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枢密使这下当真又急又怒,脖颈上青筋都浮出。“……你老子没有贪污军饷!”
“老夫只不过按京城的惯例,收一点地方将领官员的孝敬罢了!地方上棉衣多要几套,军械多领几支,米粮多拉走两车,睁只眼闭只眼放过去。谁知查出二十万两的窟窿!”
谢明裳:“哦,所以是收了下面的孝敬,平日里睁只眼闭只眼,整出一笔糊涂账,替人做了冤大头。”
父女倆面面相觑。
隔片刻,谢枢密使又愤然道:
“自古武将难善终。你老子军功第一,‘功高盖主’四个字你没听过?老夫想明白了,没有辽东王谋逆案牵连谢家,还会有旁的大案牵连,谢家迟早有今天!”
“女儿知道。女儿不悔做谢家人。”谢明裳直视她父亲道:“爹爹无需跟我说这些,去跟娘说。娘跟着爹爹半辈子辛苦,没过几天舒坦日子。”
谢枢密使哑然良久,长叹一声,从墙边的武器架上提下一把木刀,转头对谢夫人道:
“总归是我对不起你们。谢家不知还能团聚几日,要打便趁今日打吧。”
谢夫人拿刀背狠打了他肩背几下,抛下木刀,捂着脸跑进正屋。
庭院里一片静谧,只剩头顶木叶沙沙声响。
谢琅默不作声把火里的残纸都收拾完,熄了火。
谢明裳问,“该烧的都烧完了?阿兄,爹爹,我去看看娘。”说着站起身。
但黄内监今日领命来谢家,看在谢明裳主动归家让他可以交差的份上,黄内监愿意卖个面子,在前院等候少许时辰,并不意味着他愿意长长久久地等下去。
紧闭的内院门很快被敲响,黄内监扯着嗓子高喊:
“日头过晌午了。寻不到谢家妇刘氏,不能耽搁了宫里的正事。谢家两位小娘子,谢五娘和谢六娘,还不快快出来,验明正身。”
庭院里的谢家父子齐齐吃了一惊,站起身来。
“这厮胡扯什么‘验明正身’,又不是上法场。”谢琅低声道。
谢枢密使面沉如水:“以不变,应万变。出去听他如何说。”
对谢家小娘子所谓的“验明正身”,虽然并非囚犯上法场,却更严苛得多。
谢明裳被领入一间厢房,黄内监带来的宫女守在屋里,闭门点灯,仔细询问过生辰年月,籍贯出身,又将谢明裳的外貌,体态,逐个记录在案,甚至让她张嘴验看牙齿。
谢明裳老实不客气地一巴掌过去,把碰触唇齿的手打去旁边。
“这是哪家的规矩。查牙口,你们卖人呢?”
那宫女倒也不怒,公事公办道:“宫里规矩如此。谢家两位娘子的情况是‘宫籍备用’。有‘备用’二字,少填写一两项无妨。但今日不填写,迟早要查验的。”
谢明裳盯了眼桌上摊开的薄薄纸张,也就是所谓“备用”的“宫籍”。
之后屋里两人未再交谈。宫人过来量身,记录身高腰身尺寸,谢明裳随她去。之后要求脱衣查验,宫人的手伸来解衣裙系带时,谢明裳抬手又是一巴掌,推门出了厢房。
兄长谢琅在庭院里等候。
“宫籍。”听到转述的两个字,谢琅露出浓重忧色:“那是入宫的宫女需填写的户籍名册。你和五娘……”
昨晚常将军递来的消息原话说:
外皇城的中书省值房里,两位中书舍人草拟圣旨,拟着拟着争论起来,常将军手下的人隐约听到几句。
着重争执的字眼,谢家的情况属于“籍没[1]”还是“罚没”。
有个中书舍人说道:圣上的意思,籍没惩处太重,适当罚没即可。
谢琅心往下沉。他是精擅公务典籍的文官。
黄内监只寻谢家未出阁的五娘和六娘录入宫籍。短短刹那间,谢琅脑海里已经把中书省的草拟圣旨补全——
【谢氏女,罚没宫掖。】
“宫籍备用。”谢明裳补充两个字,“备用什么意思?”
