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塌革族本来也是一个不小的群族,他们本来也正受到更加靠西方的其他族群挤压才不得不往东南迁徙,因此这种消息和技术将会以几何方式传播。
一两年时间,说不定千里之外的部落都会知道,在东南方向,有一个强大而富庶的巴族,他们拥有神灵居住的神庙,拥有五位大巫,拥有四个庞大的族群,会建造神奇的房屋,会畜牧耕种,会制陶织布,会冶炼青铜,会打造马车……
总之就是,随着联系的部落越多,消息传播的就会越快越广。
而徐晨不可能每次都等到像塌革族这样主动前来,而是需要主动出击打探。
他费尽心思训练这些猎人,分配野马、装备青铜刀剑和匕首等武器,目的主要是开疆拓土征服更多的部落,扩大巴族的影响,而不是让他们天天吃饱喝足变成为一群无所事事的打桩大力士,除开夯女人就找不到正经事做。
而猎人对外探索扩张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打探各部落之间来往的地形,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修路做好前期准备。
徐晨相信,在见证了巴乌两族修建的马路和来往通行的马车之后,所有部落都会动心。
徐晨也不需要他们修通连接所有部落的道路,只需要先修建两三条主干道,然后再慢慢完成通往各部落的支线道路。
甚至主干道徐晨都大致有了规划。
第一条就是从巴族-乌族-季族-苍族-恰族-拱火族-季苍河口。
第二条就是恰族-曲族-昆族-夜火族-夹族等拱火盆地西南往东南方向半圈分布的几个部落。
恰族就是这两条主干道的交叉节点,将来还可以往西延伸出去一条通往有穷族和塌革族的主干道。
另外还有从拱火族-夹族-五鬼族恶魔谷的一条路,未来可以往东延伸至刺叉族。
第三条,则是单独在乌龙江南岸的羽公联盟所属部落,徐晨上次去过,每个部落的位置他都已经清楚,也可以修建一条连接其中四个部落的主干道,从羽公族一直到蒙族,剩下的毛吞族和其他四个部落,则都散布在这条主干道沿途附近,可以单独通过支线连通。
等到几条交通主干道完成,就完全打通了陆地上几乎大部分部落之间的交通联系。
然后在季苍河口修建一座中转交易码头,羽公族就能通过河流与拱火盆地甚至直接和乌族巴族来往交流。
如此一张简单的水陆两线的交通网格局就大致完成了。
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吃着美味的咸鱼烤肉,喝着细腻软滑的麦豆杂粮粥,就着咸酸可口的腌酸菜,再舔一小口美味的藤果酒,所有参与讨论的一群军官皆都美醉了。
不光是食物美味,还有美酒佳肴,另外徐晨为他们描述的这番宏伟蓝图也让一群家伙群群情激动热血沸腾。
一想到这么多部落之间都会有宽阔平整的大道相连,不惧水患来往通畅,骑马坐车能够奔跑如飞,所有人都嗷嗷叫唤着表示回去之后一定会尽快去打探路径,保证不会误事。
然后有些家伙话还没说完就一头栽倒地上,满嘴喷着酒气醉的昏天黑地。
第440章 一个锡碗
随着巫主大会落幕,前后热闹了七八天的巴族山谷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河滩上密密麻麻都是煮饭的土灶和一堆堆篝火燃烧之后的灰尽。
搭建帐篷之后遗留下来的大量草木树枝,也是散落数里。
热闹之后的满地狼藉,需要巴族人慢慢去收拾整理。
坐在自己的房间,透过大院大门看着河滩上族人忙碌着用马车和人力板车将这些遗留下来的柴草垃圾清理运走,徐晨脸皮抽搐,更加让他坚定了要尽快把大会主场搬去拱火盆地的打算。
不过要完成这个任务,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毕竟拱火盆地自己不太熟,来去路途遥远交通困难,许多事安排起来不如在巴族这样方便。
首先就是修路,这件事昨天已经安排好,各部落的军官和猎人首领回去之后就会安排人出门打探路径,加上大致方案已经有了,等他去视察过后一些条件允许的部落之间的路很快就能开工。
不过要修路就需要大量的工具,铜斧铜刀铜锯锄头镐头,只有大量配备这些青铜工具,工程才会更加快当,只不过眼下铜库存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不到两百斤。
另外木炭也已经消耗殆尽。
因此要想大规模修路,还得先冶炼更多的铜才行,烧制更多的木炭,眼下秋冬时节正是采掘冶炼金属和砍伐烧炭的黄金时间,不然春天要忙着耕种,夏天暴雨连绵,这两项工程都会停下来。
徐晨收回眼光,看着桌子上摆放的一个歪歪瘪瘪银白色的锡碗。
