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二人,自从出事后,第一次,有了想开诚布公谈谈的想法。
第264章 建筑设计师姜桥
“哥,我知道你担心我,怕我受到伤害。可是,我也不能一直躲在你的羽翼下生活啊?我们是两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的。”
钟灵停顿一下,重新组织语言,趁着这次机会,和哥哥好好说说。
“我处的对象叫伍大力,和哥哥一样,也是一名退伍军人,现在是干货店的员工。哥,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至少现在,我和他在一起,我不害怕,我不会觉得不自在,不会下意识的想躲避,真的。”
钟灵这时候的表情是钟良很久没见过的了,眼里有了光。
“他就那么好,比哥哥还好?”
“哥,那是不一样的。哥哥是我心里最特别的存在,是无法取代的,是我最后的港湾。我知道,以后不管我遇到什么事,最后,都有一个地方让我回去,那就是哥哥在的地方。”
这是一个人的底气,知道有一个地方,永远为自己留有一席之地。即使再落魄,也不会把她拒之门外,这也是钟灵能这么快走出来的原因,她有底气,她哥就是她的底气。
“知道了,你这丫头,现在说话还一套一套的了,哥哥都说不过你了。既然你想往前迈一步,哥哥也不能把你往后拽,就像你说的,哥哥永远是你的后盾。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即使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不要轻言放弃,哥哥一直在呢。”
“我知道,哥哥一直在啊!”
两兄妹把话说开了,心里都轻松了不少,没有人愿意成为别人的负担。
钟良虽然答应了妹妹,但是该查的还得查,不然他不放心。既然是部队出来的,查起来会方便一点。
于茵送钟良离开,钟良很正式的给于茵鞠了一躬,“于茵姐,谢谢你!”
于茵唬了一跳,这是演的哪出?
“我听钟灵说了,她能把心事说出来,是她信任于茵姐。面对支离破碎的妹妹,我其实有很多的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样安慰她,至今,我都不知道她当年经历了什么。”
钟良有点哽咽,他一个大男人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遇到那样事情的妹妹。
“现在,钟灵自己说出来了,以后就有可能放下,慢慢的过正常的生活。今天,听着她说有一个男人,她不害怕,能给她安全感,我是高兴的,她走出来了。于茵姐,我想,即使以后她又被伤害了,有也希望这一刻她高兴。”
于茵想到了她小哥,那个一直用稚嫩的肩膀帮她抵挡风风雨雨的人,那个和说她坏话的人一次一次抡拳头的小男孩,那是一直保护她的哥哥。
“钟灵很幸运,有个好哥哥。她也希望自己的哥哥能幸福的生活,而不是一直担心她,忘了自己的生活。钟灵是个坚强的好姑娘,她会幸福的!”
钟良和于茵道别,走的很是坚定。
钟灵的事情,于茵彻底放下了,有了钟良的参与,他会把伍大力查个底掉的。
“书睿,你说,我们的这些想法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现在能做到吗?”
于茵拿着自己的建筑要求,和卢书睿讨论,她马上要去见设计师了。
“有的要求可能很难实现,设计图可能做出来,但是现在的条件不一定能在现实中实现。”
于茵想想也是,现在很多东西都靠着进口,国内还没有生产。那自己的一些理念和想法就需要调整了,不然怎么办呢。
“你先不用改,等见了设计师,也许不能按照你的想法完全实现,没准可以用其他的代替,他们是专业的,总比我们有办法不是吗?”
“对呀,书睿,还是你聪明。”
卢书睿觉得自己媳妇有时候很精明有时候很糊涂,这两种相悖的特性在一个人身上展现,居然不别扭,还挺可爱的。
卢父通知于茵姜设计师回来了,让她第二天十点在设计院门口集合,一起去见。
于茵和钟良提前十五分钟到的,等了几分钟,卢父也到了。
“爸,这里。”
“伯父好!”
“你们来的挺早啊,小钟也来了,东西都带了吗?”
于茵挥了挥手上的文件袋,“都带来了。”
时间差不多了,卢父带着她俩进了设计院,门口大爷居然没有拦着。
到了二楼,卢父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请进!”
推门一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书架和一个建筑模型。
“卢师哥,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卢父和姜设计师来了个很西式的拥抱,于茵都有点看傻了。
姜设计师看着年龄五十出头,瘦高的身材,戴着一副眼镜,白衬衫板板正正,给人一种精致的美,是的,于茵就觉得这是一个让自己活的很精致的男人。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书睿媳妇于茵和她的助手钟良。茵茵,这是我和你说的姜叔叔,一个思想超前的设计师。”
“姜叔叔好!”
于茵赶紧打招呼,卢父把调子都定好了,她也就顺坡就驴了。
“听说书睿都要读博士了,有前途。卢哥,你这人生赢家啊,儿子,儿媳都不简单。”
“还行,都是孩子自己努力的,我也没帮什么忙。”
于茵觉得两个人应该很熟悉,说话的语气很是随便,自然,我不知道两个人是怎么个师兄弟关系。
“听说你们想建一个食品厂,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姜叔叔,这是我们的一些想法,请你帮着参考一下。”
于茵双手递上自己的文件袋,里面有她对工厂的一些想法。
姜设计师接过,坐在办公桌前打开,仔细的看着,脸上是不是露出深思的表情。
过了十多分钟,而于茵却觉得过了很长时间,她的心有点忐忑。
“这是你自己的想法?”
