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侯卢瀚之女卢珍?建昭帝眉头微皱,到目前为止,他真是一个相中的都没有。这都是些什么啊?哪一个堪为晋王妃?
薛瓷,鲁国公薛让第四女?建昭帝的目光在薛瓷的名字上停留须臾,“母后,鲁国公府这个女儿听说极有才情的?”他好像听江氏说过想让鲁国公府的女儿做儿媳,应该就是这位了吧?
郭太后一哂,“嗯,听说是个美人儿,她娘好像是个胡姬,极得国公的宠爱。”
“居然不是嫡出?”虽然他是个庶出,却希望儿媳有个好出身。
“哀家知道你想问的是哪个,那是鲁国公的嫡三女,哀家也极喜欢她,只可惜是个没福的,三天两头病着,鲁国公夫妻实在没法,就将人送回老家去了,那边天气暖和,说去了没那么经常咳嗽。”
那这个薛瓷还是算了。建昭帝的目光又在剩下的几个勋贵人家上滑过。当初清算靖安侯府的时候,凡与之交好的人家都跟着吃了瓜落,这满洛阳城老门老姓的勋贵府邸真的不剩什么了。而建昭帝又是个悭吝的性子,便是自己的心腹,他也是不舍得以爵位犒赏的。
第122章 V章
建昭帝拿起另一页,一看各自姓氏,他就将这些女孩子的出身猜了个七七八八。他没想到熙和公主这次竟将大九卿家的女儿都请全了。这还不叫大办?这种赶上过年时候的外命妇的大朝见了。
建昭帝打眼就看到了李庭兰的名字。他对那个姑娘可以说是印象深刻,毕竟敢帮着拉架的女孩子没几个,尤其李庭兰还是书香世家的女儿,人又生的纤瘦,没想到还是个有胆子的。
这是将六部一网打尽了啊,建昭帝看着那一排名字和家世来历。心里摇头,他并不愿意给晋王将来有一位做首辅的岳父,起码这位首辅不应该出自建昭朝的内阁。
“其实咱们也可以在外头寻,朕听说淅直总督郎行宽的女儿也是极不错的。”
建昭帝对自己的身体还是知道一些的。他觉得自己未必能活得过郭太后。建昭帝终是不太信郭太后会心甘情愿的让晋王接了太子之位。而她这些年的势力人脉多在京城。
而新皇登基没有人愿意还用先皇留下的老班底的。与其让郭太后借机插手,以后处处对儿子掣肘,不如自己提前替儿子准备好一切。
建昭帝对淅直总督郎行宽是建昭帝为晋王准备的未来内阁班底,若是选了他的女儿为晋王妃。以郎行宽在江南和直隶的势力,和总督三省的能力,必能与郭太后抗衡。
“这样啊,那不如你赶紧下旨让郎夫人带着儿女进京一趟,哀家正好见见,”郭太后心中一凛,她没想到建昭帝还藏着这么一手。
郎行宽总督淅江、南直隶和山东三省,权力之大在大晋九位总督之中也是第一位的了。而且他的辖区还是大晋数得着的富裕之地。
郭太后之所以没想过拉拢郎行宽,也是因为他的地位太过敏感,一旦被建昭帝发现她向郎行宽示好,必然会引起他的警惕。
有道是名不正则言不顺,郎行宽再好,她这个太后只能看在眼里,而皇帝却可以理所当然的将他划为心腹。甚至已经将他当做晋王的力量。
那这次她一定得让晋王成事了。
建昭帝淡淡一笑,“朕也只是随口一提,不止郎卿家中有不错的女儿,听闻宗良也有好几个不错的孙女呢。”
定海侯宗良,郭太后想到楚琙对宗良的评价,摇头道,“宗良都快成闽南王了,若是再做了国丈,只怕朝廷无人能制得住他了。”
建昭帝只不过是那么一说,为的是不让郭太后将注意力集中在郎家身上。没想到郭太后却在真心为朝廷考虑,不由讪讪道,“还是母后考虑的周全,这宗良也确实是,偏朝廷没有擅海战的将领。”
那山如松便是极擅海战的,可惜一直得不到重用罢了。郭太后心里不以为然,面上却道,“若皇上有这样的想法,那不如将晋王的婚事往后再推一推,趁着明年万寿节让他们都进京来,你们也可以仔细挑挑。”
“还有秦王也是老大不小了,他的婚事也不能这么一直拖着,到时候一并看了,趁着我还能动弹,将这两个孩子的婚事都给办了,也算是了了我最大的心事。”郭太后说的情真意切。
再不喜楚琙,也不能晋王都要续弦了,秦王的婚事还没着落。且楚琙能从洛阳一路到陕西赈灾,这身体不好的传闻便不攻自破了。更让建昭帝无奈的是,不论如何,楚琙都是他的嫡长子。他的王妃若是出身人才还不如晋王继妃,那全天下只怕都得说他偏心。
但给楚琙寻一个什么样的王妃呢?建昭帝的目光从那些名单上一一略过。最终停留在郭琪身上。
原因无它,便是没有郭琪,承恩公府也只会站在秦王身后。那么郭琪对楚琙来说就是一招废棋。
但想到郭琪素日的行事,建昭帝又有些犹豫起来。郭家这两代的头脑都长在她身上了。楚琙娶了这么个能干的王妃,岂不是如虎添翼?
