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过头,正想跟宋兰梅说下这事时,就注意到宋兰梅表情很是严肃的模样。
张芸疑惑:“宋婶子,你在想什么呢,怎么想得这么入神呀?”
宋兰梅微拧了下眉,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说。
事情虽然如今已经解决了,但她脑海中还老是不断回想起张芸被姚大勇骂眼瞎和蠢的事情。
她知道张芸之所以会遇到那样的情况,是因为张芸大字不识一个。
之前在老松树下时,其他军嫂在讨论识字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就听到张芸说她们村以前也扫过盲,不过她爹娘说女人不用识字,要求张芸待在家里干活,所以张芸就没去听过扫盲的课。
“张芸,我想请教你个问题,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愿意学着识字吗?”
“识字?”张芸怔楞了一下,随后神色有些纠结地道,“我这个年纪才识字,不会太晚吗?”
很显然,张芸对识字这件事有些心动,但对自己又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能识字。
“一点都不晚,我当年学识字时,就是跟你差不多这个年纪。我能做到的事情,你肯定也可以做到。”
尽管原身身上有许多宋兰梅看不惯的毛病,但在识字这件事上面,宋兰梅还是挺佩服原身的。
听到宋兰梅说她当年识字时,和自己是差不多年龄,张芸眼睛瞬间一亮,但很快又变得有些黯淡下来。
“就算我想学识字,现在也已经错过机会了,我都没听过咱们岛上现在有什么扫盲班。”
“现在没有,不代表之后也没有。”宋兰梅笑着朝张芸眨了下眼。
宋兰梅打算找叶翠微这个军属服务办公室主任商量下,看能不能在大院里为大院的家属们开一个扫盲班。
就算最后想上这个扫盲班的学生只有张芸一个,只要这扫盲班能够帮助张芸学会识字,那它就已经有了存在的意义。
第71章
宋兰梅性格果断, 决定在大院组织一个扫盲班后,很快就找上了叶翠微这个军属服务办公室主任。
因为早已得知宋兰梅之前给学校捐款助学的事情,所以听到宋兰梅提议说要在大院开办扫盲班, 叶翠微也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惊讶。
她觉得这像是宋兰梅做得出来的事情。
办公室内, 叶翠微望向坐在自己办公桌对面的宋兰梅,说道:“咱们大院不少家属都是来自农村, 这些人之中很多都是文盲。所以,开办扫盲班的确是个不错的提议。但是, 人都是有惰性的,而学习又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你确定她们真的会来参加这个扫盲班吗?”
对于叶翠微这个提问,宋兰梅并不感觉意外。
“叶主任, 我也有想过这个问题。无论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有动力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如果咱们大院的家属在学习上没有动力的话, 那我们可以努力为她们创造学习的动力。”
听到宋兰梅这答复, 叶翠微脸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宋兰梅同志, 你是已经有主意了吗?”
