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水波1984)


听见周自强在堂屋窸窸窣窣的擦洗声,亚宁不自觉的往被窝里猫了猫,还真有点羞羞啊。
“亚宁,我上炕了,吹灯了。”
“你就上来呗,还问什么问。”
“我这不是有点紧张吗?”
“快进来,一会被窝都凉了。”
“嗯,嗯……”
“你压到我了,轻点。”
“知道了,我这不是没经验吗?”
“还疼不疼了,我去给你打点温水擦擦。”
周自强用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摸黑穿上了衣服。下地打水,拿条新毛巾用温水洗洗,拿进屋。
“亚宁,我给你擦擦?”
“不用,我自己来,你转过去。”
红着脸,接过毛巾,在被窝里快速的擦了一遍,又把毛巾递给周自强,自己也把衣服穿上了。
把毛巾送出去,周自强又钻回被窝。“你怎么把衣服穿上了,一会还得脱。”
“讨厌,说什么呢你。”
“我搂着你睡,暖和。”
“炕这么热,一点也不冷。”
“你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话有点多。”
“呜呜……”
第二天,两人起来的时候太阳都老高了。
收拾好被褥,亚宁去做饭了。周自强挑水,喂鸡鸭,活也不少。
亚宁煮了一锅热汤面条,打了两个荷包蛋,没有小青菜,放了一点白菜心,味道也不错。
热乎乎的喝了一碗面条汤,心里舒服啊。除了偶尔的眼神对视,有点不好意思,和之前的生活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些家常琐事。
两人晚上趁着没人,一起去了牛棚,给爷爷奶奶敬了茶。南爷爷和叶爷爷还给了红包,之前周自强拿回去的盒子,亚宁看见里面漂亮的手镯,虽然不懂,也知道价值不菲。
在牛棚呆了一会,看几位老人什么也不缺,亚宁两人拉着手回家了。
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着,不同的是亚宁不用两边跑了,每天被窝里多了一个人。有时候被初尝情事的周某人拉着运动个一两回,第二天就起晚了。
“亚宁,在家吗?”
“罗兰,进来吧,我在屋里呢。”
刚把毛嗑盛出来,罗兰推门进来了。
“呦,我这真赶点。”
“那可不,再晚一会都吃没了。”
“哈哈……”
端着盛毛嗑的簸箕,两人进屋,上炕了。
“你家周知青呢,刚新婚就舍得把你自己扔家里啊?”
“少打趣我,他去卫生室了,最近感冒的多,忙着呢。”
一到冬天,感冒发烧的就多起来了,尤其老人和小孩。
“那倒是,我大伯哥家的孩子前几天就感冒了,灌药灌的哇哇大哭,房盖差点被掀开。”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脑袋嗡嗡的响,怎么那么能哭呢。
“你也婚后过得不错?”
看这大大咧咧的样子,应该过得挺好。
“还行,除了有些不习惯。你知道我家人少,他家一大家子一起住,有点不适应。其他还好,我娘家就在队里,谁还能欺负着我。”
“慢慢适应吧,分家就好了。”
亚宁知道队里很多人都是一大家子住一起,不是不想分,是分不起。盖房子,置办家具,厨房用品,哪哪都要钱,没钱,怎么分。
“我不急,先这么过吧。你呢,结婚不错吧。”
“我这也没多大区别,就是不用两头跑了。”
亚宁没太明白罗兰的话里有话。
“谁说这个了,晚上,嗯……”
罗兰暧昧的眼神,亚宁才明白她说的是啥。
“你个坏丫头,你还好意思问我,你自己不知道啊。”
“哈哈……哈哈……”
两人你推我搡的笑闹着,装毛嗑的簸箕差点干翻了。
“结婚,挺好的。”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哈哈……”

新婚的生活过得很快,转眼要过去一个月了,又到了准备年货的时候了。
收拾完,亚宁想把自己的小金库点点,看看有多少钱了。
结婚爸妈给了二百,哥姐一人五十,这就三百,之前交任务猪收回二百多,还有这一年多父母寄过来的,一共有九百多块钱了。
“你这是干什么呢,怎么把钱都掏出来了?”
