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2川)


他跑几步就高高的跳起来蹦一下,那动作就跟孙猴子从石头里出来的时候是一模一样。
二月也学铁锤,把野菜一丢,在后面尖着嗓子喊“东家,东家……”
怀秀高兴的笑着,但她没过去,而是蹲下来,把两人丢掉的猪草捡起来,然后背着筐往回跑,去通知其他人。
二狗也往这边跑,他张开双手就要抱铁锤。
铁锤也张开双手,然后一个扭身避开二狗,往大力那边扑过去。
大力也很高兴,一把将小豆丁给拎了起来,一甩就甩到了脖子上。
铁锤骑在他的脖子上,高兴的喊“东家,东家,你没事了吧。”
“没事了。”陆辛夷已经下来走了,小路太颠簸了。
铁锤开心的哦哦哦喊着“那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陆辛夷没回答他,这个时候二月也跑来了,一把抱住陆辛夷的腿,仰头眼泪汪汪的看着她“东家……”
看着小丫头那可怜兮兮的模样,陆辛夷安抚的揉揉她的头,又掐了下她的脸颊。
然后牵着她往村子里走“瘦了啊,这半个月没好好吃饭吗?”
二月道“大家都担心东家,所以都吃不下。”
也担心东家出不来,大家不敢乱花钱,所以每日的吃食又跟以前一样了。
享受过了顿顿美食的几个孩子,再吃回之前的粗粮野菜,虽然觉得不好吃了,但也没人敢说什么。
陆辛夷捏捏她的小手“东家没事了,等回去后咱就吃好吃的,再补起来。”
二月高兴的一蹦一跳的。
这个时候怀秀已经回来了,对正在辣椒地里除草的众人喊“东家回来了,东家回来了。”
正在地里干活的所有人立刻站了起来。
翠凤跟春花跑了过来“怀秀,你说的是真的吗?”
“真的,我亲眼看到的,铁锤跟二月已经过去了。”
闻言樊楼里所有的人都丢下手里的草,朝来村的路跑去。
刚一拐弯,就看到了陆辛夷等人。
“东家……”众人喊着就朝她跑过去。
这半个月大家提心吊胆的,真的是每时每刻都在担心。
他们都想回去,但知道回去帮不上忙,说不定还添乱。
红英绿柳跑过去抱住陆辛夷,又哭又跳的。
陆辛夷看她俩就真跟看小辈似的,毕竟她上辈子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
虽然没有结婚生育,但早早就当了姨,两个姐姐的孩子都喜欢跟她玩儿。
“行了,我没事了。你们呢,都还好吧。”
“不好。”翠凤红着眼睛道“东家你不在,我们就没了主心骨,干什么都不得劲儿。”
“知道你们忠心,走,咱进村。”
王家老两口已经在路口等着了。
那天大力他们把人送来后说了下情况,把老两口也吓坏了。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落脚地,能把孙子孙女拉扯大,好日子才开了个头,可别真出事。
好在一切都好了,东家没事了。
刘村长也听说了,也小跑着过来了。
看到陆辛夷就道“陆东家没事真是太好了,我这就回去让人杀一只鸡。”
陆辛夷看着众人,笑道“村长,杀两只鸡,再杀一头羊,贵叔,你去结账。”
“哎。”贵叔也高兴。
刘村长就更高兴了,樊楼要是好了事,那他们掏空家底买的小羊羔可咋办哦。
还好还好,陆东家吉人自有天相,雨过天晴了。

众人围着陆辛夷来到辣椒地里查看情况。
春花道“东家,这些辣椒我们也就是前几天才移栽的,王叔说这苗再不移栽大了种下去反而不好活。”
陆辛夷点头,确实是这样,不是秧苗越大就越好,有的大秧苗反倒不如小秧苗容易活。
“地里都给种上了。”翠凤也道“我们按照王叔说的,把这些地都给种上了。”
陆辛夷看着这成片的辣椒,心里高兴的很。
在牢里的时候她就担心这片辣椒,就怕耽误了最佳移植时间。
如今看来,白担心了。
“你们做的很好。”她夸赞道。
老王头夫妻俩有些拘束的笑着“是东家交代的清楚。”
之前地里的杂草他们来不及处理,每天都要待在地里,怀秀做好饭送来地头。
