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现在在阿婆面前说说,待会儿阿娘来了,我又不会忘记我的任务。”李晏不甘示弱地反驳。
武皇坐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他们斗嘴。她要是不介入,有时候他们能够斗上一整天。
也是奇了,明明他们不凑在一处的时候,都是懂事安静的孩子,可一旦他们两个小冤家凑到一处,吵起嘴来没完没了。
整个紫宸殿,都因为他们俩的声音,而变得热闹了不少。
出于某种私心,武皇并没有告诉两个孩子,她方才并未跟李令月吵架。
这些年来,两个孩子没少从身边儿女官的口中听说李令月的事迹,他们对李令月很是向往和好奇。
武皇知道,两个孩子都很期待与李令月的这次见面。
她倒想看看,他们准备如何博得李令月的好感,又如何在李令月面前为她“出气”。
不多时,桌上的点心盘子空了大半。
平日里短短的时间,今日似乎过得格外漫长。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穿着宫装的女子走了出来。
她显然好好打扮了一番,此时的她款步走来,容貌极盛,端的是荣耀秋菊,华茂春松。
李晏与李清一瞬不瞬地盯着眼前的女子,只觉得自己脑海中空白的一角,被女子的身影所填满。
“这,这就是,我们的阿娘吗?”
两小只急切地向身边的武皇求证道。
阿娘,比他们想象中更美,就像神话故事里面的仙女姐姐一样。
“怎么,不像么?”
也不知,李令月这路是怎么走的。转瞬间,她就站在了两小只的面前,笑意盈盈地看着他们。
第177章
李晏和李清曾经设想过很多次,阿娘回京的时候,他们要怎么与阿娘相处,又该与阿娘说什么话。
他们定要在阿娘面前好好表现,给阿娘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然而此时,李令月明明就站在他们的面前,他们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只知道傻呆呆地仰着小脑袋望着李令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还是李令月的一声轻笑,将他们的神智拉了回来。
“我记得,我当年生的,明明是两个极为聪明伶俐的孩子,怎么几年不见,竟成了两个小呆子了呢?”
呜呜呜,好丢人……
两个孩子的小脸涨得通红,他们深觉自己在阿娘面前的发挥大失水准。
可恶,明明他们平时是很自来熟的啊!他们在谁面前,都能说上几句,怎么到了阿娘面前,就跟锯嘴葫芦一样了呢?
李晏和李清四目相对,俱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无措。
怎么办,现在到底该说些什么,才能挽回他们在阿娘面前的颜面啊啊啊!
一旁传来了一阵轻笑声,随后,两只手分别落在了李晏和李清的小脑袋上,揉了揉他们的发髻。
“想不到,你们长大之后,竟是这般有趣!”
李晏和李清年岁尚幼,容貌又生得颇为相似。李令月盯着他们辨认了好一会儿,才对着李清道:“你是清儿吧?”
“嗯……”李清小小声地应答着,眼神却瞬间亮了起来。
阿娘认得她耶,第一次见面,阿娘居然就把她给认出来了!
“我离开你们前往吐蕃的时候,你们还只有小猫那么大。你们不认得我,我却是记得你们的。清儿年幼之时,最是活泼好动,你跟晏儿两个时常打闹,如今看来,你们的相处模式,也并未发生什么变化。”
李清听李令月说着她婴孩时期的事,好奇地看向李令月。原来,在他们年幼之时,阿娘也曾带过他们吗?可惜那时她年纪太小了,完全没有印象了。
下一刻,李清就被李令月揽入了怀中。
李清显然并不习惯李令月的气息。最初,她的身子有些僵硬,可渐渐的,她就放松了下来。
这是她的……阿娘……
她也是有阿娘的孩子了,她才不是那几个讨厌鬼口中的“野种”!
阿娘的怀中,真暖啊,与她想象中一样温暖。
李清忍不住在李令月怀中小幅度蹭了蹭。
一旁的李晏见自家阿娘只顾着跟妹妹说话,没怎么搭理他,眼神黯了黯。他果然不如妹妹讨喜吗?