看着炕上零零整整的钱,周自强纳闷的问道。
“我数数自己总共有多少钱了?”
亚宁把九百整用皮套绑好,零的单放一边,就在外面花。
“你帮我保管的樟木箱子在哪,找出来,我把咱家的钱都给你。”
“你真想知道我收哪了,不后悔?”
亚宁知道,空间的事情瞒不住,一起生活的两人,能有什么秘密可言。但是穿越这个马甲亚宁决定捂到底,谁也不会告诉。
“不后悔,什么我都接受。”
周自强知道亚宁有秘密,尤其这次河省一行,觉得亚宁和她家人口中说的不一样,觉得亚宁被什么附体了。
“看好了!”
周自强瞪大眼睛,看着炕上凭空多了一个箱子,这是自己的樟木箱子,锁还在呢。
“亚宁,亚宁,你没事吧。”
周自强用手摸着亚宁的胳膊,腿,又拍拍她的脸,都在,有温度。
“怎么了,你以为什么啊?这就是一个像变戏法似的藏东西的地方,不知道怎么来的。”
“真的对你没有影响,不头疼,不恶心,不难受。”
周自强从医学角度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
“没有反应,我刚来的时候,在火车上第一次感觉到它的存在,我也吓了一跳。后来试着放了一些东西进去,也没什么事,这才放心。”
“这是不是像野史上记载的戒子空间,能存放东西于无形。”
周自强想起以前看过的闲书,里面有提到过类似的事情,当时还以为瞎编的呢。
“差不多,就是一个房间大小的空屋子,能放东西,不能放活物,新鲜的东西放几天也蔫巴了。嗯,就相当于一个大的保险柜。”
“你没事就行,这件事不要告诉任何人了,就连以后咱俩的孩子也不行。你也少用,这世上没有什么秘密。”
看着一脸严肃的周自强,亚宁狠狠的点了点头,一把抱住了他。
“你真好。”
“你个傻子,你才好呢。”
这么温情的略带撒娇的话,从周同学嘴里说出来,有点莫名的想笑。
“好了,看看咱们周同学的家底。”
“来,看看,我们的家底。”
拿出钥匙,打开樟木箱子。
亚宁看到了很多的书,有线装的,有外语的,更多的是手写的稿子。
“这里大多数是爷爷的行医笔记,还有一些中医古书,国外医学着作。这个盒子里的我们的家底,我妈留给我的。”
拿出一张存单递给亚宁,亚宁结果一看,揉了一下眼睛,没错,不是三千,是三万。
“怎么这么多?”
“我妈当兵多年,工资不低,还有奖金,抚恤金,当年结婚时的嫁妆。她一直在部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我也没什么花钱的,顶多是买点好吃的,但是大多吃食堂,还有爷爷奶奶的补贴,我妈的钱基本都攒下了。”
这是我从小的零用钱和压岁钱,还有下乡前和别人倒腾东西的收入。
接过周自强递过来的又一张存单,亚宁看了下,有两万块整。
“其他零散的几千块钱,这几年都花的差不多了,还有最后的一千多。之前放在别的地方,没放樟木箱子里。”
狡兔三窟,鸡蛋不放同一个篮子里,在周自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里还有一些爷爷奶奶的存单,我一直没动。”
亚宁也没接,这不属于小两口的。
“这是两张房契,一个首都大学附近的两进四合院。”
“啥,四合院,我没听错吧!”
亚宁声音高了八度,又赶忙降下来。
“你还有四合院,现在还在吗,不会被住成大杂院了吧?”
