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七零,家有神兽(水波1984)


而让于茵一家头疼的事情是,平平和安安的报到时间没差几天,都集中在八月末九月初,那这个路线怎么走,就成了问题。
“书睿,咱们怎么走,这路线怎么走都不近呢!”于茵拿着地图,看着从沪市到长沙,从沪市到京市,从长沙到京市,哪一个都是一千多公里。
“我们要是分开走,那就好办一点,你送一个,我送一个。但是,你自己走那么远,我又不太放心。快快和慢慢也想送哥哥姐姐去报道,那就只能提前走。
咱们先送安安,她们学校报到早几天。提前几天去,顺带在那玩几天,咱们还没去过呢,也连带着带安安熟悉一下环境。再做飞机去京市,也不耽误平平的报到。”
于茵想一想,觉得可行。
“机票呢怎么办?”这时代,购买机票需要单位的介绍信,不是有钱就能买的。
“我在单位开介绍信,把你们几个的也开出来,就可以购买了。”卢书睿在学校人缘不错,这个时间,找人开介绍信也不容易。
事情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出行的准备了。
安安是军校,除了贴身衣服,其他的都不用带,给她办一张当地的存折,存一些钱进去,以防有个急用。
平平也不用带太多东西,到了京市再买就行,棉被什么的大件,让小嫂帮忙提前置办。
现在大学都是免费的,真的不需要多少钱,但是也得给他们备上,就怕有个着急用钱的时候。
于茵把要办的事情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怕自己忘了。
“胡叔,胡婶,我们走了。”于茵一家六口,拿着简单的行李,出发去火车站了。
“路上小心,到了以后报个平安。”胡叔和胡婶很舍不得平平和安安,这一走,好几个月呢。
“胡爷爷,胡奶奶保重身体,等我们回来,给我们做好吃的。”安安抱了抱胡奶奶,没走呢,就有点想家了。
按着车票,找好位置,还是一家人一起,正好六个铺位。
火车还是那样的火车,速度基本没快多少,这一路,也要好几天呢。
等一家人下车的时候,都能闻到彼此身上的酸味了。
“呼,太难闻了。就为了不坐车,三年以后,我也考个沪市的大学,太难了!”
快快干呕了几声,打死他也不考外地的大学。
“就你娇气,慢慢都没你事多。”安安白了快快一眼。
于茵看着小儿子,一个立志要享受生活的孩子。
一家人坐车去了市里了比较大的酒店,于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一定会选择大的酒店,一个是住着舒服,一个是安全相对来说好一些。
这家酒店装修的比较新,服务也很到位。于茵她们开了三间带洗漱的标间,赶紧领东西入住,什么都不干,先洗澡。
等一家人清清爽爽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小时以后了。
“终于活过来了!”快快往床上一躺,真的不想动了。
卢书睿洗漱好过来,让孩子们先休息,晚一点再出去吃饭。
“别忘了把门锁上。”卢书睿走到门口,不忘了叮嘱一声。
“知道了,爸爸。”平平起身送爸爸出去,顺便把门锁上。
再次醒来,天已经黑了,于茵和卢书睿起来招呼孩子们,出去吃饭吧,饿了。
晚上的街上还挺热闹的,有一些摆摊的小贩,卖水果的摊子,做小吃的摊子,还有卖手工制品的……看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妈妈,我饿了,咱们先吃饭吧。”
快快睡了一觉,肚子咕咕叫。
“行,咱们去吃特色菜。”
吃饱喝足,又返回酒店,还是很乏,需要睡觉。
第二天,卢书睿先去买机票,不能耽误平平报到。
机票顺利的买到了,一家人先去安安的学校看看,找一下路线。
现在还没有到报到的时间,大门是关着的,他们一家在警戒线外看了一会,有一种庄严的感觉。
机票是三天以后的,先陪着安安把学校附近转一转,再把学校到火车站的路线熟悉一下,这是安安以后能用到的。
剩下的时间,去了当地有名的景点看看,快快和慢慢水土不服,拉肚子了,在酒店休息一天。
到了报到的日子,把安安送去了学校,顺利报到以后,于茵她们就离开了。
安安看着家人远去的背影,抹了一把眼泪,没事,这是自己一直期盼的地方,她可以克服一切的。
当飞机轰隆隆的起飞以后,快快好奇的往外看去,太神奇了。
于茵看着八十年代的飞机,最多的是穿着白衬衫,黑裤子的男同志,很少有女同志。这些人,都是单位派出去出差的,只有她们是旅游的。
到了京市,于小哥来接的他们,特意借了吉普车。
“走吧,先回家,你小嫂把饭都做好了。平平,恭喜你了!”