“是的,我们了解过一些食品厂,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就不得不说钟良,真是厉害,他去了十多家食品厂,参观完,给于茵做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于茵总结一下,又把后世的一些理念加进去。
“在国内,很少有人注意到环境污染这件事情,从上到下,没有人在意过,你是第一个在要求中提到环境污染这件事情的。”
“在当下,一切以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是做食品的,卫生至关重要。我们想要自己的厂房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那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得注意不是吗?”
于茵不能说以后环境污染的不可逆性,还没发生的事情,她也不能说的太多,言多必失,尤其在一些聪明人面前。
姜桥觉得于茵的思想要比现在大多数人来的超前。
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快速追上国际的脚步,即使意识到环境的问题,也顾不上了。但是于茵作为一个买卖人,可以把环境污染的问题考虑进去,令姜桥佩服。这可是要损害一部分利益的,不是小钱。
“这个设计图我给你们出了,明天下午我有时间,要去现场看一下,之后才能着手准备。于茵你的一些想法现阶段可能不能实现,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感谢姜叔叔,我这颗心终于落地了。还有一件事想要麻烦姜叔叔,就是建筑团队的人选,可以帮我们推荐一下吗?这么大的工程,我怕没有专业的队伍建不起来。”
虽然这些年于茵他们的很多活都是黄强他们来做的,但是这次不一样,要按照图纸建造工厂,这不是黄强他们非专业团队可以完成的,只图纸这一项,他们就不一定能看得懂。
“这没问题,我们和很多国企建筑队都有联系,到时候我给你推荐一家,也是经常和我们合作的,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要感谢的话太多,不知道从哪说起了。姜叔叔,谢谢你,谢谢你包容我提出的一些无知的或不太合理的要求,谢谢你!”
于茵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她提出的很多要求都是后世经典案例,是经过几十年失败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成功案例。
她很感谢姜叔叔没有对他的要求嗤之以鼻,或是觉得她异想天开,而是认真的帮着想办法,帮着解决。这个时代,还是很少见的,可能因为姜叔叔留过洋,思想比较超前。
“不用客气,从私人情面来讲,我和你公公是几十年的朋友了,从公事方面来讲,你提出的要求,如果完成了,将会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的典型,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挑战,难得的机会,我们是彼此成全。”
姜桥谢绝了于茵他们提出的吃饭的邀请,他时间比较紧迫,还要再研究研究图纸的构思。卢父说下次再聚,带着于茵他们走出了建筑设计院。
“爸,中午了,我们在附近找一家饭店,吃完了再回去吧。”
“那也行,我正好有一点饿了,吃完了回去下午还能睡一觉。”
于茵她们三人进了一家私人开的饭馆,点了几个家常菜,味道还不错。现在很多私人饭馆出现了,国营饭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毕竟,花钱吃饭,谁也不想找气受不是。
很多国营企业慢慢走向衰败,究其原因有很多。
大伙儿的大集体精神,拿着铁饭碗儿,不会考虑太多,干多干少都拿着同样的工资,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人很容易就惫懒了,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终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远远抛弃。
于茵三人吃完饭各奔东西,卢父回家了,钟良要去厂房那儿检查一下,于茵要去找卢书棋问一下火腿肠灌装机的事情。
卢书睿要考博,要参加学校内招考试,也是忙的焦头烂额。再会读书的人,也是凡人,没有三头六臂,事情也需要一件一件的去做,于茵不想他分心。
“嫂子,你怎么来了?”
“找你咨询一点事,方便出来一会吗?”
办公室人多嘴杂的,于茵不想事情还没干成呢,弄的沸沸扬扬的。
“行,嫂子,你等我一下,我和同事说一声,咱们去前面的茶馆坐一下。”
卢书棋和同事打好招呼,和于茵一起去了单位附近的一个茶楼,要了一个包间。
“嫂子,你来是想问一下火腿肠灌装机的事情吧?我哥之前和我说过了,我也侧面打听了一下,机器是日本的,价格也不太便宜,国内目前还没有购买这款机器的记录。”
于茵不了解这个年代外贸的一些流程和手续,不知道办起来麻不麻烦。
“如果从日本购买这款机器,手续麻不麻烦?需要什么证明吗?我们现在厂房还没有建,建设计图还没出来呢。”
“手续什么的挺麻烦,如果有工厂所在地的政府出面洽谈的话,可能会更简便一些。而且,明年春天有一个国际展销会,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不是大问题。王文也马上就要到工厂所在区的招商部门工作了,由他出面牵头的话,应该没有问题,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于茵觉得自己像开了外挂一样,尤其是准备建火腿肠厂的这件事上,一路顺风顺水,感觉需要什么就来什么。真的,于茵觉得这事儿很玄学。
“什么?王文也要调到那个区去了,迁升的速度不慢啊,现在招商部门儿可是重点单位,前途无量啊!”
