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茵夹紧马肚,举起手中的陌刀就冲了上去。
一颗,两颗,三颗……
随着她斩落在地的人头越来越多,她的脸上和身上不可避免地被溅上了血渍。
她骑着马匹,灵活地穿梭于敌军之间,刀锋每过一处,便会收割一条性命。到了最后,她附近的敌人甚至都不敢再靠近她。
在两军的夹击下,伤亡的人数越来越多,不断有人落荒而逃。包围圈在不断缩小着,最终,李令月那张熟悉的面容,终于出现在了陈茵的面前。
“孤原本还想着,让苏将军捞些功劳回去,不要白跑一趟。没成想,五诏的军队这么不经打。看样子,这回,咱们只好对不起苏将军了。”
“未必,这次,爨氏家族与三诏出动的必然不是全部兵力。苏将军若是来得及时,兴许还能去抄了他们的老家。”
等到这场战争彻底平息下来,陈茵为她引荐了逻盛。
“这便是蒙舍的王。”
在李令月打量逻盛的时候,陈茵又对逻盛道:“这是我大唐太女殿下。”
逻盛赶忙向李令月行了个礼。他这礼才行到一半,就被李令月伸手扶住了。
“这是在战场上,又不是在王宫中,何必如此多礼?战场上,一切从简就是。”
逻盛应了一声,他见眼前这位大唐太女年纪轻轻,便气度不凡,又思及她方才作战时那矫健的身手,不由心生感慨,上苍何其厚爱大唐。
当初,他父亲在位时,大唐就强得可怕。如今,他们蒙舍的王换了,大唐的皇帝也换了,改为唐周并存,女人当政,这个国家的势头,却越来越猛了。
唯有直面过唐军威力的人,才能切实感受到唐军的可怕之处。
此刻,逻盛无比庆幸自己选择站在大唐这一边,而不是与大唐为敌。
“你就是逻盛吧?我曾在阿娘处看到过你的奏表。”李令月道:“你与你父亲对我大唐向来忠心,此次,你又协助我大唐攻灭叛逆,你的功劳,孤会一一上报给阿娘。”
“届时,大唐在云南设置了云南都护府,这首任云南都护一职,孤也会推荐由你来担任。”
只是,这云南都护可不是白当的。
唐军是没有攻打蒙舍地区,但此次设置云南都护府,朝廷显然也会把蒙舍地区一并纳入到都护府的管辖范围内。
由蒙舍诏逻盛担任首任云南都护,便可名正言顺地实现这一过程。
逻盛虽然可以在云南地区掌握政治大权,但大唐也会抽调一些兵力驻扎在云南。
这军政大权,李令月是不会全部都给逻盛的。否则,逻盛便会成为云南实际上的王。
她辛辛苦苦打下云南,可不是为了给蒙舍诏做嫁衣的!
“多谢殿下。”
两人又说了些客套话,李令月感到有些乏了,便说要先带着精兵进城好生休息,等到明日得了闲,再与逻盛好好交流交流。
逻盛满口答应。现在这地界上,李令月的身份最高,自然是她说了算。
李令月率领大军赶了这么些日子的路,一路上餐风宿露的,眼下总算是能够睡个安稳觉了。
翌日,逻盛手底下的将士们钦点人头和俘虏时发现,他们虽然将爨氏的主将留下了,但三诏的主将中,居然跑了一个。
逻盛在李令月面前露出了惭愧之色:“怪我!要不是我一门心思盯着那爨氏的主将,也不会让那人跑了。”
“不必在意,不过一条杂鱼而已,跑了就跑了吧。爨氏和三诏的大部分军队死的死,降的降,他难道还能翻出什么风浪不成?”
