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农家,科举为上(唐轻寒)


秦仙仙这些天都罕见的温柔了一些,这让李耀光尾巴都快翘起来了。
在宴请后,李耀安就要准备外出游历了。
李耀明也要带着崔念念去看看辽远大师,并继续义诊。
但就在这个时候,老族长去了……
似是有预感一般,老族长非让李占给他在族地修了坟。
自己还时不时去看看,摸一摸那些牌坊。
夜晚的时候,院门被敲响,外面的人很是急促。
于伯快速地给自己披了件衣服,将院门打开。
灯笼的火光,照到李占身上,这个曾经很是骄傲的人,哭红了双眼,声音也带着一些急切。
“快去叫二哥,老爷子不行了!”自从李梁被划到老族长名下,根据年龄排行,李占喊李梁二哥。
这时李梁也听到了声音出来了,他听到李占的话,连忙拉住李占。
回头吩咐于伯:“于伯,你快去叫他们都起来!”
于伯点头,李梁拉着李占就快速往老族长家去。
因为走得急,李占李梁都没有拿灯笼,两人就着月色,还有对村子的熟悉,快速到了老族长家。
一进老族长的屋子,就看见躺在床上的老族长,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他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转头朝李梁看过来。
他抬起干枯的手,示意李梁到他身边。
李梁走过去,跪在他床前,握住他的手道:“老爷子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老族长勉强扯出一个笑,控制着自己深吸了一口气,费力地说:“我…这一生……对得起祖宗了。”
“族里……也…快,也快兴盛……起来了。”
“耀明、耀安……都不错,都……是善良的……孩子。”
“只要……他们不……犯错,你约束……好…族里,那……我们李氏一族……肯定能成为一个大族。”
“你……是个……呼呼呼”说到这里,老族长有些喘不过气,李梁赶紧给他拍一拍,他也渐渐缓了过来。
“你是个不错的……我很……放心……你。”
“我现在……一是放不下族里,二就是我这个儿子……”
“他大哥早夭,我就……这么一个儿子,难免宠得他……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往后……你帮我……多看……顾着些。”
听到这话,跪在一旁的李占大喊一声:“阿爹!”他一直以为阿爹对他还不如李梁,现在听他爹临死都放不下他,实在是有些羞愧。
老族长看向自己儿子,将手从李梁手中拿出来,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拍了拍李占的肩膀。
这一拍后,老族长永远闭上了眼睛。
李占抓住他爹的手,在一旁哭喊。
李梁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老族长对于他来说,比老李头像个爹。
虽说老族长对他好,为他打算基本都是为了族里,为了李占。
但他时不时地关心,还有以往的维护,都让他感激。
他在族里也像是定海神针一般,就算他去清江府处理事情,需要一个多月才回来。
族里有他,就不会怕族里出事。
可现在,定海神针没了,他以后只能自己担负一切了。
李梁脑子里思绪万千,就像个局外人一样,跪在老族长床前,看李占等人哭喊。
这时,李耀安进来,拍了拍李梁的肩膀,轻轻喊了声:“阿爹。”
李梁转头看向李耀安,眼泪跟着就掉出来了。
他抱住李耀安,将头埋在自己儿子的肩膀上。
李耀安抱住李梁,轻轻地给他拍背,
李梁也就哭了一小会儿,他擦了眼泪,取下老族长挂在房间里的铜锣。
出了老族长家,敲起来。
“老族长去了!老族长去了!老族长去了!”