谢琅不熟宫里规矩,沉默着摇摇头。
对面厢房的谢家五娘正好推门出庭院。却是眼眶通红,脚步虚浮,眼角还挂着泪花的模样。
见了庭院里站着的谢明裳,五娘颤巍巍走近几步,带哭腔喊一声:“明珠儿。”
谢家五娘玉翘,是谢家二叔那边的堂姐。
二叔生养的孩儿多。这位五堂姐是二叔的第三个女儿,和她同岁,性子却绵软得多。
谢明裳见玉翘的神态便猜出,屋里被脱衣查验了。她过去拉着五娘的手站在一处。
庭院里无人开口交谈。隔几十步距离外,黄内监和谢枢密使正说场面话。
“宫里的事向来说不准。咱家今天奉命办差,上头吩咐什么,咱做什么。”
“上头要清点谢家丁口,咱家过来清点。上头要谢氏女的宫籍备用,谢家几位未出阁的小娘子有一个算一个,宫籍填妥,咱家可以回去复命了。”
黄内监临走前打着哈哈:“谢枢密脸色不好看,这趟差事咱家也不想来。进谢家一趟,回家还得洗晦气。谢枢密,保重哪。”
谢崇山面色冷硬,保持着送客的手势,站在院门边良久未动。
谢明裳强忍疲倦等了半晌,泪汪汪地抬手,掩住一个困倦的呵欠。
“都累了。”谢家的当家之主最后道:“都回自己屋里歇着去。睡醒了再商量。”
谢明裳确实累了。眼下已过晌午,细算起来,她已经整夜加半个白天没合眼。
她的身子向来不大好。千金虎骨制成的药酒整日带在身边,当做寻常温补药酒那般一年四季的喝,也不过让她在每年春秋换
季的时节少病几场而已。
夜里外出时不觉得,等空闲下来,整夜积攒的疲惫仿佛江南梅雨天的湿气,从骨头缝里往外丝丝地冒。
她忍着困倦和父亲告退:“我回院子睡。爹,别再和娘怄气了。你们加起来都过百岁的人了,消停几日。”
谢枢密使背身站着,冲她的方向摆摆手。
谢明裳往内院方向走出几步,忽地感觉身后有视线窥探。她敏锐回身,只见黄内监站在谢宅门外的台阶高处未走,揣着宫籍,正眯眼上下打量。
见她察觉,嘿地一笑,转身走了。
“黄公公辛苦。”奉命看守谢宅的常将军客客气气把黄内监送到长淮巷口。
“谢家清点丁口,少了个长房媳妇刘氏。卑职职责所在,黄公公看如何应对,要不要追捕……”
“谢家儿媳妇跑了也就跑了,犯不着花大力气缉捕。”黄内监眯着眼笑说:“谢家小娘子可不能少。”
“尤其是谢枢密的嫡女六娘,长得好啊。将来兴许有大用。常将军把人看紧了。”
常青松隐约感觉不对,谨慎地探口风:“卑职驽钝,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有大用的意思是……?”
黄内监哈哈大笑起来,“老常啊,你确实驽钝。”
“不和你掰扯了。”黄内监看看天色,吩咐车驾赶紧回宫。
“贵人入京,这两天宫里日日开宴。今晚办小宴,两天后还有个大的。咱家得回去盯着。”
日头落山,水面洒金。
布置在水边的宫宴气氛热烈,歌舞正酣。
今日天子设洗尘家宴,众多叔伯辈分的宗室皇亲作为陪客相随,席间主宾只有一个。
当今天子奉德帝,正当而立之年,精力鼎盛。
东北边境野火燎原的辽东王叛乱,似乎没有给奉德帝留下任何阴霾。他举杯笑对今日宫宴的主宾:
“吾家有健儿,不羡飞将军。弱冠领兵,北驱虎狼,收复河朔,关陇四捷。诸位,敬河间王。”
天子御座的下首主客位。
萧挽风左手横放膝头,单手摆弄金杯。神态瞧着有七分醉了,细看却又觉得目光寒冽锐利,人分明警醒如猎豹。
再细探究时,这只猎豹的锐利眼神只对着酒杯,敬酒来者不拒,有多少喝多少,人懒洋洋地倚趴着,就连天子的问话都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答,分明就是醉了。
入京头一日便得罪了林相。天子端详着多年不见的堂弟,神色越发和蔼。
“促狭。“奉德帝语气温和地笑斥他。
“林相家的三郎早晨在街上冲撞了你,不知者不罪,押他当面陪个罪也就罢了,怎能把好好的儿郎捆在马后拖入驿馆,又栓在马厩里半日。河间王,得饶人处且饶人。”
又笑指他对在座众宗室皇亲道,“朕这兄弟自小性子便生得野,朕少年时管教过他。如今长大了,天生野性化作将才良质,劝诫两句足矣。”
