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听到这话,差点跳起来,这时候把股票给抛了,这不是傻子吗?
“他一个人回去就行,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孟南摇摇头,“三娃是我弟,我肯定要把他安全送到清大才行。再说了,我奶教导我们,钱再好也不如亲情大,一个人如果为了钱,不顾身边的人,那就是本末倒置。”
“你奶奶的思想早就落伍了!你奶奶又不知道有股票这种东西!她哪里知道股市一天能赚多少钱?”
张卫东觉得她就是傻子,深交所都乱成什么样了,谁能抢到一百块钱的股票都能放鞭炮庆祝,眼下天气炎热,股市行情比天气更火热,一个多月以来,他们的本钱翻了倍。
这一番接一番的,张卫东每天激动得都没空上厕所,做梦都梦到一屋子钱。
这种行情下,炒股票不比上班上学强多了?
别看孟东是清大的,叫张卫东看,清大的文凭也不如这一拨行情。
张卫东就觉得孟南脑子不够灵活,到底是小地方出来的人,沉不住气。
可孟南和孟东却直翻白眼,他俩无所谓别人怎么说自己,但说奶奶就是不行。
孟东冷哼道:“我叫你见好就收,你不听我的,那你自己玩呗!但我奶的思想可不落伍,咱家钱都是我奶赚的,沪交所刚开时,我奶就去沪市炒过股,在股市赚了上千万!”
“就是,你是没见过咱家老太太,我奶长得漂亮,气质好,人家还能慧眼识金,随便买个金矿,每天都能出十几斤金子,我奶奶哪是你能怀疑的!”
张卫东这才想起来,孟南提过,孟家能赚钱,靠的是她奶奶,但当时张卫东没当回事,以为孟南她奶就是靠卖辣椒酱拉扯起两个儿子,才给孟家积累了一点做生意的本钱。
原来,老人家还炒过股票呢!
张卫东半信半疑,又打电话咨询了深交所的朋友,朋友都觉得这时候抛售股票是傻子,张卫东便决定留在深市,等年底再抛售。
回去的路上,三娃看着存折上的钱,总觉得跟做梦似的。
他是赚钱不假,可如果不是张卫东,他们根本不知道要排队领中签表,更不知道从乡下收购身份证,找工人来排队。
没有张卫东的人脉,他们连深交所的大门都挤不进去。
三娃总结了一下,赚钱要有咨询、人脉、能力、脑子,还要看大环境。
大环境好赚钱的时候,就多赚点钱,多储存点过冬的粮食。
哪天大环境不好了,就可以用储存的粮食过冬了。
三娃到了学校后,又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甄臻听着他成年男性的低沉嗓音,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一转眼,孙子都上大学了。
她把孩子们的照片翻出来,怎么都不相信,以前的小萝卜头都长成大姑娘大小伙子。
三娃回到学校后,一门心思投入到计算机专业里。
可别说,计算机还真是有意思,三娃从代码中找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励志为华国的互联网事业,贡献自己的人生。
四丫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甄臻想花钱让她出国进修一下,可她恋家,不愿意离家太远。
甄臻建议她读个卫校,四丫对卫校没兴趣。
某天,孟南打电话来,说是有个知名演员前辈,办了明星学校,孟南认识里头的招生办老师,打个招呼就能把四丫送进去。
“四丫不是会唱歌吗?她那圆脸蛋也很有观众缘,还不如进去学学,当不成明星,就当编剧,也是好的。”
甄臻听过这个明星学校这学校刚成立,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后来却出了不少知名演员。
华国第一批娱乐圈的顶梁柱,有一半是这学校出来的。
四丫只想在家里躺着,可孟大国一看到她就唉声叹气的。
孟南考上清大,孟西是跳水冠军,就她没啥出息,整天躲在屋里写小说。
在孟大国眼里,写小说跟吸毒的没啥区别。
四丫不想听他唠叨,左右这明星学校,上个一两年就能出师,就当去京市旅游,没事还能跟孟西和孟西见见面。
四丫快活地接受了孟南的提议,“我去上明星学校!”
甄臻笑着拍拍她的脑袋,“记住了,咱不接受潜规则,咱自己是资本,实在不行,奶奶给你开个娱乐公司,让你自己当老板。”
四丫搂着甄臻的胳膊,撒娇:
“知道了,奶!我走后,家里就只剩下小水娃一个人了,你不会寂寞吧?”
