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他和他哥哥金尚容都是朝鲜有名的人物,他哥官至右议政(正一品),清军进攻江华岛时殉国。
  他还是进士出身,清军入侵时官至礼曹判书(礼部侍郎)。
  当然,他还曾做为朝鲜使者,到过北京朝天子。
  在清军进攻朝鲜的时候,他是坚决的主战派,甚至曾手裂和书而名动朝鲜,在国王投降后,得到国王的特别保护,没把他交给清军处置,他弃官归隐,结果后来还是被清廷知道他曾斥和的事情,把他找到并押回沈阳关押。
  他在沈阳绝食、自缢,没死,关押了三年后,才被放还。
  回国后,他仍然隐居,但被国王亲自请出山任左议政,他推辞了三十二遍不受。
  直到不久前,国王再次找到他,告诉他一些惊人的消息,大明还没亡,大明出来一个圣天子绍天帝,不仅继续抗清皇明大旗,还数次重创满清,如今已经稳定了江南。
  甚至随时要继续北伐中原,鞑子现在退守黄淮,日夜担忧,因为缺粮,传令朝鲜赶紧调粮往登莱补给,以助清军抵抗明军。
  李倧希望金尚宪亲自去一趟中原,跟随粮船过去登州,去那边亲自打听一下到底是不是如传闻中的那样。
  这位曾被建虏逼迫下跪的国王,心中始终怨恨着鞑子。
  听到中原传来的好消息,更是迫不急待的想知道。
  本来金尚宪已经不打算再出山了,当初被困南汉山城的时候,他坚决反对投降,劝说国王死战到底,甚至跪求让他战死阵前。
  这位朝鲜文天祥虽然被押去沈阳关了三年,但清廷并没有让他改变。
  这一趟,他来了。
  来之前国王给他写了一幅字:愿见中华,
  他一直贴身收藏。
  他不止一次到过大明,甚至在清军入关后,被迫随世子到北京参加顺治帝在北京的登基大典,可站在北京的宫殿中,他却哭了。
  为此还被清人斥责,差点被杀。
  朝鲜向以小中华自称,也自称礼仪之邦,他们是学习中国,接受儒家汉化最彻底的藩国。
  鞑子入关,占据北京,他就如同那些忠贞的大明臣子一样,心痛万分。
  一把年纪了,尤其是在沈阳关押的那三年,让他身体虚弱太多,但这次他还是不惧风浪的来了,甚至为了能够早点到大明,还特意选了直航登州的航线。
  没想到,还没到登州,就在海上先碰到了明军水师。
  阮美带着金尚宪乘快艇到了后方水师舰队,当看着那支庞大的水师舰群,看着那日月旗,金龙旗,看着那一个个明字。
  看到那战舰上的大炮,那耀眼的刀枪。
  金尚宪登上皇帝的山东号旗舰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跪在甲板上,低头亲吻着这舰皇帝坐舰的甲板。
  “臣皇明藩属朝鲜王国左议政金尚宪,拜见大明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
  金尚宪激动高呼。
  朱以海都愣住。
  阮美在旁边道,“陛下,臣怀疑这人是不是个疯子,刚才见到臣以后就很不正常,跟突然得了失心疯一样……”
  朱以海拍了拍阮美,“阮总兵辛苦了。”
  他走向金尚宪,看向这个瘦老头。
  虽然不认识他,可是看他的表情声音,就能感受到他此时的情绪。
  朱以海都被触动了。
  “金爱卿快快请起,”朱以海亲自扶他起来。
  金尚宪很有礼貌的没抬头去看皇帝。
  “金卿辛苦了。”
  ……
  好半天后,金尚宪还是处于极度激昂亢奋之中,时而高兴而笑,时而流眼泪号淘大哭。
  朱以海很有耐心的陪着他。
  “外藩小臣无礼,让陛下见笑了。”
  “朕能理解金卿的心情,更加感谢金卿的一腔忠诚。”
  金尚宪感激这位圣天子的年轻和英武,以及平易近人,朱以海则是感慨大明居然还能在海外有这样忠粉。
  恢复了清明的金尚宪直接竹筒倒豆子一样的,把所有事情都主动交待了,他这趟带着粮食运去登州供军。
  然后又说朝鲜国王如何心怀大明,可却这几年却被鞑子如何侮辱欺压。
  说国王知晓大明还在,特派他来中原查看。
  “卿等有心了。”
  金尚宪望着那支大舰队,尤其是脚下这条西洋大风帆炮舰,十分震撼。
  “陛下是要北伐中原,收复山东?”
