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朱标忍不住松了口气,“果然是苍天庇护!”
  说完之后,他转身冲着江楠,深深一躬,“师母,多亏您了!”
  江楠道:“不管是水痘还是天花,都是外面沾染的,源头还是要查。小殿下这边,让御医盯着,别让他抓挠,药不必乱开,给点温补的就好。主要是让乳母过来,尽量让他吃东西。”
  朱标连忙答应,这一次常氏也不敢乱哭了,只是神情讪讪。
  大约过了半天时间,皇孙身上的红疹出的不多了,确实只集中在头部和躯干,四肢并没有出现。
  随后有个宫女上报,她在数日前,返回了家中,家中有个年幼的妹妹,也在脸上出了几个红疹子,家里人说她碰了不干净的东西,晚上烧了点纸,也就好了,并没有往那上面想。
  查!
  朱标果断下令,一番追查,确实查出了几个感染水痘的孩子,他们症状普遍很轻,没有几天就过去了,也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朱标稍微松了口气,皇孙这边,到了第二天,情况好了不少,烧也退了,孩子也吃东西了,就是红疹尚在,小家伙总是喜欢挠。
  朱标过来看的时候,江楠正抱着小皇孙,把他两个胳膊夹起来,不许他乱动。小家伙皱着眉,在江楠的怀里睡着,但不时扁扁嘴,显然睡得不踏实。
  朱标只能用最轻微的声音,“师母,没事了吧?”
  江楠微微颔首,“应该没事了,总算有惊无险。”
  就这样,到了第三天,小皇孙总算是恢复了正常,除了蔫头耷拉脑,精神头儿不济,别的都还好,红疹也结痂脱落,只有浅浅的痕迹,看样子要不了多久,就会消失殆尽。又是一张白白净净的小脸,不用担心破相。
  这几天下来,也把江楠折腾够呛。孩子刚染病,常氏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自己先没了半条命。
  等孩子确定情况,她也病倒了。
  蓝氏也不是个能指望的,至于吕氏,她倒是挺有心机,但比常氏年纪还小,担子就只能落到江楠身上。
  “不管怎么说,孩子没沾染天花,一切都好。我也算能跟陛下,皇后娘娘,还有张相交代了。”
  江楠说着,长长出口气,也是难掩疲惫。真要是出了事,这三人都不会答应的!
  朱标除了拜谢,还能说什么?
  “师母大恩大德,弟子铭刻肺腑。”朱标顿了顿,“师母,这一次确实是水痘,但那个宫女回家之后,就沾染了,她自己没事……是不是有些蹊跷?”
  江楠怔了怔,“这话本不是我该说的,宫中事情,最为复杂,现在皇孙无恙,不好横生枝节。但是殿下需要小心啊!”
  朱标点头,“弟子明白。”随后朱标又道:“师母,我这里还有一件事,不知道您能不能指点一下?”
  江楠若有所思,笑道:“不会是朝政吧?有关政务的事情,还是跟李相公谈,比较妥当。”
  朱标一愣,随即道:“师母,师父在京之日,我也是先跟师父通气的。”
  江楠无奈苦笑,“好吧,那就说说。”
  朱标道:“我前些时候,下令以呢绒给学堂的生员们制作衣服,算是移风易俗。随后我想起来,往年会有十万匹红布,留着给学生做衣服。因此想让他们把这批布提走,结果却发现布匹损坏严重,很多布匹掉色,酥脆如纸,根本没法做衣服!”
  朱标斟酌道:“十万匹布,就算按中等布匹算,那也是七十万贯,甚至更多!”
  江楠眉头微皱,随后道:“历年来,这种盗卖的案子,层出不穷。殿下要想办,就必须以霹雳手段,立刻封存仓库。如果迁延日久,只怕就查不出什么来了。”
  朱标想了想,点头道:“师母提醒的是,我明白怎么做了。”
  江楠出了东宫,回去休息。
  转过天,朱标就下令中书省,皇孙身体康复,他要去太庙降香……李善长等人不觉有什么,也就跟着出来,这群人中间,还有刚刚升任吏部尚书不久的吕本。
  朱标笑道:“距离吉时还有两个时辰,大家随我去个地方吧!”
  说着,朱标在前面领头,不待众人反应过来,队伍一转,就直奔户部仓库而去,李善长突然一愣,随即意识到了什么,好啊,不愧是陛下的儿子!真够果断的!


第七百五十章 果断处置
  李善长人老成精,尤其是朱元璋、张希孟,加上马皇后,全都不在京城,试问谁还是他的对手啊?
