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建立的朝鲜王朝,跟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也没什么关系,最早的朝鲜王朝是商人箕子所建立的,而李成桂是三韩人,他把朝鲜做国号,不过也是有攀附箕子朝鲜之意,毕竟箕子是与比干其名的商纣王三贤,其国祚也极长。
史称箕子封朝鲜,传四十一代至王准,凡九百二十八年,而失国于卫满,比八百年周天下久远多了。
朱元璋选朝鲜赐李成桂为国号,也必然是因为有这层关系,能够加深宗藩关系。
两个几乎同时建立的王朝,经历了近三百年相处,关系确实是非常好。
朱元璋曾经钦定朝鲜是不征之国,朝鲜也对大明朝忠心耿耿,他们在自己的国号前一般都要加上有明朝鲜,皇明朝鲜等,以示宗藩关系。
而大明对朝鲜自然也是没话说,万历抗倭援朝战争,大明用几万将士的鲜血,硬是从倭国手中把被灭掉的朝鲜又救了回来。
甚至历史上,朝鲜数次内乱,也都是大明帮他们恢复的。
朝鲜每次饥荒等,也都从中原购买粮食等度过难关。
李氏朝鲜一直就是大明忠心的小老弟,甚至在后金崛起辽东后,李氏朝鲜也一直帮着出兵出粮打后金,直到最后朝鲜被清军攻灭,朝鲜国王被迫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最后完全被满清控制。
“朝鲜国王向黄台吉行三跪九叩之礼投降,是哪一年?”朱以海问。
“是崇祯十年。”
朝鲜国王李倧后世称仁祖,这人比较传奇,他是朝鲜宣宗的孙子,国王光海君李珲之侄,正常情况下他是不可能当国王的。
他爹是庶出子,而且出了名的荒淫,不是什么正经人。
朝鲜壬辰倭乱爆发后,当时的国王跟唐玄宗李隆基一样,只顾的拼命往大明境内跑,边跑还边闪电式的册封了儿子光海君为王世子,让他留在朝鲜抚军。
光海君年轻时也很胡来,但在这场倭乱中,表现却很出色,只是当时没能先请求宗主国大明册封,所以这事大明一直很不爽,也不愿意正式承认他,好在他爹命不长,万历三十六年宣祖逝,李珲即位,第二年大明也只好册封他为国王。
李珲当上国王后,又恢复了荒淫的性子,任用奸臣,屡兴疑狱,尤其是对当初他世子之位不稳时有觊觎之心的那些兄弟,那是毫不留情,一个接一个的铲除。
李倧父亲虽然没如他其它几个兄弟一样被杀,却也没被国王放过,连他们家都给夺走建别宫,他弟弟也卷入谋反案中被杀。
不过后来李珲作死,他居然畏于后金的崛起强大,不仅拒绝明朝要求的援助,甚至还暗里通后金,甚至还想派兵攻明。
结果自然就是发生了政变,也就是仁祖反正了,李倧表舅等武将发动兵变,攻入王宫,逮捕了李珲父子并废黜幽禁,迎李倧继位。
李倧继位后,迅速恢复对大明的效忠,并支援明军对后金作战。
他在位二十几年,对大明还是不错的,可惜清军两次攻入朝鲜,最终李倧被围困许久后投降,向皇太极跪降,世子也被掳去沈阳,主战派还被带回处死。
从此朝鲜转为满清的藩属国。
不过据说虽然李倧在崇祯十年被迫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之后儿子被带去沈阳为质,朝中也由亲满派洛党人执政,但是李倧依然仇视满清。
不敢公开反清,但暗里却也搞些小动作,比如在朝鲜的一些官文文献里,就不许用满清年号,直接用朝鲜的年号,甚至继续使用崇祯朝的年号。
崇祯自缢殉国消息传到朝鲜后,李倧还偷偷流泪。
而当他的世子在清为质数年,渐转为亲清派,并在满清入关之后将其放回朝鲜后,李倧居然把这个世子给暗里毒杀了,转而立了跟他一样仇视满清的儿子凤林大君为王世子。
而这位王世子,后来继位为孝宗,即位后便开始清洗亲清派的洛党,然后一直谋划北伐,要练十万火枪兵,北伐建虏,甚至计划打进山海关,联合中原抗清义军,恢复大明江山社稷。
不过可惜当时朝鲜接连发生饥荒,而清军却迅速统一中原,朝鲜许多大臣们,都不敢北伐。
他没能等到康熙即位后的三藩之乱,在顺治十六年,便壮年早逝了,据说是梦到以前亲清派洛党首领金自点提剑闯入王宫来刺杀他,然后就鬓角长了脓包,蔓延到了脸部,医官给他针灸时不慎扎进血管,血流不止就死掉了,死时才四十一岁。
这不免让人怀疑,一心想要北伐满清,要为大明恢复社稷的他,其实是被人暗害了。
哪有医官针灸结果扎进血管,就这样血流不止死掉的?
