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书睿同志,你发财了,找到这么多!”
“嗯,都是从角落里掏出来的,大多是手抄本,也有个别年代久远的,不知道是不是真迹。”
“完事了吗?”
“完事了,都检查过了,没有了。”
两人相视一笑,看着对方脸上一道道的黑灰,忍不住哈哈大笑。
第185章 孩子们的欢呼声
于茵和卢书睿买了新的门锁,重新锁好门,这个梦寐以求的大房子,终于属于他们了!
“卢书睿,我们真的买到大房子了,是吧?”
“是的,于茵女士!”
“啊……哈哈……”
痛快地笑过以后,两人顶着一脸黑灰,回到了家,不管路上别人的指指点点。
那栋房子好久没住人了,水电都停了,下午还得找时间去居委会办理手续。
回到家,两人洗漱一番,去街口吃了碗面,又赶到新房子那。
“咱们先去居委会办理手续,恢复水电,其他的稍后再说。”
“行,就这么办。”
找到房子所在的居委会,出示了所有的证明材料,做了登记。
“你们回去等着吧,这两天就能给你们安排上,先确认房内水电都是关着的,别给水了以后再出意外。”
“好的,张主任,谢谢提醒。”
离开居委会,卢书睿和于茵又回到洋房,确认一遍屋里的所有水电开关,确定都是关着的。
“于茵,你说咱们的院子怎么收拾,是铺上草坪还是翻了地种菜?”
“我想着还是种菜吧,我计划把空间里的种子一点一点的种到外面,看看品质和产量如何。还有果树,现在空间里有不少树苗呢。”
于茵计划着自己建设农场,种植不改良的种子,看看是不是口感不变,做有机产品。现在,化肥,农药陆续冒头了。
“等休息日,带孩子们过来看看,看她们有什么想法。”
于茵觉得让孩子对家里的事情有参与感,会增强对家的凝聚力,也会增强彼此的感情。
卢书睿也同意于茵的观点,他们俩对孩子的教育上偶有分歧,但不会当着孩子的面争论,更不会一个管一个拦着,他俩尽可能的统一意见,不让孩子迷茫。
两人坐在院子里的一条长椅上,仰头看着天空,蓝天白云,感觉风都是甜的!
谁也没说话,安静的享受这一切,这是他们努力奋斗来的。
“好了,走吧,这房子一时半会也搬不进来,咱们没有时间看着整修,屋里东西多,咱们不急,暑假的时候看着整修。”卢书睿拉起于茵,晒得昏昏欲睡的。
“行,有时间找人把院子先收拾出来,还能种上一波蔬菜。还得找个住家的保姆,省的孩子放学家里没人,现在住的房子也得计划一下……”于茵有太多计划,苦于没时间,她们马上要期末复习了。
梁超找了黄珊她哥帮着修葺房子,他着急搬家。
于茵没时间,决定一切等放暑假再说,现在都六月中旬了,没几天了。
期间,卢书睿去了洋房两趟,确认水电都通了,也试了下水,都好使。
这回可方便了,再也不用排队倒痰盂了,卢书睿虽然自小在弄堂里长大,但是在云省的十年,他习惯了厕所自由的日子。回来的这两年,他一直不适应上公共厕所的事情。
经过黑色的期末复习,于茵晕晕乎乎的从考场走出来,最后一科也考完,她们终于要放假了。这是最后一个暑假了,明年这时候,她们该毕业了,去单位报到了。
于茵回到家,四个孩子都在,卢书睿还没回来。
“孩子们,晚上想吃什么?”
“妈妈,我们是在家吃还是出去吃?”
安安想吃外面的小吃摊了,想想都流口水。
“安安想吃什么?”
“我想吃外面的小吃摊。”
“我也想吃,哥哥,慢慢,你们想吃吗?”
快快赶紧找同盟,平时妈妈不怎么给他们吃外面的小吃摊。
“可以吗,妈妈?”
平平和慢慢也想吃了,一起看向妈妈。
“行,今天我们就去吃小吃摊。”于茵一锤定音,引来孩子欢呼声。
“哇,妈妈万岁,我们爱你!”