“谢谢舅舅!”平平很像卢书睿,一身书卷气,特别的惹眼。
于小哥家的双胞胎也上高中了,学习成绩还行。见到平平几个,相当的兴奋。
于茵她们吃完饭,也没在小哥家住,直接去了酒店,她自己买的四合院都租出去了。
平平还有两天开学,他自己安排行程,带着快快和慢慢跟着于家的双胞胎,还有褚晨玩去了。
褚晨没有考军校,他哥褚阳和安安一个学校,大三了,暑假有任务,没回来。
于茵和亦娴姐,于小嫂一起溜达,她想在平平学校附近买个房子,方便平平住。
苏亦娴回到京市以后也没上班,她有房有存款,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因为于茵的影响,她也买了几个房子,租出去了,收的房租一个月就不少。
有了苏亦娴的帮忙,于茵很快买到了心怡的房子,就在平平学校附近,一套公租房,六十多平,打扫一下就能住。平平喜欢安静,放假的时候可以住在这。
平平报到以后,于茵也要准备离开了,“哥,你学校不错,但是离家太远了,我还是喜欢顾爷爷做的饭,以后就考咱爸的学校,离家近,都不用住宿。”
平平按着快快,把他一顿揉搓,这小子,太气人,慢慢站在一边呵呵的笑。
于茵走之前,和苏亦娴交代了,帮她看着点,有合适的大楼整体出售的,她要买一栋。
有褚建国帮忙,于茵她们又买的飞机票,不然太受罪了。
钱啊,真是好东西!坐在飞机上,于茵禁不住的在心里感叹一句。

第325章 时间进入九十年代
两个大的去上大学了,两个小的上高中,家里少了两个人,感觉一下子空落落的。
厂子运营正常,于茵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农场的建设上。
地点已经选好了,在离火腿肠厂不远的一个村落,有一片土地出租。因为离市区不太远,村里很多人都进城打工了,村里的地都是年纪大的在种植。
经过协商,于茵租下面积最大的一片土地,要开农场。
进入九十年代,化肥农药慢慢走进农田,于茵想最大程度的保证种植的农作物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于茵这么多年,积攒了很多作物的种子,她不想让本土种子与外来物种杂交,失去它原有的味道。
产量,在于茵这里不是最重要的,她在乎的是质量。
就就像她们火腿肠厂,坚持用本土的黑猪或是花猪,而不用进口的大白猪。白猪虽然出栏率高,但是肉就不那么香了。
而她们生产的火腿肠味道绝对第一,销量也是占居行业的第一名,虽然利润不一定是第一名,成本有点高。
于茵花了两年的时间,农场基本成型,外围一圈隔离带建立,这样,其他农田即使使用农药化肥,对她们也不会产生影响,离得太远,她们承包的土地位置很好,有天然的隔离带,三面环水。
农场里建了于茵自己要住的院子和度假小屋,土地分割成面积不等的小块,蔬菜区,水果区,稻米区……还有两个天然的鱼塘。
九零年,农场正式挂牌投产了,于茵用了两年的时间养地,种植的作物一律使用生物肥料。
养殖场的猪粪,于茵找来生物专家,利用科学技术,做成了有机肥料。两年的时间,所有土地检测都达标,没有任何有害物质,符合绿色食品的一切指标。
农场的负责人是乔大队长介绍的,一名经验丰富的退伍老兵,曾是优秀的后勤军官。
其他岗位人员也到位了,因为火腿肠厂的影响,于茵她们绿芽招人,已经很容易了,大学生,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士,都前来应聘。
第一批成熟的农作物,于茵找了权威机构做了检验,开出有效的证书,这是健康无公害的农产品。于茵进行了精包装,把它们送进了大超市。
花费巨大建成的农场,不可能让它一直亏本,走高端路线,就是它的营销方向。
“妈,你带回来的这个西红柿好吃,沙瓤的,有柿子味。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很多东西吃起来不是原来的味道了,虽然相差不多,但是,我还是能吃出来。”
