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下药重了吧,拿畜牧的份量来给人喝,不拉硬屎才怪。”厨子心里暗道,又好奇地问:“你的脚咋回事?前段时间见你还好好的。”
兽医有点不好意思地道:“俺前几天给一头母牛看病,那头母牛怀了小牛,好几天没排泄,俺就给母牛开了一剂药。”
“那母牛拉了没?”
“拉了,把牛崽子也拉出来了,早产,没活成。”
“哎哟,你肯定又下重药了。”
兽医轻咳一声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嘛,这很正常的事,岂料那牛主人脾气火爆,竟然狂殴了俺一顿,俺的腿也被打折了。”
厨子倒吸一口冷气道:“出手也太重了吧。”
“没事,他把母牛赔我了!”
李淳风不由啼笑皆非,这来应募的都是些什么人啊,跟他们一起排队也太丢价了,要不是心中有疑惑迫切待解,他都忍不住想掉头离开了。
“对了,道长会不会看相算命?”厨子转头对着李淳风道:“给俺算一算,俺今日能不能募上吧?”
兽医连忙道:“也给俺算一算吧。”
李淳风连忙道:“抱歉,贫道只会观星相,并不会给人相面。”
兽医和厨子闻言大失所望,暗暗嘀咕这道士水平不行,竟然连相面都不会,能募上就有鬼了。
排了大半小时的队,终于轮到前面两位“卧龙凤雏”了,结果自是没聘上,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
“道长轮到你了,请告知姓名和贯籍。”负责登记的小吏目光望向李淳风,后者连忙走上前道:“贫道李淳风,岐州雍县人氏。”
“有何本领?”
“贫道擅长星相术数,占卦算命,风水勘舆也懂一点。”
小吏不由眼前一亮,府里正缺这样的人才,连忙恭敬地道:“李道长里面请。”说完亲自领着李淳风进门去。
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把祭祀和军事视为国家的头等大事,祭祀甚至还排在军事的前面,可见古人把祭祀看得有多重,而作为主持祭祀的神职人员,自然也备受尊敬。
且说李淳风进了门,来到前院中,便见这里摆放了很多器物,除了十八般兵器,还有石锁、铁锅、犁耙等等,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不少人正那参加测试。
李淳风并没有院子中停留,因为他被带了进客厅,这里就安静多了,划分成几个区间,每个区间都摆放了桌椅笔墨等,而且安排了考官,应该是招聘文职的地方。
“李道长,又见面了,请坐吧!”崔九龄微笑着招呼李淳风坐下。
李淳风见到崔九龄,并不感到意外,先是稽首一礼,便在桌子前面的木凳上坐下,微笑道:“还请大人赐教。”
崔九龄忙道:“在下崔九龄,表字延庆,李道长可以称呼在下表字,或者小崔也行。”
这位李道长可是高大人特意交待留意的,崔九龄自然不敢怠慢,不过高大人还真是料事如神,李道长竟真来应募了。
李淳风微笑道:“不敢,还请崔公子出题考核。”
崔九龄点了点头,取出一张纸道:“这里有一道术数题,麻烦李道长解答一下。”
只见那纸上画着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而圆则是三角形的内切圆形,已知三角形的边长,求内切圆的面积。
很明显,这是一条几何题,难度中等吧,需要用到勾股定理和圆周率,早在隋朝前一百多年的祖冲之已经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七位了,而勾股定理的理论更是早在商朝就有,所以,只要李淳风不是滥竽充数,应该能解答出来,当然,过程也许有点麻烦,毕竟解答过程还要用到不少几何定理,像三线合一,四心合一等等。
李淳风皱眉思索了很久,正当崔九龄以为对方不会时,前者终于拿起了笔,写下了一个数字。崔九龄愕了一下,连忙看了看答案,喜道:“恭喜道长,你算对了。”
刚才李淳风迟迟没有动笔,崔九龄还以为李淳风压根不会,敢情人家把答案也心算出来了,厉害厉害!
李淳风微笑道:“侥幸侥幸!”
“能不能请李道长把计算的过程也写出来?”崔九龄道。
“这个有点麻烦,不过要写出来也没有问题,复杂一点而已。”李淳风说完便开始作图,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张宣纸,最后才得出了结果。
崔九龄轻咳一声道:“果然挺复杂的!”
李淳风奇道:“莫非崔公子还有更便捷的方法?”