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因为不担心吃喝,心情也好了不少。
后来大力送来一群人,说是东家出了事,让他们在这里暂避。
老两口害怕极了,怕东家真出事,怕这好日子一眨眼就到了头。
好在翠凤姑娘说了,东家的意思是他们要是出了事,这些地也可以养活他们一群人。
后来他们就一起处理地里的杂草,每天就待在地里的结果就是有一根草都被他们给拔了。
他们的地是全村最干净的。
那九亩都种了辣椒,唯一没种的就是做了房子的这一块地。
做房子以及菜地的面积大概占了五分地,剩下的五分还空着。
一行人看完辣椒,重新回到房前。
屋子全部竣工也没几天,但宽大明亮。
翠凤、春花,红英绿柳以及铁锤跟二月在这边,剩下的秋月带着小红,小豆子,音娘、荷花被送到了宝塔村那边。
老王头道“东家还种了不少瓜果的苗,所以特意留出这一块地来,就等着东家来种呢。”
“地我们也都翻过了,还按照东家说的烧了粪土,我看过了,那粪土黑黑的,肥力足。”
陆辛夷走到地前,弯下腰抓了一把土,“确实不错。”
接着又去看了瓜苗。
这些瓜苗的出苗率大概在六十左右。
老王头道“西瓜有一百七十九棵,冬瓜跟南瓜有两百二十二棵。”
这些老王头都是数过的,就怕被谁顺手牵走了。
陆辛夷看了下,这瓜苗大小正好适合嫁接。
明天来试试看吧,行不行的,总要试试。
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所有的成果,都是一步一步试出来的。
不过这么多,这五分地可种不下,回头还得运一批去宝塔村。
吃过午饭,陆辛夷就让大力回城一趟,去铁匠铺买一把非常薄非常锋利的刀或者刀片都行,越薄越好,再买两把剪刀。
铁锤想回城玩儿,所以大力就把他带走了。
吃过午饭,陆辛夷让老王头砍了一批竹子来,她在家削竹子,为明天的嫁接做准备。
翠凤带着桂姨等人进了山。
刘家村后面有个小山坡,野山笋的最后一波,被他们赶上了。
一下午,把小山头的野笋嚯嚯的差不多了。
这边有山,所以大胤的都城并不在陆辛夷熟知的河南开封。
她也没看到过大胤的地图,所以也不知道都城具体对应哪个现代大省。
但根据这边老百姓们说的话来看,大体上还是在河南省的,她估计这里应该是洛阳一带。
她之前也问过京城到底是哪里,桂姨他们都很奇怪,说京城就是京城啊,自他们出生下来就是这么称呼的。
所以陆辛夷也没问了。
至于不在开封为何还要设立开封府为京畿官署,陆辛夷猜测应该是那位老祖从小被《七侠五义》给熏陶的结果,不然也不能弄出龙头铡虎头铡跟狗头铡来。
之前她都没往这方面想,直到那天在大堂上听秦砚说龙头铡什么的才反应过来。
她猜测大胤开国皇帝是她同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官员说的都是一口递地道的普通话,而不是中原官话。
但周围的老百姓们说的话里还是带一些地方口音的。
至于为何简化汉字跟拼音没有推广,她就不得而知了。
一群人将笋子剥好焯水,她这边竹签也准备的差不多了,那头被杀好的羊也被送了过来。
翠凤等人利落的将整头羊洗干净,一部分肉片下来串上了,撒上陆辛夷带来的调料腌制,剩下的骨架也抹上了,等下直接烤。
陆辛夷带着二狗子等人活泥巴,等下做个荷叶叫花鸡。
二狗子还跑去池塘采了几片新鲜的荷叶来。
剩下的人已经将点火准备好了。
陆辛夷邀请了刘村长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跟大孙子一起。
天渐渐黑下来后,门前燃起两堆篝火。
羊肉被烤的焦香四溢。
樊楼的众人已经习惯了这个味道了,刘村长以及儿子、孙子,闻着真的是控制不住口水的分泌。
陆辛夷将烤好的肉串递给刘村长他们。
他们也没推辞,实在是舍不得。
几串肉下去,刘村长忽然呜呜的哭了起来。
