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还可以比如去施粥放赈,直接在当地收留孤儿。
  也还可以有其它不少的办法,诸如对八九岁以上的孤儿,可以招为学徒等名义带走。
  就如现在御营就从河南山东淮南等地,派人过去联络当地的忠明势力,娉娶大量年轻姑娘回去给御营士兵成亲一样。
  那边现在动荡,还是灾区,几斗粮就能带回一个年轻姑娘,相比起江南,成本微乎其微,虽然也有不少御营士兵愿意娶老家同乡姑娘,但毕竟有不少御营士兵其实原来条件都很差,甚至有些是纯无产,甚至是奴仆佃户等。
  而给御营士兵娶亲,算是一项御营福利,如果能减少开支,还能找到好姑娘,御营当然乐意。
  而对灾民们来说,活下去是最重要的,能换上几斗粮,一家人也许能扛过饥荒,而女儿是嫁到南边去,甚至可以是过好日子不用挨饿了,太平年月,得收彩礼讲条件看门户,而现在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能不让女儿沦落风尘,落入青楼火坑,就已经算是父母能为女儿做的最后一点事情了。
  据说现在江南本地人,因为大量的江北女子的南下,而开始敌视甚至仇视她们,认为她们抢走了那些年轻优质的御营士兵,江北女子这种卷个包袱就被组团南下,对御营士兵确实很有吸引力。
  这也开始严重的冲击着江南的婚嫁传统,以往到了明中晚期,婚嫁可是一桩大事,彩礼重,嫁妆也重,对男女双方都是很大的负担压力,许多穷人是娶不起老婆,甚至嫁不起女儿的。
  所以在福建等不少地方,溺女婴的情况一直都很严重。
  虽然这个风俗让百姓们负担艰难,可风俗也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你不这样搞,你在四里八乡就抬不起头来,别人会耻笑你。
  而且男人若是掏不出彩礼钱,别人更不会把姑娘嫁你。
  但现在,因为这大量江北女子的南下,她们基本上都是三五斗粮就嫁了的,而且除了带个小包袱,也不会有什么陪嫁。
  御营会帮她们安排相亲,有三次相的机会,然后就是强行配对,配成后还给他们办婚礼,也会给她们弄个红包,算是压箱底的陪嫁了,不多,但是个意思。
  这样简洁却又高效的新式婚姻,给江南本土带来很大冲击。
  别人三五斗粮就嫁,而且御营出面的话都不用御营士兵自己出这粮,娶过来还能再得个几两银做陪嫁,这里外里不仅不掏钱,还能落些个实打实银子,姑娘们也往往都年轻健美,有这好条件,不少以往条件差些的御营士兵,自然就愿意去娶这些江北姑娘,不愿意额外掏高彩礼却找本地姑娘了。
  本地男子们,也会用江北姑娘来说话。
  甚至御营能干的事情,他们自然也能干,现在江南也出了许多这种人牙中介,跑到江北去,三五斗粮把姑娘带回江南,再介绍给江南男子,当然,他们得再收取些介绍茶水脚钱等,虽然多了笔开销,但仍比娶本地姑娘成本低的多。
  面对着江北姑娘的冲击,本地姑娘也只能改变传统,要么看到优秀的男人,比如前途远大的御营将士,或是读书人等,降低彩礼或不收彩礼,要么也不再东挑西选了,差不多的也就嫁了,也不再要这要那的了。
  很多事情都在改变着。
  江北的难民姑娘为家里换回几斗粮,而御营用不多的成本为将士们谋到了一个很好的福利,发老婆。
  御营士兵们不花钱分到了老婆,满心欢喜,万分感激朝廷,感谢圣上。
  江北的姑娘们呢,离开了动荡的江北灾区,来到江南结婚安家,重新开始安稳的日子。
  这好像是一个良性循环,甚至还衍生出了江南牙行,拉些粮食到江北灾区,很便宜的就带回姑娘,然后介绍给江南男子,赚上一笔不错的中介费用,发了笔财,而江南普通男子们,也终于能娶上老婆了。
  “刘朝,朕思虑许久,救助孤儿这事,得有个细致的条理,比如要多想办法,尽量快速的从灾区,把那些孤儿先接下来,然后要及时医治、恢复,等经过三五月休养,然后还是得想办法找人领养。”
  “或者是朝廷或朕的内帑出钱,找家庭寄养。”
  “也可鼓励百姓收养孤儿,适当的出些政策给予奖励。”
  刘朝感慨皇帝的仁厚,却也不得不提醒皇帝,“皇爷,如今天下动荡,遍地灾民,孤儿更是不断产生,皇爷若要全力救助收养,这里面要花的银子,会很多,非常多。”
  “尽力去救吧。”
