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冯国胜大吃一惊,“陛下,凉州苦寒之地,男人尚且生存艰难,女兵何以为生啊?”
老朱道:“不论男女,皆是大明子民。她们也有为国效力之心。更何况男耕女织,夫唱妇随,只有互相配合照顾,才能扎下根来,安安心心,守住疆土。”
冯国胜愣了片刻,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些女兵竟然是帮着他们解决最紧要的问题,想到这里,冯国胜大喜过望。
“臣代将士,叩谢天恩!吾皇万万岁!”
等他谢恩之后,张希孟才道:“冯将军,当初大唐安排兵将驻守西域,安史之乱以后,交通断绝,守军无法回来。他们驻守西域,直到白发苍苍,此心不改,最后被消耗一空。那是个很悲壮的故事。”
“这一次我们向西用兵,不管是男子汉,也有巾帼英雄,我们不光要拿回土地,还要生生世世,生息繁衍,永远以最好的状态,守住故土!你可要听好了,这些女兵不是去伺候那些糙汉子,不是给他们当侍女丫鬟……他们也是有军籍的战士,是去并肩战斗,你明白吗?”
冯国胜再三沉吟之后,用力颔首道:“将士一致,军民一致!要是谁敢欺负女兵,或者成亲之后,相公娘子闹起来,我一定严惩不贷!”
张希孟含笑点头,“就是这个意思!你先不要着急,稍微等几天,很快第一批女兵就会凑齐!”
冯国胜应了下来。
数日之后,应天百姓,扶老携幼,走出家门,向着最新落成的国史纪念馆而去。
在此之前,应天的将士,还有太学生员,悉数到场。
人群中间,朱棣,还有其余武学成员,都排着整齐的队列,凝视着前方。
一向作天作地的朱老四,此刻一语不发,神情肃然。
终于,冯国胜在万众瞩目当中,出现在百姓的前面,在他的身后,是那一块金灿灿的令牌。
张希孟已经等在了门前,他同样神情肃穆,引领着冯国胜进去,他们一直走到了一面画像之前,停下脚步。
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兄长画像,冯国胜拜倒在地,失声痛哭。
张希孟就在旁边默默注视着。
待到哭得差不多了,张希孟才请冯国胜出来。
等他们退出,又有人将一个红木盒子送到了张希孟手里,在盒子之中,正是朱元章让人打造的征西大将军之印。
张希孟对冯国胜道:“令归馆中,印出君上!公承接此印,当为国西征,凿穿西域,重现汉唐之盛!”
冯国胜立刻抱拳拱手,“冯国胜义不容辞!”
说完,他单膝点地,接下了大印。
刹那之间,军民百姓,齐声叫好,见证着了不起的一幕,继承遗志,继续开疆拓土!
人群中的朱棣,瞪大了眼睛……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原来自己的征西大将军,就是过家家,人家这个才是真的!
从纪念馆回来,朱棣默默在座位上又加刻几个字:立志成为征西大将军!
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
冯国胜接下了大印,扛起征西重担,就在临行之前,又被张希孟找上。
“这一次请你务必抽点时间,去上一堂课。”
冯国胜大为惊讶,忍不住道:“张相,我肚子里这点墨水,能给谁上课啊?再说了,我也没有准备啊!”
“用不着。”
张希孟笑着道:“就说你们经历过的事情,没什么难的。”
冯国胜只能点头,“那,那是给谁讲?”
“给武学,给一些孩子们讲。”
“孩子?”冯国胜不解。
“就是陛下新成立的武学,里面除了一群孩子之外,还略有几个特殊的,比如朱樉,朱棡……朱棣!”
冯国胜怔了好半天,突然惊呼出来,“皇子啊!张相,你莫要害我啊!”
张希孟瞪了他一眼,“我让你给皇子们讲讲西征的故事,这也算害你?你知不知道,为啥赵宋不尚武?为啥武夫总是被文人欺负,而没有还手之力?就因为输在了教育上,你们把影响下一代的权力,拱手让人了。尤其是至关重要的皇家第二代。你想想,假如皇子能够知道将士的不容易,了解武人艰辛。热衷武事,主张开疆拓土,那武将的处境又会如何?”
这话简直就是直接鼓动了,冯国胜怔了片刻,终于咬了咬牙,“下官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是必须打胜,这也是战场!”张希孟强调道。
冯国胜重重吸口气,用力点头,“末将遵命!”
接下来的任务的冯国胜,当真是怀着上战场的心,去了武学,和这群学生们,足足过了一个下午,这才离去。
当天晚上,三位皇子就被接进了宫里。
朱元章看了看他们,突然问道:“你们日后,想做什么?”