平时看起来很稳重的平平都欢呼雀跃,看来小吃摊的魅力无边啊!
等卢书睿回来,受到孩子热烈的欢迎,都整懵了,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受欢迎你了。
“你想多了,你闺女儿子等你回来,要去吃小吃摊呢。”
于茵戳破了卢书睿同志的幻想,一家人哈哈大笑。
“爸爸,我们快走吧,我肚子都咕咕叫了。”
快快和安安抱着爸爸的胳膊,往外拽。
“等一下,让爸爸把书放下,换件衣服。”
卢书睿被他闺女儿子催促着,快速的换完衣服,一家人奔着小吃摊去了。
八零年的沪市,还没有城管,傍晚的路边很多小吃摊,远远的就能闻到特有的香味。
崩爆米花的,,糖人,围着一群孩子。生煎的香味飘过来了,于茵和安安同时吸了吸鼻子,娘俩动作一致,看得卢书睿哈哈大笑。
“妈妈,小笼包!”慢慢难得这么兴奋,她最喜欢小笼包了。吃小笼包还有句顺口溜“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
于茵她们买了生煎,吃了小笼包,买了老虎脚爪和麻球……从这头逛到那头,几人肚子再也装不下一点东西,才挺着肚子,一点一点走回家,太饱了。
于茵给每个人冲了山楂水,有助于消化,才让他们回房间睡觉。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吃了一点白粥配上泡菜,卢书睿买了葱油饼。都没吃太多,感觉昨晚的还没消化完呢!
吃完饭,于茵和卢书睿带着孩子们去看他们的洋房。
“哇,好漂亮的房子!”
“妈妈,好多花啊!”
“地方真大,能种多少果树!”
“真大!”
“可以撒欢的跑!”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议论着路过的洋房,赞美声没断过。
到了,于茵停下来,用钥匙开锁。
“进来吧孩子们,这是我们的新家!”
“哇!妈妈,真是大惊喜啊!”安安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她妈。
“爸爸,你拍我一下,看我是不是做梦?”
快快拉着他爸的手,往自己脸上招呼,吓得卢书睿赶紧拽回自己的手,傻小子。
平平拉着慢慢往房子那走,想进屋看看,他看见三楼的露台了。
于茵把屋门打开,“欢迎回家,慢点,屋里都是灰,还没打扫呢。”
四个小家伙开始四处探险,看完一楼看二楼。
“妈妈,这个厕所能用吗?”
平平和他爸爸一样,不适应沪市的公厕和痰盂。
“能用,这个房子有下水。”
“啊!真好,再也不用排队上公厕了,也不用痰盂了!”
十岁的平平安安已经快一米五了,真不太喜欢痰盂。
“妈妈,好多房间,以后我们要自己睡了吗?”
安安从二楼跑下来,她大了,想有自己的空间了。
“对,你们一人一间屋子。”
“哇,太棒了!”
几个孩子一窝蜂的冲上二楼,没一会,又跑上三楼,欢呼声就没断过。
看来,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大房子!
孩子们还在欢呼,于茵和卢书睿找出盆子,抹布,接水擦灰。
屋里没有需要大动的地方,主要是把灰擦干净。明天于康也要放假了,正好一起干活。
几个孩子从楼上下来,看见爸爸妈妈在干活,也加入进来。
一家人,从一楼开始,一点点的擦灰。
“孩子们,不要往下水里扔东西,不然会堵死的的,就用不了了。”
“知道了,妈妈。”
几个孩子都试过了,厕所很好用,尿完尿,能直接冲走,很方便,还干净,再也不用去公厕了!
“哎呦,我的腰啊!”快快的小脸蹭得像个小花猫,用手捶着自己的小腰,呦哎呦的叫。
“怎么了?累了?还喜不喜欢大房子了?”
于茵看见小儿子装模作样的捶着腰,逗着他说“是不是不喜欢大房子了?”
“大房子还是喜欢的,我更喜欢大房子里有人干活儿,太累了。”
快快懒洋洋的,不想干了。
“卢向阳属你干的最慢,你还没有慢慢干的多呢,叫的倒挺欢。”安安倒完水回来,听见快快的话,吐槽了一顿。
“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儿苦算什么?快点儿起来干活儿。”
卢书睿也抨击小儿子,这孩子太滑溜。
“哎呦,我成了众矢之的了,还有没有天理了,苍天啊,大地啊,快来评评理吧!”
