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当然了,他还只是勾勒个轮廓,好些事情都没有真正落实……张希孟有意再留些时候,可是从应天来的旨意送到了张希孟手上,朱元章让他立刻回京。
  “张相,根据密报,似乎王保保除掉了孛罗帖木儿!”周惠娘低声道。
  “除掉了孛罗帖木儿?他不是归附了孛罗帖木儿吗?”
  周惠娘道:“或许他学会了孔家的本事呗!站到了孛罗帖木儿的身后,正好从背后捅刀子!”
  张希孟略微沉吟,也笑了起来。
  “要想北伐,还没有那么容易。不过王保保能反杀孛罗帖木儿,倒是看得出来,他并非饭桶。此人日后没准会成为大明劲敌儿。”
  张希孟稍微思忖,也就明白了朱元章的用意。
  面对元廷局势的剧烈变动,他们这边必须拿出相应的措施。张希孟也必须返回应天,跟老朱商议此事,拿出个结论。
  “看起来只有暂时先离开苏州了。”张希孟道:“帮我准备一下,后日我就动身。”
  周惠娘下去帮忙安排,张希孟则是抓紧时间,部署任务,交代官吏,让他们妥善处理,回头张希孟还要亲自过问,谁做得不好,有负朝廷,有负百姓,张希孟的门下省可是不会手软。
  一天多的时间,张希孟只能抓紧每一分一秒,舍不得浪费一点时间。
  等他交代完毕,已经到了后半夜,只是打了个盹儿,就爬起来,坐上马车,准备返回应天。
  此时还是黑蒙蒙的。
  当马车刚出来,临近的两处民房,同时推开了木门,有百姓站出来,手里举着火把,目视着张希孟的马车。
  当侍卫跑过来的时候,百姓竟然双膝跪倒。
  “恭送张相公!”
  张希孟在马车里就是一怔,他急忙撩开车帘……此时家家户户,门户大开。有人提着灯笼,有人举着火把。
  有人独自一人,有人扶老携幼。
  大家伙纷纷走出家门,拜伏地上。
  “恭送张相公回京!”
  “张相好走,记得回来!”
  “一路平安,张相长命百岁!”
  ……
  百姓的喊声此起彼伏,但是大家伙的心却是很明显的。
  张相来苏州的时间的虽然不久,但确实是给大家伙做了太多的事情。值得大家伙站出来,恭送张相公,他这样的好官,这么多年,也就是这一个而已。
  百姓们不断的呼喊,张希孟听得明明白白,心潮澎湃。
  他突然想起了夫人讲的,入仕为官,要抵挡住各种诱惑,要辛辛苦苦,宵衣旰食。付出的心血,难以衡量。
  除了手中的权柄之外,真正的快乐,就是当你做得还不错的时候,收获百姓真挚的感激。
  当人们都赞扬你,肯定你的时候,那种满足和快乐,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也不过是一个人的喜悦罢了,唯有当无数人一起感激你的时候,那种快乐,才是无法形容的。
  张希孟的眼圈竟然红了。
  马车向前,外面的喊声越来越响亮,无数的灯笼火把,似乎要把朝霞比下去,提前迎来黎明。
  张希孟向外眺望,突然抬头看去,正是那些挂着一颗颗人头的竹竿。
  张希孟再也抑制不住,他突然吩咐停车,随后他从车厢出来,踩在车辕上,勐地伸手,指了指密匝匝的竹竿,上面的人头依旧狰狞!
  “乡亲们,本官自受命以来,前后共计处死人员五千七百六十余人……他们都是苏州子弟,我杀错了吗?”
  人群短暂沉默,随即有人带头大吼,“没有!张相杀得好!”
  “对,没错!杀了这帮畜生,苏州城都干净了!”
  “张相做得对,什么时候把张士诚也给杀了,把他的狗头挂在最高的竹竿上!”
  ……
  人们一片称赞之声,在人群当中,突然挤出了一群织工,她们全都是女子,齐刷刷跪在了地上。
  “张相,我们拜谢你的大恩大德!我们拥有自己的作坊了!我们当家做主了!”
  兴致颇高的张希孟终于知道她们是从哪里来的。
  苏州城的大户,自然不乏追随张士诚的,张希孟也没有客气,断然处置了这些人。只不过没了他们做主,丝绸作坊就剩下一些女工。
  按照道理,老板都没了,这个作坊除了关门大吉,还有别的选择吗?
