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本来他以为,荷兰人会很痛快的答应,然后跟葡萄牙人一样与大明展开深入合作,谁知道这事最后还是没成。
  荷兰人想与大明贸易,但不愿意放弃台湾。
  他们甚至提出要大明把葡萄牙人租界的澳门划给他们。
  这就非常过份了。
  葡萄牙人这些年确实衰弱了,甚至他们在马六甲等地的殖民地,也陆续被荷兰人夺取,但是澳门可是块宝地,一年五百两的租金,换来的是每年起码两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巨额利润收益。
  他们在澳门占尽地利,每年通过转口贸易,就赚的盆满钵满,岂甘愿退出?
  当初荷兰人派舰队围攻澳门,澳门的葡萄人兵少,都坚守到底,最后靠一枪阻掉了荷兰人指挥官才击退了敌人,守住了这个宝地。
  对大明来说,澳门的葡萄牙人已经是友好合作伙伴,他们给朱以海初期帮助不少,提供雇佣兵,出售火炮火铳火药等,双方加强贸易,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荷兰人狮子大开口,谈了几轮,最后不欢而散。
  和谈不成,那就只能硬打了。
  朱以海也知道这次谈判失败,其实里面也有郑氏在里面捣乱,之前郑氏与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打了好几仗,好不容易才把荷兰人赶出去,独自垄断了大明对外的贸易权。
  如今朝廷开放海贸,其实受损最大的就是郑氏,只是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可有机会,还是很愿意搞搞破坏的。
  这次谈判失败,其实主要就是因为谈判期间,福建总督郑鸿逵派人到台湾,袭击了岛上的荷兰人,杀了十几个荷兰人,然后还在海上袭击了两条荷兰商船。
  郑氏封锁台海,不许荷兰人商船北上,想要截断荷兰对日贸易,想让荷兰人跟郑氏贸易,由他们来赚这道中间钱。
  这边在谈判,那边郑氏暗里出手。
  荷兰人对日贸易,每年都有巨额利润,他们的船可以从巴达维亚(雅加达)直航日本,但他们也需要与郑氏贸易,以采购中国的货物。
  郑氏撕破以前跟荷兰人战后达成的协议,袭击他们台湾的殖民地,拦截他们的商船,甚至不再出售给他们货物,荷兰人也恼了。
  甚至认为郑氏行为是大明指使,这边谈判,那边暗里使坏,这几年正强势的荷兰人不再谈判,要跟明军在台湾大战一场,用一场大败让让大明冷静冷静,然后再迫使明贸易并承认他们对台湾的占有。
  面对这种情况,朱以海也就没再多解释什么。
  谈不成那就打吧,敬酒不吃那就给他罚酒。
  朱以海一边派人去吕宋找西班牙人谈判开放贸易合作,一边也让朱成功、张肯堂、何腾蛟、张名扬、瞿式耜这些东南封疆大臣们加紧对台湾的收复准备。
  联合西班牙人封锁荷兰人北上航线,承诺等灭了台湾岛上的荷兰人后,允许西班牙人重返台湾岛上建立商栈进港贸易等。
  朱以海还派人去日本出使,不过日本幕府德川家的将军,有点脑子不好使,或者说一心闭关锁国,并不买大明的账,也或许是因为早些年他们出兵朝鲜,最后被大明打的有点惨,所以还记着仇。
  倭国对大明皇帝的使者不怎么理踩,甚至都不同意与大明放开贸易,仍然坚持锁国令,不允许大明赴倭贸易,也不许倭人来明贸易。
  对这种死脑子,朱以海也就懒得再去谈,不许贸易,那就走私吧。
  海上国际贸易利润这么大,德川家也拦不住,幕府不合作,那就找下面的藩主们合作。
  台湾一战终不能避免。
  在收复台湾这件事情上,其实现在朝廷绝大多数声音都是不赞成的,理由嘛很简单,那就是个海中大荒岛,只有一些吃人的岛番,还有一群占地的西洋番。
  加上早年上岛垦荒的一些福建饥民,加起来也就一两万汉人。
  这么点人口,加上离福建隔着海,风高浪急往来不便,不值得费太大力气去打,现在应当先打鞑子。
  况且就算打下来了,要开发也不易。
  大明沿海,随便一个大点的岛,也远远强过这个台岛,要运人过去开垦,十分耗费,很难收回成本,现在情况,不划算。
  崇明、舟山这些岛,随便一个岛,那都是一二十万人口,无数田地,还有渔盐之利,不强过那台岛百倍千倍?
  虽然怀疑反对的声音很多,不过朱以海还是很坚持要收回台岛。
  至于说开发投入大,一时难回报,也是要具体看情况的。
  比如现在中原到处是战乱饥荒,而台岛处于东海上,可以说是在大后方,现在需要的就是船,把淮南、山东、湖广等地饥民往台岛上运,给大家提供些种子农具,让大家垦荒,自力更生,起码有个安定环境,总比留在中原那种死地,强上百倍?