萧挽风带七分醉意模样,摇摇晃晃起身敬酒。
天子大笑着下御座,亲手搀扶肩膀。
“河间王替朕镇守边关多年,落下满身旧伤。如今回京长住,调养身体,总不能一直住在驿馆。该有个王府了。”
满座恭贺道喜之声。
觥筹交错,兄友弟恭。
宴罢出宫,人人带着醉意。萧挽风身上满是酒气,并不理会京城街道禁纵马的出行禁令,领着数十轻骑在街巷中肆意穿行。
京城这个暮春始终多雨少晴,天黑得早。黯淡暮色天光里,轻骑时不时地撞上几个街边铺子,果子杂物洒了满地。
亲卫停马路边、取银锭掷给苦主时,领头的黑马便状似不在意地换个方向。
下御街,绕路,再绕路,经往西南。
天色完全黑沉下去。伪装的七分酒醉随夜风四散,人清醒如鹰隼。
一行数十轻骑快马疾驰,再往前两条街,便是长淮巷。远远地可以看见长淮巷口明亮的火把光芒,围住谢家的禁军甲胄军械在火把下点点反光。
越行越慢,不等靠近便已勒马停在路边。萧挽风从远处凝视院墙内探出的几枝迎风颤动的桃花影子。
等候在附近的幕僚匆匆迎上马前,递过解酒汤药,细语几句探听来的动向。
“我们入京前夜,谢家便被禁军围了府邸。一路紧赶慢赶的……殿下,这趟还是来得有些迟了。”
萧挽风并不下马,就在马背上接过解酒汤药。喝完扔开碗,拨转缰绳回程。
“人还在,事就不迟。”
盯着黄内宦钻入车里,消失在谢宅门外,谢明裳才继续往内宅走。
走出没几步,谢琅也跟父亲告退。“我送两位妹妹回后院。”
谢明裳:“阿兄歇着去。难道我在自家里还能迷路?”
谢琅坚持送她。
“今时不同往日。家里最近乱了套,我送你们一趟安心。”
谢家最近确实乱了套。
自从进三月,京城的风声一天比一天严酷,谢家人心浮动,仆从们暗地传主家这次要倒。
谢家调入京城五年,管事仆妇大都是雇请来的本地良口,见主家动荡不稳,纷纷求去。
谢明裳院子里的人也跑了不少。所幸兰夏、鹿鸣,两个相伴多年的亲信女使,依旧自愿跟随她。
兄妹三个踩着满地无人扫的落叶往后院方向走,主院敞开的木门逐渐落在身后。
谢明裳问五娘玉翘:“昨晚我送嫂嫂出门,也知会了你。你怎的没来?现今几个门都被禁军看守住,再想出门难了。”
五娘玉翘低垂着头,慢腾腾走出七八步才说:“二房还有瑄哥儿。瑄哥儿不走,我这个做姐姐的如何能先走,倒把瑄哥儿留下?”
谢明裳听得眉心紧锁:“瑄哥儿是谢家男丁,父亲的嫡亲侄儿。谢家少了瑄哥儿哪能轻易敷衍过去?必然引发官府缉捕,只怕满车的人都走不脱,反害了帮扶谢家的人。送你和嫂嫂出京更稳妥。”
玉翘只摇头。
正好几人走到抄手廊子尽头,前头过一道垂花门是大房女眷住的后院,沿着院墙往东是二叔住的东苑。
“多谢你的心意。不必送了,我自己回去。”谢玉翘最后道了句谢,告辞往东走。
等玉翘的背影走远,谢琅走近谢明裳身侧,压低嗓音叮嘱小妹。
“这两天你不要去二叔的院子,二婶昨夜闹得凶。”
谢明裳诧异反问:“二婶不是天天闹?怎么,昨夜闹得格外不寻常?”
谢琅张嘴又闭上。半晌只说:“你只管回去歇着,无甚大事。毕竟是自家血亲。”
追问了几句,谢琅死活不肯说。
谢明裳脚步一顿,撇下前头进门的阿兄,自己直接沿着院墙往东去了。
等谢琅察觉追上来时,谢明裳已经立在东苑侧边的院墙下,侧耳听院墙里传来的呜呜咽咽的哭声。
少女哭声幽细,五娘谢玉翘前脚才回东苑,居然就被母亲骂哭了。
二婶天生泼辣性子,嗓音比女儿大得多,嗓音隔着院墙听得清楚。
“你老子娘还没哭,你倒哭什么。别在自家院子嚎,对着你大伯哭去!”
二婶劈头盖脸的一通骂,骂玉翘的老子没本事,比不过大伯光宗耀祖。二房上京城那阵,老家的亲戚邻居们都说弟弟沾了哥哥的光,来京城享福了。福没享到多少,如今大伯犯了事,二房倒要连坐。
“早知有今日,还不如当初不来京城,跟老家几个堂兄弟一起守着几十亩祖田过日子,至少能安稳老死在自家炕上。玉翘嫁个乡下富户收租种地,也好过在京城被人挑挑捡捡,五年都嫁不出去!”