“不寂寞,家里这么多人呢。”
四丫是写小说的,本就敏感,听了这话,反而湿了眼眶。
“阿奶,你说养孩子有啥用?你养了这么多孩子,却一个个离开了你。”
甄臻抱着四丫,拍拍她的后背,笑着说:
“四丫,大人的爱是成全,是目送,是托举!”
“可大人也需要回报啊。”
“你想回报大人,只管把自己过好了,去自由,去发光,去飞翔!你幸福,就是对奶奶最好的报答了。”
四丫觉得自己一刻都不能跟奶奶分开。
“我后悔了,我不去读明星学校了,我要留在新姚陪奶奶。”
甄臻笑了笑,捏着她的小鼻子,“忘记告诉你了,奶奶明年也要去京市开发房地产。”
四丫哭得满脸是泪,“真的吗?你没驴我?”
甄臻好笑地帮她擦擦眼泪,“没驴你,房地产和互联网的时代就要来了,四丫,奶奶怎么可能错过这一波行情?昨天你小婶子给我打电话,说京市正在招商引资,眼下主要对象是港城和湾岛富商,但奶奶也要去凑一波热闹。”
四丫一句没听懂,但她知道奶奶要跟她一起去京市。
“太好了!就只剩下小水娃一个人在家咯!”
正在补暑假作业的五娃听了这话,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年下半年,深市股市震荡,一夜之间股票跌了一半,张卫东亏了快两千万!
他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股市会回调,谁曾想,带来的本钱都保不住,等他终于割肉离场,身上只剩下五百万不到!
也就是说,他这半年在深市,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五百万。
张卫东后悔没听孟南的话,大腿都要拍断了。
“早知道我就跟你一起抛掉了,现在好了,钱没赚到,亏得底裤都不剩了。”
孟南也有点后怕,最近生意不好做,她投了不少钱从国外引进运动鞋生产线,要不是三娃帮她赚钱还了银行贷款,她只怕要破产了。
孟南忽然想到,前几天三娃说什么要去沪交所买股票。
张卫东抽着烟,指着电话,“赶紧打电话问问!不对,他住宿舍,哪来的电话?要不我开车送你去清大。”
孟南一摆手,“不用,三娃有寻呼机,我给他寻呼台拨个号就行。”
张卫东心说一台寻呼机要2000块,这可不便宜!
三娃当天没有回电话,孟南跟张卫东直接开车找过去,去了清大一打听才知道,三娃在外头租了一间房子,正在跟同学一起研发BP机。
1990年,华国第一个寻呼台开通,BP机成了热卖品,可眼下品牌寻呼机实在太贵了,动不动上千块。
三娃脑子一转,就想看看能不能自己研发个寻呼机出来。
他跟同学拆开一个寻呼机,发现这玩意就是单向通讯,看着高端,其实没啥技术难度。
而市场上岛国寻呼机最普遍,卖的也贵,三娃寻思着能不能自己组装个寻呼机,卖个超低价格,给岛国品牌致命一击!
寻呼机的外壳不难生产,配件也便宜,三娃和同学很快就有了新进展。
而他之所以没回复孟南,是因为他的寻呼机被拆掉了,根本没看到信息。
“姐,你找我什么事?”三娃擦了把脸。
孟南回过神,问起买股票的事,得知三娃的钱大部分买了沪交所的股票,孟南和张卫东也跟着投了一笔。
听说张卫东亏了两千多万,只带着五百万回京市。
三娃感慨道:“看来华国的股市,不管你是啥颜色的,都坑起来没商量啊!”
“可不!”张卫东悔的肠子都青了。
三娃的寻呼机研发成功后,给甄臻打了电话。
“阿奶,你想象不到,我不仅研发出黑色寻呼机,还研发出彩色寻呼机,瞄准了女性市场!等我回新姚,带一台红色寻呼机给你,让你威风威风!”