  面对着这种乱世惨象,朱以海也知道救不了所有人,所以也只能分出优先级来,优秀救助孤儿,他们是国家民族的未来。
  然后是工匠、读书人,这些是朝廷发展壮大的基础。
  然后是青壮,这是优质的劳动力。
  虽然这样的分级,必然会导致先救了这个,则那一个可能救不了的情况,但这是无奈之举。
  也许该一视同仁,但在这种大灾大饥中,孤儿是最没有抵抗能力的,应当优先救援。


第503章 不得不反
  山东。
  归德府,商丘城中,刚领兵抵达的许定国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甚至眉目间,满是恐惧。
  接连的暴雨,让他暂驻商丘,但天公不美只是让他行军剿贼计划暂且推后了些而已, 真正让他恐惧的是刚收到的一连串消息。
  每一条都让他有些不敢置信。
  直隶河南山东三省总督、大学士、加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还封南安侯的洪承畴居然早就暗通明朝,甚至现在明天子诏告天下,说洪承畴当年在松锦兵败后根本就没真正降过鞑子,只是一直忍辱负重潜伏敌营。
  如今终于跟前江南五省经略严我公一样归明了。
  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许定国脑子很乱。
  他出京前,还特意在北京拜见了这位新上司, 当时洪承畴一点也看不出其实是个间谍,他甚至还对他与刘泽清做了许多部署安排, 一直强调要稳定中原, 扭举颓势,要彻底灭了残明。
  但现在洪承畴是个潜伏间谍。
  刘泽清居然也如此。
  洪承畴走到沧州,就迫不及待的反了,联合旧部土国宝夺沧州,袭河间,甚至堵了大沽口。
  刘泽清派心腹李化鲸等在曹州招揽地方土寨叛乱。
  只是他们运气不好遇到黄河突然决口,然后计划打乱,李化鲸等人的攻势被阻击,刘泽清在济南被抓,剥皮楦草。
  今天,许定国感觉这归德城里看他的目光都有些不对劲。
  事实上就是他的亲兄弟,甚至都还跑来问他情况,以为许定国瞒他。
  瞒他什么?
  自然是以为他跟洪承畴、刘泽清一样,早就也暗里降明了,这次出京来是要趁机夺取河南献给大明的。
  毕竟洪承畴、刘泽清都反了,他许定国以前也是明将,没理由跟他们不一样吧。
  连自己亲兄弟都这般怀疑, 可知现在大家为何这么异样看他了。
  许定国心里憋的难受。
  他甚至自己都怀疑了。
  确实,现在说他对大清忠心耿耿,估计也没人信了。
  严我公、洪承畴、土国宝、刘泽清、刘良佐、张天禄、李成栋这一个个的,以前哪一个比他许定国差了?
  人家一个接一个的反了,凭什么你就会忠心耿耿?
  现在庐国公、河南提督许定国想跳脚骂娘,却气的起身都难。
  就算他当着全商丘城的人骂洪承畴骂刘泽清骂朱以海,会有人信吗?
  刚刚,又有一拔心腹部将过来,话里话外都是问他是何打算,为何瞒着兄弟们。
  甚至看这几个家伙的语气表情,他们对反了大清投明,好像还挺积极乐意。
  也对,现在不比去年,虽仅相差一年多,但形势已经翻天变化,明军不仅稳定江南,甚至还有一举北伐恢复中原,把鞑子再赶出关去的可能。
  这不是没可能。
  就好比之前李自成那也是势如燎原, 一下子就打进北京城,但不是又很快就一路败撤,最终身死九宫山?
  而鞑子入关后,也是所向披糜,一路打到杭州了。
  可这才一年,却又已经是全线失利,节节败退。
  要说鞑子会被赶回关外去,是很有可能的。
  许定国都觉得很可能,他部将自然更是了,这些人本来就是乱世军头,随风摇摆的,也没什么忠义立场可言。
  只觉得如今大明又得势了,重返河南,那大家再投大明,也是理所当然的嘛,大哥你投明,完全不用偷偷摸摸背着兄弟们,直接跟大家说就是,咱们自然是共进退的。
  面对这些家伙,许定国还能说什么?
  他难道还能大喊一句,叫来家丁,把这些家伙全推出去砍了,说他们不忠谋逆?
  他就算真叫,估计家丁也未必会砍他们,因为这些都是他最心腹的大将,甚至有些就是家丁头。
  到时搞不好,这些家伙联合起来,反把他砍了,也极有可能的。
  这种事情,明末太多了。
  许定国也只能先安抚了这些兄弟们,然后独自在这凌乱。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