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眼缘的人,不要去奢求!”
老爷子就怕他们两个老的走了以后,老二媳妇捉妖,搅和了书睿一家的好日子。
“爸,我记住了,我一定会看好书锦妈的,不会让她搅和书睿或是其他孩子们的日子。我们有房子,有退休金,身体也不错,可以自己过得。”
卢父也明白老父亲的担忧,年纪大了,孩子他妈不知道怎么对物质条件那么在意。他怎么能看不出来,她对书睿他们生活的向往。但是,不是自己的就不要眼馋,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叮嘱完儿子,也和女婿说了说。
“国强,我再和你唠叨两句。卢微当年义无反顾的和你去了大三线,回来以后,心态上会有落差,你包容一下。还有就是,孩子们都大了,该自立了,不能总指望父母帮衬,你们自己好好想想。”
“知道了,爸,我会和卢微商量的。”
老爷子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有些精神不济,被卢父搀扶着回屋了。
其他人三五成群的聚着,感慨卢书睿的好生活。
于茵在书房里,已经把83年要做的事情列好了计划书。时间不等人,很多事情发展的很快,她要赶在港商和外商大量涌入之前,找好自己的定位。
于茵伸了一个懒腰,没有急着下楼。她能猜出来,她们大多数人的想法,羡慕她们的生活,但是只停留在羡慕上,而不会自己想着去干点什么,改变自己的生活。
后世都说,八十年代遍地是黄金,是事业最容易起步的时代。可是,能抓住机遇的还是少数人,大部分人只会一脸羡慕别人,自己却得过且过,想着天上掉馅饼。
不说别的,就是干货店里,何东和刘航的妻子,照顾孩子之余,也摆摊挣钱,听说也没少挣。年前,刘航和何东都买了房子,年后收拾收拾就能搬进去了。
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都拎着年礼,没有空手上门。
除了卢二姐一家,其他的于茵也不熟悉,礼貌的打个招呼,剩下的就由书睿和二姐帮着招呼。
卢书睿已经找好了照相师傅,让他来家里帮着照全家福。
私人开的照相馆,业务比较灵活,虽然是大年初二,又是上门服务,但是价钱给的不错,有钱挣就不在乎是不是过年了。
照相的师傅带着他的设备来到了于茵家,指挥着大伙坐好也挺不容易的,几十口的人想都进入镜头里调配起来有点难,折腾了好一会呢。
最后,大伙儿紧挨着站好,小一点的孩子在前排蹲好。卢爷爷和卢奶奶坐在正中间,其他人按照辈分排列好,这要是有密集恐惧症的都看不了,感觉都是黑黑的人头。
卢家的全家福,随着相机咔嚓的一声,定格了在了1983年的大年初二!
师傅都上门了,爷爷奶奶又照了合照,各自照了一张单人照,其他人也照了不少,都想和大房子留个影。用后世的话说,这是网红打卡地。
最后,师傅拿着设备满脸笑容的离开了,以后把上门服务列为重点项目,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于茵想要做火腿肠的买卖,但是她不知道国内现在有没有火腿肠。第一个火腿肠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她不知道,但是,她记得老人追忆往昔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现在的火腿肠都是粉面子,真怀念最开始的那个会跳舞的火腿肠啊!”
于茵也喜欢吃火腿肠,小的时候看见表哥表姐她们随便吃,她没有零花钱,买不了,火腿肠成了一种执念,长大以后,总是买来吃。
“会跳舞的火腿肠!”这句话一直深深的印在于茵的脑子里,以至于现在提起火腿肠,它都能第一时间蹦出来。
至于国内第一根火腿肠产在哪里,什么时间生产的于茵完全没有概念,她们熟悉的那几个品牌都是后来出现的,据说不是最先出现的。
“二姐夫,找你咨询一点事。”
于茵把聊天的二姐夫喊过来,和卢书睿一起,三人进了书房。
“什么事?”
“二姐夫你听说过火腿肠吗?”
“火腿肠?”
