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桃梨不言)


“你的心意我都晓得,”听了汤婵的话,汤母又是高兴又是欣慰,但她并没有应下,“但京里束缚太多,整日提心吊胆的,不如回乡轻松。”
说着,汤母神色一缓,眼底带着怀念,“再说,回到族里,我离宝蝉她爹爹也能近一些。”
汤母这样说,汤婵只得把劝说的话都咽下,应道:“那您准备什么时候走?”
汤母道:“我明日就给族里送信,等给老祖宗贺完寿辰就出发。”
“这么着急?”
汤婵不太同意,“如今天气还冷,不如等到开春暖和一些了再走罢。”
汤母摇了摇头,“化雪之后道路泥泞难行,还不如现在,再往后就要等太久了。”
见她心意已决,汤婵只好道:“那您定了日子提前跟我说一声,我送您一道回去。”
“那怎么行?”汤母连连摇头,“你如今已经嫁人,哪有随随便便就出远门的道理?”
姑娘成亲之后,娘家都不能任意回的,不然怎么会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说法。
“您别担心,”汤婵劝道,“太夫人最是和善,定不会怪罪。”
汤母无奈,“人家性子再好,你也不能可着性子乱来。”
汤婵说道:“照顾您回去是我一片孝心,太夫人不会不喜的。”
她保证道:“您自己走,我放心不下,我把您送到了就立刻回来,不会耽搁太久的。”
汤母嘴上不同意,可心里哪有不受用的,几番争执下来,汤母劝不动汤婵,半推半就地应下,“……也好,都听你的。”
二人说了许久的话,直到快到开宴的时辰,二人一起到了待客的花厅。
除了歇晌午觉的老夫人跟忙着准备宴席的侯夫人,侯府自家人都在,二夫人与大少夫人婆媳正在吃茶聊天,姑娘们凑做一堆,看见汤母与汤婵,都伸手招呼。
汤婵见庞盈对她高兴摆手,走过去坐在她身边,刚要开口说话,就听到外头一声通传。
“三皇子侧妃到——”
汤婵一愣,庞雅今天也回来?
她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
近来日子过得太舒服
,汤婵都快忘了庞雅这个人了。
不只是她,在场许多人都面露惊讶,庞雅来得突然,她们都没有提前收到消息。
庞妍略微惊讶过后,态度就变得不咸不淡。她穿来时庞雅已经出嫁,对这个长姐并不熟悉,在她心里,庞雅不过是一个嫁作皇子妾室的庶女,除此之外就没别的印象了。
庞盈同庞秀却很是惊喜,庞秀是单纯因为大姐姐回来,能见到姐妹而高兴,至于庞盈,庞雅嫁进三皇子府都是因为她,她对庞雅一直有份特殊的感情在,此时已经迫不及待想见面了。
庞雅很快就进了门,她如今是上了玉碟的皇家人,君臣有别,为表敬重,众人都主动起身迎接。
只见庞雅身披香色云蟒纹斗篷,被一位嬷嬷搀扶着缓步走进来,神态自若,形容端庄。
不过小半年未见,她身上竟多了许多雍容贵气,看来嫁进皇家之后,还真是不一样了。
二夫人眼神闪烁,如今回头来看,当初庞雅替庞盈挡灾,嫁进三皇子府,倒算得上因祸得福了。
只是……她心下又是意外又是疑惑,皇子侧妃竟是可以随意出府省亲的吗?
各自行礼入座之后,二夫人笑道:“今儿是什么好日子,大姑奶奶竟回来了!”
庞雅听出二夫人话里的试探,端着茶盏微微一笑。
“入冬之后,三皇子妃身体不适,只能闭门休养身体。承蒙三殿下厚爱,我身为侧妃,得以为三皇子妃分忧。”
身为侧妃,却能替三皇子妃交际应酬,甚至在过节的时候得以回娘家,庞雅这是在明示,她在三皇子府地位特殊,说难听一点,哪日三皇子妃不好了,庞雅极大概率会成为继任者,被请封为正妃。
听了这话,二夫人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庞盈更是不由自主为庞雅高兴,这可真是太好了!
当初庞雅的亲事,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若庞雅真能更进一步,她的心里也能更好受些。
二夫人笑吟吟道:“不愧是咱们家的大姑娘,果然是有大造化!”
