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看到你,朕就恶心,朕就厌恶。”
  永盛大帝也是气急败坏,他开口一句话比一句话狠。
  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刀,狠狠地插在秦王心上。
  是每一个字。
  字字诛心。
  或许就是如此吧。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此时,一阵笑声响起,大笑声自秦王传来。
  他躺在地上,望着蔚蓝色的天,发出大笑。
  所有人都看向秦王,他们不理解,秦王这是笑什么。
  “你笑什么?你还有脸笑吗?”
  “你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
  听着秦王的笑声,永盛大帝不由怒吼。
  “我笑什么?我笑我自己。”
  “我笑我自己就是一个蠢蛋,就是一个傻子。”
  “父皇,你骗了我多少年?”
  “这些年来,你让我勤勉,你放权于我,你甚至让我监国,我真的以为,你是想要让我当储君,哪怕不是储君,也想让我争一争。”
  “我天真的以为,你想让我好好表现,如若我有能力,你会选我当储君。”
  “我现在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骗我的。”
  “是,我是做事凶残,我是做事不动脑,我就是个畜生。”
  “既然儿臣这么让您讨厌。”
  秦王说到这里,而后他用尽全身气力,几乎是歇斯底里的怒吼道。
  “儿臣请父皇。”
  “请大夏皇帝。”
  “请永盛大帝。”
  “请您这位至高无上的主宰。”
  “赐儿臣死罪。”
  “儿臣作恶多端,残暴不仁,为求政绩,不顾将士生死。”
  “还请圣上。”
  “赐死。”
  冷漠的声音响起。
  带着怒意,带着恨意,带着彻彻底底的死心。
  他看出来了。
  自己这位父皇,从来就没有想传位给自己,从来都没有。
  他不怕打,也不怕罚。
  可他怕。
  怕自己父皇这些话。
  这一个又一个的字,就像一把刀,插在他的心上。
  这些年所有的努力。
  这些年所有的期望。
  全部烟消云散。
  他知道自己父皇想要证明自己,所以他付出无穷的努力,就是想要帮自己父皇证明自己。
  可他也想证明自己啊。
  证明自己可以当皇帝。
  证明自己能当皇帝。
  即便当不了又能如何?
  至少自己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可现在看来。
  哈哈哈哈哈,是一场笑话,原来自己在父亲眼中,竟然是如此的不堪,如此的令人作呕。
  那不如。
  去死算了。
  秦王的声音,传遍整个宫中,甚至传到了宫外。
  这凶狠的声音,这嚣张的声音。
  一时之间,惹来无穷争议。
  而养心殿内,永盛大帝几乎要气晕来。
  秦王这样开口,这就是在逼自己啊。
  而且还说的这么大声音,这是要做什么?真的要造反吗?
  “畜生。”
  永盛大帝直接推开魏闲二人,直接将一旁侍卫的带刀抽出,眼神当中是杀意,是凶意。
  要杀了秦王。
  “父皇。”
  可下一刻,太子出现在秦王面前,他伸出手,直接挡住这一刀,手掌上瞬间鲜血直流,眼眶红润。
  “求父皇,原谅二弟。”
  “儿臣愿退下太子之位,请父皇开恩啊。”
  “虎毒不食子,父皇又岂能这般。”
  太子跪在地上,他是真的伤心欲绝,父亲的不相信,弟弟的不认可,他真的不想要这个太子之位了。
  而面对着这一切。
  秦王面无表情,他现在已经是心死莫大于哀了。
  看着太子如此。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气。
  心中又气又悲。
  “来人。”
  “将秦王扣押天牢,削王位,贬为庶人。”
  “由大理寺,悬灯司,刑部,宗人府彻查秦王案,如若属实。”
  “律法处置,斩立决。”
  永盛大帝开口。
  他将刀放下,缓缓转过身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心情后,淡淡开口。
  “父皇。”
  太子再度开口,可永盛大帝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囚禁太子于府内,秦王案结束之前,太子不可出府。”
  永盛大帝说完这话,便朝着养心殿走去。
  但走了两步后,秦王的声音,也缓缓响起。
  “父皇。”
  “今日之后,父子恩断义绝。”
  “削此发立誓。”
  淡淡的声音响起。
  这是秦王的言语。