程前听着耳熟,好像在哪听过。
“对,一种用肉做的食品,长条的外面裹着塑料皮儿的。”
“啊,你说的那是日本生产的吧?国内现在好像还没有生产,整个沪市的百货系统都没有这样的产品。我是在一次展销会上,听人提起过,据说味道很好。”
听二姐夫一说,于茵心里有数了,国内现在还没有火腿肠。机器是日本生产的,那就需要进口了,也不知道一套设备多少钱。
“怎么,你要做这个买卖?”
“有这个打算,现在也只是一个想法,后续事情太多,厂房,设备,养殖,都需要跟进。”
程前一听,这哪是起个头啊,该想的都想到了。他是真心佩服于茵,敢想敢干,也敢放手,制定好大方向,其他的就交给下面的人去实施。
“行,我也帮你打听一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
“你不说我有需要也会找二姐夫的,不然,也不能今天就火急火燎的找你打听了。如果决定了,就有得忙了。”
如果这样的话,于茵就得调整养殖场的计划,养牛就先搁置,猪舍还得加盖,羊还养不养,养多少,还得商量。明天去一趟养殖场,有些事得商量一下。
“茵茵,慢慢想,别着急,我再帮你打听一下设备的事情。先不要声张,一样新的产品,打的是出其不意,一鸣惊人!”
卢书睿觉得于茵要是真能做出国内第一个火腿肠,前景肯定不错的。
“嗯,我知道,今年肯定不行,厂房,设备,原料,工艺都没有呢。有了方向,其他的按部就班的去实施就可以了。”
于茵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会不会改变原来的轨迹。想想也没什么,只是一样吃的,她能做,也不耽误别人做,心又放下来了。
三人走出书房,其他人好奇说了什么,也不好直接问。
二姐夫又去聊天了,期间,也有人打听于茵和他说了什么,都被二姐夫搪塞过去了,还没开始呢,得注意保密。
虽有不满,但是程前作为百货大楼的主任,他们也不好得罪了。而于茵,没人敢去问。能支起那么大一摊买卖的人,不是一般人。
午饭,有胡婶做的卤菜,还有于茵用吃火锅剩下的羊肉,菜等食材做的麻辣香锅,又清炒了几盘青菜,买的烧鸡,午饭吃的也算尽兴。
送走亲戚,二姐一家没有着急走,留下来帮着收拾战场。
“壮壮,你带着弟弟妹妹们把三楼收拾出来,这是你们的任务,能完成吗?”
“保证完成任务!”
“舅妈,完成了有奖励吗?”
程老三仗着人小,还学会讨好处了。
“有奖励,明天让你二舅带你们去游乐园,舅妈请客吃西餐。”
“舅妈万岁!”
“妈妈万岁!”
“你就惯着他们吧,干点活就要好处,程老三,你是皮痒了。”
二姐也拿自己的小儿子没招,这孩子脸皮厚着呢,仗着自己年纪小,啥都敢说,比他哥哥姐姐淘多了。
“安安她们也念叨要去的,里面新增加了一些吃食,正好,一起去见识一番。二姐,你们今晚别回去了,明天一起去,我有事去养殖场,书睿一个人带不过来这么多孩子。”
“行,我们今天住娘家了。”
卢书睿和二姐夫忙着收拾厨房,听见客厅里两个人的对话,会心的笑了。
晚上,爷爷奶奶休息好了,也出来和大伙一起坐着。
孩子们聚在一起玩扑克牌,快快和程老三耍赖的声音时不时的传过来,还有平平安安气愤的声音,这一切,显得格外温馨。
“茵茵,辛苦你了,张罗这一帮人吃吃喝喝好几天,破费了。”
“爷爷,我也没做什么,都是书睿准备的。偶尔的一次,还能应付的,没想到聚一起,人这么多。”
于茵心想,这要是常聚是不行的,人太多,太吵了,她还是喜欢安静。
“我也受不了,太吵了!”