李梁边敲边喊,夜晚的村落,渐渐亮了起来。
李耀安拿了灯笼,走在李梁身边。
陪着他从村头走到村尾,陪着他走到了族地。
“耀安,你族长爷爷走了……”
“他会是第一个,长眠在族地的人。”

崔念念和秦仙仙都跟在她身旁,帮着布置。
老族长媳妇,悲痛太过,一口气没喘上来,也跟着老族长走了。
这时李耀安还陪着李梁在族地,正往回走。
李耀明则在为听到消息,厥过去的族老施针。
等他们两个听到消息回到老族长家,老族长媳妇已经没救了。
李占连丧爹娘,直接晕厥了过去。
李梁和王氏只得让人将他扶回去,他们接着还要安排报丧等事情。
李梁叫了李占的儿子还有李耀明和李耀安,拿了铜钱给他们。
由他带着往院子里的水井丢了几个铜钱。
这在民间俗俗称“买水”,将买回的水拿来给死者洗澡,俗称“抹三下”。
李梁带着李耀安等人给老族长洗,王氏则带着崔念念和李占媳妇给老族长媳妇洗。
洗好后,将老族长和他媳妇,安置在已经布置成灵堂的大堂。
此时天也亮了,李梁让几个族学中的小辈,跟着族里的青壮一起去报丧。
李耀明一个人骑了马去县城通知王大夫,李耀光则要去通知秦家。
近一些的人自然来得快,不一会儿,灵堂里里外外都坐满了人。
一些族老本来身体就不好,还硬撑着要来,家里人拗不过,只得搬了椅子,让他们坐在灵堂外。
“老大哥唉!你这一走,可太不值当了啊!”
“眼瞅着,能好好安享晚年了,咋走得那么急啊!”有一个族老扑在灵堂前,拐杖都不要了。
坐在灵堂的地上,就哭。
李梁劝说他去外面坐,他不听,李梁只得让李木头将他拉到其他族老身边,这才消停些。
李梁跪在灵堂前,有人来上香就跪谢一番。
这让听到消息回来的老李头看到,很不是滋味。
老李头带着老吴氏等人站在老族长家院子外面,没有人请他们进来。
一些豪商乡绅得了消息过来,也是直接略过他们。
李耀安拿了纸笔,在一旁记录来送礼祭拜的人还有他们给的东西。
这方便以后,来往时,还礼做参考。
王大夫和王子言来的时候,王大夫特意换了身白衣服,王子言换了粗布麻衣。
云清书院那边,居然也派了周夫子过来。
周夫子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晚上。
他的到来,惹得望远县的县令等官员也派人送了礼来。
后来算了日子,老族长和老族长媳妇将在七日后出殡。
这七日里,李梁熬得眼睛都红了。
老吴氏偶然见到,直接朝他吐了口唾沫。
虽然李耀安拉着李梁躲开了,但到底很恶心人。
其实老李头他们这几天回来,也不好受。
虽然李为和小吴氏没有赶他们出去,但他们是付了几两银子给李为的。
并且他们的吃食,李为和小吴氏一概不管。
一说他们不孝,他们就说老李头他们有好日子不带他们六房,他们现在可没有多余的粮食了。
为了自己的报复心,老吴氏特意买了鸡,将肉炖得香飘十里。
还拿着肉到老族长家门外吃,一边吃还一边笑。
若不是李耀祖估计自己的脸面,赶回来,拉走了老吴氏和老李头。
估计他们两个,会被李氏一族的人打残了送回去。
出殡当日,满村挂白。
李占手捧老族长的灵位,李占媳妇落后李占一步,捧着老族长媳妇的灵位。
他们前面,送葬乐师在前面吹奏。
李梁手持经幡,李耀安等人跟在李梁后面。
族里的青壮抬着老族长和他媳妇的棺椁。
呜咽声此起彼伏,全族的男女老少都披麻戴孝,垂着头送这位老族长和老族长媳妇去长眠之地。
老族长生前,帮助过很多族人。
他会帮族里出嫁的姑娘出头,会慈爱地鼓励族中的孩子。
他主持大局时,严厉有矩,他私下里时,却大多以和为善。
他会关照族里的老弱,会关心族里的生计。
李氏一族,在他的带领下,一直都在向上发展。
就连刚开始考上举人的李泽,也是他一直偷偷地在资助,这才有了后面李泽考取举人后,回报族里,修建族学。
也是他为了族里,当机立断,放弃让自己的儿子做下一任族长,选了李梁。
支持李梁的决定,游说顽固的族老,让族里经商。
这才有了李氏一族,如今的殷实。
这位老人,值得李氏一族所有人的尊敬。
棺椁入坟,周夫子写的碑文,也被雕刻到墓碑上,此刻也立了起来。
随着族人的痛哭声,老族长和一生跟随他的老族长媳妇,永远沉睡在了令他们骄傲的族地。

送葬结束的七天后,李耀安将带着李耀光和虎头、丹青外出游历。
李耀明也要带着崔念念还有麦冬、绿芽去京城,看望辽远大师。
家里就只剩下了李莲华还有王氏和李梁,于伯、于婶子还有松糖。
李耀明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李耀安则想带着人去黄河边看看。
因为李耀明那边有女眷,王朝给的马车就让麦冬驾走了。
李耀安这边因为有马的关系,只需要置办一个车厢就行。
临走的时候,王氏拉着李耀安眼泪一直掉:“你在外面不能亏待自己,银票还有你的文书,一定要拿油纸包好。”
“记得吃饭,好好休息,不要轻易相信外面的人,知道吗?”
