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个嗝,亚宁有点不好意思了,交代了一些煮饺子的注意事项,匆匆的离开了。
周自强想着亚宁打嗝后的不自在,笑了。以后俩人会越来越放松,不会因为打嗝放屁这些生理问题害羞了。
五月过半了,在拖拉机的帮助下,后山大队的春耕结束了。
大队长目送拖拉机远去,满眼的不舍,像是送夫离去的小媳妇,真想把它喊回来。
亚宁没有参加春耕,每天四筐猪草,从没落下过。
黄豆和玉米高粱种完了,小麦已经长出来。绿绿的一片,远远看去像是绿缎子,真想躺上去,轱辘一圈。
其实,小麦不怕压,等到长到一定高度,需要用木辊子压一遍,让植株长的更粗壮,防止倒伏。
“胜男姐,你们明天任务是什么?”
躺在炕上,亚宁和大伙唠会嗑,这一段时间,各忙各的,很久没好好说话了。
“明天去麦地除草,小麦长出来了,草也不少,得把草除掉,要不抢肥力。”这活胜男她们干了好几年了,每年都差不多。
现在农药是紧俏商品,很难买到。除草全靠人工,一般是这边除完,那边又长了一茬。一遍又一遍,直到粮食收回来,整个生长过程,不知道要除几遍草。
“我不会使锄头,会不会把麦苗锄掉啊?”
赵卫红没铲过地,很怕把苗铲掉。
她们去年来时,已经不用铲地了,直接跟着秋收了。
“不用担心,麦地除草用不到锄头,直接用手薅。”
胜男刚来的时候都分不清麦苗和韭菜,闹了不少笑话。
从每天哭一场到三天哭一场,最后掌握全部技能,自己流了多少泪水,洒下多少汗水啊。说多了都是故事,这是每个新知青都需要经历的没有捷径。
李丽很沉默,没了往日的洒脱,尤其是亚宁宣布处对象之后。她好像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往哪走,找不到方向了。
李丽来自首都大院,本来计划去当兵的,体检都过了。但是内部一些摩擦,她没能当成兵,代表家族下乡了。
都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自己来到这也小一年了,除了自己不擅长的劳动,什么价值都没有。看不到未来,有劲无处使,感觉手脚被困住了,很难受,打不起精神。
男知青了解的不多,剩下的四个女知青,亚宁和胜男家里都是普通工人家庭。李丽来自大院,父辈职位不低,赵卫红家里条件不错,父辈工作也不错,赶上下乡,没办法逃避,轮到她了,就来了。
李丽和赵卫红家里都给补助,即使她俩不上工,也不缺吃喝。
亚宁家里补助也有,但是她不想靠家里,毕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虽然除了她自己,别人无从知晓,但是心里过不去那道坎。
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年轻人,从五湖四海汇聚一起,在陌生的环境中挣扎,每个人心中都有说不出的苦闷。
迷迷糊糊,大伙都睡着了,梦里会不会找到出路呢?
第二天,亚宁早早的起来了。
今天周自强要去县里培训,要去三天,亚宁得自己煮猪食了。
往常都是周自强早上起来煮一锅猪食晾上,亚宁打第一筐猪草回来再喂猪。每次,亚宁打一筐猪草交任务,再捆两捆猪草回来喂自己的猪。
亚宁捆两小捆,其他的放空间里不少,这样能省点力气。
要不是怕被发现,亚宁真想一次性把猪草打好,用空间运到山下,多省力气。
这也只能想想,不想被拉走切片,亚宁的空间都没怎么用,更像一个保险箱,存放那点可怜的钞票。
现在之所以敢用了,是因为周自强的新房子白天没有人,自己把猪草拎回来,没人知道自己拎了多少。
到院子里,进到棚子里,再把猪草从空间拿出来,也不会太多,一般够吃一天的就行了。
亚宁趁机在棚子里把除草剁碎,放下阴凉的地方,够吃一天了。即使周自强回来,他也不知道亚宁到底打了多少猪草回来。
用这个办法,亚宁每天省不少力气和时间。
山上猪草多的是,一会就能打一筐,主要来回路上浪费时间。
清理好猪圈,喂好猪,亚宁背着筐又上山了。
“亚宁,这边。”
“冯奶奶,你也来打猪草吗?”