可是那些部堂高官之女,其父祖身后的可是多年经营累积的人脉势力。不然江氏也不会一直盯着她们不放了。
想到江氏曾说过看中了李庭兰。建昭帝眉头微动。江氏看中李庭兰是因为她有个做次辅的祖父。好像李显壬还将一半的家业给了这个丫头。
但建昭帝却觉得李庭兰是最不合适的那一个。一来她未出生父亲便殁了,母亲连三年孝都不肯守闹着改嫁。可见这丫头就是个苦命人。
二来么,李显壬虽然贵为次辅,却一直被宋旭涛压制,在内阁并无实权,也从没想过和宋旭涛一争长短,这种没有野心的人,又能为晋王提供多少支持呢?
三来么,李氏一族虽然子弟众多,但李显壬这一房却只有一个极为平庸的嗣子。而其他出仕的子弟,和李庭兰隔着房头不说,且都不怎么出色。这样王妃能为晋王提供的支持实在有限,只怕将来李家一众还要靠儿子提携。
更重要的一点是李庭兰年纪太小了,等她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纪,最少还要两年,晋王如何能等?
心里权衡着,建昭帝的目光不自觉的便在李庭兰的名字上停留了许久。只看得郭太后的心也悬了起来,“怎么?皇上可是看中了这上头哪个?”
她欠身装作去瞧,“这安家的姑娘是个极沉稳的性子,人生的也好,嗯,和当年的冯王妃还真的有些像呢。还有叶尚书府上这个姑娘,也是个极讨人喜欢的,只是前阵子误食了毒物,如今还在床上躺着呢,这次怕是来不了了。”
“倒是李阁老府上这个,上次皇上也是见过的,且不说那模样生的极好,性子也是一等一的,皇上别看她年纪小,听说已经跟着何二太太学管家了。唉,若不是江氏一早就看中了她,秦王又比她年长太多,哀家都想将这丫头抢过来做秦王妃了。”
建昭帝脸上的肥肉抖了抖,他有些猜不出郭太后的用意了。如此直白的称赞一个姑娘要做什么?以进为退想将李庭兰推给晋王?还是她真的看中了李庭兰?
“朕想着郭琪和秦王是再亲不过的表兄妹,让她做秦王妃最合适不过了,”建昭帝笑道。
郭太后点头,“其实哀家也是这么想的,为什么没提皇上应该也能猜得的来。琪姐儿是哀家看着长大的,人品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出挑,便是将来陪着秦王到藩地去,也能将王府的日子过起来。”
建昭帝的话似乎勾出了郭太后的心事,“你那几个表侄虽没多大的本事,但都是再本分不过的孩子,哀家还想着,若是秦王就藩之时,就让他们随秦王到藩地去,既能帮扶他们小夫妻一二,也省得在洛阳碍人的眼。”
看来这是真的有考虑让郭琪做秦王妃了。建昭帝反而犹豫起来。他知道这些年郭太后看似在后、宫安享晚年,其实手里还握着一股势力,甚至当初朱太后在宫里的人手,后期也是由郭太后帮着掌管的。
若这些力量她都交给郭琪了呢?秦王真带走了承恩公府一家,那到了藩地随便做些什么那都是在给晋王添乱。
建昭帝的目光又投向李庭兰的名字上,和郭琪相比,李庭兰才是最适合的那个秦王妃。
将她赐婚给秦王,不论朝臣和百姓都说不出什么来。且她年纪尚小,若三年后再成婚,晋王怕是嫡子都生出来了。
而且三年时间谁知道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呢?
