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主意再多,也没法凭空变出粮食,他能做的无非是利用盐啊,木材啊,这些能变成钱的东西,吸引商人,向北平贩运物资罢了。这不就是开中法的最初用意吗?”
朱元章哼道:“这咱都知道,咱是说不该让标儿掺和这些,他可是一国储君,怎么能?”
“怎么能什么?”马氏笑道:“你是不是还要说我也不该碰啊!还要讲女子无才便是德,你是不是还打算刊行女戒,教训我后宫不得干政?”
马皇后毫不客气质问,朱元章只觉得脖子冒凉气,浑身不寒而栗,夫人发起火来,着实吓人。
他连忙辩解道:“咱没有这个意思,咱就是觉得标儿年纪太小了,万一沉溺其中,把持不住,我怕他学得奸猾了,那就不好了。”
马氏深吸口气,突然道:“重八,你觉得张先生是奸佞小人吗?”
“自然不是!”
“这就对了。”马皇后道:“重八啊,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打下了这么大的天下,从一个小和尚变成了九五至尊……你们心自问,到底成在哪里?你有把握把标儿教好?让他像你一样做事?”
朱元章无奈苦笑道:“咱知道不行,才给他物色师父的。”
“然后你想让张先生再教出一个朱重八?不行的!做不到的!”马氏语重心长道:“我看标儿现在挺好的,他同情戍边将士,知道得来疆土不容易守住。他在想办法,在用心做事。这就好了。”
马氏又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重八啊,自古以来,给雄主当儿子不容易,你别逼得太紧了。”
老朱皱着眉头,他想要辩解,当爹的哪有不希望孩子好的,可马氏却拦住了他,“重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拼了命要教好标儿,结果下面人会拿出百倍的心思,一起逼迫孩子……他才多大啊!要是不想着这些,我怎么舍得把他送去北平,你明白吗?”
老朱愕然良久,终归是一声长叹,不再言语,他突然大步往外面走,直接去了朱老四的住处,发现这小子正在吭吭唧唧爬树,老朱一伸手把他抱下去,直接夹在了腋下。
“走,咱带你骑马去!”
朱棣顿了一下,小眼睛转了好几圈,发现老爹不是撒谎,终于咧嘴大笑,手舞足蹈。
朱元章把朱棣放在自己的面前,父子同乘一马,从应天冲出去,直接去城外狩猎去了……
陛下带着皇四子去打猎,又把储君发配去了北平。
几乎一瞬间,就成了应天最热门的话题。
按理说皇太子的地位无人撼动,也不可能撼动。大家伙都朝着东宫使劲儿。如果不是有张希孟在,抢太子师的人都能挤破头,文官武将,一个个无所不用其极。
可现在一看,这板上钉钉的事情,怎么也有了变数啊?
大家伙开始把目光放在了朱棣身上,结果很遗憾,除了一大堆的黑历史之外,这位皇四子简直一无是处。
捉弄老师,在奉天殿撒尿,就差把皇宫给点着了。
这么个顽劣的小东西,怎么跟懂事的皇太子比啊?
大家伙是百思不得其解,莫非咱们陛下脑子坏了?不喜欢好孩子,反而喜欢闹腾的?
要不要让自己孩子也纨绔一点,在应天街头横行,没准还能引起天子注意?
也好简在帝心!
应天人心浮动,想什么的都有,只是朱标却管不了这些了,他正在参与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创新!
没错,就是张希孟亲自主抓的,目前大明最大的科研攻坚项目……晒盐!
这事张希孟早就跟胡大海说过,胡大海也确实做了。
代价就是老胡拉了足足三天肚子,那么壮的一个人,险些垮了。
原来晒盐这个举动吧,早就有了,很难说从什么时候开始,灶户把海水引入盐田,利用阳光蒸发,待下面有晶体析出,就把上面浓缩之后的海水取走,用盘子煎,用锅煮,这就是煮海为盐。
是不是有点尴尬?
下面已经有盐析出了,为什么不继续蒸发?
这样一来,不用铁锅,不用木柴,直接就能得到食盐,岂不美哉?
张希孟这么想的结果就是胡大海拉了好几天,险些丢了老命。
用海水直接晒出来的盐杂质太多,卫生条件不过关……经过反复试验,选取干净的海水,最后晒出来的盐,也仅仅能喂牲口,人是根本别想了。
晒盐的工艺关系到张希孟的通盘计划,食盐商行能不能成功,灶户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全都看这一次创新了。
没办法,他只能亲自上阵了。
经过了一番观察,张希孟也弄明白了,灶户将浓缩的海水运回家里,会静置一段时间,让杂质沉淀,他们把清澈的海水倒入锅中,然后再大火烧煮。
这样一来,杂质少了,又有高温杀菌,水份蒸发……大部分有害的东西都能除去,生产出来的盐,也就达到了人食用的标准。
所以说老百姓的智慧还是很了得的,许多做法,那也是有深意的。
张希孟反复推敲了一下,他决定先把食盐晒出来,然后把晒出来的海盐倒入清水,冲洗上面的杂质。
可是这么做之后,盐又溶于水中,继续用锅煮吗?