庞雅眼神一闪,面上始终带着浅淡的矜持笑意,“是三殿下与皇子妃体恤罢了。”
汤婵在旁边听着众人聊天,一直没有说话。
她可没有忘记早些时候被庞雅各种坑害的经历,这姑娘似乎有个预知类的金手指,汤婵不好贸然招惹,后来汤婵嫁进解府,两人再无交集,汤婵就没再主动做什么。
如今来看,庞雅在三皇子府也算是一帆风顺,不知道有没有那个金手指的功劳。
没过一会儿,侯夫人得到庞雅回来的消息,也出现在正厅跟庞雅说话。直到客人也开始陆续抵达,众人才停下,由侯夫人出面招待客人。
大花厅里很快热闹起来,庞雅看着人来人往,稍稍眯起眼。
跟往年比起来,眼前的场面似乎尤为热闹。
是了,今年侯府可是多了位一诗名动京城的庞二姑娘。
不少人多多少少都是冲着庞妍来的,哪怕不是冲着她,看见跟在侯夫人身后的庞妍,也都免不了称赞几句,直夸得侯夫人春风满面,笑容止都止不住。
庞雅举起茶盏,掩住唇边的不屑。
她那位二妹妹是什么德行,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知晓吗?
尤记她出嫁之前,庞妍可是连生僻一些的字都认不全,结果短短小半年后竟会写诗了,这是吃了什么神丹妙药不成?
庞妍绝对写不出来什么诗,诗的作者定然另有其人,被庞妍占为己有罢了。
庞雅仔细一想,就猜到侯夫人在弄什么鬼——梦里,侯夫人靠着庄华长公主,才给庞妍找到了一位金龟婿,然而现在,本该嫁进锦平侯府的汤婵已经嫁进了解家,侯夫人没了筹码,可不就要想点别的偏门法子,把女儿的名声吹出去,好得上一门好亲事?
就是不知道侯夫人是从哪里寻来的高人作诗,又付出了什么代价,能让高人把扬名立万的机会让给一个闺阁丫头。
看破不说破,庞雅低头喝了口茶,都是姓庞的,她倒没想过拆穿。
不过想到嫁进解家的汤婵,庞雅盯着茶盏,若有所思。
汤婵打发了来跟她说话的各位夫人,好不容易歇下来,赶紧找了个地方坐着喝茶润润喉咙。
“咦,外头下雪了!”
双巧陪着汤婵,左顾右盼间,瞧见外头飘起了雪花。
“又下雪了?”汤婵顺着望了出去,“今年可真够冷的。”
“可不是,”双巧心有戚戚说,“听说前几日大雪,南城受了灾,塌了不少房子呢。”
汤婵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房子塌了,无家可归,这样冷的天气是会死人的。
解家每年都设有施粥的粥棚,汤婵想了想道:“回头你提醒我一下,这些时日粥棚就改设到南城受灾的地方吧。”
“是。”
双巧点头应下,刚想说什么,便听旁边有人过来。
“表姐。”
一听到这个声音,汤婵就应激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庞雅来找她干嘛?
汤婵存着躲避庞雅的心思,有多远就离多远,却没想到对方先找了上来。
她调整好心情,看了过去,面色如常地微笑招呼,“表妹。”
庞雅笑道:“多日不见,表姐近来还好?”
“多谢表妹惦念,我一切都好。”汤婵笑容弧度不变,“表妹找我有事?”
庞雅似乎欲言又止,犹豫半晌才道:“表姐可知道,外头有一些关于你的不好传言?”
汤婵暗下挑眉,作惊讶状道:“这话从何说起?”
“我听闻,解家太夫人没有让表姐抚养子女?”庞雅皱眉关切道,“这样明晃晃的不信任,外头可有不少闲话。”
“表妹这话严重了,”汤婵理所当然道,“我年纪还轻,哪里会养孩子,太夫人不信我,这不是理所应当之事吗?”
庞雅一噎,心说她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可外头人哪里会这么以为,都在质疑表姐品性,才会让解太夫人不敢将子嗣交由表姐呢。”
她严肃道:“人言可畏,表姐还是要多多上心才是,否则自家姐妹都难免受到影响。”
汤婵张了张口,似乎被说服了,紧张问道:“那依表妹看,我应该怎么办?”
