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其实明代私聘成风,幕府兴盛的关键原因还是明朝官吏制度的不健全,比如说总督、巡抚这些高级官员,原来一直都属于京官,朝廷特派地方的临时性官员,没有一个自己的属官吏员等团队,他们独自上任,自然只能自己招募幕僚,携带随从等。
  后来巡按常驻,加上各个道员的滥设,也使的吏员大缺,有官无吏,那只能私幕。
  其次是府县等地方官衙,属官少,而且权力被主官侵夺严重,尤其是如县衙,县中大权几乎都是县令独占,属官甚至一些经制吏没权,权都在主官手上,主官也管不过来,自然只能通过幕僚来管。
  而明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方官府里,胥吏往往是本地世袭相承,官员科举出身,还是流水的官,偏偏胥吏几乎都是本地,而且不受任期限制等,形成了很强大的胥吏势力,若是官员们没有一个可靠的私人团队,那根本就是被架空。
  还有一个原因,是明朝的官员们大多科举出身,许多人读了半辈子书,也只知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根本没有处理政务经验,所以上任后需要有经验的幕僚们帮助。另一方面,大量士人考科举,也必然有许多人考不中,最后出路也只能是处馆、入幕、从医,做讼师这么几个,其中以处馆教书,入幕做师爷居多。
  这两个是比较体面,甚至还能积累经验,将来还能再侯选做官的。
  杜凤和的这个团队,也算是搭档了快十年,成员比较稳固,配合也是非常默契的,他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杜凤和靠着这个团队,这些年敛财二三十万两,当然他的幕友随从们也没少分。
  如他的刑名老夫子,一年薪水是五百两,但其余各项年节寿礼也有一份给他,他们以东翁宾友相称,杜凤和拿到大头,还会再给他们分润,所以大家其实都很满意这合作。
  一荣俱荣的关系。
  “一万两银子都拿来送礼打点,不能小气。”杜凤和交待,这次能够复起,他也是觉得非常幸运,但官场老油子也知道,就算这次运气好,但该打点的也还是不能少。
  如何送礼也是一门大学问,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漏了,哪个该送多少,都是门大学问,弄不好,就得罪人。
  现在皇帝驻跸登州,许多内阁大学士,六部等的文武大臣都在,这更考验了。
  一万两银子得好好安排才行。
  陈师爷也知道杜凤和的那九万两被抄走了,虽然心疼却也只能接受,毕竟起码还留了条命,还得到个官。
  “听说万岁崇尚节俭,不喜奢侈,更禁止官吏们乱收受礼物、贿赂,咱们是否考虑一下?”赵师爷提醒。
  杜凤和却道,“话说如此,但这天下当官哪有不为财的?你送了礼,也许上官不会记得你,但你若不送,肯定会记得你。
  礼该送还是得送的,到时收不收,是另一回事嘛。”
  东家幕友们坐在那里先研究了半天,最后拟出一张送礼名单,哪些人要送,哪些要打赏,送多少,得滴水不漏,再三反复确认没有遗漏后,杜凤和就让随从们拿着银子去采购礼物,或直接分装好。
  他这时才召了自己的师爷和书吏们再次商议正事。
  杜凤和的正式师爷有四个,但每个师爷下面还有好几个书吏,所以整个师爷团队加起来有小二十人。
  “你们说,我这重新上任,头三把火要怎么烧?才能既显能力,又出政绩?”杜凤和也是心里憋了股劲,想要做出点动静来,毕竟皇帝就在登州,若是能干出成绩来,到时引起圣人目光,若能得召见,岂不就平步青云?
  这样的机会,多么难得,当然得抓住。
  刑名师爷是所有师爷里最重要的一位,比钱谷师爷排名还高,因为刑名这块更加专业,处理不好容易翻车出事。
  这位陈师爷也是绍兴人,搞了半辈子刑名,早无意于仕途,据说这些年也攒了四五万两银子,在老家买田置业,也是很风光的。
  “我觉得咱们得紧跟着朝廷政策走,万岁北伐,亲取登州,如今坐镇于此,分兵去取莱州等,看样子是要在登莱长久坚守的,所以咱们这头三板斧,就得从此着手。”
  “首先,得安稳,之前清廷逼的紧,咱们也只能想办尽法逼缴银子等,可已经引起百姓们的怨恨,各地反叛不断。咱们现在得更改政策,不能再这样了。”
  杜凤和捋着胡须,“陈老夫子请说。”
  “首先,张贴安民告示,派衙役下乡宣传,之前的追缴十年的税赋等事,可以马上停止。”
  “匠班银也停了, 强征工匠的事也停一停。”
  “先安抚民怨,然后向御营借些粮,或买些粮,登州府各县施粥赈灾,把灾民、饥民们先安抚住,想办法让他们还乡,不要在外游荡了,特别是得想办法让他们赶紧恢复耕种,能种一季是一季,种子没有,我们官府先借给他们。”
  这几件事情,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更是没什么油水的事情,但现在为了表现,得做。
  杜凤和点头。
  “还有呢?”