那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很显然,已经有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张希孟了。
就连宋廉都低声念叨:“张相,便是孔夫子,也不能事事皆知的!”
这句话彷佛戳到了张希孟的痛处,孔夫子不行,咱行!
张希孟下了狠心,他把晒出来的粗盐,重新用清水溶解……不就是要除去杂质吗?
谁说一定要用铁锅煮的?
张希孟让人取来了石子,粗砂,细沙……然后把这些东西,分层放在木桶之中,然后在下面开个孔。
将溶解之后的盐水倒入木桶,层层过滤,出来的盐水立刻清澈了许多。
张希孟依旧不满意,又加入了一些木炭,吸附脏东西,然后再过滤。
足足折腾了五次之后,他才让人用砖石搭建一个蒸发池。
这一次再把清澈的盐水倒入其中,等待了时间过去。
渐渐的,两三天之后,池子地下出现了结晶,随后结晶越来越多,铺满了整个池底。
一夜风后,竟然得到了洁白如雪的食盐!
那些有经验的盐工捏在手里,稍微尝了尝,就露出了笑容。
这盐比他们弄得还好!
在另一边,朱标已经撅着屁股,给他爹装了满满一罐子……毕竟他也是跟着忙活来的。
朱标甚至打算请他爹帮忙,赐下御盐之名,卖个好价钱!
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
洪武五年,阳春三月,江南大地,草长莺飞。
正是最美好的时候,朱棣小朋友脱下了棉裤,骑上心爱的小马驹,跑出城外,去找春姑娘去了。
而老朱此刻正脑仁生疼,脑袋嗡嗡的。
朱标给他送了一罐盐,足足有十斤。
据说是他亲自从盐池里面弄来的,洁白如雪,带着他满满的孝心,送给父皇和母后品尝。假如觉得不错,还请父皇赐下御用名号,以便通行天下。
随后朱标写了一大段的东西,什么北平百姓太苦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冬天连房舍都没有,只能住在地洞里……总而言之一句话,全都指着食盐了,您老人家可要救救老百姓啊!
朱元章看着朱标的信,再看看那一罐盐,他不光发愁儿子沉溺商贾,甚至气他不务正业了,玩物丧志啊!怎么还跑去弄食盐了,简直岂有此理!
他正生气呢,突然闻到了一股香味,回头一看,马皇后端着一只鹅过来,送到了朱元章面前。
“瞧你忙得辛苦,我做了只盐水鹅,你尝尝吧。”
自从因为朱标教育的问题,夫妻俩争执了几次,老朱就没吃过夫人亲手做的东西。好容易送来了,老朱还有什么好说的,大口大口,吃起来,还真不说,味道确实不错。
“妹子的手艺就是好!”
马氏微微一笑,“手艺倒是其次的,关键是这盐好啊!盐水鹅,盐水鹅,关键就是要用好的盐,你说是不?”
提到了盐,朱元章立刻就黑了脸,气得把盘子推了推,怒道:“你怎么还怂恿逆子,他现在成什么样子了?”
马氏也气了,“朱重八,我看你是忘了初心了!不就是晒盐吗!你当初跟着徐达他们耕田种地,不还比赛吗?咱儿子学点晒盐的本事,又怎么了?”
朱元章一阵无语,都囔道:“咱,咱那么辛苦,不就是为了他们不辛苦吗!”
“是啊,天底下的父母都这么想,自己辛苦些,孩子就不要吃这个苦了……可是重八啊,你想过没有,你那把椅子是不辛苦就能坐上去的?”马皇后柔声道:“重八啊,不是我跟你作对,原来我都是听咱们儿子如何如何懂事,现在我是第一次听说,咱们儿子会做事情了。这是好事,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别想不开了。”
马氏笑道:“我都让他们看过了,也尝过了,这个盐洁白如雪不说,没有杂质,没有异味,比咱们宫里吃的还要好。标儿这次可是学到了了不起的本事,张先生也真是厉害,据说他弄得这个只用晒,不需要煮,省了木材,也不用铁锅……只要在地上修盐池,靠着日头晒就是,一个盐工,几天的功夫,就能晒出来几万斤盐……原来的灶户用不上了,他们愿意种田,就给他们土地,愿意留下来,就转为盐工,收入比原来多了十倍。听说盐工都高呼吾皇万岁,感激你的好处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