李令月道:“围剿五诏余孽的工作自然要持续进行,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安抚好云南的民心,不要再让周围的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
云南老百姓的幸福感低了,不仅容易出乱子,李令月也会被系统倒扣积分。
这一点,李令月看得十分明白。
逻盛应了一声,道:“太女殿下果然如传言中说的那样,是一位仁慈的主君。”
她对普通百姓都那么温和,在她手底下做事,想来体验不会太差。
两人将云南各地的重要政务梳理了一番,又过了几日,姗姗来迟的苏定方处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意图逃往南方诸国的爨氏家主和几个王,可谓是一头扎进了苏定方的怀抱中。
苏定方毫不客气地将这些人尽数打包好了,送到了李令月的跟前。
“这下子,咱们终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了。”李令月面上露出了笑容。
她倒是高兴了,可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中,武皇一点都不高兴。
“打了突厥打吐蕃,打了吐蕃打天竺,打了天竺打云南。朕看,令月的心是越来越野了。她究竟何时才能想起,她是一国储君,而不是我大周的开国大将军或者封疆大吏?!”
她心中的这股子郁气,从她得知大食大军压境之时,就已经埋下了。
如今,纵使她收到了前线大捷的战报,也高兴不起来。
武皇那复杂的心情,怕是连她自己都说不清。
然而,她这副姿态,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却引起了他们无尽的遐想。
武皇说得不错,太女殿下,可谓是为大周打下了半壁江山。这与当年的太宗陛下为大唐征战四方的情形多么相似啊!
太宗陛下正是因为屡立军功,才得到了一众能臣干将的支持,最终能够顺利掀翻他的父亲上位。
难道,武皇终于由皇太女今日的功绩之盛,联想起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开始忌惮皇太女了吗?
若果真如此,那他们的机会可就来了……
“阿婆,阿婆,您为什么不开心呀?是谁又惹您生气了吗?”
李清拉着武皇的衣服下摆扯了扯:“您说出来,清儿为您出气!”
李晏也凑到一边,用自己的两只小手手包裹住了武皇的一只手。
他虽然不像妹妹那么爱撒娇,但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慰着武皇。
从他们的身上,武皇能够看到李令月的影子——当然,仅限幼年版的。
小时候的李令月,是她的贴心小棉袄,随着岁数的增长,李令月倒是越发让人操心了。
武皇揉一把李清头上的小揪揪,又握住了李晏的手。
“无论惹朕不开心的人是谁,你们都会为朕出气吗?”
“那当然!”两小只肯定地点了点头:“是不是又是哪位老师在朝堂上跟您对着干了?您等着,回头,我们就为您把这口气给出了!”
上月,兄妹俩过了四岁生辰,武皇开始找一些重臣来为他们授课。
平日里,仍然由才学出众的女官来为他们授课,重臣们只在不当值的时候,轮流向两位小皇孙传道授业。
李晏和李清抓住这个机会,恶整了几个让武皇不高兴的人。
那些人被两个小皇孙给作弄了,起初很不高兴,想要给李晏和李清贴上顽劣的标签,然而,当他们得知两个小皇孙是因为武皇才针对他们时,他们又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没有人能够说两位小皇孙孝顺自家祖母是不对的。
武皇在得知此事后,愈发觉得自己的一对乖孙贴心。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善于忍耐的人,她不高兴了,她就要让所有人都不高兴!
她只让两个孩子身边伺候的人,提醒他们注意分寸,凡事莫要过了界。
武皇倒不是担心底下那些臣子被两个孩子给折腾狠了,她只是担心两个孩子移了性情。
如今他们年纪还小,性子尚未彻底定下来,正是需要好生引导的时候。
“如果朕说,是你们的阿娘惹朕不高兴了,你们会不会替朕捶她?”武皇将两个孩子搂在怀中问道。
“阿娘……”两小只听到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汇,急切地抓着武皇的袖子问道:“可是有阿娘的消息了?阿娘什么时候回来?”
“你们的阿娘,如今愈发能耐了。朕瞧着,她在外头欢快得很!若朕不想法子召她回京,只怕她还能在云南那地界儿上再磨蹭个三年五载的!”