他儿子尴尬的拉了拉他“爹,爹……”
刘村长擦了擦眼睛,也有些不太好意思,他对陆辛夷道“实在是有点控制不住,想想我们这些人,家里也一直养羊,但居然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羊肉,真的是……”
说着又要哭。
陆辛夷闻言很想说一句你们家好歹还能吃一些羊下水,那些村民家里可没有,他们为了讨好你,连自己家的羊下水都送给你们家了。
不过这是刘家村的事,她并不会插手。
“那就多吃点。”说着陆辛夷又递给他一把“今晚管够。”
等炭火差不多了后,二狗子拿着铁锹将炭火铲走一部分放到他们挖好的坑里,接着将裹了厚厚泥巴的叫花鸡放进去,接着又用炭火覆盖填满,而后就跟几个小伙伴围坐一起,等着吃叫花鸡了。
至于羊肉,二狗子感觉自己已经被熏出羊肉味了,所以并不馋。
这一晚刘家村的人都没睡好觉。
陆辛夷那块地正好在上风口,那羊肉的香味顺着风飘的整个刘家村都能闻到。
不少小孩在家哇哇哭喊饿,想吃,都是给馋的。

第99章 嫁接瓜苗
刘家父子吃饱喝足满意的回去了,刘大郎还偷偷藏了一块排骨,带回来给她媳妇儿吃。
刘大娘子自然是感动的,想留给婆婆,但又怕挨说,也就给吃了。
虽然已经不太热了,但是也很好吃。
“大郎,等过年的时候,咱们也这么烤着吃吧。”
刘大郎道“行,等过年,咱们杀一头羊,自己家里人一起吃个够。”
“一头可舍不得,尝个味就够了。”
“只要陆东家继续来咱们村买羊,过年的时候我去跟爹说,买布,给全家都做一身新袄子。”
“那我可就等着了。”
夫妻俩说着悄悄话入的眠。
第二天早上陆辛夷在鸟叫声中睁开了眼。
吃过早饭没多久,大力带着铁锤就回来了。
陆辛夷看了下买回来的刀,虽然已经很薄了,但肯定没有现代刀片那么薄。
而后带着昨天特意削的竹签,带着老王头下了地。
翠凤等人好奇,也都跟着去看。
陆辛夷让老王头挑那些长得粗壮的冬瓜跟南瓜挑选过来。
优先选择嫁接的是南瓜,南瓜能抗西瓜菌跟葫芦菌,因此嫁接成活的概率比较高。
至于冬瓜,她也嫁接一些。
以前一直不知道吃的奶油西瓜籽为什么籽那么大,跟他们常见的西瓜籽相差太大了。
后来才知道,吃的炒货西瓜籽,就是西瓜跟冬瓜嫁接后的籽。
跟冬瓜嫁接出来的西瓜,囊是白色的,口味不佳,但籽又黑又大,剥出来可以炒着吃,味道很不错,冬天走家串户的少不得带一把。
这个品种要是能搞出来一点,也是一门生财之道。
陆辛夷拿着刀,用刀片削去砧木生长点,砧木就是南瓜。
然后用与她削好的嫁接签,从砧木一侧子叶的主脉向另一侧朝下斜插深约1cm,以隐约可见竹签、不刺破茎外表皮为宜,先不要拔竹签。
用刀片在接穗子叶下1~1.5cm处,刀片与接穗茎呈30~40度角,削成斜面长约0.7~1cm的楔形面。
迅速拔出砧木上的竹签,随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孔中,使之与砧木插孔周围刚好贴合,接穗与砧木子叶呈“十”字形。(来源于百度)
这样就算嫁接好了。
这是顶插接法。
众人看到陆辛夷操作都惊呆了。
但没人说话,都看着。
他们不敢尝试,怕弄坏了。
陆辛夷蹲在那十分小心的操作着。
因为技术不熟练,前面的十几个陆辛夷都不是很满意。
渐渐有了点经验后,才慢慢好转。
怀秀是个体贴的小姑娘,见陆辛夷蹲在那,跑回家拿来一个小板凳。
“东家,您坐着弄。”
陆辛夷也蹲的脚发麻,闻言立刻道“谢谢怀秀。”
怀秀害羞的低下头,小脸红红的。
翠凤很是懊恼,就顾着看小娘子嫁接瓜苗了,都忘记给小娘子拿个凳子了。
一个上午,陆辛夷也才嫁接了三十多棵。
“老王,这些要用稻草盖着保持温度,夜间温度不能太低了,还要遮光。”
现在白天已经有二十多度了,但晚上会凉快点,所以要保持在二十度以上,才愈合的快。
遮光是防止植株因为高温引起萎蔫。
老王立刻去弄草去了。
忙了两天,陆辛夷才把这一批瓜苗全部嫁接好了。