看着亚宁一惊一乍的反应,周自强不太理解,现在老旧的四合院那有楼房吃香啊。
亚宁知道后世四合院的价值,但是现在处在房子都是国家发的时代,这些老旧的四合院没有那么值钱,但也不便宜啊。
“这是爷爷奶奶买的,后来小舅出去留学,时局不稳,爷爷就把房子过到我妈名下。我妈牺牲后,又过到我名下。我决定下乡的时候,把前院房子租给了居委会坐办公室,后院锁上了,她们能给照顾着。”
听了周自强的话,亚宁很钦佩,那时他也不过十七岁而已,把能想到的都想了。
“当时可说好了,每年十块钱的价格租给居委会,等我回城就给我空出来。签了合同,盖了公章的。我妈的一个战友在那片区做公安,能时常看顾一下。”
亚宁现在有点晕乎乎的,这么猝不及防的,自己也是拥有四合院的人了。妈呀,我这穿越一回,配的金手指不是那个小空间而是周自强吧。
“亚宁,亚宁想什么呢?我还没说完呢,清醒一下。”
亚宁回过神,一脸不解的看着周自强,难道刚才是自己做梦,根本没有什么四合院。
“我妈在首都医院那有个小院子,三间正方,两边带厢房,有二百多平米。”
这颗炸弹彻底将亚宁炸清醒了,不仅有两进的四合院,还有个二百多平的小院子,以后可以躺平了。
“就这些了,这是我的全部身家,现在交到你手里了,当家的。”
学着当地的婶子喊了一声当家的,挺有意思的。
“你可想好了,你要是以后做了什么错事,那就毛都没有了。”
亚宁把这些东西放回盒子里,放进樟木箱子里,依然收回空间,这些还得小心点。
看着东西凭空消失,周自强还是有点心悸。
“放心,不会有那一天的,你是我用所有运气换来的。”
周自强坚信这点。
“哼,你自己照亮办吧!”

第83章 猫冬学习
得知周自强不仅有一套两进四合院,还有一个二百多平的院子,亚宁不淡定了,感觉自己走路捡到一块金砖,拿在手里怕烫着,左右倒腾。
“怎么还不睡,翻来覆去的,不舒服?”
这都一小天了,怎么还没消化得了,不就是房子吗,有必要那么惊讶吗,这还没完了。
“哎呀,你不懂。”亚宁心想,你知道几十年以后,首都的房价到了什么样的天价了,在首都拼搏一辈子的,也不一定能买起房子。
“再不睡,我就不客气了。”
“讨厌,啥都往那想。哎呀,我以后是不是就当条咸鱼就行了,啥都不用干,直接躺平。”
看着在被窝里轱辘来轱辘去,又自言自语,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周自强使出了杀手锏,最后亚宁累得睡着了,看你还想不想。
事情过去了三天,亚宁才调整好心态。这也不怪亚宁,后世首都房价一直是热门话题,很多北漂的人,住着三平米的出租屋。
亚宁有个同学,能力很强,一个月收入四五万,两口子算是收入不错的人,贷款买了四环的六十来平的高层,屋内很是拥挤的。
这还是她老公有首都户口,要不更难。一家六口,两室一厅的格局,真的很挤,没办法,这样的房子也不是谁都没拥有的。
过了兴奋劲,亚宁也有条不紊的安排日常生活了。
猫冬时节,不用上工,除了一日三餐,就是喂喂鸡鸭,没有其他的事了。亚宁又把课本拿了出来,准备学习了。
“周同学,你会讲英语吗?”
吃完晚饭,两人没事干,拿着书看看,也不能看太久,没有电灯,伤眼睛。
“会啊,奶奶是大学英语老师,我从小就学了。”
“啊,奶奶是大学英语老师!”