二婶骂声不绝,玉翘的哭声越来越大。
片刻后,二叔的嗓音隔墙传出,叹着气说:“你心里不痛快,骂玉翘作甚,嘴上省省吧。瑄哥儿都被你吓哭了。”
二婶也开始呜呜的哭,边哭边骂,“你还记得瑄哥儿?我和玉翘被你家牵累了,妇道人家大不了拿根绳子上吊去。可怜瑄哥儿还小,你连你自己唯一的儿子都不顾?还不去找你大哥求情,叫他想法子送瑄哥儿回老家,好歹给咱们二房留个血脉。”
二叔连连叹气:“讲讲道理,现在门外都被禁军围了,大哥自己的儿子都留在家里。走不脱,走不
二婶边哭边骂:“放你狗屁,他儿子有官身当然走不脱!大伯家的女儿媳妇是金贵眼珠子,昨晚静悄悄送走了,我们瑄哥儿难道不是眼珠子了?你现在就去大房那边,让大伯把瑄哥儿也送走。”
风声里传来瑄哥儿惶然的哭声,二叔和二婶你一句我一句的争吵越来越大。玉翘细细地哽咽道:“六娘没走……”没人听她的。
东苑围墙外,谢琅急忙去拉妹妹的衣袖,一个没拉住,谢明裳已经上前敲了下紧闭的院门。
哭闹不休的院子里倏然安静下去。
“谁说我走了?”谢明裳在门外高声道:“好叫二叔和二婶娘知晓,昨夜出门办事,办完便回家来。二叔二婶想送瑄哥儿回老家,我和阿兄都听到了,回去便知会长辈。”
谢明裳说完转身便往自己院子走。谢琅站在院墙下无奈摇头,几步追上来。
兄妹两个并肩走出十来步,身后的院门打开了。谢玉翘站在门边,不安地捋过耳畔一抹发丝,试图遮掩通红的眼角。
谢明裳冲五娘摆了摆手,示意回去歇着。
对于家里这位五堂姐玉翘,她始终觉得,在二房过得不容易。
谢家在老家算大户,二叔的头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本地乡绅,谢玉翘本来也早早许了人家。
谁想到七八年间,镇守边关的谢家大房随着战功发了迹,一路升官进爵。留守老家的谢家二房行情水涨船高,原本门当户对的乡绅富户变成了门不当户不对。
谢家大房升调入京城、前程鲜花似锦的那年,二婶做主退了老家的亲事,把快要及笄的三女儿玉翘带来京城,打算寻个富贵门第高嫁,博个诰命夫人。
但京城的显赫门第却也不是随随便便缔结姻亲的。
挑来拣去,高不成低不就,谢玉翘今年十九岁了,依旧待字闺中。
“倒是连累了五姐姐。”谢明裳若有所思地侧了下脸。“昨晚和嫂嫂一起送出去就好了。”
身边的谢琅并不言语。
一路护送谢明裳到居住的小院,兰夏和鹿鸣两个贴身女使迎上来。
谢琅离别前对谢明裳说了句:“你顾好自己。二叔那边的事你不必管,家里还有父亲和我。”
“我晓得。阿兄也好好歇着。”
谢琅欲走,忽地又转身回来:“对了,昨夜杜家具体情况如何,你和我详细说说。”
谢明裳抬手掩了个呵欠。“睡起来再详说。”
“总之,我昨夜和杜二当面说清了。杜家躲避谢家如瘟神,就如他家所愿断交。咱们谢家犯了事,又不是犯了贱,不必一趟又一趟地受他们鸟气。”
心里话说出来,昨夜梗在喉咙的一口气登时舒坦了。寝屋里鸭绒软衾拉开,帐子放下挡住日光,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
等她睡眼惺忪地起身,居然跨过傍晚黑夜,直睡到第二日清晨。
这边刚洗漱完毕,母亲传唤她去主院说话。
谢枢密使昨夜把自己关在书房熬了大半夜,此刻正在屋里呼呼大睡,鼾声隔着门缝传出老远去。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做的梦都成真了(不科学君) [无CP向] 《我做的梦都成真了[无限]》作者:不科学君【完结】晋江2023-08-11完结总书评数:2087 当前被收藏数:9809...
-
寒枝欲栖(梅燃) [古装迷情] 《寒枝欲栖》作者:梅燃【完结+番外】晋江VIP 2024-09-22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4452 总书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