卢书棋狠狠的羡慕了一把,这样有家庭背景的人,路走起来就是比较顺,再加上自身能力也比较强,很快就能把他们这些没有资源,没有背景的人甩在身后。
于茵理解书棋的羡慕心,没办法,生活不是电视剧,喊着人人平等,但很多事情真的做不到人人平等。
很多家长想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终其一生,普通人努力达到的终点,也许就是很多人的起跑线。
“你这最近过的不顺利,黑眼圈这么严重,孩子闹得厉害呀?”
从一见面,于茵就注意到了书棋精神有些疲惫,尤其黑眼圈特别明显。
“唉,自从女儿出生以后,家里的事情就多了起来。我妈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重男轻女起来,一门心思的想让我们再生个孙子,这可能吗?现在国家政策这么紧,除非我和宋薇不打算要工作了。”
想到家里的纷纷扰扰,卢书琪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虽然他们是分家了,但是住在一个院子里,难免会磕磕碰碰,尤其孩子出生以后,两个新手爸妈也是手忙脚乱的。
“这么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呀,宋微马上也要上班儿了,孩子怎么办?送托儿所吗?是不是有点儿太小了?”
宋微产假多休了两个月,不然按照当下的规定,早就要回去上班了。
“还不知道呢,我妈可能不会给我们带孩子了,宋微也不放心。她妈也没办法帮我们带,住的地方太远了,而且家里也不少孩子呢,送托儿所也不放心,孩子太小了。”
“我和宋微商量过,最后实在不行就在我们单位附近租一个房子,我们搬过去住。再找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帮着带孩子,宋微白天还可以回家喂几次奶。”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他们家离单位需要倒一趟车,回家喂奶实在不方便。
于茵觉得这个办法也不错,只要找到知根知底的带孩子的保姆,其他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和老人分开住也有助于小家庭的和睦。
于茵没有多说什么,清官官难断家务事,各有各的理。
上次和卢书琪见面以后,于茵也没有过多的关注事情的后续发展。
姜叔叔去旧工厂看了一下,考察实地的情况。
“于茵,没想到你们买的是配件厂的老厂房。这块占地面积不小,而且周围没有太多的居民住宅区,设计上就会有很大的优势。”
“对这块占地有十多亩呢,周围比较偏僻。”
一行人围着厂区四处转转,仔细考察一番,姜桥心里有了计较。这个厂房要是按照于茵的理念建造起来,绝对是一个先河,一个建筑史上关于环保意识的先河。
“行了,今天就看到这儿吧,我们回去先研究一个初稿,其他的细节还需要慢慢沟通,慢慢的探索。”
“辛苦姜叔叔和同志们了,希望我们可以建造一个领先行业的新厂房。”
“会的,一定会实现的,有了你的这个开头,以后其他的工厂也可以以此为例,慢慢的把环保意识刻到每个人的脑子里,一传十十传百,会起到一个连锁反应的。”
姜桥毕竟在国外学习了好几年,对西方的一些环保意识,环保理念还是比较认同的。但是国内所处的环境与现实让他很难把这一理念传达出去,现在有了于茵的开头,慢慢的会有所改善的。
众人人离开了旧厂房,剩下的只有等待。
目前建筑图纸没有出来,工厂建造也不能开工,下面的一些环节都不能往下进行,于茵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几天了。
“书棋搬家了,搬到了他们单位附近租的房子里。”
“哦,这么快就搬了,我还以为得需要一段时间呢。”
于茵没想到,卢书琪这次动作这么快,距离上次见面没有几天的时间,居然租好房子家都搬过去了,看来是真的受不了了。
“你知道他要搬出来住?”
“嗯,前几天去找过他,想咨询一下火腿肠灌注机的事情。看他黑眼圈比较严重,整个人都很疲惫,顺嘴问了一下原因,他说,和宋微商量好了,想要搬出去住,这样上班也方便。”
“三婶也不知道怎么了,之前一直挺好的,自从书棋家生了个女儿,她整个人都有点神经兮兮的了。书棋搬出来住,对他们一家三口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然整天吵吵闹闹,对大人对孩子都不好。”
于茵和卢书睿没想到,头一天晚上说的人,第二天就哭哭啼啼的上门了。
“三婶儿过来了,吃饭了吗?”
今天是休息日,于茵没想到卢三婶一大早就上门了,他们才吃完饭,饭桌还没有收拾下去呢。
“吃完了,吃完了,我过来有点事情找你们和爷爷奶奶。”
卢三婶的声音有点沙哑,眼眶红红的,不知道是不是哭的时间长的原因还是怎么了,看上去萎靡不振的。
“有什么事儿进来说吧。”
卢奶奶听见卢三婶说的话,知道她要说的是什么。平平安安几个还在呢,这话也不能当着小辈的说。
于茵和卢书睿相互看了看,也无奈的跟了进去,也不知道三婶要闹到什么时候,一家人欢欢乐乐的过日子不好吗?
安安和快快虽然很好奇,三奶奶要说些什么,但是他们也知道,如果去偷听的话,是会被惩罚的,只好忍住好奇心去做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一大早上哭丧着脸来找我们这两个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