府上下大小官员向他索贿的名单、数字和时间,都详细地写在城内外的墙壁上,使百姓看清了明朝政治的腐朽。
  张献忠再起时,罗汝才、马守应部也起而响应,并到谷城与张献忠会合。隐伏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也重整旗鼓,经湖北郧、均地区进入河南。农民军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燃烧起来。
  崇祯又忙的焦头烂额,到处围捕农民军,没功夫再管丁毅,只能先安稳丁毅,同意他的举荐。
  四月下旬,丁毅在旅顺召集东江镇千总以上军将和重要文臣。
  他准备去登州当登莱总兵,但这边的事情,也要安排一下。
  此时府中大将云集,各营主要的主官都在。
  毛信,肖永秋,张经,尚可喜,徐威等等。
  会前有点安静,大伙都在看经张和徐威。
  这次崇祯突然提拔张经和徐威为总兵,实在让人出乎意外。
  徐威进来之后,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其实有点闪动。
  诸将中他年纪最大,这个年纪能做到总兵,实在不容易。
  不过,这总兵好像也没意思,徐威不动声色,心里翻天覆地的在考虑着。
  “张经,以后要叫你张总兵呐。”肖永秋哈哈大笑。
  “我去特娘的总兵。”张经破口大骂。
  然后想想不对劲,扑通,张经直接当众跪下,众将惊讶,纷纷站起来。
  “这玩笑可不好笑,大伙知道张经眼里,只有丁大人,只有咱们东江镇。”张经很认真的道:“我不干捞么子总兵,就是丁大人手下的大将,永远都是东江人。”
  “还有。”张经脸色通红,看向四面的人:“以后谁敢跟我开玩笑,叫我总兵,我和他翻脸的,老子永远都是丁大人的人。”
  张经又是发誓又是堵咒,就差把心挖出来,要证明自己的忠心。
  徐威一看,也赶紧扑通跪下。
  “咱们可都是东江人,这里只有一个总兵,永远都是丁大人。”
  “行了行了,你们两给我滚起来。”丁毅笑道:“给你们总兵有屁用,不是我说你们,带的走我的兵吗?”
  众人哈哈大笑。
  张经和徐威也是笑了起来。


第647章 我也会这么干
  这两年丁毅经常调动他们驻地,他们自己提拔的心腹也全是丁毅的人,何况还没有跟着他们。
  想带兵走,根本不可能。
  打个比方,张经在一营当营正,提拔几个心腹在一营当把总,过几年丁毅把他往二营一调。
  那边的人可没一个是张经提拔起来的,所以他们就算当了总兵,想带走丁毅的兵都不可能。
  丁毅每年都打乱调动,千总把总都调。
  就是让他们不成团,没组织。
  他们的团和组织只有一个,那就是东江镇,就是我丁毅。
  再说以丁毅在东江镇的威望,就算不这么调,也没人能憾动他的地位。
  但考虑到历史上,这样的成群结队闹事的太多,比如老赵黄桥兵变,还不是手下一大把兄弟帮忙,老李玄武门兵变,也是手下兄弟够多。
  丁毅这边提拔都要经过他这校长训话,再分乱调动,可以说除了丁毅,其他人是组织不起三人以上的团体和兄弟在一起的,像当初尚可喜的心腹,许尔显现在就在大员。
  开过玩笑之后,丁毅脸色一正,缓缓道:“朝廷给的总兵,你们到时先接着。”
  “不过在东江镇,你们还是原来的职务。”
  两人当然点头。
  “另外”丁毅想了想:“日本许必成去了两年多,要轮换回来了。”
  “徐威,你去日本呆两年吧。”
  “诺。”徐威没有犹豫,果断答应。
  很多人脸上露出羡慕的神色。
  尚可喜开了头,日本没战事,喝酒玩日本妞,尚可喜回来的时候,还娶了个日本官家女子。
  许必成过去后,本来两年要回来的,因为当地日本女人帮他生儿子,他要求多呆了几个月,所以到现在还没回,想等儿子大点再回来。
  现在很多人还是挺眼红的,到了那边又没丁大人管着,多自由自在啊。
  但散会之后,徐威有点闷闷不乐。
  因为他不想去日本。
  他感觉丁毅可能认为他老了。
  原来徐大堡出来的,年纪最大的是杜如海,钟镇奴,后来两人全都搞后勤去。
  徐威成为军中年纪最大的一个。
  但他跟着丁毅也已经十年了。
  当年在徐大堡刚见丁毅时,他三十岁,现在已经四十岁。
  在徐威看来,这个年纪被派到日本,还要呆两年,回来后不是要退休了?
  丁毅军中青年将领无数,以后怕是没我徐威的位置了。
  徐威心情不好的回到家,妻子周氏笑眯眯的迎了上来:“丁大人了?”
  “?”徐威莫名奇妙:“什么丁大人?”
  “刚刚有丁大人亲兵说今天过来吃饭的,没和你一起来?”
  “啊。”徐威一愣,马上激动的站起来:“快快,多弄几个好菜,家里有没有菜?”
  “有没有好酒,丁大人好像喜欢喝淡点的?”
  “看把你激动的,我都准备好了。”周氏呵呵笑着。
  “徐大哥。”外面很快传来丁毅的朗笑声。
  然后就看到丁毅带着两亲兵,亲兵都拿着好多东西,有酒有水果,还有点心,饰品。
  “丁大人。”徐威马上眼睛就红了。
  记忆中好几年丁毅没上门吃饭了,以前经常上的,后来大伙越来越忙,丁大人兵马越来越多。
  “今天没有丁大人,只有丁毅和徐大哥。”丁毅哈哈大笑,拍拍徐威:“来来了,兄弟们都进来。”
  接着后面一片哄笑。
  张经,肖永秋,马跃,杜如海,钟镇奴,连登州的杜如海和济州的钟镇奴不知何时也被叫过来,当年徐大堡的一些老兄弟都来了。
  徐威的眼睛一酸,再也没忍住,眼泪哗哗往下。
  “刚才丁头说了,以后每月,最少得聚一次,不过老徐你去日本了,只能等你回来再聚啦。”张经笑道。
  “老子每年都要回来。”徐威激动不止。
  当晚众兄弟开怀痛饮,很多人回想徐大堡一役,有人喝多了,一会哭一会笑的。
  连丁毅也被感染,难得放开的和大伙在一起称兄道弟。
  这些年可能有人觉的他位高权重,大伙没以前那么亲密。
  只到遇见徐曼云后,丁毅突然发现自己有点忘了老兄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