宋兰梅:“我也不知道我这法子能不能奏效。我就是想着, 之前大院不少家属对我投稿上报这件事都十分好奇。如果我们跟她们说, 我们这个扫盲班在教识字之余, 还会教大家如何文学创作,大家说不定会对这事感兴趣。”
叶翠微一听宋兰梅这话,顿时笑出声来,“宋兰梅同志,看来你对咱们大院的家属了解颇深嘛, 居然还能想出这个法子来。”
大院的家属们哪是对投稿这件事感兴趣呀, 绝大多数人是对投稿能赚钱这件事有兴致。
林松岛上的岗位有限,一直以来都属于狼多肉少的情况。大院里不少军嫂都只能赋闲在家, 往日里如果能有个什么散活,这些家属都是争着抢着,就希望能为家里赚多点钱,减轻下生活压力。
对于投稿这种在家就能赚到钱的美事,家属们很难不心动,这对于她们而言,就是吊着毛驴往前走的萝卜。
当然,宋兰梅也不觉得这些家属永远吃不到那根“萝卜”。
她觉得一切皆有可能,但前提是,得先迈出第一步。
宋兰梅:“叶主任,既然开办扫盲班这事是我主动提出来的,那我想要毛遂自荐一下,推荐我自己当这扫盲班的老师。”
宋兰梅不放心把扫盲班这事交给其他人,担心事情最后会变得虎头蛇尾。
“可以,这没问题。”
叶翠微很是爽快地应下了宋兰梅这个请求。
事实上,如果宋兰梅不主动说的话,叶翠微也会跟她提起这事。
大院里会识字又有文化的人,绝大多数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正经工作,很难再分出心神来负责扫盲班这个事情。
再加上扫盲班老师这个工作也不是正儿八经有编制的工作,没有任何酬劳,所以看来看去,这大院里也就宋兰梅最适合当这扫盲班的老师了。
对于扫盲班老师没有酬劳这件事,叶翠微和宋兰梅都心知肚明。
宋兰梅对于这件事,并没有什么不满,她做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图什么酬劳。
叶翠微对没法给宋兰梅酬劳这件事,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她主动朝宋兰梅道:“扫盲班的教室和报名工作等事宜,就由我们军属服务办公室来负责操办,宋兰梅同志你只需要负责上课的事情就好。如果你在上课的过程中,遇到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军属服务办公室帮忙解决,你也可以尽管开口。”
宋兰梅要的就是叶翠微的这个承诺。
毕竟如果军属服务办公室能参与进扫盲班的事来,那么很多事情就会变得顺利轻松许多。
于是,宋兰梅没和叶翠微客气,直接就笑着朝叶翠微道:“那就麻烦叶主任你们了。”
叶翠微微笑了笑:“不用客气,你开这个扫盲班也是为大院的军属们好,我们军属服务办公室自然是应该配合好你。”
宋兰梅和叶翠微在办公室里又商量了好一会扫盲班的事情,确定下了扫盲班的不少章程。
扫盲班的教室最终定在了军属服务办公室一楼的一个杂物房中。
叶翠微也同样是做事雷厉风行的人,很快就让下属把杂物房里的东西都清走,然后又让人从学校那边搬来些闲置不用的桌凳和黑板,没两天的功夫,杂物房就被布置成了一个正经教室的模样。
军属服务办公室的办公小楼就在大院中,因此这边一有点风吹草动,大院的家属基本都能立刻察觉到。
杂物房被布置成教室的事,很快就在大院中传了开来。
就在大家疑惑叶翠微这是打算做什么时,叶翠微就直接在大院里公布了要开办免费扫盲班的事情,每天晚上7点到8点这个时间上课,老师由宋兰梅担任。
如宋兰梅和叶翠微之前预料的那样,大院里的家属,一开始对待扫盲班的消息,并不是很热情,但在得知宋兰梅会在扫盲班上教大家如何进行文学创作的事后,不少人的兴趣当即就被勾了起来。
这个时候,宋兰梅又拜托孙灵芝和田玲这两个邻居帮忙在外面放出消息,说扫盲班的空间有限,所以晚报名的人,可能就得等到下一期课程才能上课。
众所周知,饭还是抢来的香。
于是,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报名的人,急忙都跑到了军属服务办公室那边报名。
宋兰梅这么一番连环计下来,扫盲班开课这一天晚上,教室里的三十张桌凳全都有了主人。
因着不像是在学校那样正经上课,所以这些闲不下来的军嫂还把家里的活计也带了过来,有的人带了毛钱,打算边上课边打毛衣,有的人则在给家里小孩纳鞋底,打算给自家孩子准备双过年穿的新棉布鞋。
宋兰梅进到教室后,立刻就注意到了这副热闹景象。
见宋兰梅这个老师出现,有些军嫂感觉不好意思,就把手里的活计往桌下藏了藏,不过看她们手头上的动作,就知道她们的手在桌下也没停下来。
宋兰梅笑着走到讲台上:“大家先安静一下,今晚是咱们扫盲班的第一堂课,我作为老师,有几句话想和大家聊一聊。”
对于宋兰梅这个老师,大家还是很给面子的,她一开口,教室里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好奇地看着宋兰梅,想知道她这开班第一课,打算说些什么。
“你们觉得你们自己能坚持听完这第一堂课吗?”