快快嘀嘀咕咕说些怪话,声音大的很,一脸生无可恋的端着水盆去换水了。
惹得众人都笑了,真是个活宝。小时候也不这样啊,这都和谁学的!
于茵家四个孩子,平平有长子风范,喜欢看书,不爱热闹。
安安有侠女风范,喜欢舞刀弄枪,身手不错,平平都是手下败将,从小目标明确,要当大司令!
快快干什么都快,小的时候不怎么爱说话,现在是个小话唠,脑子转的特别快。
慢慢一直是个安静的小姑娘,喜欢按着自己的节奏做事,做事一板一眼,干什么都有模有样的。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四个孩子,各有各的特点,于茵和卢书睿不会对他们做过多的要求。只要不违反原则,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任由他们按着各自的性格发展,只是在歪了的时候,适当的提点一下。
目前为止,几个孩子长的不错,不论是性格还是为人处世,在他们同龄人中也算佼佼者。
于茵自己的童年过得稀碎,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心中有爱,有独立的人格,以后有谋生的手段,能让自己活的不错,于茵就别无所求了。
一家人忙乎了一小天,才堪堪把表面的浮灰擦干净。
太长时间没住人了,灰太厚,很多地方需要一点一点慢慢弄,他们先把浮灰擦干净,省的一动一股灰。
干了一天活,都累了,晚上在馄饨店吃的,吃饱喝足,回家洗漱一番就睡觉了。
第二天,都起晚了,看来,都缺乏锻炼啊!
“二姐,你们这是怎么了,一个个没精打采的?”
“昨天擦了一天灰,现在胳膊还酸酸的呢。”
于茵无精打采的,又打了个哈欠,“于康,你去买点早饭回来呗,实在不想动了。”
“想吃什么?”
“包子和粥就行,家里有泡菜,快去快回,饿死了。”
于康小跑着买早饭去了,于茵去洗漱。
“妈妈,饿了!”
“我也饿了。”
得,都醒了。
“你小舅去买包子了,一会就回来,先洗脸刷牙。”
于茵把桌子摆上,一会于康回来就能吃饭了。
卢书睿也下来了,“于康来了?”
“嗯,我让他买包子去了,不想做,胳膊酸痛酸痛的。”
“昨天一直擦灰,能不痛吗,我给你揉揉。”
于茵心想,还得是卢书睿同志啊!
“爸爸,我们也痛,你也帮我们揉揉呗。”
快快欠欠的跑过来,伸出胳膊,准备让他老子为他服务。
“边去,让你哥给你揉,你再给你哥揉去。”
“爸爸不爱我了,爸爸只爱妈妈,不爱我们了!”
快快一顿假哭,把拎着包子进门的于康吓了一跳,以为怎么了呢。
“行了,别干打雷不下雨了,洗脸刷牙吃饭,不然都吃没了,不给你留。”
于茵心里这个气啊,要这么多孩子干什么?啊,为了争宠吗?
卢书睿笑了笑,他媳妇一定在心里后悔要这么多孩子了。
于康不明所以,看着莫名其妙不太高兴的二姐,这是谁惹着她了。
幸亏于康买的多,不然都不够吃,这是几顿没吃饭啊?大大小小六口人,吃了二十多个包子一锅粥。
他特意拿个大锅,怕不够吃,没想到啊,这饭量,得回二姐能挣钱,不然都养不起这六张嘴啊!
收拾完,于康被带着去了洋房,看着目瞪口呆的小舅舅,几个孩子心里平衡了,不只是他们惊讶,谁来谁惊讶啊。
“二姐,这是你买的,得多少钱啊?”
“不少钱呢,你们就不用你知道了。继续干活吧,平平,给你小舅找工具。”
于康被带着干活去了,他得平复平复心情,他二姐太牛了。
“书睿,你去找几个干零活的,把院子的土翻一下吧,晒晒,秋天能种一茬白菜。”
前院种菜,后院栽树。
鸡是不能养了,这一片都是洋房区,住的人都比较讲究,自己得注意点。
卢书睿出去找人了,于茵四处转了转。
“孩子们,你们有什么要求吗,对于咱们的院子?”
