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水灾,反而会让登莱的压力减小。
不过他也高兴不起来。
这大水灾会直接淹死数十万人,但更可怕的还是随后的疫情和饥荒,弄不好死几百万都有可能,中原真的可能成鬼域。
黄河北决,南岸和下游倒是反而减轻了压力,徐兖沂泰归德几府的河堤不会有危险了。
但就算他们没受水灾,但北边那么多州县百姓受灾,肯定也会南来,到时也得面临大量饥民。
饥民一多,必然就会成流贼,这是必然的,人都不想死,朝廷不能赈济,就只能抱团去抢了。
河南山东本就到处土寨,这下可能会更加严重。
如此形势,有利于大明,若是能借助这机会,聚集各地饥民起义,鞑子很难守的住豫西和山东。
不过如此严重的灾情,明军就算能拿下来,可也难守啊。
……
归德府,永城,芒砀山,黑楼寨。
许忠义攻打黑楼寨很顺利,比预计的都还要顺利,赵黑虎被崩死寨门,寨子直接就溃了。
红枪会搬运寨里的物资,搬了三天才搬完。
百姓没有浪费一点东西,连把椅子都带走了。
粮食耕牛种子农具,还有家具厨具一样不留。
最后还把俘虏带走了。
而原来依附于黑楼寨的那些百姓,现在被召到寨前,许忠义向他们宣布,以后没有黑楼寨,没有赵当家的了。
以后这里是红枪会说了算。
许忠义在原来的黑楼寨子里,开了个新坛,委任了几位师兄兼教头,还驻了一营红枪队员。
附近的百姓,原是黑楼寨的佃户,现在他们成了红枪会的人。
许忠义把那些地,直接交给那些百姓继续耕种,也要交租,但三七分成,百姓七,红枪会三,红枪会收他们三成租,要承担保护他们的职责,使他们免受其它土塞、响马流贼的劫掠,甚至要免受官府的税赋劳役。
他甚至直接在寨子里搞了个开坛大会,直接从那些百姓里,挑了一千青壮入会,授予他们红枪队员身份,并给他们编了两个营,交给留守的师兄统领,忙时种地,闲时练枪,遇战征召。
王胖子对这些漠不关心,或者说他想关心也管不了,虽说同是提标参将,可人家现在不仅是他的义弟,还是许提督新收的义子,正当红得宠呢,这红枪会还这么猛,他哪敢管太多。
大树底下架个炉子,烤只羊,再来壶酒不香吗?
管那些干啥?
打下黑楼寨,报捷时那也加了他的名字的,有功劳一起分就行了,至于其它的,少管为妙。
兄弟许忠义可没亏待他。
对于这次行动。
永城红枪会员们很高兴,大家多少都分到点东西,随同前来搬东西的也挺高兴,一样分到了些东西。
黑楼寨毕竟是个大寨,以前招聚了上万流民给他们屯田种地,他们一面收着租,还到处打家劫舍,甚至还贩卖盐粮布匹等,寨子里确实还是攒了不少好东西的。
来者有份,都能分一点。
反正这次也基本上没出什么力,更没什么伤亡。
而寨子下那些百姓也挺满意,黑楼寨没了,他们没受啥影响,该种田继续种田,甚至这租子还减了,以前也是七三分成,但是交租七成,自留三成,还得额外免费去作些力役之类的。
可人家红枪会大方多了。
打完黑楼寨后,大家士气高涨。
而黑楼寨下的一些百姓,甚至愿意主动提供一些其它寨子的情报,于是略做休整后,许忠义又带兵趁胜追击,对芒砀山里的其它几个寨子发动进攻。
这些寨子比黑楼寨势力小多了,大的两三千人,小的只有一二百,而且这两三千人,其实也跟黑楼寨差不多,真正寨子里的弟兄其实也就那么几十或一二百,其余的是在山下依附种地的流民百姓。
在连续又拿下几个寨子后,山里其它的小寨子要么闻风而逃,要么就望风而降。
反正,是没人敢再硬刚红枪会许大师兄了。
许忠义每拿下一个寨子,必然是先杀几个顽抗的头目,然后抄寨子分战利品,开分坛,重定佃子,再招些青壮入会,留些弟兄驻守。
一圈下来。
永城芒砀山,就从原来大小寨子数十,变成尽是红枪会的地盘了。
各个寨子下依附的流民百姓,也全成了红枪会的会员、佃户,周边的土地,自然也全归到红枪会名下。
红枪会一下子增加了近三万依附人口,新招了六营会员。
第502章 五公主
“叫爸爸!”