郭太后此时心里也是十分忐忑的,她并不希望郭琪成为秦王妃。那样就太浪费了。且遍观京城闺秀,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李庭兰了,当然她那个年纪小的缺点于她来说也是个极大的优点。
但她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只将自己的意思透出些微便不再多谈,“既然皇上对晋王的婚事另的打算,那这宫宴就只当让孩子们散散心好了,前阵子雍和和熙和忙着筹银子也累的狠了。”
建昭帝颔首,晋王妃他另有人选,但不表示不可以再看看入宫的诸位闺秀。虽然儿子的风流名声连他这个从不出皇宫一步的老父亲都听说了,但他深知晋王后院里有名有姓的女人并不多。刚好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给他添几个人品才貌都不错的,也省得他叫一个来历不明的野丫头给迷了眼。
等建昭帝被半扶半抬着出了慈宁宫,郭太后才长长的舒了口气,她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这么劳心劳力身体实在有些受不住。
一直躲在内殿的雍和公主立时出来扶着郭太后躺下,又坐在床边的脚踏上轻轻帮郭太后按着有些浮肿的膝盖,“皇祖母我去给您煎一剂安神汤吧?”
雍和公主这阵子时常到郭太后这边服侍,知道她一累了反而晚上睡不安生。
郭太后抬了抬眼皮,轻轻嗯了一声,又道,“熙和那么都安排好了?”
雍和公主点头,“孙女叫人一直盯着呢,尤其是那个程嬷嬷,她这阵子和晋王的人来往的最是频密,对了,她还出宫见过皇姑姑的人。”
宁寿的名字一出现在名单上,郭太后便猜出静安长公主又坐不住了,她轻叹一声,“我原以为还可以保她一世荣华,谁知道她偏不肯死心。难道安生的做个长公主不好么?”
雍和公主只得道,“宁寿也是一片痴心。”
宁寿可能是一片痴心,但静安长公主却不是,她是想要的太多。既是这样,那郭太后只能成全她了。
“皇祖母,”雍和公主小心翼翼地觑着郭太后的神色,见她并没有要睡的意思,握掌成拳,轻轻替她敲着,“您真的要让二皇兄娶李庭兰?”秦王娶谁雍和公主都没意见,但她有些替郭琪可惜,侧妃如何?贵妃又如何?都不是正妻啊。
郭太后没回答雍和公主,她并不打算将自己的真正的意图告诉这个孙女。这世上除了她自己、孙子楚琙还有郭家人,她谁都不会信,因为除了他们,其他人都可能为了利益背信弃义。
“怎么?你觉得不合适?其实我也只是那么一说,不论是郭琪还是李庭兰,甚至别府的姑娘,都在你父皇一念之间。要我说啊,娶谁不重要,关键得男人自己有本事,姻亲就真能靠得住吗?这世上父子手足相残的事还少了?”
雍和公主心下黯然,她不知道百姓之家是不是会像书上写的那么和乐?反正她在宫里活了十五年,也只有在方皇后看向楚珣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什么是舐犊情深。
“皇祖母说的是,皇兄们的婚事是要由父皇决定的,唉,就是不知道淅直总督府的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淅直总督离她太远了,雍和公主更没见过他家的姑娘,“不过以前我也见过随父亲入京的姑娘,虽然和洛阳城里的姑娘有些不同,但都挺好的。”卢珍除外。
“嗯,你父皇看中的人自然错不了,”郭太后从鼻子里嗯了一声,“只是这消息绝不能由你说出去,可记得了?”
雍和公主立马肃容应是,她当然不会说,晋王兄妹可还坐着娶阁老府千金的梦呢,怎么能让他们知道皇帝已经为他另外准备了人选。
内阁值房里这会儿气氛有些凝滞,户部尚书丁思亲看着面无表情的李显壬,“李相,我不是不知道曹琏的做法有问题,但他确实将银子送过来了。您也知道如今国朝是个什么情况,这哪哪儿都伸手要往部里要银子,可我拿什么变银子出来?”