毕竟是李耀安的第一次单独外出,上次去考举人都遇到了山匪,这次出去,不定遇到什么。
王氏实在是不放心的,这让她拉着李耀安的手更加用力。
李梁上前来,揽住王氏的肩膀,示意王氏放开李耀安。
“玉不琢不成器,只有真的去了解过,以后才不至于纸上谈兵。”
“你这次外出,也要记得莲华成亲的日子,不要到时候赶不回来。”
李梁知道孩子大了,就得放手让他自己去闯。
李耀安以后想做官,那就得去大昭上下看看,不然不清楚当地民情,只能做个碌碌无为的官。
李莲华塞了一双鞋子给李耀安:“鞋的夹层里有油纸包的银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知道吗?”
这时的李莲华倒是像个姐姐,眼睛里浓浓的担心,就像要溢出来一样。
李耀明给了李耀安一个木盒子,里面都是一些药丸。
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崔念念给了李耀安一封信还有一块玉佩:“这是我们崔家的信物,可以凭借这个去崔氏当铺拿一千两银子。”
“若是遇到难事,也可以凭借这个找崔家的人帮忙。”
李耀安接过,朝崔念念行了一礼:“谢过大嫂。”
“一家人怎说两家话,你这次外出,定要谨慎行事,要知家中,定是挂念的。”崔念念虚扶李耀安,示意李耀安起身。
李耀安也给家里还有李耀明留了,全家的画像。
虎头来的时候,身后只有一个包裹,腰带上挂了一把斧头。
他一来就跟丹青一起搬东西,将东西绑在李耀安的马上。
李耀明带着崔念念上了马车,绿芽和麦冬坐在马车外面,麦冬赶车。
他们先行一步,李耀安则带着虎头和丹青去找李耀光。
“你走就走,走了就别回来了!”
“不回来就不回来!”
刚走到李耀光家门口,就被迫听了一出两人的菜鸡互啄。
“李耀光!”李耀安朝李耀光家大喊一声。
李耀光气冲冲地开了门,身上背了一个包袱,手上还提了两个。
“走!”李耀光出了家门,李耀光他爹追了出来。
“别忙,你马还在后面棚子里呢!”李耀安见李耀光还有些生气,眼睛却偷偷看向院子里。
院子里,秦仙仙捏了帕子擦眼泪,李耀光他娘正在哄她。
等李耀光他爹把马牵出来,听到动静的秦仙仙想出来,已经迈出了一步,又收了回去。
李耀光叹了一口气,把包袱放到地上,又走回了院子里。
只见他揽过秦仙仙的肩膀,轻轻给她擦了眼泪。
不知道说了什么,秦仙仙居然笑了。
他和他娘又说了一会儿话,这才笑着出来。
李耀光捡起包袱挂到马身上,自己爬上去对着李耀安道:“走吧!”