下一刻,李令月就将脸转向了李晏:“既然她是清儿,你就是晏儿了,是不是?”
她感慨道:“如今,你倒是长得愈发像你阿耶了……”
说完这番话后,李令月将李晏也揽入了怀中,主打一个“左拥右抱”,一个也不落下。
李晏却在此时抬起头来:“我也有阿耶吗?”
此前,无论是武皇还是身边的女官,都只告诉他和妹妹,他们是有阿娘的人,却从来不提他们的阿耶。
宫中又一直有传言,说他们的阿娘当初是“吞风有孕”,这才生下了他们。天真的李晏和李清一度真的以为,他们的阿耶就是“风”。没想到,他们真的是有阿耶的吗?
李晏皱着小脸想,风无色无形,他肯定不可能长得像风啊,那他的阿耶肯定就不是风了。
李令月正欲开口,就听一旁的武皇重重咳嗽了一声。武皇淡淡地扫了李令月一眼,似乎在对自家爱女说,转成提那个男人做什么。
尽管武皇也是两个孩子身世的知情人,她也知道,令月认定了那人是她唯一的夫婿,但武皇一点都不想提到她那个素未谋面的“女婿”。
李令月看出了武皇的警告之意,她对满脸好奇的两个孩子道:“与你们阿耶有关的事,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们,不过,你们的确是有阿耶的,你们只需要记住这一点,就够了。”
“阿娘的要求,晏儿和清儿能做到吗?”李令月弯下腰,平视着两个孩子。
她的这个举动,让李晏和李清觉得阿娘没有把他们当成可以随便敷衍的小孩子,这让李晏和李清更加喜欢他们的阿娘了!
“能!”李晏和李清大声回答道。
“阿娘,跟阿耶有关的事,现在不可以告诉我们,那什么时候才能告诉我们呢?”李清拉了拉李令月的袖子。
她可没被自家阿娘给糊弄过去。
现在不告诉他们,那就是未来有一天能够告诉他们咯?
李晏也反应了过来:“没错!阿娘想要我们答应你,就得给我们一个时间!否则,我们会自己偷偷去找阿耶的!”
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李晏还在李令月面前挥舞了一下他的小拳头。
李令月见两个孩子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跟自己讨价还价,轻轻点了点他们的额头:“人小鬼大。也不知这些年,阿娘是怎么教你们的!”
“与朕没关系,他们天性就是如此,朕只是稍加引导罢了。”武皇瞥了李令月一眼:“你若是不满意,就怪你自个儿吧,谁让你没能看着他们长大呢?”
“阿娘替我将晏儿和清儿照顾得极好,我心中很是感激,哪里能责怪阿娘?我只是感慨,晏儿和清儿小小年纪就这般活泼机灵,阿娘定然在他们身上花了不少心思。”
“你知道就好!朕每日政务繁忙,还得替你带孩子,可怜朕一把老骨头了,还不得清闲!”
“胡说,阿娘哪里老了?阿娘保养得宜,精神头又好,若是阿娘换身装扮与我一道出宫,那些不知情的百姓见了,还以为咱们是姐妹呢!”
“你啊,就会哄朕高兴!朕都年近七十的人了,你却风华正茂,朕哪里能与你做姐妹?”武皇笑着摇了摇头。
话虽如此,令月愿意费心思哄她高兴,她终于还是开心的。她的诸多子女之中,唯有令月最贴心。
“你此次既然回来了,可就不许再走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知道了。”李令月有些无奈:“看样子,阿娘还真是不想再让我回边关了。”
她喜欢在边关待着,不仅是因为边关容易捞军功,更是因为边关刷积分快。她每保护一次百姓,或者推行一项有利于民的政策,积分都会有所上涨。
虽然李令月在长安城中,也能出台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以此来赚取积分。但长安城中不是有武皇在吗?李令月觉得,她和武皇完全可以分工合作嘛!
