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张相啊!
你没事跑来看戏干什么!
罗贯中是惊讶不已,他稍微平静心情,再抬头,正巧坐在张希孟另一边的朱标也往这边看……他也认识老罗,还冲着他挤出个大大的灿烂笑容。
罗贯中怔了好一会儿,眼珠子差点掉下!
太子也来了!
我的天啊!
这是什么福气啊?
看个戏都能碰上这两位,怎么这么巧啊?
罗贯中想不通,也只能强压着激动,老老实实看吧!
至于想抄写几句戏词的打算,也扔到了九霄云外。
这要是因为自己的举动,暴露了这两位的身份,那可就罪莫大焉。
罗贯中只能背着手,像个乖宝宝似的,一双眼睛,盯着戏台上,余光还要不时扫张希孟。这戏看的,实在是太考验水平了,一场戏看完,估计能看出二百五十度散光来。
相比起老罗的心惊肉跳,台上就演得神采飞扬多了。
所谓狸猫换太子,说的就是宋真宗朝,刘妃和李妃同时怀孕,谁能生下皇子,谁就会被立为皇后。
李妃生下男婴之后,失血过多,昏厥过去。
此时总管郭槐和接生婆一起做手脚,用剥了皮的狸猫换下皇子。
而刘妃又把这个皇子交给了心腹宫女寇承御,让她处理掉。
寇承御心知这是皇子,不舍得加害,就隐藏在树丛里面,恰巧老总管陈琳路过,他原是给八王送寿桃,寇承御知道他忠心耿耿,就仗着胆子出来,把事情说了一遍。
陈琳当即把皇子放进了装寿桃的盒子里,带去给了八贤王。
这就是上半场,狸猫换太子。
总体上讲,就是个古早版的后宫甄嬛传,属于宫斗戏的开山鼻祖。
很显然,这出戏有许多不合常理的地方。
比如降生皇子,为什么只有总管和接生婆?
负责起居注的官吏在哪里?
御医在哪里?
还有宗正寺,他们不需要见证皇子诞生吗?
最最紧要,皇帝自己又在哪里?
在这么多人的见证下,又怎么拿狸猫换太子?
很显然这是个不可能的事情,倒不如等着皇子生下来,想办法下药害死,来得方便。
当然了,作为开山之作,不能要求这么多。
毕竟这出戏已经具备了宫斗剧的雏形,恶毒的贵妃,奸邪的太监,忠诚的小宫女,颇有侠义心肠的老太监……这种主要人员的设定,哪怕到了后世,也依旧适用。
而且李妃善良被害,陈琳和寇承御忠肝义胆,救护皇子。加上皇子流落出去,如赵氏孤儿一般。
接下来就要看皇子如何复仇!
一个上半场,噱头十足。
张希孟看得津津有味,罗贯中是一身臭汗,朱标也没说什么,因为真正的问题在后面。
果然进入中场,刘妃原来生育的皇子早夭,真宗皇帝不得不过继八王之子,给自己当太子。
而这个八王之子就是当初送出去的皇子。
此时的刘妃已经是皇后,她觉得皇子身份可疑,当即叫来寇承御……狸猫换太子的第二场,叫拷打寇承御。
刘皇后逼问事情真相,寇承御抵死不认,陈琳掌刑,打死了寇承御。
转眼又是十年,此时皇子已经长大了,而当初被陷害的李妃, 死里逃生,从冷宫跑出来,去了陈州,在破瓦寒窑乞讨为生。
而此刻陈州发生了灾荒,李妃命悬一线,恰逢包拯陈州放粮,遇上了李妃,把当年的事情告诉了包拯。
包拯带着李妃返回了开封,此时真宗已经死了,皇子顺利登基。
包拯定计,让郭槐说出真相,同时陈琳又给作证,逼着刘太后自尽而死。
第三出戏,也叫草桥断后!
李妃顺利回宫,和儿子团圆,被封为太后。
甚至李妃流落民间,收养了一个干儿子,这个干儿子也成了干殿下,可谓是皆大欢喜,普天同庆。
坏人都死了,正义得到了伸张。
忠臣义士,扶保大宋。
这个经历坎坷的皇子,就是大宋在位时间最长的宋仁宗。
戏演到了这里,所有演员上台,最后要来个大团圆。
到了这时候,那个饰演陈琳的老生,就念了起来,大概的意思,大宋朝有忠臣义士,圣君贤臣,哪个丧尽天良,胆敢狂言,说大宋无人!
哪个狂言?
狂言之人,不就在台下吗!