因为只有李耀安和李耀光有马,虎头和丹青就只能自己走。
好在,到了望远县,就可以上车厢那些了。
他们到了望远县,弄好马车后,李耀安就带着丹青去买了一些能用到的东西。
等他们从望远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他们持续赶路,明天还要去清江府云清书院告别院长和夫子他们。
在周夫子那里,李耀安收获了一张地图,还有一封书信。
在院长那里,得到了一本游记。
李耀安和李耀光拜谢院长和周夫子后,就启程去往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了。
一路上,李耀安的眼睛几乎没有停歇过。
白天赶路,晚上歇息的时候,李耀安就开始绘制地图。
他绘制的地图,甚至包含了一些山形。
画了地图就写游记,里面会注明地址,人文和附近的植被。
因为现在距离清江府不远,这些李耀安大多都是清楚的。
等他看到了些许不同于清江府的东西,他还会让丹青停车,自己下去查看,还有询问。
别人见他们是书生,加上李耀安着实长得不像坏人。
在铜板的加持下,一些百姓还是很乐意和李耀安聊天的。
李耀光跟在李耀安旁边,时不时也提些问题。
若是遇到脾气好的,也就回答了。
若是遇到脾气差些的,就李耀光平时说话的口气,只给个白眼都是便宜他的了。
虎头近些年倒是越发沉稳,拿着的斧头,既可以劈柴又可以防身。
在确认李耀安平安的情况下,偶尔还会跟一些猎户学几招。
可怜丹青活脱脱活成了几人的老妈子,成天担心马车里还有多少米粮,又差了什么没准备。
有些时候,露宿荒野的时候,还会去摘野菜野果,就为了那三位爷能吃得更好些。
虎头无聊的时候,还要拉着他习武。李耀光无聊的时候,就拉着他习字。
有些时候,肉眼都可以看见他身上的幽怨。
“还有四天的路程,就可以看到黄河了。”
李耀安拿着周夫子给的地图,计算了一下路程。
李耀光放下自己绘制的地图,一双眼睛看向李耀安。
“真的吗?”李耀光盯着李耀安问。
李耀安点头,李耀光还有丹青都高兴妃蹦了起来。
“终于可以洗个热水澡了!”李耀光收了自己绘制的地图,顺便收拾好自己的笔墨那些。
丹青笑得见牙不见眼:“哎呀,咱们得米粮那些,刚好还能撑几天,如果再晚一些到黄河。”
“咱们可连下锅的米,都没了!”
“你们到底吃不吃烤鸡,这烤鸡都快糊了。”虎头在火堆边添柴,见他们迟迟不过来,还是出声提醒一下。
三人立马围坐到火堆边,丹青撒上特质的料粉,香味加倍。

他们一行人越往黄河方向走,越是感觉凄凉。
有些房屋都倒塌了,四下里,也没看到什么农作物。
路上遇到一些百姓,也是瘦骨嶙峋,目光黯淡的。
有些百姓甚至起了抢劫李耀安他们的心思,刚伙同一些人围过来,就被虎头挥着斧头吓退了。
一个官差骑着马,拿着铜锣敲。
边敲边喊:“有钦差下来赈灾!快去衙门!”
百姓们相互看了一眼,跌跌撞撞跑回了家。
不一会儿,就看见他们带着自己的亲人,拿着一些东西,就往一个地方走。
李耀安让丹青把马车拉到一旁,把路让出来。
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上了马车,让丹青驾着马车,跟在那些人后面。
虎头手握住斧头,走在马车边上,一双眼睛四下查看情况。
路上,丹青也不敢起锅做饭,只得将前面镇子买的点心拿出来。
还摸了几个野果子,一人分了一个。
几人停下吃了饭,可抬眼望向前方的百姓。
他们的脚步没有停止,甚至在加快。
有一个小女孩,脱离队伍,去摘路边的野花。
被她娘扯了耳朵,跟上去。
走到夕阳落山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更多的人。
他们汇聚在城门外,在施粥棚子那里排队。
“大人,粥棚这里已经日夜不息地熬了两天粥了。”
“来的灾民实在太多了,我们带的米粮……”有一个差役打扮的人,悄悄朝一个难民打扮的人汇报情况。
他们本来是躲在暗处在说话,可是李耀光尿急,刚好想要找暗处解决,这刚好就听见了。
李耀光往后挪了脚步,想要回去告诉李耀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