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详情可以参考朱厚熜。
  其他的皇帝不是做不到,而是很早开始,就被人用层层束缚,牢牢拴住了。从想问题的模式,到获取消息的途径,再到身边信任的人,一层一层,一道一道……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手握着倚天剑屠龙刀,也只能拿来削苹果皮,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在张希孟看来,太子的问题不是怎么教,而是如何不教……可他又没法跟别人说,这话就算让朱元章和马皇后听了,都会翻脸的。
  没法子,只能退而求其次,反正你们乐意灌输什么就灌输什么,只要我这个正牌老师不发话,不让太子形成定式,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那,那你到底准备怎么教啊?你还要做点什么吧?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江楠迟疑道。
  张希孟认真想了想,“就跟他爹一样吧!继续灌输!填鸭教育法!但愿老天保佑!”
  江楠傻眼了,这叫什么话啊?
  求老天保佑,敢情你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啊?
  正如张希孟所说,谁也不知道怎么教出一个合格的天子,毕竟皇帝这个行业,不是批量产出的,不存在通用教材,还能怎么办?
  就算张希孟的想法不靠谱,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果不其然,朱标到了北平的第二天,就得到了一堆木盒子。
  这些盒子不是给朱元章的那种,也不需要朱标做出批示,他只要阅读就好。
  “先生,母后可是跟我说了,要让我每隔十天半个月,就给她写信,告诉她学到了什么。”朱标低声说道,如果只是读这些东西,他怎么跟母后交代啊?
  琴棋书画,经史子集,四书五经,学到了什么程度,总还有个标准,到了张希孟这里,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
  “那行吧!你就把读出来的东西,归纳总结一下,送去应天,剩下的我来安排。”
  得到了老师的保证,朱标总算松了口气。
  张希孟这个老师虽然不是那么靠谱,但他有一个很不错的习惯,就是不难为学生。朱标可以看这些公文,了解各种事情的进展,也可以去各处瞧瞧,算是体察民情。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一天发呆,张希孟也不大会难为他。
  所以朱标小朋友,开始你的野蛮生长吧!
  事实证明,被耳提面命了好几年,朱标还是很温顺的,如果是朱老四,估计骑上小马驹,撒手就没了。
  而朱标则是老老实实,阅读各种公文,其中他最关心的就是烽火台的修筑……先生冒着雪,天寒地冻,也要修筑。
  还要把功德营的人也都派上去,还有那个失去亲人的善良老妇,朱标迫切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他翻开公文之后,立刻就窥见了一个庞大的工程……自山海关而起,向西沿着燕山山脉,每个三五里,就要修一座烽火台,有些密集的地方,甚至要一里一个。
  平坦的地方,烽火台可以用砖石搭建,修的比较坚固。
  住宿条件也很好,能建一座院子,有高大围墙,里面储存粮食、兵器、烧柴,一个墩台,多的可以住三五十人,基本上由一个百户,或者一个总旗负责。
  而那些地形崎区,尤其是深入山里的墩台,就惨的多了。
  砖石运输不上去,就只能就地取材,以松木搭建起一个三丈多高的瞭望台。上面搭一个灶台,支上一口大锅。
  遇到敌袭,就把晒干的狼粪扔进去,点燃之后,提醒其他烽火台。
  除了狼粪之外,还有些爆竹,孔明灯……反正都是能传递消息的东西。
  这种墩台的住宿条件就非常非常差了,下面只有一个木屋,防备豺狼虎豹。
  然后也只有一个小旗,统领五七个人驻扎。
  每个烽火台储存一两千斤粮食,作为日常食物。
  平时士兵还能打猎,补充肉食。可一旦大雪封山,没膝盖深的积雪,足以让人寸步难行……寒冷,饥饿,缺少物资补充,还有虎狼棕熊,时刻威胁着士兵的生命。
  哪怕是夏天,也没有好日子过。
  密密麻麻的蚊虫,个头非常大,在野地里遇上了,一夜之间,能把一头牛的血吸干,丧命。
  如果没有什么准备,可想而知。
  一个烽火台,五七个人,都被蚊子吸干血液,凄惨无比死去……朱标阅读着内容,渐渐的,他觉得自己的心脏缩紧,呼吸急促。
  这么危险,这么艰难,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难道将士的生命不值钱吗?
  怎么不能让他们回到军营,舒舒服服过日子?