快快边吃边点评,这孩子的味觉很灵敏。
开学就高三了,于茵问过两个孩子,快快要考卢书睿的学校,学经济学,他说“妈妈辛苦打下的江山,我得守住了。”
最让人意外的是慢慢,她说自己想学医,还是临床医学,学外科。
于茵以为慢慢会走上艺术的道路,毕竟,一直以来,她喜欢的东西都是具有艺术气息的,绘画,刺绣,古琴……都是那种安静的,慢节奏的事情。
“慢慢,你想好了,学医可是个体力活。”于茵想起后世流传的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妈妈,我想好了,这是我唯一想从事的工作,我做好心理准备了。”
慢慢虽然做事不紧不慢,但是她也是个有主意的孩子。
于茵和卢书睿商量一下,慢慢学医可以,但是要报本地的医学院。学医啊,本硕博连读,最少八年,她不放心慢慢独自在异地求学这么长时间。而且,医院的工作太累,需要家给她随时充电。
慢慢也没打算去外地,她也忍受不了离家太久,她是单纯的恋家,不像快快,纯粹就是怕吃苦。
两个小的有了目标,生活上,有胡叔和胡婶做后援,学习上有卢教授指点,于茵成了最闲的人。
过完九零年的除夕,送走平平和安安,于茵家就进入高考倒计时了!
“茵茵,和你商量点事。”
“胡叔,怎么了?”于茵很疑惑,不知道老两口有什么事,一脸纠结。
“你婶前一阵查出来肺部有点毛病,医生说需要静养,我们就想着,找一家养老院,等快快和慢慢高考完,就准备养老了。”胡叔也不舍得,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了。
“什么时候去检查的,怎么不和我说。我找专家给胡婶会诊一下,看看具体什么情况。”于茵也把胡婶当成比较亲近的家人,很是着急。
“不用,我们挂的就是专家号。”胡叔他们不差钱,工资和分红攒下不少。
“胡叔,你们要是想休养,那就别去养老院了,条件一般,去农场吧,那有度假小屋,你和胡婶自己单住,环境还好。没事种种花,钓钓鱼,心情也好。”
“真的吗,农场可以常住吗,我们去,那是一个世外桃源。”
胡叔很兴奋,他去看过,农场有他熟悉的土地。“等快快和慢慢高考完,我们就搬过去,那样,还能经常看到你们。”
于茵明白,胡叔和胡婶虽然不缺钱,但是,怕孤单。
三月末,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卢母去世了!
自从买了楼房,家里有了下水,可以不用去公厕了,卢母就很少下楼了。卢父每天去公园锻炼身体,顺路买菜。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刺激,自从参加了平平和安安的升学宴以后,卢母开始大吃大喝。卢父有退休金,卢书睿他们几个又每个月给养老钱,卢母不缺钱,吃的很肆意,谁说也不管用。
几年下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找上来了,又不喜欢运动,胖了很多。没想到,刚开春,她感到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大面积堵塞。
在医院住了半个月,还是没有救过来。
于茵去参加了丧礼,成年人的体面,大家心知肚明。
送走卢母,卢父的精气神也不如从前,少年夫妻老来伴。活着的时候吵也好,闹也好,真的天人永隔了,还是心里难受。
于茵想着,卢父也七十来岁了,他又不想再找老伴,于茵建议他可以去农场,和胡叔胡婶做伴。卢父也去过农场,最后同意了。
于茵对卢父不会像对卢爷爷卢奶奶那么亲近,生活在一起会不方便,他自己也不习惯。这样安排最合适,保持一定的距离,又时不时的见面,都舒服。
接下来,就剩快快和慢慢的高考了,于茵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一大半了!