爷爷也笑了,他最后的愿望完成了,以后各自安好就行了。
“呵呵……爷爷,我还以为你挺享受子孙绕膝的生活呢!”
“不行,不行,太吵了!”
“呵呵……”
新的一年开始了,每个人的新年愿望都能实现吗?
“这次过年累坏了吧,那么多人,我和钟灵又不在。”
“还好,人多,干活的也多啊,怎么也不能都等着我投喂不是。”
说着话,钟灵和钟良进来了。
“于茵姐,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几人相互问候一声,知道于茵过来应该有工作要说,钟灵和胡婶都出去了。
“于茵姐,有什么新的想法了吗?”
“嗯,有点思路,梁哥过来了吗?”
“在猪舍那边,有几只小猪有点拉肚子,和谭辉在那给猪打针呢。”
这时候兽药种类不是很多,器械也是那几种,于茵看过用来给猪注射的注射器,那么大,白钢的,是于茵从没见过的。重点是,它不是一次性的,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那我们去办公室说吧,正好喊上梁哥。
于茵一路上走过去,去年的玉米地已经翻过来,垄都打起来了。
牧草虽然枯萎了,但是开春以后,又会发出新的芽。
“梁哥,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梁哥现在意气风发,人都胖了一圈。工作顺利,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妻子体贴,人生赢家啊!
“新的一年,我们有新的计划吗?”
“还真有一点想法,想干点事业了,不能小富即安了!”
梁哥和钟良都很吃惊,他们印象中的于茵都是淡淡的,对很多事情都不是很在意,买卖也是小打小闹,没有想着大干一场的意思。
“怎么突然改变想法了,有什么事发生吗?”
梁哥和于茵认识的时间长了,怕有什么事故发生,是他们不知道的。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听阿香说了一些云省孤儿院的事情。联想到其他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群,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需要大伙齐心协力的时刻。”
“我呢,就想着,咱们现在可以解决自己的温饱,过得还算不错。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帮助的人有限,那就改变一下想法,尽力往前闯闯,让自身变得更强大一些,才能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
于茵说的声音不大,但是内容有点让人振聋发聩。
“于茵,你……”
“于茵姐,我们努力试试。我们现在已经比大多人走的都快了,看似不错,但是,如果我们稍微慢下来,就会被人赶超过去。与其被人甩在身后,何不在我们还有精力的时候,加快速度呢。”
于茵明白钟良的意思,这也是于茵改变主意的原因。
她因为多了几十年的记忆,才能在别人踌躇不前的时候,果断的出手,挣到一些钱财。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想法会快速改变,她们很容易被吞噬掉。
“我也有同感,不加快脚步,我们有可能被拍在沙滩上。”
“什么?”
梁哥一下子没明白于茵的话,下意识的问了一声。
“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啊!”
“啊!哈哈……这说法挺有意思的。”
梁超没想到于茵还挺幽默的,反应过来以后还真是那么回事。
“于茵姐,你有了计划了吗?”
“我从朋友那知道一种食物,火腿肠,觉得挺有发展前景的。正好,现在国内还没有,正是是一个好机会,市场是空白的。”
火腿肠,钟良和梁超都没听说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于茵看着他们眼中的疑惑,应该是没听过,就给他俩科普一下。
“火腿肠,原料主要是肉,还有淀粉,用机器灌在塑料皮里。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炒菜,方便实用。”
“这么一听,还真不错,外出可以带着,还可以在火车上售卖,副食店,小卖店……能卖的地方太多,于茵姐,这项目不错,有前景,还不会轻易被取代。”
于茵心想,真不愧是部队培养出来的人才,反应快,把火腿肠的市场说的很准,几十年以后,火腿肠销路也很好。
这么优秀的人才,便宜自己了。
“对,我也觉得是个不错的项目。那养殖场的计划就要改变了,牛就不养了,加大猪的养殖数量,猪舍还要建,母猪,种猪还要增加。”
“行,我和谭辉一起研究研究,猪舍位置怎么选择,母猪,种猪怎么选择。”
梁超开始在心里计算场地,饲料,人员调配……
“钟良,你从养殖场退出来,先了解现在工厂运营,组织结构,国家政策。还有,去和孟主任联系,问一问咱们招了退伍兵,有没有什么政策……”
于茵把能想到的都说了一遍,其他的就得慢慢了解了。
“厂房呢,在原来的基础上重修还是推倒重建?”