甄臻笑着答应,没扫三娃的兴,心里却并不看好寻呼机市场。
眼下已经快到1993年,再过几年,智能手机就要问世了。
三娃的寻呼机就算能上市,也会很快被大品牌围剿。
不过年轻人,吃点苦头不是坏事。
第121章
这一年, 焦点女装在全国范围内共有四百多家门店,以中高档女装为主,瞄准的是中青年女性, 也就是掌握全国钱袋子的那一批人。
多年来,焦点女装在焦蕙兰的管理下, 销售额节节攀升。
她性格踏实,干企业也不玩虚的, 兢兢业业做款式做质量, 就连甄臻都很佩服她, 称赞她有一种匠人精神。
临近年关,自然是女装的销售旺季,焦点女装的顾客差点没把门槛给踩塌了。
真心商场更是人挤人,听说排队两个小时,都进不去,甄臻怕出事故,连忙调集人手来维持治安, 给排队的顾客发水发瓜子, 务必让大家开开信心,不要因为排队生闷气。
今年孟大国和孟华都在南海过年, 处理房地产的事。
三娃和孟南都回来了, 甄臻便把家里人叫到一起来, 打算开个家族会议。
焦蕙兰一早就到了,孟二勇夫妻俩也蹲在角落里, 几个孩子拿着板凳坐在甄臻面前,还有程素和孟盼弟几个公司骨干。
孟盼弟很夸张地拿了个笔记本,三娃瞥了她一眼,“你这拍马屁拍的有点明显啊!”
孟盼弟哈哈一笑, “你以为我怎么做到总经理位置的?好弟弟,学着点。”
三娃笑起来,“学到了,学到了!成年人的世界,果然很复杂!”
甄臻笑笑,看着一屋子的人,便说了想让焦点女装上市的事。
焦蕙兰这几年一直在上各种经济类课程,也知道什么叫上市。
可她有种不真实感,她总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懦弱无能的农村妇女,跟叱咤商场的女总裁相差甚远。
上市这种事,怎么也轮不到她吧?
“娘,您真打算让焦点上市?可真心的营业额比我们焦点女装多很多,真心食品都没上市,哪里轮得着焦点女装?”
甄臻让焦蕙兰上市,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前几年没提,是怕焦点女装的根基不够稳当,步子跨太大,容易出问题。但马上就要到进入1993年了,华国的市场日趋成熟,焦点女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回头客也多。焦点女装具备上市的条件。”
至于真心食品厂,她暂时没有上市的打算。
咱华国人的食品安全,还是要握在华国人手上。
“可咱们女装,就一个品牌,很难被资本看好吧?”焦蕙兰挺忧虑的。
甄臻笑着摆手,“你说的不错,焦点女装品牌太少,过于单薄。正巧孟南做那运动服品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心思都没用在品牌上,焦点女装完全可以收购过来。这不就多一个牌子了?”
焦蕙兰惊诧地看向孟南,孟南笑着摆手,“阿奶问过我的意思,我觉得蛮好的!说真的,当初我脑子一热,跟孟西做了这个牌子,可我根本不会运营,对服装也没啥大兴趣,焦点女装要是肯出钱买,我求之不得!正好拿钱去干别的!”
孟南的运动服品牌叫南星,很受年轻人追捧。
可孟南不会运营,也不会设计,把握不准市场,推出的款式经常因为过于时髦,不受欢迎。
国民收入不高,大家要的都是基础款,喜欢好搭配衣服的。
焦蕙兰要是收购南星,肯定要整改,以大众市场为主。
有了南星,焦点集团就有运动服品牌了,再把苏秀做的内衣品牌正式吸纳进来,离上市就越来越近了。
焦蕙兰这才意识到婆婆是认真的。
她用崇拜的眼神看向婆婆,她人生路上的每一个节点,都由婆婆在掌灯。
没有婆婆,她根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既然婆婆信任她,她就不能让婆婆失望,她一定要做出点样子来,让外人知道,甄桂芝的儿媳妇没给她丢脸。
焦蕙兰狠狠点头,“娘,我听你的,咱们上市!”
甄臻笑道:“既然是家族企业,那就由所有成员举手表决。赞成上市的请举手!”
所有人齐刷刷举手!
甄臻瞥了眼陶爱红,“爱红有意见吗?”
陶爱红生怕婆婆关注自己,连忙用手挡着脸,“我没意见!”
孟二勇呵呵一笑:“都听娘的!娘说什么,儿子就做什么!儿子是娘的老黄牛,哞哞哞!”