  “我建议可以由府县出面,在各地招揽一些登州以外来的灾民,把现在荒芜的一些田地,搞官屯,再把一些荒芜的田地,交给御营搞军屯。
  现在到处都荒芜的田地,许多还是无主了的田。
  更有许多之前被鞑子没收的田,这些田都要马上造册移交给朝廷处置。”
  杜凤和总结道,“张榜抚民、借粮赈灾,招民屯田,对吧?”


第444章 莱州
  朱以海看着陈潜夫给他送上来的奏折,摇头。
  “这个杜凤和本事还是有些的,只是这老毛病不少。给他留了一万两银子,这倒是很大方啊,全拿来送礼打点了。”
  杜凤和没给朱以海送银子,而是张罗来了六个美人,陈潜夫说都很年轻, 而且出身还行,都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知书达礼还皆是二八佳人。因为家中降虏附逆,所以被抄家,这些姑娘也就跌落尘埃。
  “那几个姑娘我看过,确实都是窈窕淑女,楚楚可怜,陛下倒可以收下。”
  朱以海却摇头。
  姑娘们虽可怜, 可这也不是他纳美人的理由, 这里是战场。
  “这样,问下姑娘们是否愿意嫁给朕的御营军官,若是愿意,朕为她们安排相亲,看上了哪个俊杰,朕给她们赐婚。”
  “陛下真不要?这样的姑娘可不多,暂时做个宫人也好,陛下身边也没个细心温柔的宫人侍候,都是些糙爷们。”
  “这风气不能乱开的。”朱以海仍摇头,“杜凤和的礼,没人收吧?”
  “国法军纪在此,谁敢收他的贿赂?再说了, 也犯不上为了那点银子搭上大好前途啊。”陈潜夫笑着道,说是一万两银子送礼, 但现在登州多少大臣在,每个人也摊不到多少。如他陈潜夫,还是亲自放出杜凤和的人, 杜凤和也不过给他送了五百两银子加两个灾民少女。
  五百两银子, 对陈潜夫这样的金紫重臣来说,那真是不值一提。
  朱以海继位以来,不仅厚饷供军,还高薪养廉,虽然说高薪并不能就杜绝贪污,但如果给的薪水太低,手中又有权力,那明摆着逼着人权力寻租。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其实没什么意思,最后损害的还是朝廷权威,和百姓利益。
  所以朱以海宁愿把这些摆到台面上来。
  如陈潜夫这样的重臣,按本品阶有俸禄,在原来标准上提升了许多,另外还额外的发一份恩俸,相当于年终奖。
  此外还有饭银,这就是生活津贴了,如陈潜夫这样的重臣,饭银一年就得有两三千两,另外他还身兼多职,兼职也是给补贴的。
  另外,所有的官员,按品阶发俸禄,另外还按职事发职钱,按兼职发补贴,又有饭补。
  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而不是过去那种什么冰敬炭敬这些送礼灰色收入。
  再加上年节时还一般会有赏赐。
  加上各种物资的福利。
  京官们待遇提高许多,养家那是绰绰有余,还能很富余,就算不贪污,灰色收入少弄点,也一样过的滋润。
  而如陈潜夫这样的重臣,身兼数职,他的收入更多。
  甚至因为现在朝廷把许多原先官员的幕僚,增设了一些正式的吏编,改由朝廷来发薪俸,这也减少了官员们的开支,实际提高了收入。
  五百两银子,对陈潜夫来说,那真是看不上眼的。
  当然,给一般官员随从门子的门包啊见面礼之类的一点小礼物,只要不多,朱以海也不会怎么太上纲上线。
  “让杜凤和把那些银子都收回去,把心思都用在如何安定登州府,恢复民生经济上面,到处都是灾民饥民,他这父母官得让治下百姓能填饱肚子,能有屋住,能有希望。”
  “登州到处都是荒地,到处是饥民,想办法组织饥民们把地耕起来,这样等到收获季节,才有粮收,而不是一直游荡逃荒,必须得自食其力。欠缺种子,我们可以想办法弄来,但人必自救先。”
  登州地方民政恢复,这是当务之急,用杜凤和这种地方官员,也是较实用的权宜之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