庞雅沉吟片刻后道:“南城百姓受雪灾,我在南城设了粥棚,表姐不如同我一同前去,也好洗刷一些不利名声。”
汤婵听了这话,才明白庞雅打着什么主意,她不由无语,这算盘珠子都要崩她脸上了。
京中有头有脸的人家基本都会做慈善设粥棚,但不会有女眷亲自前去,毕竟鱼龙混杂,没办法保证不会出事。
庞雅一反常态要亲自施粥,一是替她自己收买人心,为了自己的前程铺路,若哪日三皇子妃之位真的空缺下来,这便是最好的筹码,二来也是替三皇子笼络人心,赚一个好名声。
至于拉上汤婵,最终目的怕是想拉拢解家,同时想在外人表示一番与解家的亲密。
汤婵心里摇头,不得不说,庞雅对三皇子倒真可谓仁至义尽,想想也是,毕竟前程系其于一身。
这样一套话术下来,若汤婵真是个没见识的,怕真是要深信不疑,唯庞雅马首是瞻了。

庞雅说完一番话,便胸有成竹地等待汤婵应下。
“多谢表妹为我着想,”汤婵一脸赤诚地感激道,“等我回去禀过太夫人与二爷,就来给表妹答复。”
庞雅动作一顿,眼中露出不可思议,“这样的小事,表姐竟还要问过他们?”
“这怎么能是小事?”汤婵看
着庞雅的眼神里满是不认同,“这种需要抛头露面的事,哪里能不征得同意便自己做主?”
“……”
汤婵竟然变成了婆婆与丈夫的应声虫,庞雅对此始料未及,面上的笑意都淡了几分。
她心头生出一点阴翳,本来还想着照拂汤婵一把,结果这人还是像以往一样不识好歹!
以后还是离这不识趣的远些,庞雅不免觉得晦气,敷衍笑道:“那我便等表姐的好消息。”
汤婵连连点头。
庞雅不再浪费时间,很快寻了借口离开,没有看到身后的汤婵收了表情,变得神色淡淡。
总算是糊弄走了。
不过庞雅虽然在汤婵处碰了壁,但很快又重整旗鼓。
汤婵没一会儿就看到庞雅跟几位夫人聊了起来,也说到了给南城灾民施粥的事。
听说庞雅亲自施粥的举动,夫人们难掩诧异,其中一位敬佩道:“侧妃菩萨心肠,心系百姓,我等自愧不如。”
她稍一沉吟后道:“我虽不能同侧妃一般亲自前往,但愿捐赠钱款五百两,聊表心意。”
“是了是了,我也愿意。”
“那我也出三百两!”
有这位夫人带头,其余人自不好落后,看在侯府的面子上,都纷纷慷慨解囊。
庞雅很是惊讶,随即感动道:“多谢诸位夫人的善举,我定然不负所托。”
动静很快扩散了厅中,侯夫人知晓了庞雅筹款的举动。
她唯一停顿,面上笑意依旧,细看眼底却闪过明显的不愉。
雅丫头这是做什么?
在侯府举办的宴上做这种事,是要将自己与侯府绑在一条船上,借着侯府给自己壮声势吗?
侯夫人顿时觉得膈应不已,心下不满已然到了顶峰。然而逢年过节,辞旧迎新之时,不好争吵破坏和睦,否则会坏了来年的运道。
庞雅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有恃无恐吧,侯夫人心中冷笑,真是够能算计的!
可侯府的势岂是那么好借的,侯夫人冷漠地看了庞雅一眼,不过一个出嫁了的丫头而已,想代表侯府,未免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面对侯夫人的眼神,庞雅熟视无睹,泰然自若。
她这是堂堂正在的阳谋,侯夫人再是不满又能怎么办呢?