很明显,李淳风对自己解题方法充满了自信,他不相信有比自己还要简便的方法。
崔九龄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取出了高不凡提供的那份答案,道:“李道长可以参考一下。”
李淳风接过一看,上面的阿拉伯数字顿时让他懵了,疑惑地问:“这是什么符号?见所未见,不过看着的确挺简便的。”
崔九龄笑道:“这些数字符号是咱们留守大人发明的,能让书写和计算更方便快捷,道长请看,这是0、1、2……”
崔九龄给李淳风简单地介绍了十个阿拉伯数字的读法,后者功底深厚,一听就明白了,也立即意识到这些数字符号的巨大妙用,简直就是颠覆性的发明啊,太了不起了,禁不住欣喜若狂,别的先不说,光就是书写方面就比用汉字方便了不知多少倍。
“高大人真是天纵奇才啊!”李淳风不由啧啧感叹。
崔九龄笑了笑:“这算啥,等你真正接触高大人久了,道长你会发现咱们高大人是如何的高深莫测。”
李淳风目光一闪,低下头仔细看高不凡提供的那份解题过程,弄懂了数字后,他倒是勉强把求解过程看懂了,轻吁了一口气道:“贫道今日算是受教了。”
崔九龄又问了李淳风几个关于天象的问题,发现后者对答如流,便站起来道:“恭喜李道长通过了,以后咱们便是同僚,李道长请跟我来。”
崔九龄说完便带李淳风去见了长史魏征,魏征又复试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这才彼此重新见礼道:“李道长日后便暂任军谘祭酒一职,月钱五千钱。”
李淳风暗松了口气,要进这幽州府还真是不容易呀,没有点真才实学还真进不了。
“魏兄可否为贫道引见高大人?贫道有些疑问想请教一二。”李淳风道。
魏征捋须笑道:“李道长不用着急,大人正忙着出兵之事,等他闲暇了,自然会接见李道长。”
李淳风心中一动,忙问:“可是往南用兵?”
魏征轻咦一声道:“李道长如何得知?皇上日前已经下了圣旨,命大人率军南下高鸡泊,协助杨义臣围剿高士达和窦建德。”
李淳风顿时想起袁天罡说过高不凡近期会有一劫的事,心里不由打鼓了,往南用兵,难道高长卿这一劫就应在此事之上?
魏征见李淳风面色有异,便道:“李道长缘何此等表情?”
李淳风道:“贫道刚才掐指一算,发现高大人此行十分凶险,魏兄最好提醒高大人多加小心。”
魏征和崔九龄相视一眼,面色都有些变了,忙问:“可有化解之法?”
李淳风摇头道:“劫有正劫和偏劫之分,偏劫尤可避,正劫却避无可避,只有应劫一途,唯有小心谨慎罢了。”
第528章 后路
大业十二年,三月十八日,高不凡正式祭旗出兵了,这个日子是幽州府新任军谘祭酒李淳风选定的黄道吉日,而且祭旗仪式也是他主持的,别的且不说,反正一通仪式下来,顿觉高大上了许多。
祭旗仪式完毕,大军正式开拨,由小将卢升率领三千兵马作为先锋,高不凡则率领三千兵马居中调度,而徐世绩率领三千人在后面策应,以防不测。
经过十天的行军,卢升率着三千先锋军抵达了平原郡的长河县,距离杨义臣部的军营十里外扎营,然后便率着数十亲兵前往拜见杨义臣。
话说自从前年八月份,窦建德用苦肉计斩杀涿郡通守郭绚后,威望大振,而东海公高士达的势力也为之大增,重新从高鸡泊中杀出来,在平原郡一带攻城掠地,几乎占领了整个平原郡,人数也发展到了五万左右。
可惜好景不长,很快,朝廷便派了老将杨义臣前来围剿。杨义臣虽然垂垂老矣,但却老而弥坚,率着两万精兵刚到高鸡泊不久便击败了孙安祖,并将其斩杀了,孙安祖逃散的部下都投奔了窦建德。
杨义臣扫清了孙安祖、铁砧儿等几股实力较弱的盗匪后,便开始对高士达用兵了,连战连捷,从高士达的手中收复了几座县城,吓得高士达赶紧收缩战线,屯兵于平原县一带,与杨义臣形成对峙之势。
然而今年进入二月份后,形势却发生了变化,杨义臣的攻势突然放缓了,有传言称杨义臣病倒了,而且还病得不轻,一直在营中卧床休息。
高士达得闻后大喜过望,趁机发动进攻,竟然真的打了几场胜仗,重新占领了平原县北面的长河县,并且把杨义臣逼到了高鸡泊边缘。
且说小将卢升到了杨义臣的大营,很快便得到后者的接见,不过杨义臣形容憔悴,一脸的病容,似乎真的病得不轻。
相似小说推荐
-
二十七载 (Rongke) 起点VIP2023-01-31完结202.48万字 7.59万总推荐世界正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风云年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
-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起点VIP2022-09-29完结297.8万字 24.07万总推荐元末濠州城外,朱元璋捡到了一个少年,从此洪武皇帝多了一条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