孟二勇话音刚落,就听到门口传来卡车声。
只见一辆红色的小卡车,拖着一台笨重的机器,司机正根据后视镜掉头呢。
“娘,这车上运的是什么呀?”孟二勇问。
“摇横机。”
“摇横机?”孟二勇给抬机器的工人搭了把手,几人把机器抬到孟家新盖的院子里去,工人们忙着擦机器,组装机器,装线啥的。
装好后,甄臻喊了个老师傅过来,“蒋师傅,麻烦你试试机器,看这摇横机好不好用。”
蒋师傅答应下来,立刻坐到机器旁,随着几股线交叉运作,渐渐纺织出形状来了。
孟二勇这才看出究竟,“娘,这摇横机是做羊毛衫的?咱家要卖羊毛衫?”
焦点女装的羊毛衫一直是代加工的。
去年就有顾客反应,焦点女装的羊毛衫下水后掉色,焦蕙兰紧急把这批羊毛衫追回来。
经过试验,掉色的羊毛衫是染色工艺中出了问题。
经过这事,甄臻觉得外包给别人,总归是不放心的。
羊毛衫里头的门道多,她想着能不能自己办个羊毛衫工厂,既能开个卖羊毛衫的品牌,还能给焦点女装做羊毛衫代加工。
她多方联系,就从外地买了一台摇横机来。
眼下没有后世的自动化设备,一台摇横机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做出一件羊毛衫来。
焦蕙兰摸了一把毛条,被毛条的手感惊到了。
“这毛条真舒服,做成精梳羊毛衫后,肯定很舒服!”
“这是澳洲的美丽诺羊毛,手感自然是好的。”
“澳洲的,那难怪!比咱们国家的羊毛手感好多了!”陶爱红感慨道。
这年头,国人都崇洋媚外,陶爱红有这想法也正常。
焦蕙兰皱眉,“美丽诺羊毛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肯定很贵吧?价格自然不低。”
“羊毛衫本来就贵,但是咱们华国人就认这好东西!”甄臻说道,“咱们新姚县吞并了周边几个县城,县里贫困人口太多,县里出了招商引资政策,投资新产业可以减税,非常利好我们。”
新姚虽然是个县城,可在甄臻的带领下,经过多年发展,全县的人均收入快赶上大城市了。
新姚县做生意的风气很浓,几个贫困县也学着新姚人种辣椒药材。
可是,辣椒药材市场就那么大,其他县的人都种这个,难免惹得本县人不高兴。
甄臻寻思着,还得帮县里发展点新产业。
羊毛不能都指望进口,也得用国产羊毛。
可好的羊毛需要从种植青草开始,草料好了,羊吃的好,羊毛就更顺。
甄臻去年参观了几个绒山羊养殖基地,觉得养殖问题不大,主要是销售渠道问题。
要是焦点女装成立羊毛衫品牌,跟本地人签订收购协议,自然有人愿意养山羊,到时候,焦点能收购到便宜的毛条,老百姓也能吃饱饭,一举双得!
孟南看着她奶侃侃而谈的样子,莫名觉得惭愧。
她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跟孟西做了个运动服品牌,明明可以做的很好,可她没有下苦工钻研,品牌发展得不上不下的。
她要是有她奶这韧劲,早就成亿万富翁了!
孟南感慨:“我奶真是神人啊!快六十的老太太,精力这么旺盛,还筹划焦点集团上市的事。”
“姐,”五娃拍拍孟南的肩膀,又转头拍拍三娃,“哥,你们都要加油赚钱!我学习不好,也没啥脑子,以后就靠你们给我钱了!”
“你这小滑头!”哥哥姐姐把五娃的头发弄得一团乱。
五娃嘿嘿一笑,“除了小六,我是咱家最小的孩子,以后没饭吃,就去你们家要饭,你们可得收留我啊!”
陶爱红眼一黑,差点昏过去!
她怎么生了五娃这么个橡皮脸!
陶爱红猛地扭着五娃的小耳朵,“你还好意思说,这次考试又没及格!赶紧回屋写作业去!”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家娘子打江山(麻辣香橙) 遭逢乱世,谢让从流民中寻回了自幼定亲的未婚妻,小娘子温顺柔弱,懵懂可爱,两人成婚后便隐居乡野,日子倒也和美。
只...
-
你更胜春朝(或扉) [现代情感] 《你更胜春朝》作者:或扉【完结】晋江VIP2025-02-19完结总书评数:565 当前被收藏数:1686 营养液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