  “嗯。”
  金尚宪高兴道,“外邦小臣没有什么有助陛下的,愿意以这些粮船和粮食助军。”
  “若是陛下肯信任小臣,小臣还有一计可助陛下取山东。”
  金尚宪提出愿意让大明水师士兵上他的粮船,打着朝鲜送粮旗号到登州港,到时可趁机夺取登州港。
  “这是一条好计谋,不过到时鞑子要问罪朝鲜,你们怎么办?”
  金尚宪直接道,“若是鞑子问罪,我们就说船队在海上遭遇大明水师,被袭击俘获,船粮丢失,兵员尽没,鞑子也没办法。”
  “哈哈哈,金卿真是高明。”
  这个计划确实挺有可操作性。
  毕竟朝鲜这几年对鞑子还是挺恭顺的,不管李倧说他多恨鞑子,但鞑子要调朝鲜的兵,他们也没敢拒绝过的,一样跟着打锦州,入山海关。
  要粮给粮,要钱给钱的。
  所以朝鲜粮船出现在登州港外,孔有德也想不到这些船上会是明军水师。
  等粮船上的明军出其不意抢夺港口后,在外海的大明水师舰队就立马赶到,那时孔有德也扛不住啊。
  登州港可是明末北方重要港口,一般情况下,要硬夺,还真得少不了一场硬仗。
  朱以海这次北上,没先取海州等,而是直奔着登州去,就是不想打草惊蛇,准备突袭登州的,没想到这还遇到帮手了。
  ……
  登州。
  孔有德重回故地,也是十分感慨。
  当年他在辽东投入东江镇,成了毛文龙的养孙,在后金的后方没少给鞑子搞破坏。可惜后来袁崇焕那贼斩了毛文龙,他投了巡抚孙元化,随他来到登莱。
  在这里,他跟着孙元化一起打造一支西式火器新军。
  只可惜最后率兵去辽东增援时,补给不足,士兵吃了士绅的东西而引发了一场兵变,他在李九成的劝说下无奈反明。
  可惜这场登莱之乱,也仅坚持了不到半年,最终他不得不浮海东渡投奔后金。
  时隔十三年,孔有德再驻登州。
  这里已经没有半点昔日北方重镇大港的繁华热闹,有的只是一片残败萧瑟。
  城郊田地荒芜,港口也没有什么商船,城市工商更是萧条。
  百姓面有饥色,遍地流民乞丐。
  这狗日的大明,早就该亡了。
  “王爷,朝鲜粮船什么时候到,营中粮食不多了。”一名军官过来,打断了孔有德的浮想。
  “应当快到了,让弟兄们省着点吃。”
  “再省也省不了多少,总不能让弟兄们都饿着肚子吧。”
  孔有德不满,“朝廷不给粮饷,老子也没有办法。”
  “王爷,实在不行,让各营下乡去筹粮吧。”
  孔有德知道这下乡筹粮的意思,那就是许士兵却劫掠抢粮,这兵一出去,到时又不知道要闹成个什么样子。
  去年南下,结果在徐州被一群乡民给烧了火药炸了营,凭白折损几千人马,最后被好一番斥责,在兖州硬是陪着谭泰挨冻受饥几个月。
  如今移驻登州,总算不用受满州兵这气了,可依然缺粮。
  “再等等,”
  “如果三天后朝鲜粮船还没到,就派些弟兄们去乡下找地主们借粮!”


第439章 有德
  “王爷,丁文盛的人来了。”
  部将孙龙进来禀报,“他送来两万两银子,说其中一万两是孝敬王爷的,还送来一百匹马。”
  孔有德却冷哼一声,“本王现在要的是粮食,不是银子和马匹, 如今有银子能买到粮吗?”
  丁文盛是山东巡抚,这人原来是大明辽东的秀才,天启元年就归附后金,从军入关,先授山东登莱兵备道参政,再进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
  孔有德跟丁文盛也很熟,当初他从登莱渡海投后金,就是丁文盛和赵福星先来接洽。
  此后,他又主张让新附的孔有德等出兵攻旅顺。
  “老子帮他剿灭潍县盗张广数千人,他就给我这点银子,管个屁用?”孔有德十分不满。
  山东经历多年战乱摧残,尤其是去秋冬明军深入,更是让山东雪上加霜,丁文盛给朝廷的报告里说,山东百姓流亡,十之六七。一户之中,止一二人,十亩之田,仅耕一二亩。
  他向朝廷请求取消山东三饷,招集流民,重更明田等, 以恢复元气。
  山东旧有田地总额七千四百余万亩,万历年间有一千多万人口,可是现在人口百余万, 而且还大多在外游荡。
  到处都是废弃的村庄, 荒芜的田地, 路边的尸骸白骨都没人掩埋,本来去年清军打到杭州,山东眼看着是能恢复的,可随着朱以海的崛起和北伐,一直打到山东,堵塞运河,攻掠两岸,山东再次元气大伤。
  山东的粮价达到三两九银子一石粮,还很难买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