  此言大逆不道,可现在所有人都当做秦王气话,即便如此。再听到这样的言论,永盛大帝还是一愣,但他一语不发,朝着养心殿继续走去。
  魏闲连忙跟了过去,而刘言则不断劝说着秦王。
  可此时此刻的秦王,彻彻底底麻木,一句话都不说。
  太子看到这一幕幕,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很快,秦王被押走了,太子也被带走了。
  “刘公公,派人去文宫,找锦年,眼下唯有他可以化解这件事情了。”
  太子开口。
  他知道,自己的弟弟不听自己,自己的父亲近期时间也不会理会自己,而能解决这件事情的人,只有顾锦年一人。
  “老奴明白。”
  “请太子放心。”
  刘言开口,立刻答应下来了。
  如此。
  不到半个时辰,宫内的事情,瞬间传开。
  但传出去的消息,却显得十分诡异,一开始还好,可逐渐的变成了,秦王理亏,死不承认,最终铁证之下,秦王愤怒,失去理智,也承认自己的罪行。
  永盛大帝大义灭亲,为求公正。
  无论是任何谣言,基本上都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秦王的确作恶多端。
  恐怖的风评,原本就已经有了,现在无非是多了一个更有力的证据。
  根本洗不干净。
  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很古怪的议论。
  准确点来说是一个争议。
  秦王到底会不会死。
  有人认为,皇帝公正,可能会大义灭亲,但更多人会认为,小惩大诫差不多了。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这天下当父亲的有几个会大义灭亲?
  本来争议的好端端,可随着一种猜测响起,引来了诸多的认可。
  那就是,大夏皇室发生这种事情,秦王肯定不能死,但眼下根本无法下台阶,所以必须要找一个人出来,给双方台阶下。
  而这个人,就是顾锦年。
  顾锦年与秦王关系好,而且还是皇室,虽然是儒道之人,可终究不是圣人,会把这件事情的影响降低,从而小惩大诫。
  顾锦年再出面澄清一下,秦王做的事情,其实并非这个意思,亦或者找几个替罪羊出来,让他们背锅,然后恢复秦王的王位,再让秦王就藩。
  远离京都,等个十年二十年,差不多就结束了。
  毕竟一件这样的事情,不会有这么多人记着,当真记着,朝廷也会让人控制言论。
  再者顾锦年现在威望极大,也确实有巨大的影响力,百姓们也会给顾锦年这个面子。
  这个猜测出来后,居然瞬间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
  认为合情合理。
  但马上,新的争议出现。
  那就是,顾锦年的确不是圣人,可现在乃是天地大儒,做事应当秉持良心,如若顾锦年袒护秦王,是否意味着顾锦年没有圣人德行?
  所以大量读书人出现,认为顾锦年一定不会袒护,秦王必死无疑。
  可百姓们却认为,这些读书人太傻了,毕竟事关朝政,而且这么大的事情,总不可能皇帝真的杀了自己儿子?
  品德是品德,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来。
  这个争论的可怕点,不在于谁对谁错。
  而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不在是秦王到底有没有做。
  反倒是变成了。
  如果顾锦年出面帮了秦王,秦王不死,那么顾锦年就是违背品德,非圣人也。
  如果顾锦年没有出面,或者秦王死了,顾锦年依旧是圣人品质。
  也就是说,经过这些言论的发酵,不断猜测之下。
  所有人都有一个下意识的共识。
  那就是秦王的的确确做了这些事情,他没有被冤枉。
  只是朝廷会怎么处理而已。
  这就是谣言的可怕,这也是风评的可怕。
  一个人的风评不好,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都会产生恶观想法。
  没有人在乎真相。
  因为他们只相信自己觉得的真相。
  当然两个主要原因决定这一切,一来是不可能空穴来风,十二大儒,外加上礼部等四大部联合弹劾,就证明有这么一件事情。
  二来就是秦王认罪。
  没人知道秦王是什么心态,他们只知道秦王认罪了。
  经过一些渲染之后,让这个认罪变得合理,那么他就认罪了。
  而京都内。
  秦王谋士已经来到文宫。
  大夏文宫。
  宏伟无比。
  但文宫无法入内,有侍卫把守,哪怕秦王谋士说明自己的身份,侍卫也不让其通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