李显壬已经完全不是惯常的事不关己的模样,他等丁思亲说完,才道,“就是因为知道国朝是个什么情况,我才不认为朝廷有必要留曹琏这样的酷吏,”他摆手示意丁思亲听自己说完,“难道非要等山东也生出民乱,内阁再商议派何人过去赈灾平乱吗?”
想到朝廷选派去陕甘的钦差时大家推诿的模样,丁思亲也是一言难尽,“山东那边何至于……”
他长叹一声,“李相啊,我原也是穷家子,哪里会不知道百姓的苦楚?只是比起陕甘百姓和边关将士,山东再难也是有限的,为了朝廷也只能苦一苦山东百姓了。”
李显壬看着丁思亲痛心疾首的模样有些恍惚,他很想问问他,当年他饿着读书,胥吏却要上门催交税赋的时候,告诉他为了朝廷也只有“苦一若”他们的时候,他会不会这么大义凛然?
他不由想到孙女的话,那些锦衣玉食的朝廷命官们要求已经泡在苦水里的百姓再“苦一苦”。可凭什么呢?明明他们只要稍稍从手指缝里漏出来一点儿,百姓就可以不那么苦。
但李显壬又觉得自己无颜去指责丁思亲,他不也是这么麻木的过了几十年?且从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甚至在某些时候想起年少时的志向,还觉得十分的可笑。
他轻叹一声,“可哪里的百姓不苦呢?若是咱们看不到也就算了,但看到了,难道还要坐视吗?”
他指着桌上那一摞厚厚的折子,“大家都在弹劾秦王弄权的时候,你不也说就该让秦王这样的人下去好好整顿一下地方吗?”
郑中益和曹琏可不一样,丁思亲梗着脖子道,“他那是私卖官粮,这个历朝历代都有铁律的!”
“你的意思是曹琏征来的银子都进了国库?”李显壬似笑非笑的看着丁思亲,大家都是从底下走上来的,下头是个什么样子还不清楚?
朝廷收一,曹琏都能让百姓缴二,而等到胥吏进门的时候,估计百姓都得交三交四了,“不若由户部遣人将曹琏缉拿入京,顺便再抄一抄曹家。”
这个丁思亲还真的不敢试,他太知道底下的人都是怎么办事的了,但水至清则无鱼,想让人做事就不能苛求太多,“可是曹琏毕竟按数交银了,你想想整个山东那是多少税银,如果换了他,你能保证接任的官员能做到吗?”
李显壬轻敲书案,“丁大人是想官逼民反?”
“你这是危言耸听!”丁思亲也生气了,他可是一心为国的,倒是李显壬,这会儿在这儿搞什么妇人之仁,他是二十来岁初入官场的毛头小子吗?“我听说您和那方济民连着亲呢?”
他这会儿真的信了曹家来人的话,李显壬这是为了给方济民报仇呢。
李显壬淡淡的看了丁思亲一眼,“我竟不知道丁大人是靠什么走到今天的。”
“哼,我原来一直以为李相是靠明哲保身才坐稳次辅之位的,没想到李相居然一心为民!”
沈迈告老还乡,丁思亲这个户部尚书按资排辈的成了五辅,虽然最靠后,但他如今已是阁臣,又是实权尚书,并不怵李显壬这个摆设,反唇相讥的毫不犹豫。
“够了,两个人加起来一百多岁了,在这儿吵吵像什么样子?”宋旭涛忍无可忍,将手里的茶盏重重墩在桌上,“你们出去瞧瞧,咱们内阁值房都快成坊市了。”
丁思亲自问一心为公,理直气自然壮,声音便不自觉的高了。可值房这种中枢要地,不说阁臣们都是沉稳人,便是在这儿当差的连走路都是高高抬腿轻轻落下,哪里会像今天这样的喧哗之声?
因此便招来了许多过来回事递手本的官员在外头探头探脑。
相似小说推荐
-
每个世界都想换男友(兰桂) [穿越重生] 《每个世界都想换男友[快穿]》全集 作者:兰桂【完结】晋江VIP2024-3-20完结总书评数:1565 当前被...
-
请勿观赏(青色羽翼) [无限流派] 《请勿观赏[无限]》全集 作者:青色羽翼【完结】晋江VIP2024-03-28完结总书评数:42869当前被收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