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父母穿越了(我爱种绿萝)


袁博文对女儿找对象这事没有谢云溪这么热衷,总觉得还小。
“不小了,都二十三岁了。”谢云溪说。
“才二十三而已,别催她。咱们又不是养不起。”
谢云溪笑了。
现在看来是能养得起,但金钱能代替其他吗?
夫妻两人收拾了一番,叫来了袁归,得知船已经到位。
坐上了马车,出了城后,又往南赶了一段路,就看到了停靠的船。
袁归打了声哨响,船头出现了一个艄公。袁归说:“老爷夫人,他是个哑巴。”
袁博文心里一凛:“是天生还是后来的?”
“是天生。”袁归知道家主的事情非同小可,为找到可靠的人颇费了一番功夫。
袁博文放心了,扶着谢云溪上了船。偌大船舱里面空荡荡。
袁博文给袁归一个眼色。袁归会意,叫上艄公离开了。
等到两人都不见身影了,谢云溪这才拿出镜子。
袁淼正等在镜子跟前,看到父母出现后就开始传递粮食。这次她买了不少,粟米黍米米糠豆类都有,分了几次才传完了。
袁博文在整理。袁淼把数额报给了谢云溪:“怎么样?够不够?”
谢云溪往后面看了一眼:“应该能用一段时间了。”
袁淼松了一口气,这次买的粮食一部分来自线下,一部分来自线上。线下是沈若臻在跑。他很能吃苦,袁淼觉得自己能邀到他真是好运气。
谢云溪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匣子:“淼淼,这里面是二百两金子!”
袁淼正要说不用,她还有。谢云溪已经传了过来。
“妈妈知道你手上还有,这些你也收好。想用了就去兑换,不缺钱,就先放着。”
东西都传过来了,袁淼只得点头。
袁博文已经把粮食整理好了,袁淼笑着问:“爸爸,你的班上怎么样?”
袁博文笑着说:“大事没有,小事一堆。”
袁淼想想也是,负责新兵和军需可不就是琐粹?
时间不早了,夫妻俩催促袁淼早点回去。断开联系后,他们又把船里船外看了一遍,那艄公一看就知道是个生活简单的人,行李只有几样。
两人下了船。夜静悄悄的,明月高悬。谢云溪突然觉得有点冷,袁博文解了裘衣给她披上。没多久,袁归就带着艄公回转了。这夜,他也留在了船上。
第二天,谢记粮行在南边买的粮食到了码头,好多人去看。这可是入秋冬以来第一艘从南边过来商船。
谢记粮行的掌柜出了大钱请人搬货,码头上的工人络绎不绝。正热闹,一阵马蹄声急起,拿着令旗的士兵疾驰而来,有闪避不及的民众差点被撞到。
谢云溪也在码头旁边,看到马匹疾驰过后,脸色变得不好了,也没心思再看。回到乌衣巷后,她便让小满出去打听消息。
一会后,小满急匆匆回来了。
“夫人,昨日夏大将军和北凉打了一场!伤亡惨重!”
谢云溪愣住了,看到斥候的狼狈时,她就猜到军情有变。
吃了败仗?伤亡惨重?到底有多惨?郴州能不能守住?如果郴州不能守住,那晋州就不能呆!
可他们才站稳脚跟,房子买了,粮行也开了。女儿才买了一船粮食过来。这些都不要了吗?
谢云溪一时间也没底了,袁博文还没回来,她也没人商量,只能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回房间把最要紧的几件东西先清点了一遍。
这两个月来,时局虽然不好,他们的财富却增长了不少,短短时间身家已经翻了数十倍。
还有防身的几样的武器,以前刀和弓/弩她都用过,但这些都没有女儿后来传过来的几件厉害。只是没用过有点手生。她也一并将这些放在了好拿取的地方。
一直到戌时袁博文才回来。
谢云溪问:“我听小满说郴州昨日跟北凉打了一场,伤亡惨重,到底有多惨?”