  辛苦个三五年,总能够自给自足吧。
  哪怕一开始搭个窝棚,辛苦几年,可总能苦尽甘来,朝廷也早晚能够得到税赋回报,更别说乱世里能有一个地方安稳的安置百姓,那也是极好的兵源。
  另一方面,通过对台作战,还能趁机整合福建两广之地的兵马等,加强朝廷的管辖,甚至从长远看,赶走荷兰人,夺回台岛,也是对郑氏的严重削弱。
  郑氏这些年能独霸海上,也与他们早年击败荷兰人,然后与他们达成贸易协议有关,当这个协议打破,那么就能重新划定格局。
  郑氏的地位,也自然将再次削弱。
  东南遥远,朱以海也只能寄希望于朱成功他们能够早日击败荷兰人,收复台湾了。
  到时,再派人去跟荷兰人谈,可能就好谈一些了。
  他还是希望跟荷兰人开展贸易的,毕竟他们在南洋势力极大,双方贸易,互惠共赢的局面,只不过下次,就是大明朝与荷兰人贸易,而不是福建郑氏与台湾荷兰人贸易了。
  “陛下是打算在此迎战鞑虏吗?”
  朝鲜世子李淏看着莱州湾已经快要成形的棱堡和水寨,十分感兴趣,这堡垒与他平时见过的都不太一样,甚至他在辽东鞑子那里也没见过这种堡垒。
  只觉得满是棱角,充满狰狞。
  尤其是那些正在吊上堡的重炮,更添威武。
  “嗯,朕在这等候鞑子们呢,应当也快要来了。”
  李淏很兴奋,请求给他和手下五百朝鲜弓手部署任务。
  “我们朝鲜弓箭手向来神射,决不辜负陛下。”
  朱以海笑笑,朝鲜弓箭手确实挺有名的,跟他们的泡菜、美人、高丽参一样,属于朝鲜之宝。
  “好,留下吧!”


第465章 动员
  山东。
  永城。
  局势变的更加动荡起来,大量的难民从淮南北上,归德府永城县也涌入了大量难民,他们拖家带口,一路哭号而来。
  “十二叔,好多逃荒的,睢河堤上, 到处都是逃荒的,听说一斗麦子就能换个媳妇回来,好多人都去了。”
  十二镰刚从队里下值回来,自从正式入红枪会,喝了北伐檄文做的符水后,他整个人都变了样。
  换上了红枪会的红袍, 系上了红裹巾, 红腰带,提着红缨大枪, 腰间一把短刀,每天早晚训练、巡逻,不时的还出个任务,送个盐运个粮的,十分忙碌,不过好处也是很多的,不仅每天在会里吃两顿干的,还每月有六斗的口粮,每次出任务,都还有额外的补贴。
  他现在已经积攒了点粮食和铜钱,正计划要娶个媳妇。
  “刚麦收,怎么的淮南却来逃荒哩,也没听说淮河发大水了。”十二的侄子不解的问。
  十二镰也不太清楚,正想着要不要去瞧个热闹,突然听到了牛角号声, 他示意侄子不要说话, 仔细倾听,听出来这是集结号声。
  赶紧起身把红枪提起, 然后扎紧红腰带,把刀挂腰。
  “叔,怎回事?”
  “会里的集结号,有任务了。”
  陈十二赶紧向村集的晒场赶去,出门,路上已经有三三两两的青壮村民提着红缨枪也出门了,这次的集结号是紧急动员,不同一般。
  等到了晒场上,已经挤满了人。
  大家都在讨论着又出什么事了。
  这时有人擂起了牛皮大鼓,通通的鼓声震的人心头发热,大家也都自觉的闭上了嘴,百姓退到一边,正式和预备会员都赶紧列队,站到平时训练时的位置上去。
  三通鼓毕。
  场上已经站列几个队伍方块。
  红枪会总教头、大师兄赵忠义出来了。
  他全身披挂,一副大红绵甲,腰间双插里插着弓和箭,肩上还背了一支鸟铳,腰里还一支短铳, 另一边挂一把雁翎刀,手里提一杆红缨大枪。
  魁梧粗壮的赵忠义这套行头,比永城县里的守备官还要雄壮几分,他大步出来,身边跟着一队护会家丁,全都是头裹红巾,身披红甲,肩背鸟铳,手提长枪,个个雄壮魁梧,年轻又骁健。
  会长赵老夫子仍是一袭长衫,缓缓走来。
  看到这架式,大家却都知道,肯定有大事发生了。
  “报告会长、大师兄,会员集结完毕,请训话!”
  赵忠义走上校阅后,目光扫过这支人马,眼光里很是满意,虽然比不得皇爷的御营亲军,甚至不及当初他在江阴时的人马,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拉起了一支人马,还能有这般气势,已经非常不易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