“‘回’?”武皇瞪了李令月一眼:“你的家在长安,你的亲娘和一双儿女都在长安,你想回哪儿去?你要回哪儿去?”
李晏和李清一听这话,顿时也忘了他们还在向李令月询问生父的事了,他们一人一边,抱住了李令月的胳膊:“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阿娘啊,阿娘又要离我们而去了吗?”
“我自然不会离开你们,只是,我是大周皇储,我有义务保护我大周不受他国侵犯。若是边关战事再起,我兴许还会离开长安。”
她这番话,李晏和李清听得半懂不懂。不过,保家卫国是一件崇高的事,他们还是知道的。
女官们闲暇之时,会为他们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他们从中学到了不少道理。
“那,阿娘能不能不要去太久啊?只去一小会儿可以吗?”李晏问。
“你说呢?从长安到边关,快马加鞭,至少也得数日,一来一回就是半月了。”
“唔……”李晏一时找不到说辞来反驳李令月。
李清却灵光一闪,道:“还有别的武将呀!怎么可以让阿娘一个人把事情都做了,那不是让别的武将偷懒吗?”
“清儿说得不错,我大周又不是没有其他将领了,何至于回回都让你上前线?往后,只要不是遇到了什么十万火急的战事,你就给朕老老实实在京城待着!”
“阿娘,你要听阿婆的话啊!不听阿婆的话,阿婆就不喜欢你了!”
“不听阿婆的话,是要挨罚的!”
在亲娘和一双儿女的联合围攻下,李令月只得苦笑着举手投降。
罢了,日后,这上战场的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李令月一路上本就餐风宿露的,这会儿又与武皇和两个孩子说了这么久的话,也有些饿了。
她见桌案上摆了一盘子点心,只是这点心不知道被谁动过了,少了一半,便笑问道:“这盘点心是给我的吗?不知是被那两个小馋猫偷吃了呢?”
李晏和李清一听这话,就知道李令月是在说他们。
“才,才不是小馋猫呢。这是阿婆特意为我们准备的,阿婆,你说是不是?”
李晏和李清用求救的目光望向了武皇。
武皇道:“这是孩子们上完骑射课之后惯例的点心,你竟自作多情,以为是给你的么?”
“所以,阿娘没有为我准备吃食么?”李令月的目光有些委屈:“阿娘可真是有了孙子孙女,就不要女儿了。”
她眺望远方,背影一片萧瑟:“哎,可怜我收到消息,便马不停蹄地赶回来见阿娘,一路上,饭也没吃好,觉也没睡好……终究是,错付了。”
李晏和李清看得一愣一愣的,年幼的他们不明白,阿娘前后变化怎么这么大。
武皇指着她道:“越发嘴贫了。你的点心,在食盒中摆着呢,朕这紫宸殿中,还能少了你一口吃的不成?”
上官婉儿在门外听着门内欢声笑语不断,祖孙四人就像是寻常人家的三代人一般,不由露出了笑容。
她就知道,小殿下们定能与殿下相处得很好,而殿下也能哄好闹脾气的陛下。
这些年,武皇在朝堂上是愈发心狠手辣、不留情面了,又有谁能料到,她私底下,竟还有这般温情脉脉的一面呢?
就在武皇祖孙三代团聚之时,一些人收到了皇太女率领军队直闯长安城的消息,手都激动得开始发抖了。
自打皇太女的功绩传回长安城,他们便一直在致力于捧杀皇太女。可武皇迟迟不表态,终究让他们心中惴惴。
这回,他们可算是抓到皇太女的把柄了!皇太女居功自傲,未得圣令便私自回京,还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定是要造反无疑!
翌日,武皇上朝的时候,发现上书弹劾李令月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皇太女虽然为我大周打下了半壁江山,可这天下,终究还是圣人的天下!圣人如今春秋鼎盛,皇太女便目无君……上,率军队直闯长安城,莫非,皇太女已经等不及了,想要取代圣人了?”
虽然那人及时改了口,武皇又岂会听不出来,那人原本想说的是“目无君父”?