宋兰梅这个提问,瞬间让班上来上课的家属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
“当然可以了!”
“我们人都来了,怎么可能连这区区一堂课都听不下来?”
“宋婶子,你这话问得,也忒瞧不起人了!”
面对情绪激动的军嫂们,宋兰梅脸上露出笑容:“不是我瞧不起你们,是这大院里有些人不看好你们。”
宋兰梅环视了一眼班上各个军嫂的脸。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但据我了解,有些人很不看好咱们这个扫盲班,甚至还在私下里打赌,说咱们这个扫盲班估计等到开班时,连一半的座椅都坐不满,所以我今天一进来,看到班上的座椅都被坐满了,我的心情其实是很高兴的。这就证明,那些瞧不起咱们的人,他们小瞧和低估咱们学习的热情了。”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只有赞扬声,虽说扫盲是件好事,但大院里还是不免出现了一些刺耳的声音。
宋兰梅的话,瞬间让教室里坐着的军嫂们想起自己这些时日偶尔听到的一些风言风语。
家属们霎时间就和宋兰梅同仇敌忾了起来。
“可不是嘛,那些人可真是狗眼看人低!我听说有些人还说咱们这扫盲班指定坚持不到半个月,就会人去屋空!”
“何止是那些外人瞧不起咱们呀!我家那口子,听说我报名了扫盲班,还让我别来呢,说我铁定坚持不了几天就会歇菜,让我干脆从一开始就放弃,省得之后丢脸。”
田玲和孙灵芝也报名参加了扫盲班,此刻也坐在扫盲班里。
孙灵芝转头朝其他军嫂道:“他们越是瞧不起咱们,咱们就越得争这一口气!”
“没错,不争馒头争口气!”田玲一脸赞同,“刚子他爹也说我是瞎折腾,我得学出个名堂来,然后去糗糗他,看他以后还敢不敢看低我。”
宋兰梅的激将法很是成功,扫盲班里的家属们,有一个是一个,瞬间都对学习这件事充满激情。
宋兰梅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
万事开头难。
开了这么一个好头,宋兰梅对扫盲班往后的未来越发充满信心。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调动起家属们的学习热情后,宋兰梅没再多说废话,很快就进入了正式的教学时间。
为了今天这一堂课,她已经提前构思和筹谋了有一段时间。
考虑到报名的家属基本都不识字,为了避免打击到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宋兰梅为她们安排了最基础和简易的内容。
军嫂们虽然在刚开始上课时,被宋兰梅的话激得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但慢慢恢复冷静下来后,其实心里都有些打鼓,担心自己搞不定学习的内容,最后反而出了糗。
可随着宋兰梅的讲述,她们兴奋地发现,宋兰梅教的内容,她们竟全都听懂了。
在学习这件事上感受到难得的成就感后,家属们对学习的热情立刻变得更加高昂了。
今晚是扫盲班第一天开课,叶翠微虽然一开始时并没有出现,但此刻却还是忍不住悄悄走到教室后门。
透过教室窗户,看到扫盲班里大院家属们那一脸专注学习的模样,她嘴角不由露出高兴的弧度。
她眼神充满赞赏地望了一眼讲台上的宋兰梅,随后才悄摸摸地离开,没有惊扰到教室里的正常上课秩序。
在上了40分钟的课程后,见底下的家属们开始有人出现走神的状况,宋兰梅淡笑着说道:
“今天上了这么久的课,大家肯定已经感到疲累了,既然这样,那咱们就放松一下。”
在家属们兴奋和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宋兰梅笑意吟吟:
“我事先为大家准备好了一份卷子,卷子上的内容都是刚才我说过的知识,我会给你们15分钟独立完成卷子的时间,然后对你们的卷子进行给分。”
正如后世互联网上盛行的那句顺口溜一般:“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听到宋兰梅居然要对自己进行随堂考试,扫盲班里原本正在期待休息的家属们瞬间脸上笑意尽失,一个个霎时间也精神抖擞了起来,再没有一个人敢在此时走神了。
第一次上课,居然就要考试,家属们此刻心里都忐忑极了,纷纷努力回忆着宋兰梅刚才上课讲述的内容。
大家都生怕自己答不好试卷,从而在那么多家属面前丢大脸。
扫盲班第一天开课, 这事自然在大院里备受关注。
江安丹和江明涛、刘静娥此刻就在家中讨论着扫盲班开课的事情。
江安丹一脸不屑地朝自己的儿子江明涛道:“我看咱大院那些人真是脑子进水了,一个个都一大把岁数了,居然还跟小孩一样去学识字。她们不觉得丢人, 我都替她们感到没脸!”