这一次出乎预料,一贯嚷嚷着要当征西大将军的朱棣没有说话,反而是朱樉和朱棡,咬着牙思忖了一阵,朱樉先说,“父皇,孩儿,孩儿想为将!”
“为什么?”
“为,为开疆拓土,为光大基业。”朱樉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冯大将军就是西凉王的兄弟,他现在就要继续打。以后太子哥哥做了皇帝,没法领兵,当弟弟的,要帮他打仗!”
朱元章盯着朱樉,突然笑道:“怎么不是帮着他欺负弟弟,别让弟弟抢走皇位啊?”
朱樉的脸刹那间红了,他咬着牙,都囔了半晌,突然道:“那,那是腐儒教的!他们不是大英雄,不是好汉子!勾心斗角,不是正途!”
“什么是正途?”朱元章继续追问。
“正途,正途就是让家业更大,让疆域更大,国家更强盛。做朱家的王爷,胜过赵家的皇帝!”朱樉鼓足勇气,大声喊道,彷佛要把胸中的郁闷,都吼出来一般。
朱元章看着他,突然一伸手,把朱樉揽在了怀里。朱樉惊喜莫名,已经有很长时间,父子之间,没有这么亲密过了。
“这些话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朱樉点头,“是自己想的,也有,也有母后教的。听了征西大将军讲课,孩儿,孩儿就明白了过来。”
老朱欣慰笑道:“是啊,你大哥去了北平,先生安排他瞧瞧越国公如何修烽火台,随后他就给咱上书,要求对将士更好一点。你听了冯大将军讲课,也立刻就明白过来。其实说明一个理儿,人世间的是非对错,并不复杂难懂……怕的就是心术不正,积重难返。更怕隔绝内外,若是身边皆是宦官文臣,奸佞小人。多好的孩子也没用啊!”
朱元章感叹之后,摸了摸老二的头,笑道:“你今年也十岁了,父皇封你为王,秦王,你看如何?”
朱樉一愣,“孩儿,孩儿想去凉州!”
老朱忍不住大笑,“好志气,不过你现在还小,本事也不行。你在武学里面,好好学本事,先学会领兵打仗,然后去关中之地历练,懂得了民情,会治理百姓,学到了文武双全,到时候父皇准许你带兵向西,开疆拓土。到时候划出一个大大的秦国给你,也是理所当然。”
朱元章说到这里,脸色涨红,显得有些兴奋异常。
“成吉思汗起家的时候,手下将领,哪怕是奴仆,都个个能征善战,相当了得。咱手下诸将,武略杀伐,不弱当初的蒙古人。唯独成吉思汗子孙后代,尽皆骁勇善战,灭国四十,打下偌大江山,建立无数藩国。可谓一时天骄。咱们心自问,却是有些不如!”
老朱笑道:“身为皇子,能愿意吃苦,愿意领兵开疆拓土,有朝一日,我朱家子孙,未必不如孛儿只斤氏的后代!”
“朱樉!你跪倒听封吧!”
朱樉略怔了怔,急忙跪倒,叩谢皇恩。
随后老朱又看了看老三朱棡,“你二哥受封,你可有什么想法?你也想领兵吗?”
“想!”朱棡道:“父皇,听闻河西之地,水草丰美,野马成群,天高地阔,无穷无尽。冯大将军还说,那里有许许多多的部族,风俗同中原迥然不同,可都是真的?”
朱元章微微点头,“自然是真的,不过道听途说,到底不足为凭。想要真正弄清楚,还要亲自去看过才行。咱也加封你为晋王,好好学本事,以后同你二哥一起领兵,天地辽阔,随你们去见识!”
朱棡连忙趴在地上,砰砰磕头。
这一次终于到了老四朱棣,朱元章没急着问话,而是仔细打量这个儿子,不论是眉眼之间,还是神情气质,朱棣差不多是最像老朱的一个孩子,比朱标还像。
“老四,你嚷嚷着要当征西大将军,现在征西大将军有了人选。你二哥和三哥也都封了王,还是秦王和晋王,以后征西大任,落到了他们身上。你可有什么想法啊?”
朱棣稍微愣了下,就道:“征西大将军是打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他们要是不行,自然要让给我!”
朱元章语气加重,怒道:“怎么,你还要跟两位兄长争?”
“不是和他们争,是要救他们!”
“救他们?”
“对啊,万一他们太废物了,被西域的狼虫虎豹吃了,让敌人打得屁滚尿流怎么办?不还要孩儿救他们吗!”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