袁博文叹了口气,战事是昨日凌晨打起的,大将军夏仲渊想趁北凉大军刚到城下偷袭,结果出师不利,偷袭的兵马全部覆灭,接应的见势不妙要回城,竟差点导致城门被破。北凉骑兵骁勇善战,名不虚传。
从晋州过去的人被编入了耿将军麾下,执行偷袭任务的就是耿将军。这一战把晋州过去的人几乎全打没了。
谢云溪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她知道这一批过去的士兵里面有新兵营的人,那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袁博文跟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听到这样的消息,他心里肯定不好受。
过了一会,谢云溪才问:“关正有什么打算?”
“继续增援,这也是郴州那边的命令。”
“还要增援?这次要去多少人?”
袁博文想了想如今晋州守备军中的情况,现役加新兵不足三千,听关正的意思,这次大概也会抽调一千增援。
增援的除了兵马,还有粮草。上一次磕磕巴巴勉强筹齐,这一次估计吴锦丰得跳脚了。
谢云溪想到了自家才打的幌子,刚到码头,就出现了这样的事。不知道算不算是送羊入虎口?
“袁归已经把粮食搬到码头那边的宅子里去了。”
袁博文点头:“昨天吴锦丰就跟我说过,让我把粮食给他,他出粟米二十五文一升,黍米十六文一升。”
粮价即便是给到几文钱一升,他们也能拿出来,也是大赚,但这事有头吗?
“要不,咱们把粮食给他们,离开晋州吧?”谢云溪说。
袁博文想了想,一时难以抉择。在这里呆了一个多月,这时候离开,套句不好听的话,那就叫临阵脱逃。而且,他现在还在军中任职,这一走,影响一定不小。
“再看看吧。”
谢云溪点头,她理解袁博文,一向认真负责,即便到了这里,捞了个打酱油的闲职,也打的很认真,每天早出晚归,认真在做事。
这一晚,两人都没睡好,一大早袁博文就去了军营,督促新兵训练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他的上司吴锦丰吴大人今早被发现倒在了自家书房里。
袁博文吃惊问:“人没事吧?到底什么病?”
副官摇头,他也不知道。守备大人已经过去了。
袁博文连忙解了甲胄和护膝,交待副官,让他继续督促,自己则牵了一匹马来到了吴府。
被引到房内后,看到关正也在。郎中正在诊治。榻上的吴锦丰面如死灰,眼睛闭着。
郎中诊治过后回话,袁博文听了个大概,吴锦丰这是操劳过度,再加上年岁已高引发旧疾病倒,需要好好休养。
吴锦丰的大儿吴万乾连忙请郎中开方子拿药。
榻上的吴锦丰睁开了眼睛:“大人……”
关正上前。
“大人这次准备抽调多少人马增援?军需储备情况,我已经让人算出来了,就在书房……”
关正说:“这些事情你无需担心,好好休养。”
吴锦丰摇头,对大儿子吴万乾说:“你去把书房桌上的账簿拿过来。”
吴万乾应了一声后出去了。
吴锦丰又说:“大人应该知道,晋州守备军需缺口一直都有。上一次增援,就把库存用掉了大半,如今又要增援,这次恐怕很难完成了。”
关正的脸色也不太好,抽调过去人马都是晋州这边最精良的,结果才打了一个照面,人就差不多全没了。
吴万乾拿了账簿过来,吴锦丰让他给关正。关正不想接,他府上这样的账簿有好几本。但这里是吴府,不好随心所欲。他作势翻了几页后,便递给了身后的袁博文。
袁博文没翻,这账簿本来就是他跟吴锦丰一起算出来的。
“眼下下官无法继续胜任军需钱粮一职。袁大人虽然担任提辖没多久,但对军需情况了如指掌,且处事认真谨慎。由他来继任钱粮官一职最合适不过了。”
袁博文瞪大了眼睛,由他来管粮草军需?!这老姜什么意思?都这时候了还不忘算记他一把!名义上是给他升官,实际上是让自己乖乖交出粮食啊!
“吴大人,您也说我才来没多久,我连东南西北都还没完全摸清楚呢,实在是能力有限,担任不了钱粮官一职。”
“子虚无需自谦,你的所作所为守备大人心里有数,如果你都不行,整个晋州城大概没有人能接下这一职了。”
关正原本皱着眉头,听到吴锦丰这么一说,眼睛亮了。
军需这一块最让人头疼的是什么?粮草啊!前段时间谁都没粮,就谢记有粮,一下子拿出了几十石!而且,他们今日就到了一船粮食!