这个碗做的巨丑无比,与旁边徐晨自己制作的几个锡碗锡杯等锡器比起来,简直像丑小鸭混进了天鹅群,让他有一种目不忍睹的惨烈感。
与其说是碗,不若说就是一个凹型的锡块。
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金属容器,可用来吃饭盛水装东西,可以代替陶碗当做生活用具。
而且这碗比陶碗结实耐用,就算摔地上也最多更瘪一些而已,绝对不会像陶碗一样一摔就碎。
这是有穷族大巫在巫祝大会结束离开的时候才送给他的。
当时他还错愕许久,但看着有穷族的大巫似乎略带谦卑但又充满异样情绪的讨好笑容,他知道有穷族终究还是外族,对于锡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从教有穷族开始采矿冶炼锡开始,徐晨就知道他们终究会发现锡更多的用处,但没想到他们发现的这么快,这才短短不过大半年时间,竟然就开始学会了用锡来制作器具。
这个碗一看就是用一整块锡用石头慢慢敲打出来的,厚薄不匀,器型歪瘪,在他眼中一无是处,但这个发现却让有穷族从纯粹的原材料供应商开始变成制造商,具有了一定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或许,他们是想用锡制造成器具来和拱火族与巴族交换更多的物品。
其实有穷族有这个创意和想法,徐晨并不十分惊讶,因为这是迟早的事,锡的性质柔软延展性好易于加工,很容易就能研究出来。
就像当初他在五鬼族和去世的大巫商量冶炼铅的时候,她也提出过是否可以用铅来打造饮食器具的想法,不过被徐晨提议有毒之后放弃了。
但锡是没有毒的,因此锡碗从理论上来说,要比陶器更好,当然也更贵,毕竟锡的冶炼和锡器的加工都比陶器复杂缓慢多了,但这东西的出现,也标志着有穷族开始脱离自己的掌控,他们想要利用锡来提升有穷族的实力。
以后有穷族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积极的把冶炼好的锡都送到拱火族了,毕竟可以加工成更加高级的物品用于交换。
但是,徐晨忍不住嘴角微微又抽搐了一下。
想的很美好,但实则并不会如有穷族那样所料。
锡器的确结实,也能做的非常精美,但对于眼下这些穷的吃土还在为衣食挣扎的所有部落来说,锡器并不是必须品。
当然,这些锡本来也不值钱,但做成锡碗就有了价值,为了将其变成真正的财富,有穷族可能将其卖和陶器一样的价格,一张兽皮一个两个也不成问题。
因此未来,有穷族或许能利用锡器涨一波财富。
只是这种代价略有些大,会消耗不少的人力和时间。
徐晨在心里反复思量,要不要对有穷族进行打压一下,但捏着这个锡碗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先放他们一马。
毕竟打压创新不是一个好现象,他不想学后世的霸权老美干这种下作事。
人类文明需要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巴族发展到眼下,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文明进化,下一步需要把眼光放在更加宏伟的目标上。
有穷族这种小小的创新发明,不会对巴族形成任何威胁。
他想要打压随时就能做到。
比如他可以指导巴族人制作出比有穷族好十倍百倍的锡器,不光是碗,只要想到的日常用具都可以做出来,甚至还能镶金嵌玉做的无比精致奢华。
最简单的莫过于对陶器进行降价或者干脆对外传授制作技术。
毕竟陶器眼下对许多部落来说已经不是特别稀缺之物,甚至不少部落的窑工经过一两年的摸索之后,也已经开始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陶器,陶碗陶盘什么的各部落慢慢都能自己烧,稀缺的就只剩下了大中型陶盆陶罐陶壶陶锅等器物。
一旦陶器不值钱了就会更快普及,那么远比陶器贵的锡器就会失去市场。
更何况锡器因为熔点问题,只能做碗碟杯盏等日常饮食器具,不能高温加热,因此应用范围非常狭窄,实则更多倾向于做装饰品或者工艺品。
但眼下这个时代装饰品和工艺品根本就没有市场,想用来交易就和金银宝石一样,属于看着好看但没有什么价值。
要不是因为可以熔炼青铜,锡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眼下因为青铜器对于锡的需求相对不大,限制大规模青铜器制造的瓶颈依然是铜的采掘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