  张希孟经过权衡,却是主张将作坊转给所有织工,让她们想办法,自己管理运营作坊,有什么困难,不管是资金,还是原料,朝廷都会想办法。
  毕竟苏州的丝绸产业不能毁了。
  一群织工,还都是弱女子,竟然能得到一座作坊,这是多大的信任!
  为首的女工掷地有声道:“张相放心,就算拼了命,我们也会把作坊变成苏州最好的!我们织工能做到!”
  张希孟同样热情洋溢道:“没错,说得好!织工并不卑贱,女工更是如此!就算没有豪商巨贾,你们一样能做出业绩!我相信你们!”


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
  张希孟的马车,终于出了苏州城,再抬头看去,朝霞漫天,红日初升,澎湃的心情,竟然没有丝毫减弱,恰恰相反,张希孟看到了无穷的希望。
  张相车马进苏州,士诚王气暗然收。
  高门大户竹竿上,十万织工尽出头。
  诚然,张希孟还有太多的事情,来不及做完。不过他这一次苏州之行,确实已经砸碎了一个旧世界。
  新世界尚在快速形成当中。
  首先依旧是避不开的土地问题……同样的均田,到了苏州这里,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在起家之初的淮西,尽可能给百姓好处,因此有免税的口粮田;渡江之后,为了保证粮食供应,限制了桑麻田的数量。
  苗部分田的时候,保留姑娘田。
  到了中原,虽然依旧要均田,但是第一步却是重建村社,集中力量,恢复民生。让家家户户有能力自己完成土地耕种,然后再说别的。
  总而言之,因地制宜还是最紧要的一条。
  现在到了苏州,这里的人口稠密,土地肥沃,产出自然是极其丰厚的。
  而且那些丝绸大户霸占了土地,改种桑树,养蚕缫丝,全都要佃户干活……其实说穿了,佃户,织工,他们自己就能完成生丝生产,原料供应,纺成丝绸的过程。
  只不过桑农是分散的,织工除了一双手,别无所有。
  整个过程被大户把持着,他们压榨桑农,极尽盘剥,又狠狠欺压织工,自己不用干什么。技术革新,钻研市场,人才培养……这些事情他们统统不干,甚至连税收还要逃避,就是靠着豪门士大夫的权柄,撕扯下最肥最厚的利润,完完全全就是寄生的大蠹虫。
  而眼下张希孟铲除了相当数量的大户,又把地方的混混泼皮除掉了许多,等于把这个庞大蠹虫,还有深入地方的触角悉数揪出来,碾碎,扔进臭水沟。
  接下来就要看百姓们怎么重新恢复生产,把断裂的产业链条给弥补起来。
  桑田分给了家家户户,分散的小农,不但产出来的生丝良莠不齐,而且会把交易成本提升到一个难以承受的地步。
  所以在地方上,必须把桑农组织起来。
  田是归你了没错,但生产出来的生丝,必须符合标准,而且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生丝,必须统一出售。
  这就需要桑农推选自己信任的人,同时朝廷还要通过常平仓,掌控桑农。
  固然不能靠着粮食,盘剥桑农,但也不能纵容桑农,囤积居奇,哄抬生丝价格,把作坊弄得活不下去。
  所以说,你想要玩工商业,就要把方方面面都想到,做出妥善安排,才能避免出现各种问题。
  不然的话,就任由豪强大户,野蛮生长,玩羊吃人的那一套,逼得成百万的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想来也不是愿意看到的。
  而且别忘了,这里是中原大地,华夏子孙。农民起义最多的地方,你敢这么玩,分分钟就给你再来一次红巾大起义。
  毕竟龙的子孙,不是上帝温顺的绵羊……
  但是有一点却是很明白,这是一次彻底的洗牌,新的利益分配中,拿到了土地的桑农,占据了主导地位,至少可以拿到七成利益。
  彻底摆脱大户的掌控,不但可以过上温饱的日子,日后还会有更多的可能。
  没准这些桑农之中也会有人建立作坊,自己织丝绸,自己印染,自己贩卖,发展成新的丝绸巨贾。
  毫无疑问,张希孟是乐见其成的。
  在另一边,还有个问题,就是那几个完全交给织工的作坊,他们到底能不能经营下去,这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毕竟已经很多大户放出风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一群娘们把事情办成了,不然的话,咱们哪里还有脸面混下去,干脆全都跳白茆河算了。
  苏州城剩余的大户,包括许多看热闹的,都巴不得这些女工狠狠摔个大跟头儿,甚至是女工的家人,也都站出来,劝说女工们,回家算了。
  别出来抛头露面,有伤风化不说,你们哪懂经营啊,万一干亏了,还不是要连累家人,往后家人都跟着倒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