钟良去过旧工厂,那之前是配件厂,厂房老旧,卫生不行。
“需要重新建,我会让书睿找人重新设计工厂图纸,咱们建一个各方面都达标的工厂。”
“于茵姐,咱们资金够吗?建工厂,买设备,招人工……”
钟良粗算一下,这可不是三万两万的事情啊!
“咱们可以贷款,可以去找当地政府要些政策。我有朋友是浦东那片的副县长,一些政策我去咨询一下。”
“于茵姐,你这朋友还不少啊!”
“这是之前在云省认识的,毕业以后要走政途。”
钟良听出来,这是家里有些背景的,于茵姐用的可是要走政途一词啊!
“梁哥,钟良,你们觉得谭辉怎么样,以后让他管理养殖场,可以胜任吧?”
“能力没问题,能在部队呆这么多年,谭哥有他的优势。”
钟良接触的层面和梁超不同,眼光更毒一些,他还被推荐上了军校的,于茵又感叹自己捡到便宜了。人才啊,这才是真正的资源。
“梁哥,你逐渐把养殖场的事情交给谭辉,如果工厂进展顺利,你得去管后勤啊。钟良,没事买一些管理方面的书籍,以后可不是小打小闹了。”
“梁哥,后勤以后也不会是一两个人的事,也需要你与时俱进,咱们不能被时代抛弃啊!”
于茵不会抛弃自己的战友,但是要想过的好,就不能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明白,我们不会拖后腿的。”
钟良觉得自己血液中战斗的基因觉醒了,他在部队也是一路披荆斩棘,才站到前面的。以为这辈子没有用武之地了,没想到啊,峰回路转,换了一条跑道,他又机会冲锋陷阵了。
于茵也嘱咐了一些事情暂时需要保密,这点,两位曾经的战士一点不陌生。
大的方向定下来了,于茵离开了养殖场。
这个项目不是开个店那么简单的,今年能把架子支起来都是快的。
晚上,于茵和卢书睿商量建工厂的事情。
“书睿,你说我之前说的计划成功率会有多少?”
“百分之八十以上!”
卢书睿没见过于茵说的火腿肠,但是从她描述来看,是一款很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菜,孩子喜欢,男人也可以当成下酒菜。主要还是荤菜,方便携带,出门的人会愿意选择。
“只是现在才开个头,我把钟良调出来了,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他进行,等准备建厂房的时候,梁哥也得过来,后勤这块都交给他来做。”
“养殖场呢?”
“让谭辉接手,他在部队那么多年,经验还是技术都有,没问题的。”
卢书睿想想也是,部队也不是一片净土,能待那么多年,总有他的过人之处。
“书睿,你说我是不是得辞职了,很多事需要过问,不能总当甩手掌柜的啊!而且,有些事需要和王文也咨询,得我自己去,后期一些手续,需要我去办的。”
“前期应该不需要你,等框架搭起来以后,你就得接手了。这毕竟是你的事业,很多事可以交给别人,有些事需要你自己亲自操盘的。”
于茵知道自己选择干一番事业,就不能像以前一样躺平了。之前在单位,其实混日子的时间占了一大半,她不想升职,就不会用心经营,得过且过的。
“我过几天和主任提出辞职,还有一个月的交接时间呢。那时候事情了解的差不多了,也该着手工厂建设的事情了。”
“也行,正好能歇几天,忙起来就不是一天半天的事了。”
卢书睿也觉得既然决定了,就不要三心二意,两头都做不好。
“书睿,你有认识的建筑设计师吗,工厂我想建的好一些,最起码十年二十年的不会淘汰,排污系统,消防系统,卫生系统……都要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