如同预想中的那般,庞雅顺利地刷了一波名望,宴席结束以后,她志得意满地回到了三皇子府。
回府以后,庞雅首先要给三皇子妃请安。
门口的丫鬟进去通传后,庞雅站在门口等候,然而过了好一会儿,却迟迟没听三皇子妃叫她进去。
寒风刺骨,数九寒天站在外头并不是什么好的体验,庞雅不自觉打了一个冷颤。
这是故意刁难她呢……庞雅冷冷地笑一下。
事到如今,依她如今的地位,三皇子妃也就能使这些下作手段了。
她垂下头,眼中划过一抹暗光。
三皇子妃命中注定无子,根本不足为惧,只要她能诞下儿子……
汤婵自是不知道在三皇子府发生的一幕,过了元宵,侯府老夫人过完寿辰,汤母就准备离京了。
汤父祖籍位于大兴县,离京城大概有半天的路程,汤婵跟太夫人请示要送汤母回去的事,“……我争取三日之内便回来。”
正如汤婵所料,得知缘由的太夫人非但没有拒绝,反而关切地问了几句,“要不让老二和你们一同去吧。”
汤婵婉拒了。
假期结束,衙门开印,解瑨又回到了工作狂的状态,公务繁忙,很难抽出时间。
太夫人便作罢,叮嘱了几句路上小心,汤婵笑着应下。
有宛姨娘在,汤婵放心地将中馈暂时扔给了她,毫无负担地出发了。
这日一大早,汤婵与汤母会和,一同前往大兴县的马车。
路途中难免无聊,汤母跟汤婵讲起古来。
汤母说起了关于汤父的往事。
“……宝蝉爹爹出生在安定村的一户农户,当年他家里兄弟很多,宝蝉爹爹不上不下,个性又沉闷,不受父母喜欢。后来族中一对住在县城的老秀才夫妻无后,准备从族里过继一个孩子,宝蝉爹爹的生父就把他送到老秀才跟前,结果还真被老秀才相中了。”
“老秀才夫妻,也就是宝蝉的祖父祖母,非常喜爱宝蝉爹爹,供他读书科举。宝蝉爹爹也争气,最后真的考了出来。只可惜他中举之后不久,宝蝉的祖父母便都相继去世了,没能看见他金榜题名的一天。”
汤母说着,遗憾地叹了口气。
汤婵听得津津有味,就这么走了一路,一行人顺利进了县城。
汤父中举之后,在县里购置了宅子,成亲之后到南下任官之前,一家人都住在这里。后来汤父外放,带着妻女上任,宅子就交给了族长看管。
大兴县四通八达,又地处京城周边,十分繁华热闹。驾车的车夫根据汤母的指示,很快到了汤宅。
汤母下了马车,看着熟悉的大门,不由感慨万千。
这里没有汤家在杭州府的宅子精致,与京城的庆祥侯府更是天壤之别,却承载着汤母人生中最好的一段记忆之一。
伍妈妈上前敲门,不一会儿,一位长相憨厚、面色黝黑的青年人从里探头出来,看到以汤母为首的众人,面露喜悦道:“婶娘回来了!”
汤母认出了来人,是族长家大房的二儿子汤传武。
“一路累坏了吧,快进来。”汤传武憨笑着替汤母开了门,“娘他们都正等着您呢。”
汤母笑着应下,带着汤婵进了门。
然而很快,汤母脸上的笑意就淡了下来,汤婵也挑了挑眉。
宅子里处处是人烟,竟是有人住着的。
很快到了正房,此时屋里乌乌泱泱聚集着一大家子人,见到汤母,其中最为年长的妇人热情地迎了上来,满脸是笑:“哎呦,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弟妹盼回来了!”
说话的人是汤传武的母亲,族长家的大儿媳顾氏,汤母淡淡道:“嫂子。”
顾氏眼神一闪,似是没有察觉她的冷淡一般,上手就想把汤母拉到上首坐下,“快坐快坐,折腾了一路,饿了吧?先吃饭再说。”
“嫂子。”
汤母却是没应,她将手抽了出来,看向顾氏道:“你们之前未经过我同意便住进我家的宅子,这我就不追究了,毕竟我将宅子托付给了族长。但我之前信里已经说了今日会回来,你们还不搬出去,这就不太合适了吧?”
她直言不讳,没给顾氏留下丝毫面子,屋里的气氛不由一滞。
顾氏见汤母一回来便兴师问罪,心里也生出恼怒来。
她收起笑容,露出愁苦为难道:“唉……弟妹你别怪罪,我们也是没有办法,这几年家里添丁进口,老五也成了家,原先的宅子实在住不下,一时又寻不到趁手的宅子,不得不暂时借住在此。”
“你的信我们收到了,但着实来得太急,这一大家子,一时间着实来不及搬出去。不过你放心,等我们寻到合适的宅子肯定就搬出去,这段时日,就先委屈弟妹在我们原先的宅子凑合凑合——你也知道,那宅子离这儿不远,位置也是好的,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墙面都新粉刷过,保证你住得舒舒服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