只是有一些苗第二天就蔫吧了,这就说明失败了,活不了了。
一行人又在这里待了三天,瓜苗可以早晚见光通风了。
但陆陆续续,又有一些瓜苗嫁接失败。
但最后存活下来的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也就是差不多有一百四五十棵。
其中跟南瓜嫁接的活下来的有一百零七棵。
跟冬瓜嫁接活下来的有三十六棵。
对于这个成果,陆辛夷是满意的。
这边忙好了,交代老王照顾好这些瓜苗,要是发现新的生长点,得弄掉,会消耗养分的。
就这样再放个二十来天,就可以定植栽种了。
所以她就打算去宝塔村看看。
桂姨心里很是着急,樊楼这么关着门,每天损失的可是上百两啊。
但她不敢问陆辛夷。
这天,陆辛夷对桂姨道“你带人回去吧,家里也需要打扫打扫了。”
桂姨一喜,问“那小娘子你呢?”
“我带着胡管事跟贵叔去宝塔村看看,那边的麦子估计也要割了。”
“那开张……”桂姨又试探着问。
“不着急。”陆辛夷道“等我回去再说吧,要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我在乡下养伤。”
桂姨闻言只好照办。
当天就带着人收拾东西回了樊楼。
陆辛夷带着人借用了村长家的驴车去了宝塔村。
沿途就看到很多人在收割麦子,不少人家都赶着驴车拉着粮食。
胡管事道“这些大部分都是佃户,收的这些粮食,最多能得四成,六成都要交给主家,就那四成,交完税后能不能填饱肚子,还尚未可知。”
贵叔叹口气“都说京城老百姓日子好过,但这里的地都被权贵们占了去,老百姓们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难啊。”
“还有一部分明明是有地的,但因为各种原因,地都变成了权贵的,这些世代居住在此的老百姓们,反倒成了佃户。”
陆辛夷坐在驴车上,什么都没说。
能说什么呢?
任何开局伟大的朝代,历经百年后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开始制定的为民服务的律法,渐渐被曲解,被找出漏洞,然后律法就成了权势欺压民众的工具。
包括现代。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适用的。
一行人到达宝塔村的时候,黄家众人正在收割麦子。
小豆子看着忽然出现的陆辛夷,将手里的麦子一丢,就朝陆辛夷跑了过去。
一边跑一边喊“东家,呜呜,东家……你终于来接我们了。”
音娘等人也直起腰看着地头的人,还有自己男人跟儿子。
她眼泪也下来了。
大家都平平安安的,真好,真好啊。
黄满仓也放下镰刀擦擦汗小跑过去。
“东家,胡管事,大家都没事了吧。”
胡大牛道“没事了,这边麦子收割的如何了?”
“昨天才开始的。”黄满仓满脸都是笑道“之前追加了肥,又下了一场雨,这麦子能再养一养,就没舍得割。”
说起农事,黄满仓头头是道“我估摸着一亩能多收一两斗。”

秋月,小红,小豆子等人就围着陆辛夷不可能走了。
陆辛夷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就带着他们将一块地给平整出来,而后洒下辣椒秧苗。
她特意选的比较靠山的地育苗,这边早晚都会凉快点,温度太高出苗率也不好的。
地里的小麦收上来后,还需要翻耕,弄沟,烧火粪,都需要时间。
这一批辣椒种的迟,陆辛夷不打算摘青椒,全部在禾上就风干,赶在下霜前收回就行了。
三天后,小麦全部晒干了。
十二亩地,一共收了十四石的小麦。
四成交税,还剩下八石多的麦子。
这些麦子,陆辛夷让胡大牛运回去六石,剩下两石多,给刘家村送了一石,剩下的都留给黄满仓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