  老李这段时间,可是很逍遥自在。
  他利用考评期满的机会,擢升汪广洋为副相,特进光禄大夫。名义上让汪广洋高升了一步,但随后就把吏部尚书给免了。
  经过公推,由刑部尚书吕本转任吏部尚书。
  按理说是尚书平调,没什么稀奇。
  可稍微看看吕本的履历,就让人浮想联翩了。
  吕本半年前,才从刑部侍郎升任尚书。要知道,同部的侍郎直接升任尚书,是非常少见的。
  更何况又短短时间,升任吏部尚书。
  完全打破了常规。
  虽然在张希孟的操持下,大明的人事大权是落在门下省手里。但是门下省的考评只是作为基础,属于把关看门的。
  门下省说你不行,那你一定不行。
  但是你到底能不能行,还要看中书省的。
  尤其是想成为一部尚书,或者牧守一方,中书省才是关键。
  这也是张希孟和李善长之间的默契。
  而中书省这部分人事权力,就是左丞相和吏部尚书分享。
  吕本能被推到这个位置,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女儿也嫁给了太子朱标,就是侧妃吕氏!
  捋清楚这条线,也就明白过来,随着太子朱标出任监国,加上皇长孙出世,东宫行情看涨,已经有人开始下注了。
  毕竟整个朝堂,可以不在乎谁登基继位的,只有张希孟一个。
  哪怕是李善长,他不在乎,但也不能给子孙惹祸。
  至于吕本的行情为什么会上涨,道理也不复杂,太子正妃常氏,她是常遇春的女儿,武将勋贵都盯着呢,根本没有多少空间。
  就只能从侧妃下手。
  事情就是这样,只要收益足够大,哪怕再危险的事情,也有人想尝试一下。当然了,这倒不是说有人就要害皇孙。
  毕竟才几个月的小娃娃,死了也可以再生。关键是要把这个根基破坏掉。
  要一点点让周围的人,失去希望,放弃支持,只要持之以恒,废掉所有基础,到时候轻轻一推,也就轰然倒塌了。
  这种事情在史书上比比皆是,都不用费力气,遍地教程。
  李善长自然是不屑于参与这种事情的,甚至他要是凑热闹,没准还把大家伙都给提前拉下水。
  但是老李端居中书,又岂能不知道!
  这些日子,去吕本那里拜门的官吏不少,听说私下里他们还有个诗社。
  除此之外,前些日子,太子调了一批户部库存布匹,发现了问题,老李也是知道的。本来李善长觉得朱标会压下来,或者把事情交给自己。
  毕竟他还只是监国,这么大的事情,不方便捅出来。
  但是朱标竟然借口太庙祭拜,直扑户部,这分明是掀起大狱的节奏。
  出手之果决,颇有老朱的风范。
  再加上皇孙突然染病,鬼也看得出来,朱标是借题发挥,想要出一口怨气。
  这把火会烧到谁的头上,不言自明。
  李善长深吸口气,没法子,不是俺老李不愿意救你们,实在是智商太低,性子太急,一点都不能等。
  爷爷还在盛年,太子都没转正,你们往皇孙身上使劲儿干什么?
  真打量着要改朝换代,这么急着下注?
  李善长一肚子鄙夷。
  其实老李这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朝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像张希孟那种,属于超然物外,皇帝都无法奈何的,完全是个意外。
  而李善长这种,早早追随辅佐,稳居相位,笑看风云,已经站在了历代臣子的顶端,他在乎的只有朱元璋,哪怕朱标面对他,都要客客气气。
  这就是李善长的底气。
  而李善长之下,有一批臣子,诸如汪广洋、胡惟庸、罗复仁、毛贵等等,这属于老朱用的臣子,他们对朱标保持尊重即可,不必太过卑微。
  可大多数臣子,都远远达不到这三个层次,人都要活着,想安然无恙,不至于被洪武大帝做成人皮枕头,就要有个靠山。
  太子身边的人已经很多了,投资皇孙,也是个可以接受的选项。
  虽然时间久一点,但只要成了皇孙的人,至少能保证自己安然无恙。
  要不是有这一层在,为什么有人提前那多年,鼓吹“好圣孙”啊,当真以为是天命所归啊?
  还不是拿捏住了皇孙,给自己增加一张护身符。
  这种官场玩法,李善长早就看不上了,但是依旧有很多人,乐此不疲,玩得十分高兴。
  瞧着吧,以为上位不在京城,没有人能对付你们,这回就让人畜无害的太子爷,给你们上上课吧!
  短短的一路上,李善长盘算了一大堆东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