“妈妈,我要栽树,还有吊个沙袋,鸡还能养吗?”
“鸡放在原来的院子里养,其他的可以实现。”
安安说完了,快快马上接上,“妈妈,我要一个葡萄架,还要一个躺椅。”
这是一个会享受的,小小年纪,再配壶茶和一盘瓜子,就是养老生活了。
“妈妈,秋千。”
慢慢提了一个要求,她就喜欢坐在秋千上慢慢的晃悠。
“平平呢?”
“我没什么要求,我看见一楼的书房了,里面有很多书架,爸爸会摆很多书,我有书就可以了。”
“嗯,妈妈,再有一个篮球架子也不错,爸爸说不能一直看书,也得运动。”
于茵记下了孩子们的要求,都不是难事。
“二姐,你不问我啊?”
“哎呦,你还想常住沙家浜啊!”
于茵逗着于康,新房里给于康留了一个房间,他投奔自己来了,怎么也不能撇下他。
“二姐,我是会一直赖着你的。”
“行了,你有什么要求?”
于康挠了挠头,自己还真没什么要求。
“没要求。”
“唉……小舅……”
几个孩子唏嘘不已,整了半天,小舅啥要求也没提。
慢慢又提出想要一个画室,就在三楼的大开间就行,在一个角落里就可以了,视野还开阔。于茵说三楼作为他们的活动室,可以自由发挥,那里还有乐器呢。
对于这个家,大伙都充满了期待。
大体规划已经做好了,院子里的土地也深翻了一遍,还不错,挺肥沃的。
屋里得细致的清洁一遍,还得统计一下,家具不全的,缺哪些。
而且还得找专业人士,把家具和屋里的墙面做一次保养,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这都是需要老手艺人。
忙乎到晚上,一家人又在外面吃了饭,回家洗漱完就睡觉了,累啊。
暑假开始了,慢慢又去学画画了,快快跟着去学书法。安安和平平也报了兴趣班,都在少年宫,他们自己选的。
于茵去店里盘了一遍账,收入有所下滑,因为这个季节,蔬菜都下来了,干货卖的就慢了。
“于茵,这个季节蔬菜多了,很多卖菜的摊贩都出来了,怎么需要调整一下货品吗?”
“梁哥,咱们不能像小商贩那样,有啥卖啥,咱们店的商品虽说也是按季节来的,但是量大啊。现阶段咱们找不到那么大的供货人,他们都是零星种植的。”
“我们把现有的货品把好质量关,做好礼盒的宣传和销售,这才是大头。”
于茵知道,市场开放以后,她们不可能一家独大。竞争来了,就把高质量关,做到有口皆碑,那她们就不会输。
“对了,梁哥,你们房子修好了吗,计划什么时候搬家?”
一说到房子,梁超乐了,“修好了,东西都搬的差不多了,就等着算个好日子,就能搬了。”
“嫂子高兴吧?”
“高兴着呢!”梁哥想到媳妇,不自觉的露出一口白牙。
于茵想着,梁哥乔迁之喜,得送什么贺礼呢,得好好想想。
“对了,梁哥,这个季节干货最容易受潮,仓库的货要时常查看,有受潮发霉的,一定及时处理了。而且不能让别人捡回家吃,很容易出事的。”
“明白。”
店里的事完了,于茵去找卢书睿,他还在洋房那呢。今天黄哥过来帮着检查一下房顶,看有没有破损的。
“黄哥,怎么样,有破损的吗?”
于茵看见院子里站着的黄强,忙问了一句。
“有几块需要换瓦,碎了,但没漏。”
“行,那就麻烦黄哥了,一次性都修好了,省的还得麻烦你。”
“没问题。”
于茵好像听黄珊说过一次,他们好像也买房子了。
“黄哥,我听黄珊说你们也买好房子了,什么时候搬家?”
“买好了,还有点家具没弄好,等全弄好就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