朱以海抱着小丫头,笑着逗弄她。小丫头现在已经不是先前的狼狈样,全身很干净,甚至头发都修剪过,还仔细的去了虱子,扎起两个小丫髻,绑着红绸带子。
她的额头很高, 比较突出,洗干净的脸也还很黄,但那双眼睛很大。
穿着小裙子的她,朱以海抱在手里几乎感觉不到什么份量,细胳膊小腿。
“叫爸爸。”
可小丫头却只是抓着个煮鸡蛋在吃着,脸上没有半点高兴。
自从那天她娘死后被埋掉后,这丫头就没有笑过, 她不哭也不闹, 但就是不笑,怎么逗也不笑,也不开口说话。
要么发呆,要么就找东西吃,食量大的惊人,如果不是朱以海让人盯着,控制她的饮食,这小家伙能把自己吃撑死。
有御医开方子帮着调理脾胃,这小家伙的胃口更好了。
一有空,朱以海便会来看她,抱着她,逗逗她,虽然今天她还是没开口,但朱以海能感觉到,这孩子现在对他也有了亲近,他过来后, 明显会不时的望他,甚至抱她也不挣扎反对。
看着她那么专心的吃鸡蛋,朱以海觉得心疼,乱世里如草一般的可怜人,至今,朱以海也还没弄清这丫头身份,她的母亲也仍只是无名氏,不知道来自哪里,原来叫什么,家里是否还有人。
“爸爸给你取个名字好不好?”
小姑娘继续吃着蛋。
朱以海帮她擦了下嘴角的蛋黄,“叫宁薇如何,朱宁薇?诗经里采薇采薇,说薇乃菜之微者也,上古诗经里所说的薇,据说是指野豌豆、小巢菜等,是一些野菜。
你虽生来跟那野薇浮苹一样,但爸爸相信你能够坚强的成长,未来的日子能够一直安宁健康。
宁薇,你喜欢这名字吗,朕的五公主?”
小丫头看了朱以海一眼,然后把手里的蛋递到朱以海面前。
朱以海咬了一小口, “谢谢, 爸爸吃一口, 你也吃一口。”
刘朝在一边感叹着道,“五公主自陛下收养后,对食物最是护食,平时碗里的饭要吃的一粒不剩,甚至御医开的调理脾胃等的药,再苦她都会主动的喝的一滴不剩下,哪怕睡着,手里都总要攥点吃的在手里才行,
没想到现在居然愿意主动给皇爷分鸡蛋。”
朱以海摸了摸丫头的脑袋,她的头发枯黄分叉,先前帮她洗澡梳头,那打结的头发可是费了许多力气,还剪掉了许多才理顺。
这孩子估计可能只有三岁半左右,大概只有八十公分左右,绝对已经是矮小了,有些一岁的正常孩子都有这么高了。
有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有些肋骨外翻,有轻微的佝偻,好在还能改善医治。
她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无数中原难民一样,兵荒马乱,天灾战乱,导致他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最后家人或可能失散可是已经饿死,身边仅存的亲人也饿死在她旁边,无依无靠。
可她又是幸运的,她遇上了朱以海,遇上了大明的天子,直接将她抱回,收养膝下,封为五公主。
蛋黄碎开,掉了小块到地上,丫头挣扎着下去,非要捡起来吃掉。
蛋吃完后,丫头很满足的打了个哈欠,犯困了。
她趴在朱以海的怀里,很有安全感,一只手抓着母亲遗留木钗做成的项链,沉沉睡着。
朱以海抱着她轻轻拍着。
“皇爷,奴婢来抱吧。”
“不用。”
“收养难民孤儿的事,进行的怎么样了?”
“奴婢已经派人亲自到各个难民营专门负责此事,所有没了父母亲人的孤儿,优先送到登莱,然后转往长山的孤儿营,在那里会给他们调养一段时间,然后再送回江南,那边也已经在建孤儿院,也开始在联络官吏、军民收养孤儿一事。”刘朝赶紧回答。
朱以海叹息一声,“仅是在难民营接收孤儿还不够,这次山东黄河大决,估计有三省十府四五十州县受灾,水灾过后又有大疫,然后还会有大饥,得想办法,深入灾区,多救些人,尤其是那些孤儿,如果没人救助,他们只会可怜的夭折,他们的生命才刚开始,就将凋零,太残忍了。”
“皇爷,我们也救不了这么多人啊。”
“想办法,能多救一个是一个吧。”
“那奴婢尽量想办法,利用一些其它的身份,过去那边救人吧,”刘朝提出一些办法,比如说过去直接买人,把那些孤儿从他们的同乡、亲戚手里买过来,大灾之时,失去父母至亲后,亲戚同乡有时能接济一时,可救济不了长久,因为他们自顾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