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又或者说,他们是靠着自己的辛苦磨砺,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终于等到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奋斗得来的,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这么想也没有错。
手握大权的张希孟,没有早早提拔他们,没有拿出很多机会,让他们平步青云,高歌猛进。
如今也不过是恰逢其时,新旧交替,就是这么简单。
张希孟想要的不是唯命是从,门生弟子遍布天下,当个加强版的李善长,又有什么滋味?
他想要的是一群相对专业,能够遵守国法,按规矩办事,不轻易被收买,不参与党争,只是履行自己使命的文官队伍。
这也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事情。
十分凑巧,在扬州,就有这么一个幸运儿。
他在七年前,参加科举,通过考试之后,只是混了个县里的书吏。名义是是官,却没有户部的正式告身。
家里头想着飞黄腾达,改换门庭。
结果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整整七年,他都不大能抬得起头。
只是在县衙里闷头做事,老老实实当个工具人。
而就在几天之前,突然吏部来了公文,调他进入户部,担任江西清吏司主事。
一道命令下来,骤然高升。
这个主事比县令还要大两级,论起实权,足以和知府比拟。
数年辛苦,终于熬到了今天。
熬出头了!
家中大摆宴席,宴请宾客邻里。
由于是流水席,哪怕路过的人,都能沾沾喜气。
张希孟正从巷子转过来,也被拉到了桌位上,还喝了两杯。
从这家人大肆操办,喜不自禁的情形来看,他们十分笃定,这是自己运气好,加上足够努力,终于坐热了冷板凳,等来了机会。
至于上面的人,谁提拔了他们,谁栽培造就了他们?
不存在的,都是他们努力的结果。
对此张希孟只想说,干得好!
就是这样。
虽然尽管如此,官吏们还是不免抱成一团,私相授受……但是毫无疑问和前面相比,会改观不少。
毕竟都是靠着我自己努力的,我又何必把身家性命挂在别人身上?
让我替你们败坏国法,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必须加钱!
而且即便加了钱,我们也未必老实听话。
总而言之,一群名为职业文官的人,开始进入朝廷,取代原来的官吏。
属于大明朝的新旧交替,已经启动了。
张希孟没有去应天,而是选择在扬州,默默观察一切,他的心情很好。
事情比他想象的要顺利,朝局剧烈的改变,也没有怎么波及民间,除了让百姓多一点谈资之外,别无更多。
终于,大局平稳,可以进入喜闻乐见的环节了。
数以千计的要犯,都在诏狱。
还有过万的从犯,关押在各处。
要处置他们,那可是一项相当庞大的工程。
而且这些卧龙凤雏,贪的五花八门,一本大明刑统,除了封面,他们几乎都干了。而且还有许多人,突破了刑统的范畴,逼着朝廷不得不修法,才能跟得上他们犯罪的进度,填补空白了属于是。
首先就是那位喜好玉石的都转运使樊光,他靠着三年多的时间,积攒下让马皇后都汗颜的玉石宝贝,这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瞧瞧,简直有辱皇家威严。
姚广孝递上去了千刀万剐,凌迟处死。李善长觉得太过分了,还是腰斩吧,毕竟还干脆一点。
结果朱元璋一样没有同意,他只是让人准备了木枷,然后把这二百多斤的玉石,都挂在了木枷下面。
本来木枷几十斤重,就相当恐怖了,又加上了二百多斤的玉石,这玩意简直能要命。
不得不说,朱元璋在收拾贪官上面,真的很有想象力。
没有法子,咱当和尚,流浪乞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忍着腹中痉挛疼痛,就想着怎么摆布他们,才好受一点。
现在机会来了,不下狠手,简直对不起老天爷。
这份沉重的木枷,放在两个肩膀上,没有一刻钟,就压得樊光忍受不了。
事先已经把他们吊在了一个木笼子里,双手绑在了架子上,动弹不得,然后再戴上沉重的木枷,坠上二百斤的玉石。
所有的份量,都加在了肩头上。
咔嚓!
一声清脆的断裂声,锁骨被压碎了。
樊光发生凄惨的叫声,可是很快他就叫不动了。
枷锁继续下压,断裂的骨头,插入肺叶中,鲜血顺着口鼻流出,凄惨无比。他就像是被抓住喉咙的鸡,渐渐失去了氧气,脸憋得铁青,失去了生机。
临死前的挣扎,让他拴在架子上的双手都脱臼了,皮肤撕裂,鲜血涌出,白骨外露。
这位贪的让老朱破防的男人,就被自己贪墨所得的玉石,活活压死。
这还不算完,老朱有下旨,把他们的皮剥下来,就用这些玉石,填充进去,单独展示!