这也太不合理了。
不过自崇祯十年起,朝鲜确实已经脱离了大明。
此时一支朝鲜船队出现在山东附近的东海上,惹人意外。
“商船队?”
“是一支运粮船队,往登州去的。”刘朝请示朱以海,“前锋阮美将军请奏陛下,是否歼灭他们?”
朱以海听到这也明白过来了。
鞑子现在缺粮严重,尤其是前线的山东淮南一线,鞑子没法从湖广、江南等地取粮供给,现在都把主意打到了朝鲜棒子们头上了。
很明显,棒子这是被强征了粮了。
自朝鲜降清后,朝鲜与清国也开放边市,具体就是在鸭绿江心的江中市,以及上游两处边市。
原来崇祯时最火爆的中朝贸易地皮岛,反而因为清军攻灭东江镇后而废掉了。
原来毛文龙在东江的时候,皮岛上的中朝贸易非常火爆,毛文龙开市抽税供军养兵,十分支持,各地商人都往那边赶。
但这些年,朝鲜其实跟中原已经没有直接的贸易了,他们的贸易基本上就限制在鸭绿江一带,剩下的就是使团朝贡时带点贡品,然后接受赏赐的朝贡贸易了。
中朝贸易,主要是中原这边的丝绸、火器等,换朝鲜人的人参、木材、药材等,粮食这玩意海上运输其实不划算。
可现在多尔衮一句话,已经改认满清做爹的棒子也只得老实的派船运粮过来,哪怕他们其实也经历着小冰河时期,同样有饥荒,仍没从两次胡乱中恢复过来,但不敢不运粮来。
只是他们也没想到的是,这次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没有走以前老航线沿海岸而行,而是直接从平壤横渡东海驶往登州,可结果却还能碰上明军北伐王师的御营舰队。
“先把朝鲜运粮船队围住,不要让他们跑了,但也不要动手攻击,亮明身份,告诉他们是大明天子御营水师,让他们带队的过来见朕!”
第438章 愿见中华
东海上。
朝鲜的运粮船队看到悬挂着日月旗帜的大明水师时,全都愣住了。
朝鲜人对于大明有极深的感情,就如比世代佃户跟同村的地主老家爷的关系一样,一代又一代了。
以前家里兄弟们内斗了,他们总要去找大明家长主持公道。
甚至后来南边邻居小倭贼打上门来,强占门户,也全靠大明出手把小倭贼给打跑的。
“皇明!”
一条运粮船的甲板上, 一名朝鲜官员看到明旗,激动的眼中闪烁着泪花,奋力的挥动手臂,高兴的呼喊起来。
同船上的其它人却很慌乱。
“议政大人,那真是明军吗?”
“是的,一定是的。”
船上人更慌, “大人,我们现在可是给满清运粮啊,怎么办,他们一定会攻击我们的。”
金尚宪却哈哈大笑,精神焕发,“赶紧把帆都降下来,这是皇明的军队,是自己人!”
船员们十分慌乱,皇明,以前是自己人,可现在他们早认清为宗主了啊。
不过这位金尚宪威望非常高,在他的坚持命令下,船员还是开始降帆,主动停了下来。
率领水师前锋的阮美都看愣住了,这些朝鲜船怎么回事,一碰到他们居然主动降帆停下来了?
而且看那船上兴奋挥舞大喊的样子,这是遇到失散多年的亲爹了啊?
“会不会有诈?”
阮美是阮进的侄子, 也是员水师悍将,虽然他们驶的只是速度快但较小的前锋游艇,可他却仍然不把对面那些朝鲜船放眼里, 这些笨重的运输粮明显就是仿的广东米艇, 甚至有沙船的影子,这些船根本不适合深海航行。
这些朝鲜人也是胆子大,这样的船也敢直接从平壤运粮往登州,也不怕一阵大风就给全掀翻了。
阮美踩着绳梯登上金尚宪的船甲板时,这个老头看着阮美身上的大明戎服,激动的满面泪光,一把拉住他就要相拥。
弄的阮美赶紧挣脱。
“怎么回事?”
“你是皇明将领?”
“没错,大明天子亲军御营皇家水师前锋总兵官阮美,”
金尚宪没想到这年轻人居然是位总兵官,报出来的军号等虽没听过,但他还是震奋万分,“皇明,想不到还能再见到皇明的将士们……”
阮美被这白胡子老头这样子弄的更迷糊了,“能好好说话吗?”
金尚宪的汉话说的可比福建人阮美好的多,人家是朝鲜有名的诗人,是西党元老,有朝鲜文天祥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