亚宁惊呆了,知道奶奶应该读过书,而且教育程度不低,但没想过会是大学老师,还是教英语的。
“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都出国留学,后来回来参加革命,胜利后就去大学当老师了。爷爷不仅是首都医院医生,也是首都大学老师。”
那个年代,像冯奶奶她们这样留学回来报效祖国的很多,舍弃一切外在条件,一心回国。
“那你教教我英语吧,万一什么时候又让高考了,咱也提前做准备啊。”
离高考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了,亚宁其实没有多少时间。趁着现在没有孩子,把原主留下的底子捡起来,融会贯通一下。
亚宁不想刻意的避孕,孩子有了就要着。自己马上十九周岁了,也不算太小。后世准备了那么多年,婚没结成,孩子自然也没有。
那时候养孩子成本太高了,多数人都是计划来计划去的,总觉得没到时候,拖成了高龄产妇,更有甚者,直接放弃了。
后来鼓励二胎,三胎,但是动心的很少。一家能有一个娃就不错了,很多不养娃养宠物。
亚宁想在这个压力不太大,生活成本不高的年代,有两个自己的娃。趁着年轻,早生完早利索。
记得后世一个女同事,生孩子比较晚,四十岁,孩子刚要上小学。她同学结婚早,孩子即将上大学了,人生解放了,去哪都不用惦记娃了。
不想娃了,先想学习吧。
周同学的成绩相当好,到现在高中知识都是轻松驾驭,不分文理。自己理科不行,就得攻文科。后世英语也学了十多年,有一定的优势。
亚宁计划考师范大学英语系,学好了还能翻译小说什么的,赚外快啊。
亚宁虽然嘴上说着要躺平,那只是一时的感慨。前世今生,亚宁都清楚,女人得有经济来源,能挣钱,有自己的事业,不能伸手向钱。
“行,我教你。以后吃完晚饭,我们就开始学习英语,不用点灯,我说,你跟着学,既能练听力也能练口语,一举多得。”
白天,周自强去卫生室,亚宁自己在家,除了学习,也动手做鞋,夏天穿的单鞋。爷爷奶奶他们的,亚宁她俩的,也不少。
知青点最近很消停,没闹什么幺蛾子。但是沈萍萍回城的原因亚宁知道了,是赵卫红过来说的。
自沈萍萍当时想要撬墙角,没撬动,反被家人知道了这件事。她家给了俩个选择,要么和家里安排的人结婚,要么断了她的补贴,自己挣工分养活自己。
沈萍萍家里给介绍的对象都不错,可是任性的大小姐总是挑三拣四,想找个条件好的,长的好的,就是后世说的有点颜控。
把家里折腾够呛,她还私自报名下乡,家里知道的时候,晚了,找关系运作一番,才分到后山大队。怕真出事,下了最后通牒。
沈萍萍虽然任性,但是知道底线在哪,她不敢越线。思考一番,自己养活不了自己,乖乖同意嫁人,回城。
亚宁虽然唏嘘但也理解,没人会无底线的迁就你,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好在,沈萍萍没任性到底,不然谁也说不好她的命运会如何。
有了目标,日子就过得很快。
亚宁英语记住两千多个单词,能简单对话的时候,1974年过去了,迎来了75年。
这一冬天,亚宁白天学习语文,数学,政治,史地,把不明白的圈出来,第二天早上周同学会讲的明明白白。周自强每天去卫生室也带着课本,没事看看。
偶尔罗兰来唠会嗑,亚宁就当给自己放风了,一直学也不行的。
就这样,亚宁复习完了初高中课程,英语也学的不错,还能和奶奶对对话,美坏了。
而牛棚的情况还是那样,四个老人一起怡然自得,过得不错。亚宁不定时的给做点好吃的送来,补补营养,身体都不错。
尤其杀猪留下来的猪头和猪蹄,亚宁买回调料,做了一锅卤猪头,那味道绝了,能香出二里地。
亚宁给胖婶几家都送了点尝尝,还把卤肉汤分了分,炖菜吃也很香的。各家都送了点,牛棚这的味道反而没人注意了。
亚宁不仅学习课本知识,还和周知青去县里废品站,找了一些关于养殖的书,亚宁也没少学习,结合后世的记忆,收获不少。
就得春暖花开,准备大干一场了。

大队长派出一队人开始建猪圈,依然由丁叔负责。
丁叔带着丁老大哥三个和队里干活好手,按照去年给周自强建猪圈的方法开始挖地基,砌石头,十来个人,没到五天就完成了。
大队长和于支书商量,第一年也不敢整太多,准备养五十头猪。一个猪圈放十头猪,这次一起盖了七个猪圈,在山脚下,大泡子附近。
鸭子也准备养起来,离的近一些,好管理。也便于交猪草,从山上下来就直接背过了,而且猪粪直接冲到泡子的一角,特意圈起来一块地方,专门用来沤粪。
大队长和公社申请,成立后山养殖厂,不仅养猪,还有鸭子,小鸡。为了拖拉机,豁出去了,最坏也就是回到解放前,拼一把,没准奔小康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