一提到这事儿,武皇就开始变得眉目不善。
李令月拿下吐蕃之事,是她首肯的。拿下吐蕃之后,李令月留在吐蕃稳定局势,也是武皇默许的。吐蕃那么大个地儿,想要将其彻底纳入大周的领土,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眼看着吐蕃渐渐由动荡走向了安定,逻些那边不仅给长安送来了贡品,还有一支当地民众自发编排的歌舞表演一并呈现在了武皇的面前。
只瞧着这些,武皇便知道,她的女儿在吐蕃十分受人爱戴。
就在她翘首盼望着爱女的归期之时,李令月倒好,又跑去了天竺。
天竺那地界儿又远又偏,真不知有什么值得她重视的。就算拿下来了,又能怎么样呢?
原本武皇对于李令月的一系列行为虽不理解,但勉强还能默许她的做法。
直到大食大军压境,武皇才惊觉,她不能再放任李令月继续在边关待下去了。
是,李令月是有安抚人心的能耐,可这是非得由她来做的事儿么?
她一个储君不好生留在长安和洛阳,反倒在边关一待就是这么多年,这像话么?
如今李令月又将云南地区也给打了下来,云南地区内部的复杂情况,可不亚于吐蕃和北天竺。这回,不知她又准备待上多久!
这些日子,武皇对李令月的不满,几乎溢于言表。
许多人自以为读懂了武皇的真实意图,觉得武皇终于还是忌惮起这个战功赫赫的女儿来了。
他们的想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只能说跟武皇真实的想法差得有亿点点远。
瞧瞧李令月那架势,像是对权柄有执念的样子么?但凡她权利心重些,她早就该回长安和洛阳来结交党羽,而不是一直在边关杵着了。
李令月功高是真,武皇却着实对她忌惮不起来。相反,有时候,她还要担心李令月的权力欲望是不是太低了些。
“阿娘她……还要过很久才能回来吗?”李晏和李清一听这话,顿时蔫头耷脑的,有些提不起劲儿。
“放心,她很快就会回来了。”武皇的眼中闪过一抹幽光。
“这可是阿婆说的!阿婆是皇帝,可不能食言!”两个孩子凑到武皇跟前,叽叽喳喳。
武皇将手放在了他们的头上:“朕既然敢在你们面前说这番话,自然有朕的底气。不过,朕与你们说的话,可不许随便外传,明白吗?”
两个孩子将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明白明白!这是我们和阿婆之间的秘密!”
武皇见他们这般可爱,心中的不快散去了七八分。
她有心想要逗逗这两个孩子,便问:“你们的阿娘惹得朕不高兴,你们准备帮谁?”
“当然是帮阿婆!我听身边的女官姨姨说,孩子惹得娘亲不痛快,都是要挨揍的。阿婆要是想揍娘亲,我们……我们去帮阿婆拿鸡毛掸子!”
武皇看着两个孩子亮晶晶的眼神,愈发觉得好笑:“真该让你们的阿娘亲自来听听你们说的话。”
也不知,令月听了这番话,会有什么反应。
“阿娘不听阿婆的话,才会惹阿婆不高兴,我们也这么久都见不到阿娘。阿娘坏,当然要被阿婆揍屁股!”
李清想了想,皱着一张小脸说道:“不过,阿婆能不能不要当着其他人的面揍阿娘啊,不然阿娘多没面子呀。还有,下手的时候能不能轻一点,那个词怎么说的来着?小惩大诫!”
武皇“噗嗤”一声,瞧着李清人小鬼大的样子,忍不住将手点在了她的头上:“你呀!朕瞧着,你这性子既不像朕,也不像令月,真不知你这是随了谁。”
总不至于是随了她爹吧?