自从和周自强确立关系,亚宁还没见过冯奶奶,主要是不好意思见面。
“好长时间没见过你了,怎么还生分了,咱们关系应该更亲密啊。”
冯奶奶打趣亚宁,都要成自己孙媳妇了,怎么还害羞上了。
“没有,就是有一丢丢害羞。”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什么可害羞的。你俩都是好孩子,会幸福的。”
冯奶奶很喜欢亚宁,她身上的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感染自强,让沉默的孩子多些笑容。
“奶奶,自强去县里了,他告诉你们了吧。最近有什么想吃的吗,我给你们做。”
上次的荠荠菜馅饺子很受欢迎,周自强回来转诉了各位爷爷和奶奶的赞美,四个老人,吃了一百多个饺子。
“我现在也天天挖野菜,蘸酱吃不错。不用惦记我们,在这的日子过得不错,没什么糟心事。”
想着孙子年底可能结婚,以后还有重孙子或重孙女,冯奶奶就精神饱满,很有盼头。
俩人边打猪草,边采野菜。现在蕨菜出来了,亚宁采了不少,都晒干了。
“咕咕……咕咕……”
一阵鸡叫声传来,亚宁顿时兴奋了,难道有野鸡。
顺着声音找过去,真是一只野鸡。鲜艳的羽毛随风摆动,鲜红的鸡冠子很是肥大,指定好吃。
亚宁快跑两步,伸手抓住这只脚被绊住的野鸡,再晚来一会,它就得挣脱了,时也,命也。
冯奶奶赶到的时候,亚宁已经把野鸡捆好了。
“奶奶,你把野鸡放在你筐的底下,用野菜盖住,拿回牛棚。我这得去送猪草,不好往那拿。”
虽说山上的猎物归集体,但是少来少去的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民不举官不究的。但是作为外来人员,亚宁不想多生是非,让奶奶把野鸡拿回去。
“行,我回去让你南爷爷给杀了,收拾出来,你晚点取回去,炖了。”
冯奶奶来了这么长时间,明白亚宁的顾虑,把野鸡放到筐下面,再把野菜放进去,这样就看不出来了。
筐满了,亚宁和冯奶奶一起下山了。山脚下分开,冯奶奶回牛棚,亚宁去交任务。
中午对付一口,亚宁拿盆舀面,准备发面,晚上蒸二合面馒头,再把野鸡炖汤,无敌了。
发好面,又抓了把干蘑菇泡上,炖鸡汤放里,鲜灵。
周自强不在,亚宁躺炕上歇了一会,继续打猪草。
下午天气不冷不热,麦田里到处是弯腰薅草的身影。时不时传来大队长的声音,又有哪个婶子大娘磨洋工了被抓现型了。
伴着春风,亚宁很快又打了一筐猪草,又往空间偷渡一些,这样第二筐就能省些时间,回去炖鸡汤呢。
匆忙交完两筐任务,记了工分,亚宁趁着没人,赶紧去牛棚把野鸡拿回来。野鸡被收拾的很干净,回去剁剁就能下锅了。
大火烧开,小火慢炖,放了干蘑菇,粉条,借点肉味。
亚宁喂完猪的时候,肉味就出来了。得回住的偏僻,不然都知道自己炖鸡了。
炖好了,亚宁用小盆给知青点盛了一些,多少尝尝味。
“妈呀,亚宁,你这是什么狗屎运,居然碰到野鸡,这味也太香了。”
郑向前好久没吃肉了,眼冒绿光了都,什么时候能随便吃肉啊!