别人是剥皮楦草,他是剥皮塞玉。
待遇还真是不一样!
几乎一瞬间,就成了报纸的头条热门!
百姓们奔走相告,喜悦不已。
而在还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都转运使同知腰斩,多达十三位的判官,有十二位处死,下面的书吏,五十多人砍头。这些人还只是两浙盐运使司……报纸上面,每天都有预告,告诉大家伙,陛下又杀到了哪里!
想看热闹的,千万别错过! 爱神直播48851987
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
朱元章在应天大肆铲除贪官污吏,杀得血流成河。
谁也没有料到,竟然变成了一道奇景。
居然有人包下了船只,从临近的城市,跑去应天观赏……扬州,苏州,松江,甚至是杭州,全都有。
加上报纸的宣传,让这个画风有点歪了。
不是什么洪武大帝天生好杀,残暴不仁,百官凄惨,官不聊生之类的……反而是陛下圣明,霹雳手段,菩萨心肠。
更有报纸上公然说出盐道官吏,自百姓身上,剥皮削骨,人人皆苦于盐价之高,人人皆被剥去一层皮。
如今陛下以剥皮斩首之法,对付贪官污吏,正是为天下百姓报仇,一还一报,报应不爽!
有报纸鼓吹,有民间的热情,加上盐价确实下降了。
张希孟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心有点多余了。
他很怕老朱杀戮过重,会有损民间声望,造成噤若寒蝉,又怕官吏离心离德,接下来要做事就麻烦了。
毕竟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不断推动,张希孟是想保护老朱的威望。
可随着情况发展,张希孟发现自己该进京去安抚李善长这帮人了。
没错,照这个态势下去,没准就发展成了老臣皆可杀。
盐道如此,粮道呢?
还有工部,刑部,苑马寺,太仆寺……最最要命的是,一旦老朱兴头上来了,那是真的会动刀子的。
毕竟历史上的郭桓桉,朱元章可是干过把六部右侍郎都给宰了的狠事。
不是说惩办贪官不行啊,问题是您老人家能不能搂着点,别杀六部,咱先杀三个,留下三个下一次再动手。
你下手这么狠,绝对会影响到朝局的,徐达和常遇春已经杀进了山西,蓝玉还在出征大漠,朱英也在进军云南。
这么多的战事,如果所有各部都乱了,那就真出事了。
张希孟觉得不能等了,他该给老朱送去消息,赶快让我进京吧!
我来帮你收拾残局吧!
张希孟把信送出去,结果让他意外的是,朱元章居然足足三天,没有回信。
开玩笑,平时都是当天秒回的。
姓朱的,你到底想什么呢?
张希孟真的怒了,他现在挂着北平留守的名头,属于戍边重臣,私自回京,那是要破坏规矩的。
姓朱的你好歹给我一道旨意,咱们还是要做做样子的,不然我可没法交代啊!
很不凑巧,张希孟就是等不到老朱的回信,他只能在扬州待着,焦急万分,坐立不宁,朱重八,你到底在搞什么鬼?
……
应天皇宫,朱元章的面前,一字排开,有三个小崽子。
朱标去了北平,在老朱面前,就剩下老二、老三,老四,其余的皇子还小,都穿开裆裤,老朱也来不及摆弄。
就连朱棣都刚穿上不漏屁股的裤子没几天,遑论其他。
朱元章盯着三个儿子,突然掏出了一份报纸,就让他们读。
报纸上的文章,正是写最近朱元章惩处贪官的事情。
老二接过来,没读几句,到了压死樊光,处死数十盐道官吏的时候,他明显语气惶恐,带着颤抖的音……
“怎么,你害怕了?”老朱澹澹道。
老二哆嗦着道:“天,天心仁慈,上天有好生之德,父皇乃是天下人的君父,孩子纵然不孝,也该适可而止。”
说完他跪了下来,把脑袋埋在地上。
老三眼珠转了转,竟然也跟着跪下,吭吭唧唧道:“求父皇仁慈宽宥。”
朱元章看着这俩货,尚佳的心情瞬间滑落到了谷底,他正要斥责,突然发现朱老四鬼兮兮的,还伸手指着朱老二的腰带。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