时间从91年的三月划到五月,又溜到了七月!
“快快,你的东西检查了吗?”于茵在这个平凡的早晨,重复同一样的话。
“妈妈,我都检查了,都带着呢。”
快快和慢慢今天要高考了,卢书睿和于茵准备一起去送他们。
“别担心,东西我都检查了。”
卢书睿又一次安抚了于茵,他的情绪是真稳定,很少有着急的时候。
看着两个孩子走进考场,于茵有种完成任务的轻松感,不知道为什么。
人到中年,卢书睿和于茵的状态还是不错的。首先,身体健康,没有中年发福;其次,事业有成,有房有车有存款。
“走吧,我们回家,胡叔应该在准备午饭了,回家搭把手。”卢书睿拉着于茵的手,慢慢的往回走,还惹得不少人侧目,没想到叔叔阿姨还挺浪漫。
“爸,你来了!”卢父在院子里摘菜,卢书睿还挺惊讶的。
“在家也没什么事,知道快快和慢慢今天要高考,过来转转。你胡叔去买肉了,他说家里的不新鲜。”卢父已经决定要和胡叔他们做伴了,正好有一个稍微大点的度假屋可以住得开三个人,又有相对独立的空间。
卢书睿也很放心,三个人一起做伴,还有个照应。
考场上,孩子们在忙碌,家里,家长也在忙碌,年年考,年年如此。
等最后一科考完,快快和慢慢回到家,洗漱一番就睡觉了,这两天,精神紧绷,太累了。
暑假,安安没有回来,在集训。平平没有回来,在给教授打下手。
平平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一个非常新的专业,以后多半需要出国留学的。
快快被慢慢拉着一起去工厂,找保卫科的退伍兵帮忙训练。慢慢是很有想法的孩子,自己决定要学医,那就要有一个好的体魄,于人于己都有益处。
九月份,毫无意外的,慢慢进入了沪市最好的医学院,本硕博连读八年。学校离家有点远,慢慢住校,放假再回家。
快快考进了卢书睿学校的经济系,不想住校,但是学校要求第一学期必须住校,快快哀怨了好几天。他是真不喜欢住宿舍,人多空气还不好,于茵让他适应环境。
孩子们开学了,胡叔和胡婶也搬进了农场,卢父也一起。
三个人相处的还不错,卢父是话少的人,说话做事有自己的原则,不会像卢母似的,嘴里抱怨个不停。
卢大哥和卢二姐还是很感谢于茵的,老父亲有了好的去处,他们也省心不少,尤其卢二姐,她是最常回去看望卢父的人。做饭,收拾屋子,洗洗涮涮,几乎一星期回去一趟。
卢大姐一直没怎么露面,她自己决定和家里的兄弟姐妹断了往来,只是在卢母的葬礼上看见过一次。
于茵不关心这些事情,她有更多的事情要忙呢。
这些年,云省的孤儿院于茵没断了资助,有好几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没有理所当然的等待救济,而是学着自救,学习之余,找各种打工的机会,自己努力挣钱。
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大多数进入社会以后,学了一技之长,或是进了工厂,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那几个曾经托于茵找父母的孩子,于茵也尽力去找了,只是结果不尽如人意。
有两个地址不对,查无此人,其他的人是找到了,但是都有了新生活,也有了新的孩子,对于已经抛弃的孩子,又能有几分真心。
他们诉说着自己的不容易,完全没有想把孩子从孤儿院接过来的想法。
于茵把所有的事情都如实转告了,至于怎么选择,那就是孩子们的事情了,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做主,哪怕他们只是个未成年人,生活没有给他们太多选择的机会。
这一年,于茵把所有的厂子,店面都统一了标签,那就是绿芽有限公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