“你们都尝尝,我也吃饭去了,一会再聊。”
周自强出门了,亚宁也不能在这睡觉,不好听,再说,她自己也不敢一个人住啊。
趁着夜色,亚宁连汤带馒头都给冯奶奶她们送去了。天黑了,没说几句,亚宁赶紧回知青点了,走夜路胆突的,总感觉有人跟着自己。
一晃,到了五月中了,亚宁的猪养了一个多月了。
刚抓回来的时候不到二十斤,现在都有四十多斤了,圆滚滚的很可爱。
亚宁每天早上都要把猪圈清理干净,把猪屎和尿都撮出去,水泥地面用水冲一遍。
“亚宁,猪草打完了。”
胖婶挎个篮子过来了,现在除了睡觉,亚宁一般都在周自强的新房子这。
他每天回来吃个饭,晚上睡个觉,白天都是亚宁在这,毕竟没结婚呢,还得多注意点。
“胖婶,快来看看我的小猪。”
亚宁招呼胖婶过来看自己的小猪崽,想要分享自己的喜悦,照这速度,年底没准能长到二百多斤。
胖婶来给亚宁送菜秧子,也顺便看看亚宁的猪养的怎么样了。
圈里三只猪崽比刚抓来的时候大了不少,哼哼的叫着,看起来很健康。猪圈被亚宁收拾的很干净,没有屎尿和泥,离多远就能闻到臭烘烘的味。
“亚宁,你这猪长的挺快呀,比之前大了不少,这猪圈收拾得真干净。”
“婶,其实大伙有个普遍的认知错误,觉得猪喜欢脏乱差的地方,其实猪是最爱干净的动物。只是大伙习惯猪圈的埋汰,屎尿清理不及时,被猪蹭了一身,越来越脏。”
这是很多人的认知,觉得猪就是生活在那样的环境,没在意。其实什么动物都需要注意环境卫生,要不容易生病。
“我天天早上起来都要清理一遍猪圈,中午回来也把屎尿扫一遍,天气热了,还得用水冲一遍。”
聊起自己的猪,亚宁很兴奋,这不仅是猪,它会变成钱和红烧肉的。
“要不说你们有文化就是厉害呢,谁知道养猪还有这些门道,之前都是那么养着,没想过整的这么干净,都是没地方下脚了,才清理一遍的。”
胖婶还真是头回听说,猪喜欢干净,以为就是喜欢在脏水里打腻,喜欢埋汰叭汰的到处拱呢。
这回长见识了,看着亚宁这三头猪,胖婶的心也活了,想着明年自己也养两头。
“亚宁,你这除了猪草和苞米糠还喂什么啊?”
不喂粮食,怎么长膘啊。胖婶觉得喂粮食自己家负担不起,人多,吃得多,没余粮啊。
“草籽和苞米糠烀熟了喂的,再拌上猪草。”
亚宁没藏着掖着,本来就打算全队推广的。
“什么草籽?”
胖婶有点不明白,是自己知道的那些野草草籽吗。
“就是秋天山上灰灰菜结的籽,大水稗草的草籽也行。”
亚宁一说,胖婶就明白了,那东西到处都是。
“我不是和婶子要了很多窝瓜和西葫芦籽吗,我在杖子外面种了一圈,猪圈周围都种上了。窝瓜结的多,到时候秋天烀熟了喂猪,长膘。”
亚宁种的窝瓜都出芽了,种了很多,这房子周边没什么人家,往西就是山脚了。亚宁在这周围见缝插针的种了不少,到时候开花的时候注意人工授粉,指定不能少结了。
“你去年冬天就计划养猪了,草籽都提前准备了,真不错。”
听亚宁这么一说,养猪的真心不错,草籽家里人都能撸,窝瓜什么的更容易,农村宅基地大,房前屋后,柴火垛什么都能种,只要不费粮食,费点力气不算事。
“胖婶,你要是打算明年也养猪,今年秋天就多撸点草籽放起来,注意不能发霉,要不猪就不吃了。还得准备一口大锅,猪食需要煮熟,好消化吸收,愿意长膘。”
一些注意事项,亚宁提前和胖婶说好了。
“嗯呐,婶记住了。对了,你看光顾着说猪了,我给你送菜秧子来了,都忘脑后了。”
把篮子递给亚宁,里面装着各种菜秧子,茄子,辣椒,黄瓜,洋柿子,姑娘秧……农村常见的蔬菜都有。
看着这些菜秧子,亚宁高兴坏了。
前一阵和周自强从山上背下来不少腐殖土,院子里的地都盖了一层,肥力够了。
其实亚宁趁着周自强不注意,利用空间装回不少腐殖土,往杖子周边还散了一层。
“知道怎么栽吗?”