他原本给袁博文的是个闲职,但人家干的有声有色,且不说钱粮这一块出了多大的力。新兵管理和训练也干的很好。这次抽调过去的五十个新兵就有个别表现的十分勇猛,一杆长枪杀了数名北凉士兵,从重重包围里活了下来。
“吴大人说的有道理,子虚原本就是协理军需的,现在暂时由他接任再合适不过了。”
“我……”
“吴大人养病这段时间,军需钱粮这块就暂交由你负责,事不宜迟,你赶紧把缺口算出来。”
袁博文还要反驳,关正拍板定下了。他知道这个决定有点强人所难,但眼下确实没有比袁博文更合适的人选了。
原本想报恩,现在却不得不让他填坑,等这些事情过去后,再好好弥补吧。
吴锦丰要修养,关正离开后,其他看望的也纷纷告辞。
袁博文心情不好,在营帐中独坐,面前的账簿就是他和吴锦丰算出来的,缺口有多大,他跟吴锦丰一样清楚。吴锦丰都病倒了,他也想倒一倒,属实不想掺和过多。副职跟正职的责任完全不一样。
只可惜他平时表现的太健康了,现在即便是倒了,人家也会认为他是在装。想起谢云溪的话——现在离开?
“大人!”副官和商泽进来,郴州那边把阵亡士兵的腰牌送了过来。新兵营这边一共是四十六人。
腰牌还是崭新的,只是许多都沾染过血迹了。
袁博文把它们摆在案几上,仿佛又看到了一张张稚嫩的脸。
他让副官和商泽下去了。一个人看了许久。末了起身,来到了军需仓库,一一看过。
他有粮食,有刀有枪,有御寒物资,有这里缺少的一切。
为什么要走?能走到哪里去?跑得过北凉的铁骑吗?南边一定是安乐窝吗?
都没努力过就跑,他以后还有脸回北地吗?
即便是要跑,那也不能是现在!干都没干过!
想清楚后,袁博文就离开军需仓库。把自己做的账簿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把上一次增援的账簿看了一遍,很快就算出缺口。
他叫来副官,让他把账簿亲自送到关正手上手上。
副官去忙了,袁博文又把案几上堆放的腰牌摆开,一个人看了良久。
回到府里,谢云溪看出异常。
“怎么啦?”
袁博文皱着眉头:“吴锦丰病了,关正让我暂代军需钱粮官一职。”
谢云溪愣住了。
“云溪,我现在不想走了,我想留下来试一试!”
谢云溪笑了:“好!我们留下来!在这里干得有声有色,走了我也不甘心。你想怎么做?我都跟你一起。”

第32章 大干
袁博文不禁笑了。他们夫妻一起走过这么多年,无论他要做什么,谢云溪都和现在一样没有任何犹豫的跟他站在了一起。
“我想把这边的情况如实告诉淼淼,让她帮我。”
谢云溪想了想:“告诉她也可以,我也不想一直瞒着她。你想让她怎么帮你?除了粮食,其他的是不是也要她传过来?”
袁博文点头,他刚看过军需储备,粮草自然不用说,已经所剩无几,军械那边也有不小的缺口,有一些存放的时间过久,耗损严重,还有防寒物资,他也瞧不上,天气现在越来越冷,只一件夹衣加甲胄肯定顶不住。
他想过了,粮草肯定要女儿那边帮忙,昨天那一船粮食大概能应付一段时间,但还不够。军械这块,他想把耗损严重的长/枪/枪/头给换了。他这边给出尺寸,让女儿在那边定制。还有刀。这两样是士兵们最常用的兵刃了。现代化机器生产,速度毋庸置疑,肯定比这边快多了。
再就是弓/箭,这里的弓/箭对臂力的要求较高,射程也有限,不如现代弓/弩好用,不过,女儿上次传过来的弓/弩上有个远视镜……不知道能不能改装?
至于甲胄和头盔,虽然也有耗损,但这类不好定制,这边修补修补也能凑合用。
听袁博文说完,谢云溪点头:“那咱们今天晚上就跟淼淼说?”