江安丹自己其实也不识字, 但她不愿意去学识字,而且还认为那些报名了扫盲班的家属很可笑, 把她们当笑话看待。
这阵子,每当听到大院里有人提起扫盲班的事, 她总是要冷嘲热讽一遭,嘴巴说个不停。
江明涛和江安丹一样, 他也对扫盲班的事很不看好。
江明涛:“我看宋婶子这回十有八九是白折腾一趟。这扫盲的事,可不像煮饭炒菜那么容易, 哪里是她一个大娘能解决得了的。”
刘静娥也开了口:“我听大院里有些人说,觉得宋婶子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认为她最后肯定是吃力不讨好。那些去上扫盲班的人, 指不定以后还会反过来抱怨她浪费自己的时间。”
刘静娥扯了个幌子, 假借大院之人的名义, 说出了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事实上, 如果不是因为赞同这样的猜测, 她也不会特意在江明涛和江安丹面前提上这么一嘴。
而她的这番话一出,立刻就获得了江安丹的赞同。
“她可不就是在浪费大家伙的时间吗?!”
江安丹语气鄙夷又夹杂着嫌弃:
“这扫盲班又不是多新奇的事,以前我住在益城纺织厂那边的时候,街道当时也搞过这种扫盲班,还要求我们家家户户都必须派人去参加, 当时可把我们大家伙给烦得, 大家都骂街道这是没事找事,在给我们添麻烦!”
江安丹一脸幸灾乐祸:“我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 宋兰梅她那扫盲班,估计在今晚上完第一节 课后,就得跑掉大半个班的人了。这下子,她可真是如愿以偿,要在大院里出个‘大风头’咯!”
江安丹自打知道扫盲班是宋兰梅提议开办的事后,就一直认定宋兰梅这是想借机出风头,所以她巴不得宋兰梅的扫盲班不能顺利开办起来。
江明涛也同样不希望看到宋家再次在这大院里大出风头。
“宋婶子她还是把扫盲这事想得太过天真了。咱们大院的那些家属一个个都那么大年纪了,哪里像是学习的那块料,何苦要折腾这么一遭。”
难得能有个看宋家笑话的机会,江明涛心里有些暗自得意,但嘴上却说道:
“还有这宋洛平也真是的,竟然都不拦着些他妈,就任由宋婶子这样子胡来。他这个儿子,当得也真是太不像样了!”
刘静娥学着江明涛那般惺惺作态,故作惋惜地叹了一声:
“这宋婶子和宋副团他们家向来都是听不进别人劝的主,咱们就算好意去劝他们,估计反而要招他们一通埋怨,所以咱们就静静等宋婶子碰壁就好。等她明白这事不可行了,她自然也就不再瞎折腾了。”
江安丹嘴角咧得都快要到耳朵根那里去了,“等这扫盲班开不下去了,我非得去糗一糗宋兰梅,好好瞧上一瞧她的乐子才行!”
在江安丹和刘静娥她们一家盼着看宋兰梅的“好戏”时,时间也渐渐走到了八点。
听到院子外传来了说话的喧闹声,江安丹侧耳细听,发现是扫盲班上课的家属们下课放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