胖婶怕亚宁不知道怎么弄,秧都死了,耽误吃菜。
“知道,挖坑,做水栽。”
亚宁这个是知道的,不管之前还是这世,亚宁都干活这活。
“对,等水渗下去了再盖土,不要压的太实成了。”
看亚宁真会干,胖婶也没多呆,又恋恋不舍的瞅了一眼撒欢的三只猪崽子,准备回去了,家里一堆活呢。
“亚宁,筐下面有韭菜,别忘了吃。菜苗放在阴凉的地方,晚上再栽,中午热不爱活。你有时间去婶家,挖点韭菜根回来栽上,不缺韭菜吃了。”
送走胖婶,看着鲜嫩的韭菜,亚宁想吃韭菜盒子了。
发面不赶趟了,一会烫点面,烙点韭菜盒子,还能给冯奶奶她们送一些过去。
自从和周自强搭伙以后,亚宁的伙食好多了。周自强总有办法弄一些大米,白面,油什么的回来,再也不是单一的大碴粥了。
粮食够吃了,亚宁就把苞米面磨的细一些,吃起来不喇嗓子。
和面粉一起,做成两合面的馒头,窝窝头,宣软多了,好吃。
说干就干,烫了面,醒上。把韭菜摘干净洗好,切碎。打三个鸡蛋碎,放点海米,馅弄好了。
提起鸡蛋,亚宁想着明天去杏花婶家看看,小鸡和鸭子孵出来没有,泡子那都有野鸭出没了。
“中午吃什么,这么香。”
亚宁把最后一个韭菜盒子盛出来,周自强推门进来了。
“胖婶给送菜秧子时拿了一捆韭菜,我烙了韭菜盒子,你一会找机会给爷爷他们送一些过去。”
端起盘子放在桌子上,大碴粥放了一会了,不那么热了。
凉拌的蕨菜和刺老芽子,几个红辣椒段点缀在绿绿的菜上面,很有食欲。
“行,我洗手吃完了就送去,现在院子里都有人。”
中午都下工了,院子里来回走动的人不少,虽然附近没几户人家,还得注意点。
“嗯,先吃吧,不烫了。”
拿起一个韭菜盒子咬一口,太鲜了。开春的韭菜嫩嫩的,虽不是后世的那种宽叶韭菜,都是细细的红根韭菜,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周自强自从和亚宁一起吃饭,感觉自己都胖了,要不是自己不间断的晨练,都得胖没形了。
“过几天我去一趟县里,买点肉回来,再去队里换只老母鸡,请大队长他们和知青院的人吃个饭,算暖房了。”
想起自己说房子盖起来请吃饭,还没兑现呢,趁着不忙,早点整上。
“是得请客了,大伙没少帮忙,到时候看队里做不做豆腐,我再换点,鸡蛋也得换点了。”
亚宁想着厨房里的存货,看还需要什么,两人边吃边商量。
吃完饭,周自强背着筐,放着亚宁准备好的韭菜盒子和拌菜,直接上山,绕过牛棚,把东西给爷爷他们送去,自己直接去采点药。
亚宁刷完碗,喂了猪,休息一会,还得打猪草呢,还有两筐的任务呢。
“叽叽……叽叽……”
还没进屋,亚宁就听见小鸡仔叽叽的叫声。走近一看,太可爱了,黄黄的小鸡,团团呼呼的,太治愈了。
“好多啊,杏花婶,你这孵出来不少啊。”
亚宁对于杏花婶的手艺很震惊,现在家里没有温度计,全凭经验,温度不好掌握,凉了热了,小鸡仔都会被闪死在壳里。
“做多了就熟了,没啥。”
杏花婶有点不好意思了,她虽然是大队长媳妇,但不会像别的大队那样,仗着自己男人的势,在队里耀武扬威的。如果不是太过分,杏花婶很少吱声,安静的做着自己份内的事。
“婶,鸭子也出了吗?”
亚宁更关心鸭子,她想看看在泡子里能不能成功养鸭,这对于队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出了,我换到三十个蛋,出了二十六个鸭子。”
说起鸭子,杏花婶眼睛都亮了。这是她近年来孵的最多的一次,鸭蛋就换了好几个地方。
“在哪呢,我看看。”
迫不及待了,亚宁想看看刚出生的小鸭子。
杏花掀开另一个大筐,小鸭仔趴在一堆睡觉呢。要不怎么没听见鸭子的叫声呢,都睡着了。
“鸭子二十八天出壳,小鸡二十一天就出壳了。鸭子还有点弱,昨天才出完。”
这是本地的麻鸭,麻黑色的绒毛,紧紧的贴在鸭身上,不像小鸡那么活泼,还有点怕冷似的,都挤在一起。
“杏花婶,鸭子你留吗?”
亚宁想试试这些鸭子能不能成活,能长到多大。
“你都拿走吧,你叔说了,你要做实验,看泡子能不能养鸭,我就不留了。行的话,队里明年就多养一些了。”
大队长可能和杏花婶说亚宁的打算,杏花婶让亚宁都拿走。
相似小说推荐
-
全家相逢在古代(昕语昕愿) [穿越重生] 《全家相逢在古代》作者:昕语昕愿【完结】番茄VIP2023-10-10完结简介: 苏晨曦农大本科毕业生,早...
-
穿成给植物人冲喜的寡妇(木妖娆) [穿越重生] 《穿成给植物人冲喜的寡妇》作者:木妖娆【完结】晋江VIP2025-09-01完结总书评数:13106当前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