有意思,真有意思。当初武皇枉顾李治的遗旨登上皇位之时,这些臣子们一个个都跳出来骂她牝鸡司晨,骂她有负先帝所托。
那些年,不知多少李唐宗室起兵造反,朝中亦有多少大臣为反贼提供方便。武皇为了压下反对的声音,杀空了半个朝廷,许多李氏宗亲与拥李派成了她手下的亡魂。
后来,李令月顶着“肖似太宗”的名头横空出世,又假称自己得了先人托梦,来调节拥武派以及拥李派的关系,这才让两败俱伤的武皇和余下的那些李家宗亲各退一步。
武皇暂时放下了手中的屠刀,余下的李家宗亲也不再起兵造武皇的反。朝廷的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存。
可以说,李令月维系着李武双方之间脆弱的平衡。李贤无法担任这个角色,李显和李旦也同样不能。
李令月为了避免在朝中发展出强大的势力,形成母女抗衡之势,平日里并不主动与朝中高官接触,但站在她背后的李家宗室与武将,本就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若是武皇果真忌惮李令月的功绩,并对李令月动手,朝中少不了又要进行一轮明争暗斗。
武皇的目光从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身上扫过,嘴唇几乎抿成一条直线。
“继续说,怎么不说了?朕接下来是不是该废黜太女,如你们所愿,册封李显和李旦为皇储?令月不好控制,李显和李旦若是上位了,便能够任由你们摆布,是不是?”
“这……”那人眼见武皇神色不虞,赶忙改了口风:“皇储废立之事,兹事体大,臣不好敢言。臣只是出于忠心,给圣人提个醒。如今,朝野内外,只知有太女,不知有圣人,这难道是什么好事不成?”
“吐蕃人为陛下献上的颂德歌舞,据说最早便是吐蕃人打算献给太女的,后来,太女让吐蕃人将这支歌舞进行了改编,这才呈到了圣人面前。圣人贵为九五之尊,怎可捡旁人不要的东西?”
那人仔细观察着武皇的神色,见武皇眉峰微微蹙起,顿时放下了一颗心。
皇帝对自己的东西都有独占欲,果然容不得他人染指。武皇与皇储感情就是再好,这下,武皇也该对皇储生出芥蒂来了。
“太女命人为圣人献上歌舞,本也是出于一番好意。只是,她这番举动,也未免太不讲究了些。况且,太女此番回京之时如此蛮横无理,直闯京师,圣人也该给太女一个教训,以免太女忘了尊卑!”
说完这番话后,那人朝着武皇行了个大礼:“臣这番话,并非是出于臣的一己私心,而是为了陛下着想啊!”
“起吧,朕喜欢忠臣,忠臣自然该得到嘉奖。”武皇说着,看向了身旁的大臣们:“除了他们几个之外,还有谁是这样想的?”
此时的武皇和颜悦色,看起来当真要大赏群臣了,一旁陆陆续续又有几名官员站了出来。
“圣人,太女虽战功赫赫,可这天下,终究还是圣人的天下!太女实在太过僭越了!”
“太女殿下肖似太宗皇帝,虽让人欣喜,可也免不了让人担心……”
“圣人给了太女殿下莫大的自主权,无论是对吐蕃用兵,与大食开战,亦或是攻打云南,太女殿下都不曾上书朝廷……太女殿下的手中,已经掌握了太大的全力,臣实在是为圣人担心呐……”
武皇静静听完这番话,问道:“你们在朕跟前说太女的不是,难道,就不怕太女日后上位,清算你们么?”
“我等是圣人的臣子,而非太女的臣子。”
相似小说推荐
-
臣妻为后 (捌月) [古装迷情] 《臣妻为后》 作者:捌月【完结+番外】纵横中文网2025-1-6 完结80.2万字简介: 燕聿贵为帝王,不小...
-
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斗鱼) [BG同人] 《(西游记同人)[西游]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作者:斗鱼【完结】晋江VIP2025.01.16完结总书评数: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