“好!”他这边也要尽快拿到预算,都自己补贴不可能,这不是小数。他们夫妻可以将就,但女儿一个人,没有钱傍身不行。
跟谢云溪商量好后,袁博文就回了军营,跟几位军需主事商量。
主事们已经知道顶头上司换了,他们跟袁博文也熟,知道他比吴锦丰好说话多了。恭喜了一番后,便开始说正事。
郴州那边的军情一传过来,大家都知道麻烦要来了。现在军需所这边整一个格局就是要钱没钱,要东西没东西。钱粮官吴大人都愁病倒了。
袁博文听他们说完:“守备大人已经决定再抽调一千人马增援,我已经把预算递过去了。各位今日请务必将库存清算出来,但凡有耗损的也一并清算出来。”
主事们领了事后忙开了,把仓库整理了一番,将耗损严重的清理了出来,需要更换枪/头的数目和长/刀的数目也都算了出来。
一直忙到了亥时,袁博文才归家。谢云溪已经跟女儿说上了,看到袁博文回来,就把位置让给了他。
“爸爸回来了?”袁淼笑着招呼。
袁博文坐下后说:“淼淼,爸爸妈妈这边遇到了问题,需要你帮忙。”
袁淼也严肃起来,上一次父母这么说话,还是晋州出现的瘟疫的时候。
“好,没问题,爸爸你说。”只要她能做到,肯定不留余地。
袁博文把眼下的局势告诉了女儿,他现在担任钱粮官一职,需要马上筹齐即将增援的人马的装备,除了粮草军械还有一些日常物资。
袁淼听得心都跟着悬起来了。前段时间父母就跟她讲过皖州城破,导致晋州城内出现了骚乱的事情,让她买了一些粟米和黍米卖给了军方。这段时间一直没提,她还以为情况好转了,没想到这么严峻。
她让袁博文直接告诉她需要做什么。袁博文报了数字,粮食仍是粟米和黍米,跟前天一样的量。
再就是防寒物资,这边已经入冬,上一波增援的为轻装上阵,就着了略厚些的麻布夹衣。这次肯定不行。仓库的那些堆积的时间太久,都已经打结。袁博文让袁淼弄一批棉袍过来,他这边给样式,照着样式做,先来一千件。
军械则是刀和枪头,袁博文中意唐横/刀,但这种刀贵,与时下士兵常用的并不像,既然可以定制,他决定还是按着这边常用的刀把式来定制。枪/头,这边的偏短,大概与手工炼制有关,袁淼上次传过来的枪/头略长。一寸短一寸险。上次的枪/头就很好,只不过衔接处得按照这边来。
这两样袁博文都画了样式,他要各五百,将样式一并传给了袁淼。
袁淼记下了数额后:“还有吗?”
袁博文想了想:“上次的弓/弩你问问,不带远视镜的怎么卖?”
“好。”
谢云溪连忙插话:“淼淼,你手上的黄金可以拿出去兑换一点。”
袁淼应下了,袁博文又说:“爸爸今天跟你说的这些东西,如果不方便买,你就别买了!”
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女儿重要。
“我知道的。”袁淼说,“你们也要注意,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我!”
除了镜子里的两个人,她再没有其他亲人了。
夫妻俩都答应了。
联系过后,袁淼就把自己的钱看了看,存款有二亿四千多万,黄金有五百六十两,另还有母亲留下的首饰,和一个花盆。
粮食的价钱她知道,父母这次需要的粮食大概只要三四万就能买到。
上次她就定制过一次棉衣,那次是一件一百五十元,这次是棉袍,样式差不多,需要一千件,整个下来差不多要十五六万了。
就枪头和刀的价钱她不知道,上次她找楚萧买的长/枪,一杆二百多,定制的短/刀一把八百多。这次只要枪/头,应该能便宜点,但刀的价钱恐怕就不值八百多了。
不过,再贵应该也没有唐横/刀贵,唐横/刀一把买下来都要六千五百元了。
弓/弩就更贵了,就算是不带远视镜,她觉得也便宜不到哪去,上次一把她就花了十二万。
除掉弓/弩,父母这次需要的东西二百来万应该能搞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