“我怎么不像我阿婆了?谁敢说我不像阿婆?”李清将一双眼睛瞪得圆滚滚的。
周围的女官们都别过了头,忍笑忍得很是辛苦。
翌日,捧杀李令月的奏疏如同雪花一般飘在了武皇的御案上。
他们明面上是在称赞李令月立下了不世功绩,可字字句句都在暗示武皇,李令月已经功高盖主了。
若是武皇再不出手打压李令月的声势,届时,外界就真的只知李令月这个储君,而不知武皇这个圣人了。
武皇在收到这些奏疏之后,并没有立刻表态。
这让一些人愈发坚信武皇这回是当真与李令月产生了隔阂,他们迅速行动了起来,上书奏请武皇将李显和李旦接回京中。
眼下两位皇子都在外地,他们就是想做些什么,也不方便,还是要先想法子将他们弄回京中。
一旦武皇当真起了废立之心,李显和李旦的机会就来了。
远在封地的李显和李旦可不知道,京中居然还有这么多素未谋面的“忠臣”惦记着他们。
他们要是知道这些人的想法,指不定就要“热泪盈眶”了。
武皇在收到这些奏疏之后,仍然没有表态。她像是不曾看到过这些奏疏一样,将这些奏疏随手放在了一旁,让人看不清她心中真实的想法。
只有上官婉儿从武皇面上偶然浮现的冷笑中,察觉到了武皇的真实想法。
“圣人可是要将这些人留着给太女殿下练手?”
否则,她实在想不明白,武皇为何明明已经对这些人生出了不耐之心,却依旧放任这些人上蹿下跳。
武皇可从来不是这般好性儿的人。
“这些跳梁小丑,还不值当朕亲自出手。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闹到什么地步!”
朝中的人被武皇清理了一波又一波,可想要投机取巧、争那从龙之功的人,却从不会少。
这便是人的欲望作祟,禁之无用。
武皇虽然偶尔会对这些人产生厌烦之心,但有时,她也会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
她不怕手底下的人有欲望和私心,相反,这些人的欲望表现得越是明显,就越是容易被左右。
武家向来以武皇马首是瞻。
武三思见武皇迟迟不表态,不由有些纳闷。
下朝后,他对武承嗣道:“你说,姑母这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他们兄弟,也曾肖想过皇储之位。后来,他们眼见着李令月坐稳了这个位置,武皇又曾警告过他们,他们这才打消了念头。
眼下,朝中的风气这般躁动,武三思自然也免不了受到了影响。
武承嗣抬起眼皮子看了他一眼:“你待如何?”
“咱们先前因为一些误会……与皇储闹得有些不睦。若是,若是姑母当真有易储的心思……对咱们兄弟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尽管这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武三思仍然将声音压得很轻。
武承嗣冷笑一声:“你就不担心皇储当真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纵使姑母当真有易储的心思,咱们兄弟最好也别去惦记那个位置!皇储手握重兵,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
“那,难不成,咱们就什么都不做么?”武三思有些不甘心地道。
“且再看看吧。”武承嗣道:“姑母究竟有没有起那个心思,还不一定呢!姑母的诸多子女之中,唯有她得了姑母的偏爱。且她生的两个小崽子,如今还顶着神子的名头在紫宸殿养着呢。你说说,姑母要是当真起了易储的心思,还会这般纵容那两个小崽子吗?”
武三思闻言,“嘶”了一声,惊出了一身冷汗:“还好有阿兄你提点着我,否则,我指不定就要行将踏错了。”
“若是姑母没打算易储,凭着皇储如今立下的功绩,她的地位便稳如泰山。咱们兴许可以帮她说几句话,向她卖个好……”武承嗣眯着眼道:“咱们必须早早做出决断来,这‘好’若是卖得迟了,可就一点儿价值都没有了……”
刚刚拿下云南的李令月,还不知道,她这一封封捷报送回长安,竟引得朝堂上下又是一阵暗潮涌动。
相似小说推荐
-
臣妻为后 (捌月) [古装迷情] 《臣妻为后》 作者:捌月【完结+番外】纵横中文网2025-1-6 完结80.2万字简介: 燕聿贵为帝王,不小...
-
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斗鱼) [BG同人] 《(西游记同人)[西游]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作者:斗鱼【完结】晋江VIP2025.01.16完结总书评数: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