一场好戏,张希孟脸上含笑,从里面走出来,朱标在后面紧紧跟随,罗贯中也跟了过来,他不知道张希孟会怎么处置!
“先生,你看要不要把这些唱戏的人,立刻抓起来?朱标杀气腾腾,“治他们一个妖言惑众的罪!”
张希孟一愣,笑道:“这样不好,殿下要是有心,就把他们请到宫里……这不是陛下要过生日了,给陛下演演,也请皇后瞧瞧!”
朱标眨眨眼睛,突然伸出大拇指,“先生高见!”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话,永不过时
一场戏看完,朱标回宫,罗贯中也不知道该走还是该留……张希孟看着他好笑,干脆叫他到家里,请客吃饭。
“老罗,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到你了,忙什么呢?”
罗贯中老脸微红,“那个,那个在地方上走走,多看看风景名胜啥的。”
张希孟一怔,“这是好事情啊,文艺创作,自然要四处采风,你,你脸红什么?”
“那个……我,我就是去东岭关,汜水关,洛阳关等地瞧瞧。”
“哦!”张希孟意味深长道:“那你花的时间可不能短了啊?”
罗贯中愕然,随即明白了张希孟的意思,老脸越发如血一般红,太尴尬了。
好在张希孟没有再多说什么,两个人到了张府,花厅那边已经准备好了酒菜,江楠把时间算得很准。
张家老二也在这里,这小子和他大哥白白净净,瘦瘦长长的不一样,小家伙虎头虎脑,肥嘟嘟的脸蛋,全都是肉,让人恨不得捏上一把。
对了,张家老二叫承天……这个名字着实有点大。
据说张希孟取名之后,有人还传言说张相野心勃勃,有篡位夺权的心,不然怎么管儿子叫承天……
结果让老朱听到之后,这位啥也没说,竟然没发怒,而是让说这话的人,抄两万遍易经!
没错,这俩字也出自易经。
老大是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老二这里是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老朱家这帮孩子,只能在五行里面打转转儿,张希孟的心可比朱元璋大多了,六十四卦,除非能像周文王,或者中山靖王那么能生,不然六十四个,足够使用了。
张希孟抱着沉甸甸的二儿子坐在了旁边,然后笑着给罗贯中倒酒。
“老罗,咱们一起看了这一出戏,你有什么想说的?”
罗贯中神色凝重起来,“张相,我,我有些话,说出来,只怕会得罪人啊!”
张希孟一笑,“这大明朝,还不至于颠倒黑白,混淆对错,只管说就是。”
罗贯中深吸口气,“张相,这些年了,咱大明朝最善于宣传,彼时还没有立国,咱们就有那么多艺人,拍戏,演戏,四处演出,所到之处,老百姓都翘首以盼。有人甚至提前一天过来排队看戏。那是何等热闹啊!可,可自从立国之后,十来年了,倒是鲜有好的作品了。那些老的戏也演得次数多了,不如以前。吴提举又去了凉州,京城里面,也失去了一面旗帜。”
“现在倒好,公然有人演戏,替赵宋说话,嘲讽……嘲讽詈骂张相,着实是太不应该了,应该整顿!”
张希孟点了点头,“罗先生所讲,确有其事。不过我想问问你,这部宋史修成之后,民间到底是怎么看?是不是修的过分了?”
罗贯中微微怔了怔,“张相,其实这里面的事情,还是落在那些人的评价上面……比如欧阳修,比如苏轼等人,他们觉得张相的评价过了。”
张希孟一笑,“那你呢?老罗,你有什么看法?”
罗贯中再度沉吟,最后还是道:“张相,很多人都说,有关狄青这个案子,您,您有失公允。狄青一介武夫,官居枢密使高位。他这人不太会做官,得罪两府宰执,尤其是跟范仲淹,韩琦闹翻,最后欧阳修上书弹劾,也只是外放,甚至给他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衔,着实算不得陷害啊!”
张希孟脸上依旧带笑,“老罗,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建议你,多跟令师施耐庵学学,论起写,你的技法或许在令师之上,但是论起看事情,就不如令师深邃了,尤其是在人性上面,你还差了许多啊!”
罗贯中悚然,连忙道:“请张相指点!”
张希孟笑道:“你说狄青不会做官,得罪了范仲淹,又跟韩琦有怨,最后只是被贬,算不得什么……你听来的这套说辞,且不论对错,我似乎在哪里听过!”
“听过?”
“对!”张希孟点头,“当初我建议给完颜构立跪像的时候,就有人认为岳飞不会当官,不合时宜,甚至卷入储位之争,最后凄凉收场,虽然可悲可叹,倒也是无可奈何。”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