  朱标忍不住了,他骑上马,带着几个人去查看情况,他要亲眼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次他没见到张希孟,而是见到了越国公胡大海。
  这位大明位列前三的名将,正在布置任务,要求士兵携带着干粮,主动探查情况,防备敌人突袭。
  只要有敌情,他就果断出击!
  “越国公,戍边之苦,竟至于此!”
  胡大海笑了,“苦自然是真的,可殿下也要知道,这脚下就是燕山啊!”
  朱标心头一动,低声道:“是燕云之地?”
  “对!没了这道防线,靖康之耻,就不是苦不苦的事情了。”胡大海意味深长道。
  朱标又是一振,这一天他看了不少,也问了不少……等到返回住处之后,他又找来了那些公文,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数日之后,一篇介绍戍边情况的文章送去了应天,又过了些日子,应天各大报纸,通栏标题,悉数刊登了“国之干城,宿卫大明”的文章。
  太子殿下,替军中将士说话了……


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养储君
  “妹子,你瞧见没有,咱标儿去了北平才几天,这见识上来了,心胸格局也有了,就连文笔都好了太多,不愧是咱儿子,前途无量啊!”
  朱元章抓着文章,一遍有一遍看着,彷佛欣赏孩子第一张三好学生奖状的老父亲,简直可以含笑九泉了。
  马氏心里头喜悦,自不必说,朱标这孩子吧,可以说集中了万千宠爱,占进天时地利,本身也是聪敏好学,人品方正……你很难挑出他有什么问题。
  可马皇后总有些迟疑,似乎儿子差了一些,但却说不好,到底差在哪里?
  这一次去北平,朱标第一份作业,就是讲述将士之苦,说戍边的艰难。
  马氏看到之后,立刻就大喜过望,随即她亲自授意,让下面人帮着修改润色,随后这份文章就出现在了报纸上。
  很显然,身为一个储君,也要有人支持,也要抓住属于自己的力量。
  过去朱标拥有的一切,都是老爹给的。
  这自然算不得错,但是全盘接受一切的朱标,面对着这个错综复杂的天下,又能做什么呢?
  守成之君难为,想要一成不变,你有朱元章的经历,朱元章的威望吗?
  不行的,必定会出问题的。
  丝毫不用怀疑。
  俗话怎么说来的,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
  朱标这一次站出来为将士说话,就是在收取人心。
  像胡大海等人,他们就会聚集在朱标身边,帮着储君遮风挡雨,摇旗呐喊。掌握住这股力量,朱标也就有了属于他自己的根基。
  所以你说张希孟没有教朱标吗?
  他恰恰在潜移默化之中,教导朱标一些最根本的东西。
  你说要教朱标正确的思想,避免他被别人左右。
  可问题是什么才是正确的?
  张希孟说的就是正确的,孔夫子说的就是错的……这也未免太不讲道理了。
  只有置身北平,处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
  才能让人看清楚很多根本的东西。
  比如当下的北平,什么是最重要的?
  安全!
  甚至还在温饱之上。
  一个人固然要吃饱穿暖,要过得下去。
  可问题是有哪那么多敌兵,乱七八糟,虎视眈眈,多穷的人家,总要有个篱笆园。
  不把门户看好了,人家随便进来抢劫,多少劳动成果,都会被洗劫一空的。
  所以在北平,有很多百姓,宁可暂时饿着肚子,也愿意先把长城防线修起来。
  这也就是胡大海他们做的事情。
  冬天的燕山,天寒地冻,需要用铁钎先凿开窟窿,然后用铁镐铁锹,一点点清理。需要挖几尺深之后,才能穿过冻土层。
  不管多么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这么干活,没有几下子,就会震裂虎口,流出鲜血,双手在寒风中,冻得僵硬,肿胀,更有冻伤青紫的,不一而足。
  这里面的辛苦,就没法说了。
  怎么办?
  还能放弃吗?
  这里可是燕云之地啊!
  几百年前,丢给了契丹,造成了多么惨痛的教训,经过这段时间的宣传,谁不知道?
  燕云之地,寸土不能丢。
  为了守住这里,为了让将士过得好一点……就必须倾注资源。然后就是开中法……其实只要走一趟,用心体察,仔细思考,很容易就明白了。
  把食盐买卖的权力,交给将士,自然是不免弊端,同样的道理,让文臣负责,交给盐道衙门,不还是一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